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806341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167页
- 出版时间:2019-12-01
- 条形码:9787518063413 ; 978-7-5180-6341-3
内容简介
本书以系统论、产业融合理论、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相关理论为理论基础, 从信息、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等与装备制造业的产业融合系统的结构组成、动力形成特征、动态演化机理等方面分析入手, 全面分析产业融合过程中的多维度综合特性和外部动力源维度及影响因素, 结合和运用系统论过程分析方法, 分析产业融合系统与装备制造业转型的互动关系, 构建装备制造业服务化创新能力实现的四维机制理论模型, 运用DEA—Malmquist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进行动态计量分析产业融合对服务化转型影响, 并建立评价测度体系, *后以辽宁装备制造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辽宁装备制造企业服务化创新管理策略和方法指导。
目录
**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四、研究基本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节 “互联网+”的相关研究
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
二、“互联网+”的特点及动因分析
三、“互联网+”的价值优势分析
第二节 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相关研究
一、制造业服务化的概念界定及特征
二、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动因及价值创造研究
三、制造业服务化的影响因素
四、制造业服务化的测算
第三节 产业融合理论的研究
一、产业融合内涵
二、产业融合产生的动力和过程
三、产业融合模式
四、产业融合效应
第三章 产业融合系统分析
**节 产业系统的内涵与特征
一、产业系统的内涵
二、产业系统的特征
第二节 产业融合系统的内涵界定
一、产业融合的前提条件
二、产业融合系统的内涵与外延
三、产业融合的主体与客体
四、产业融合系统的特征
五、产业融合系统的类别
第三节 产业融合系统的过程模型
一、产业融合系统的自组织特性
二、产业融合系统产生的过程模型
第四章 基于产业融合的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机理分析
**节 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必要性分析
一、获取竞争优势的需要
二、增加利润的需要
三、满足客户需求的需要
四、价值链延伸的需要
五、改善环境绩效的需要
第二节 装备制造业的产业融合系统分析框架
一、产业融合系统边界的界定
二、产业融合系统结构
第三节 产业融合系统创新能力实现的四维机制理论模型
一、激励机制
二、竞争机制
三、扩散机制
四、强化机制
第四节 产业融合对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影响机理分析
一、产业融合与装备制造业转型的互动关系
二、装备制造业产业融合的模式
三、产业融合对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影响机理
第五章 产业融合对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影响的动态计量分析
**节 产业融合测度框架构建
一、问题提出
二、产业融合度的测算
三、产业融合测度体系
四、多区域产业融合评价
第二节 产业融合对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影响的模型构建
一、变量选择及度量
二、模型构建
第三节 产业融合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
一、耦合协调度模型
二、耦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三、指标权重确定
第四节 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升级效率测算模型
第六章 辽宁装备制造业概况及服务化转型实证研究
**节 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概况
一、产业规模
二、产业结构状况
三、生产要素状况
第二节 辽宁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实证研究
一、产业融合度的测评
二、辽宁各地区产业融合评价
三、辽宁产业融合耦合协调度评价
四、辽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效率测算
第七章 辽宁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思路及对策
**节 辽宁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化转型发展观念不足
二、研发能力不强,集成服务较弱
三、与信息、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发展度低
四、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度低,商业模式创新不足
五、缺乏复合型高端人才支撑
第二节 辽宁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进程与总体思路
一、辽宁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进程
二、辽宁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总体思路
第三节 促进辽宁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对策及建议
一、与信息、高新技术产业融合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二、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提升制造业资源优势
三、以主导行业带动提升产业聚集效应
四、建设良好制度环境,保障产业融合发展
五、重视复合型紧缺人才的培养
后记
参考文献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四、研究基本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节 “互联网+”的相关研究
