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酒文化古今谈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0921683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277页
- 出版时间:2019-01-01
- 条形码:9787509216835 ; 978-7-5092-1683-5
内容简介
本书在讲述酒的发展历史时,引用了大量史料,务求言之有据,参阅了大量酒界专家的著作,并经多方考证核实,保证了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酒文化是深奥的,著者力求用平实的语言把它讲得通俗易懂,引用古籍时,语言艰深者,又用白话解释出来。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酒的起源、分类、酿造工艺、品鉴诀窍、饮用方法;介绍了历代的酒器酒具、酒诗酒联、各地酒俗酒令,讲述了许多妙趣横生的酒故事;介绍了国家和河北地方名酒,列举了社会交往中各种酒宴的祝酒词、劝酒词等,内容丰富翔实。同时还配用了大量精美的图片,以求图文并茂,对酒文化作了全方位的透视,引领读者步入中华酒文化博大精深的殿堂。
目录
**篇??酒的起源
一、传说猿猴酿酒
二、人类造酒的创始人
第二篇??酒曲的产生
一、酒曲的产生和发展
二、现今社会流行使用的酒曲
第三篇??中国古人用曲酿酒法
第四篇??蒸馏酒的问世
第五篇??酒的分类
一、按是否带糟分
二、按酒的浓淡分
三、按酒的口味分
四、按酒的颜色分
五、按酒精度高低分
六、按酿酒用的原料分
七、按生产工艺分
八、按商业营销门类分
九、白酒按香型分类
十、黄酒分类
十一、葡萄酒分类
十二、果酒分类
十三、药酒分类
十四、啤酒分类
十五、奶酒分类
第六篇??如何鉴赏酒的品质
一、感官对酒的鉴赏
二、国家名酒是怎样评出来的
第七篇??酒器酒具
一、按制造材料划分
二、按历史时代划分
三、奇特酒器
四、少数民族酒具
第八篇??酒俗酒令
一、酒俗
二、酒令
第九篇??酒诗酒联
一、酒诗
二、酒联
第十篇??饮酒对人体的利与害
一、科学适度饮酒有利身心健康
二、酒液中的有害成分及对人体的危害
三、过量饮酒损害人体健康
四、长期过量饮酒引起慢性酒精中毒的表现
第十一篇??科学健康饮酒
一、消除减少酒液中的有害物质
二、饮酒十四忌
三、科学健康饮酒要点
第十二篇??解醉酒与戒酒瘾
一、酒量大小的奥妙
二、醉酒与解酒
三、戒酒之法
第十三篇??中国历史名酒简介
一、秦汉之前开创饮美酒的先河
二、两汉魏晋醴酪琼浆品类繁多
三、盛唐美酒甲天下
四、五代两宋佳酿有开拓
五、元朝烈酒风云起
六、明代名酒争奇斗艳
七、清代美酒发扬光大放异彩
第十四篇??当代名酒简介
一、国家级名酒
二、河北地方名酒
第十五篇??请饮酒不要过量
一、饮酒失控祸事生
二、酒依赖症如恶魔缠身
三、酒后驾车是导致交通事故的罪魁祸首
四、涉酒案件多样化,并呈现四大新特征
五、饮酒过量发生人身伤亡,共饮者
????是否应担责
第十六篇??古今禁酒之举
一、周公禁饮制《酒诰》
二、曹操禁酒杀孔融
三、刘备禁酒罚没酿酒器具
四、酒与法
五、从美国禁酒令看法律的强制与引导
六、阻止酒后驾车,美国和巴西各出新招
第十七篇??酒的故事
一、酒圣酒仙的故事
二、名人与酒的故事
