×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高等学校“十三五”规划教材大学生创新创业概论/杨晓梅

高等学校“十三五”规划教材大学生创新创业概论/杨晓梅

1星价 ¥26.4 (5.5折)
2星价¥26.4 定价¥4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247996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93
  • 出版时间:2018-03-01
  • 条形码:9787502479961 ; 978-7-5024-7996-1

内容简介

本书共9章,36节。根据大学生初次接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和创新创业教育的逻辑关系,按照循序渐进的教育教学规律,设计安排了章 创新大势: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加速器”、第二章 创新能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铜牛鼻”、第三章 创新基础: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定心丸”、第四章 创新因素: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护身符”、第五章 创新障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拦路虎”、第六章 创新思维: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金钥匙”、第七章 创新技法: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银手杖”、第八章 创业思维: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挥棒”和第九章 创

目录

1 创新浪潮: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助推器”
1.1 创新驱动已成国家发展战略
1.1.1 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1.1.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实施
1.2 创新创业已为全球大势所趋
1.2.1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升为世界理念
1.2.2 全球竞争形势加剧下的六大创新趋势
1.2.3 适应中国创新创业的五大教育观念转变
1.3 创新创业已入高校各个环节
1.3.1 全方位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1.3.2 进一步加强高校创新创业基地建设
本章小结
延续思考
2 创新基础: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奠基石”
2.1 创新的概念
2.1.1 创新的基础性概念
2.1.2 创新的要素性概念
2.1.3 创新的过程性概念
2.2 创新的内涵
2.2.1 创新的特征
2.2.2 创新的原理
2.2.3 创新的原则
2.2.4 创新的类型
2.3 创新的程序
2.3.1 创新准备阶段
2.3.2 创新实施阶段
2.3.3 创新复盘阶段
本章小结
延续思考
3 创新能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牛鼻子”
3.1 创造力的概念与结构
3.1.1 创造力的概念
3.1.2 创造力的结构
3.2 创造力开发的原理与因素
3.2.1 创造力开发的含义
3.2.2 创造力开发的理论依据
3.2.3 创造力开发的脑生理机制
3.2.4 创造力开发的主要因素
3.3 创造力开发的途径与方法
3.3.1 创造力开发的主要途径
3.3.2 创造力开发的主要方法
本章小结
延续思考
4 创新品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护身符”
4.1 创新人格因素
4.1.1 创新人格的基本概念
4.1.2 创新人格的重要意义
4.1.3 创新人格的主要内容
4.2 创新智能因素
4.2.1 创新智能的基本概念
4.2.2 创新智能的培养意义
4.2.3 创新智能的主要内容
本章小结
延续思考
5 创新障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拦路虎”
5.1 创新必须突破思维定势障碍
5.1.1 思维定势的基本概念
5.1.2 思维定势的表现形式
5.1.3 思维定势的突破方法
5.2 创新必须突破惯性思维障碍
5.2.1 惯性思维的基本概念
5.2.2 惯性思维的表现形式
5.2.3 惯性思维的突破方法.
5.3 创新必须突破心理困惑障碍
5.3.1 心理困惑的基本概念
5.3.2 心理困惑的表现形式
5.3.3 心理困惑的突破方法
本章小结
延续思考