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
二、“互联网+”的特点及动因分析
三、“互联网+”的价值优势分析
第二节 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相关研究
一、制造业服务化的概念界定及特征
二、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动因及价值创造研究
三、制造业服务化的影响因素
四、制造业服务化的测算
第三节 产业融合理论的研究
一、产业融合内涵
二、产业融合产生的动力和过程
三、产业融合模式
四、产业融合效应
第三章 产业融合系统分析
**节 产业系统的内涵与特征
一、产业系统的内涵
二、产业系统的特征
第二节 产业融合系统的内涵界定
一、产业融合的前提条件
二、产业融合系统的内涵与外延
三、产业融合的主体与客体
四、产业融合系统的特征
五、产业融合系统的类别
第三节 产业融合系统的过程模型
一、产业融合系统的自组织特性
二、产业融合系统产生的过程模型
第四章 基于产业融合的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机理分析
**节 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必要性分析
一、获取竞争优势的需要
二、增加利润的需要
三、满足客户需求的需要
四、价值链延伸的需要
五、改善环境绩效的需要
第二节 装备制造业的产业融合系统分析框架
一、产业融合系统边界的界定
二、产业融合系统结构
第三节 产业融合系统创新能力实现的四维机制理论模型
一、激励机制
二、竞争机制
三、扩散机制
四、强化机制
第四节 产业融合对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影响机理分析
一、产业融合与装备制造业转型的互动关系
二、装备制造业产业融合的模式
三、产业融合对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影响机理
第五章 产业融合对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影响的动态计量分析
**节 产业融合测度框架构建
一、问题提出
二、产业融合度的测算
三、产业融合测度体系
四、多区域产业融合评价
第二节 产业融合对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影响的模型构建
一、变量选择及度量
二、模型构建
第三节 产业融合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
一、耦合协调度模型
二、耦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三、指标权重确定
第四节 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升级效率测算模型
第六章 辽宁装备制造业概况及服务化转型实证研究
**节 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概况
一、产业规模
二、产业结构状况
三、生产要素状况
第二节 辽宁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实证研究
一、产业融合度的测评
二、辽宁各地区产业融合评价
三、辽宁产业融合耦合协调度评价
四、辽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效率测算
第七章 辽宁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思路及对策
**节 辽宁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化转型发展观念不足
二、研发能力不强,集成服务较弱
三、与信息、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发展度低
四、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度低,商业模式创新不足
五、缺乏复合型高端人才支撑
第二节 辽宁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进程与总体思路
一、辽宁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进程
二、辽宁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总体思路
第三节 促进辽宁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对策及建议
一、与信息、高新技术产业融合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二、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提升制造业资源优势
三、以主导行业带动提升产业聚集效应
四、建设良好制度环境,保障产业融合发展
五、重视复合型紧缺人才的培养
后记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陈娜,1981年生,山东人,大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企业管理,技术创新等。主持了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大连市社会科学规划等6项省、市级课题,公开发表20余篇学术论文。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曾国藩的经济课
¥26.5¥68.0 -
国富论
¥8.8¥35.0 -
博弈论
¥10.0¥38.0 -
看得懂的经济学-哈佛教授最受欢迎的经济学课
¥15.7¥58.0 -
斯密评传
¥14.4¥45.0 -
图解资本论
¥12.2¥46.0 -
经济学通俗读物:北大经济课(受益一生的经济学智慧)
¥11.6¥35.0 -
1949-2009-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
¥31.9¥55.0 -
资本论
¥27.5¥59.8 -
中世纪商业合伙史
¥16.7¥49.0 -
经济学通识-第二版
¥20.3¥58.0 -
元代榷盐与社会(2009/8)
¥9.9¥30.0 -
财富从哪来
¥23.4¥65.0 -
博弈论
¥25.9¥49.8 -
经济常识一本全
¥10.5¥35.0 -
日本的反省-走向没落的经济大国
¥12.6¥35.0 -
星际迷航经济学 科幻、经济学和未来世界
¥20.0¥49.8 -
英国的经济组织
¥16.9¥18.0 -
一种批判的经济学史
¥10.6¥23.0 -
盐铁论
¥24.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