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教育

包邮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教育

¥81.0 (7.5折) ?
1星价 ¥81.0
2星价¥81.0 定价¥10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152754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84
  • 出版时间:2018-03-01
  • 条形码:9787520152754 ; 978-7-5201-5275-4

本书特色

消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人类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起点和归宿。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人们的消费越来越活跃,促进了人的自我发展和生命价值的实现。然而,由于消费观偏差、扭曲,一些人出现非理性甚至异化的消费行为,盲目追求“虚假需要”,导致人的主体性丧失、价值失落与片面发展,不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也给自然环境带来“难以承受之重”。绿色发展作为党和国家的执政理念,旨在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人与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共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
大学生是特殊的消费群体,扮演着引领未来社会消费趋势的角色。大学生的消费观与消费行为是否理性,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健康成长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产生重要影响。“不同的时代将留给人们不同的消费的烙印”。研究表明,大学生的消费观在社会发展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既与社会主流消费观的演变方向一致,又独具自身群体的成长轨迹。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消费观总体较为理性,以生存消费需要为主,消费形式丰富,趋向多元个性,注重消费体验,但也存在消费需求旺盛与经济尚未独立、跟风从众消费与崇尚个性消费、合理适度消费与异化畸形消费、浪费消费有余与绿色消费不足、消费欲望强烈与消费知识欠缺等矛盾。消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人类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起点和归宿。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人们的消费越来越活跃,促进了人的自我发展和生命价值的实现。然而,由于消费观偏差、扭曲,一些人出现非理性甚至异化的消费行为,盲目追求“虚假需要”,导致人的主体性丧失、价值失落与片面发展,不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也给自然环境带来“难以承受之重”。绿色发展作为党和国家的执政理念,旨在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人与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共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
大学生是特殊的消费群体,扮演着引领未来社会消费趋势的角色。大学生的消费观与消费行为是否理性,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健康成长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产生重要影响。“不同的时代将留给人们不同的消费的烙印”。研究表明,大学生的消费观在社会发展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既与社会主流消费观的演变方向一致,又独具自身群体的成长轨迹。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消费观总体较为理性,以生存消费需要为主,消费形式丰富,趋向多元个性,注重消费体验,但也存在消费需求旺盛与经济尚未独立、跟风从众消费与崇尚个性消费、合理适度消费与异化畸形消费、浪费消费有余与绿色消费不足、消费欲望强烈与消费知识欠缺等矛盾。
研究认为,绿色消费观有别于传统节俭、保守的消费观,是新时代文明、健康的消费观。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消费思想,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发挥高校、政府、社会、家庭等主体作用,通过价值引领、课堂教学、主题教育、环境滋养、网络宣传、家庭熏陶、制度保障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绿色消费观教育的实施路径,帮助大学生树立绿色消费观,形成绿色发展思维与绿色生活方式,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和自由全面发展。

内容简介

消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人类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起点和归宿。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人们的消费越来越活跃,促进了人的自我发展和生命价值的实现。然而,由于消费观偏差、扭曲,一些人出现非理性甚至异化的消费行为,盲目追求“虚假需要”,导致人的主体性丧失、价值失落与片面发展,不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也给自然环境带来“难以承受之重”。绿色发展作为党和国家的执政理念,旨在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人与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共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品质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大学生是特殊的消费群体,扮演着引领未来社会消费趋势的角色。大学生的消费观与消费行为是否理性,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健康成长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产生重要影响。“不同的时代将留给人们不同的消费的烙印”。研究表明,大学生的消费观在社会发展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既与社会主流消费观的演变方向一致,又独具自身群体的成长轨迹。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消费观总体较为理性,以生存消费需要为主,消费形式丰富,趋向多元个性,注重消费体验,但也存在消费需求旺盛与经济尚未独立、跟风从众消费与崇尚个性消费、合理适度消费与异化畸形消费、浪费消费有余与绿色消费不足、消费欲望强烈与消费知识欠缺等矛盾。研究认为,绿色消费观有别于传统节俭、保守的消费观,是新时代文明、健康的消费观。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消费思想,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发挥高校、政府、社会、家庭等主体作用,通过价值引领、课堂教学、主题教育、环境滋养、网络宣传、家庭熏陶、制度保障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绿色消费观教育的实施路径,帮助大学生树立绿色消费观,形成绿色发展思维与绿色生活方式,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和自由全面发展。

目录

绪论
**章 绿色消费观教育的理论基础
  **节 马克思主义消费思想
  第二节 绿色发展理念
  第三节 中西消费思想
第二章 消费和绿色消费观概述
  **节 消费的内涵
  第二节 消费的功能及其价值悖论
  第三节 绿色消费观与价值观
  第四节 消费观与消费行为的关系
第三章 大学生消费观的变迁过程及现实特征
  **节 社会背景
  第二节 成长轨迹
第四章 大学生消费观和消费行为现状分析
    ——基于全国40所高校的调查
  **节 调查设想
  第二节 调查结果
  第三节 存在的矛盾
第五章 大学生消费观的影响因素和偏差原因
  **节 影响因素
  第二节 偏差原因
第六章 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教育的原则和内容
  **节 教育的原则
  第二节 教育的内容
第七章 大学生绿色消费观教育的路径
  **节 价值引领,构建完善的教育体系
  第二节 课堂教学,建构系统的教育内容
  第三节 整合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第四节 用好网络,拓展线上线下融合的教育模式
  第五节 联手家庭,打造家校联系的教育格局
  第六节 净化风气,优化外部的教育环境
结语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林明惠,1984年8月生,福建福清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现为福建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参与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团中央学校部、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福建省教育厅等10多项课题。在《思想教育研究》《思想理论教育》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兼任福建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第九届理事、福建青年讲师团成员等。主讲的课程入选中宣部、教育部“我们的价值观 我们的中国梦——精彩课堂”网上展播,获得福建省“我们的价值观 我们的中国梦——精彩课堂”展播视频一等奖。曾获第八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