6 创新思维: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金钥匙”
6.1 思维
6.1.1 思维的基本含义
6.1.2 思维的重要特征
6.1.3 思维的主要类型
6.1.4 思维能力的概念
6.1.5 思维品格的概念
6.2 创新思维
6.2.1 创新思维的基本含义
6.2.2 创新思维的重要特征
6.2.3 创新思维的主要形态
6.2.4 创新思维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
6.3 创新思维方法
6.3.1 转换视角的创新思维方法
6.3.2 适应变通的创新思维方法
6.3.3 拓展空间的创新思维方法
6.3.4 借助外力的创新思维方法
6.3.5 提升速度的创新思维方法
6.4 创意
6.4.1 创意的基本含义
6.4.2 创意的内在本质
6.4.3 创意的主要功能
6.4.4 创意的理论来源
6.4.5 创意的主要特点
6.4.6 创意的形成阶段
本章小结
延续思考
7 创新技法: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银手杖”
7.1 创新技法
7.1.1 创新技法的基本含义
7.1.2 创新技法的主要原则
7.1.3 创新技法的主要应用
7.1.4 创新技法的应用意义
7.1.5 创新技法的基本类型
7.2 创新方法TRIZ
7.2.1 TRIZ的基本含义
7.2.2 TRIZ的应用案例
7.3 创新思维工具之六顶思考帽
7.3.1 六顶思考帽的概念
7.3.2 六顶思考帽的特点
7.3.3 六顶思考帽的应用
7.4 创新思维工具之水平思考法
7.4.1 水平思考法的概念
7.4.2 水平思考法的内容
7.5 创新思维工具之思维导图
7.5.1 思维导图的基本含义
7.5.2 思维导图的思维形式
7.5.3 思维导图的作用优势
7.5.4 思维导图的实际运用
本章小结
延续思考
8 创业天地: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大熔炉”
8.1 尽快熟悉创业基础
8.1.1 创业的概念与特点
8.1.2 创业的内涵与形式
8.1.3 创业的真谛与规律
8.1.4 创业的模式与方向
8.1.5 创业的要素与类型
8.1.6 创业的本质与现实
8.1.7 创业的项目与计划
8.1.8 创业的教学与研究
8.2 敏锐寻找创业商机
8.2.1 懂得寻找创业商机之法
8.2.2 培养发现创业商机之能
8.2.3 厘清选择创业商机之策
8.3 及时做好创业准备
8.3.1 具备创业思维
8.3.2 具备创业精神
8.3.3 具备创业意识
8.3.4 具备创业能力
8.3.5 具备创业素质
8.3.6 具备专业知识
8.3.7 具备创业之道
8.3.8 具备创业优势
8.3.9 具备创业起步条件
8.4 从容应对创业变换
8.4.1 冷静识别创业陷阱
8.4.2 注意规避创业风险
8.4.3 坦然面对创业失败
本章小结
延续思考
9 创业体验: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试金石”
9.1 大学生创业体验的环境认知
9.1.1 大学生创业体验的心理特征
9.1.2 大学生创业体验的环境特征
9.1.3 大学生创业体验的需求特征
9.2 大学生创业体验的绩效追求
9.2.1 创新创业的创效之需
9.2.2 创新创业的创效之道
9.3 大学生创业体验的技巧训练:学会绘制创业商业模式画布
9.3.1 商业模式画布的基本概念
9.3.2 商业模式画布的构造模块
9.3.3 商业模式画布的绘制要领
本章小结
延续思考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大学生创新创业概论》:  案例4-8维纳的广博兴趣——维纳创立控制论与他年少时博览群书,自学过数、理、化、法文、德文、拉丁文、精神病学,大学阶段又学过数学、哲学、动物学、物理学是分不开的。维纳认为,在科学上能取得*大收获的是学科之间的无人区。创新就应适应现代科学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学科之间互相依赖又互相渗透的特点。这一特点必然要求创造者具备多方面兴趣。维纳论述这一问题时说:“到科学地图上的这些空白地区去做适当的勘察工作,只能由这样的一群科学家来担任,他们每人都是自己领域中的专家,但是每人对他的邻近领域有十分正确和熟练的知识。”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对115个科研机构中的1300多位科学家进行过为期5年的调查,得出的结论是,科技工作者只有科技工作面广,兴趣广泛,才富于观察力和想象力,思考问题才有广阔的背景。杨振宁总结自己的经验:在读书的时候,学习的面要广一些,后来通过自己比较广泛的接触,向各个方面发展,这方法对出研究成果是效率比较高的。以上这些道理同样适用于大学生。  D兴趣的培养  激发和培养创新兴趣的主要途径有三个方面:  (1)加强理想和目标的教育。创新只有与理想和目标一致,才能激发和培养创新兴趣。一个没有崇高理想和奋斗目标的人,只会凭一时的直接兴趣创造,或者从个人的得失出发,去进行创造活动,这种创造兴趣是靠不住的。因此,要使他们的创造兴趣与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联系起来,不论什么艰难困苦,波折坎坷,也能保持旺盛的创造兴趣和精力。  (2)进行教育改革,树立新的教育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育思想、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和创新意识是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旨在培养创新精神,使学生的学习处于积极主动状态,创新的兴趣得到发展。  (3)应注意在学校广泛开展各种创新性活动。如创业、小发明活动、大学生的科研活动等,使创新成为风气,成为人才标志之一。这样,创新的兴趣一定能被激发和培养起来。  案例4-9潜心发明终不倦——被聘任为北京应用技术研究所所长和总工程师的发明家刘士源,有一段艰难困苦跋涉的经历。从他青年时代起,就开始了创造发明,几十年来无论遭遇什么命运,创造志趣不衰,发明兴趣不减。他发明了劈土机、简易自卸车、畦田联合耕作机、飞土器和反冰耙犁等。他的心中还孕育着风力机、播种机的发明设想。在生命结束前的3年中,他还完成了30多篇应用技术论文,其中多数有幸传到专家手中,并被认定理论正确,方案可行。刘士源后来发明新型风力发电机,时任国家主席李先念参观他的发明时,连声称赞:“好!很好!”  正是:半生坎坷几十年,潜心发明终不倦。试问志趣何许有?回眸笑答是信念。  4.1.3.3炽热的情感  A情感的含义  (1)情感。创新情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的态度上的反映。离开了客观事物,无缘无故的情感是不存在的。由于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不同,人产生了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好恶态度,有了不同的内心变化和外部表现。需要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根源,创新的需要是一种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社会性需要引起的情感,就成为人类高级的情感。人们常说“创造的激情”和“创造的愉快”就是这样一种高级的情感。  (2)热情。热情是一种强有力的,稳定而深刻的情感。如对祖国深沉的爱,为祖国富强而创新的强烈情感。  案例4-10热情是一座火山——世间一切事业都需要热情,没有热情,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也做不好。创新比其他事业更需要热情,这正如巴甫洛夫谆谆告诫他的学生时说的那样:要有热情。你们要记住,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假定你们有两次生命,那还是不够的,科学需要一个人有极紧张的工作和伟大的热情。  B情感的作用  (1)情感的动力功能。在创新中,情感对人的认识和行动起着发动机作用。达尔文说:“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情感有力地推动着创新,崇高的情感召唤我们去创新所产生的力量,是任何其他动力所不及的。一旦创新已成为心中的深厚情感,创新就是愉快的,这时所表现出来的动力功能是巨大的。乐观、坚定、自信、愉快的积极情感对人的创新活动起“增力”作用。而消极情感则会对人创新活动起“减力”作用。  (2)情感通过能力因素影响科学创新。情感通过能力因素影响创新,良好的情感对能力因素产生好的影响,从而可以增强创造力,反之亦然。  案例4-11差点毁了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德国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收到一份提出新的溶液理论——离子论的论文。不巧的是化学家正受着牙痛的折磨,而且妻子难产,情绪是可想而知的,他勉强粗略看了一下论文,顿觉心里烦躁,觉得满纸胡诌,索然无味,便弃之不读。几日后,化学家牙痛消除,又得贵子,情绪好转,重新阅读论文,竟禁不住拍案叫绝——该论文提出了一个杰出的思想,有重要科学价值,他立即提笔撰文推荐。后来,论文作者,一个青年人贝齐里乌斯获得了诺贝尔奖奖金。奥斯特瓦尔德差点因为自己情绪不好毁了一个科学创造成果。  ……

作者简介

杨晓梅,1962年3月出生,天津财经大学副教授。 主要科研论文(注2000年以来):《论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200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反思》(2007);《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众生活世界》(201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考核方式的实践创新研究(2017)。 已出版著作《大学生心理与心理健康》,任副主编,2000年3月出版,北京建材工业出版社。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