三、酿酒的故事
四、酒的典故
第十八篇??劝酒词和拒酒词
一、古人劝酒词
二、现代劝酒词
三、拒酒词
第十九篇??祝酒词
一、订婚会亲酒祝酒词
二、婚典喜酒祝酒词
三、满月酒祝酒词
四、百日宴祝酒词
五、周岁生日祝酒词
六、寿宴祝酒词
七、同学聚会祝酒词
八、战友聚会祝酒词
九、同乡聚会祝酒词
十、欢迎宴会祝酒词
十一、欢送宴会祝酒词
十二、答谢宴会祝酒词
十三、乔迁喜宴祝酒词
十四、开业喜宴祝酒词
十五、节日祝酒词
十六、联谊会祝酒词
十七、荣升调职祝酒词
十八、升学谢师宴祝酒词
后记
主要参考书目
节选
第八篇??酒俗酒令 一、酒俗 (一)酒俗随地域不同而不同 酒,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饮品。因各地区、各民族的生活习惯不同,饮酒的习俗也各有差异。 1.??绍兴酒俗 绍兴是著名酒乡,酒是绍兴人生活的必需之物,各项活动都离不开酒,于是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酒俗。这里重点说说婚嫁酒。 绍兴男婚女嫁中,以酒为纳采之礼,以酒为陪嫁之物。其中*有代表性、*典型的就是“女儿酒”。这种酒是女儿出生后便着手酿制的,贮藏于干燥的地窖中,或埋在泥土之下,直到女儿出嫁时,才挖出来请客或做陪嫁之用。这种酒存放时间长达20年左右,启封时异香扑鼻,满室芬芳。女儿酒的酒坛也十分讲究。土坯时就塑出各种花卉、人物等图案,烧制出窑后,又请画匠彩绘山水亭榭、仙鹤寿星等,画面上方题有“花好月圆”“白头偕老”等吉祥祝语,以寄托对新婚夫妇的美好祝愿。这种酒坛被称为“花雕酒坛”。 除“女儿酒”外,还有“订婚酒”“纳采酒”“会亲酒”等,均由男女各方自家操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婚礼上新人喝“交杯酒”时,十分庄重严肃,因为从此以后,新婚夫妇要风雨同舟,共同生活,这酒对人生具有特殊的意义。所以,当新人喝交杯酒时,闹房的亲友必须屏息静气,保持安静,不能随便说笑。 除婚嫁酒外,还有生丧酒、岁时酒、时节酒等,显示出绍兴特有的酒俗。 2.??婺州酒俗 金华,古称婺州。婺州人在千百年的酿酒、饮酒历史中,形成了不少古雅庄重、具有独特奇趣的酒俗。 (1)“元旦朝贺酒”。婺州人自汉代起已有“元旦朝贺”的礼仪。正月初一清晨,全家老少穿戴整齐,按长幼辈分有序地在厅堂拜祭祖先,再拜团聚的长者,然后,人人要从供桌上取过一盅家酿酒,行举觞贺岁之礼,口说吉祥话,举杯同饮。不会喝酒的小孩,也要抿一点,然后按长幼入席,共享“元旦宴”。 (2)洞房花烛夜的“鸡卵酒”。古婺州习俗,成亲前后,有一系列的酒事,如托媒酒、相亲酒、订婚酒、择日酒、陪嫁酒、上轿酒、婚日喜酒、拜叔伯酒、拜太公酒、回门酒、敬邻酒、谢媒酒等,其中*独特的是洞房花烛夜的鸡卵酒。三更鼓后,利市婆婆送给新郎新娘每人一碗蒸有三个鸡蛋的“鸡卵酒”,意寓甜甜蜜蜜、三元及第。 (3)“三朝酒”和“满月酒”。小孩出生的第三天,要办“三朝酒”,要特大特好的鸡肉肉丸、馒头、朝糕,以庆大喜特喜。有的地方,品“三朝酒”时,还要口诵“舔舔酒,福禄寿;舔舔箸头,一世弗愁”。孩子满月时,理发师用酒和水润发,理个桃形发式,理完后,大家喝“满月酒”。 (4)“牛酒”。婺州农村有斗牛的习俗,斗牛胜败往往要影响主人的声望,所以主人对喂养牯牛十分重视。斗牛季节要给牛吃补品,喂饮专为牛酿制的陈年上等好酒,习惯上称“牛酒”。牛酒,品质特别优异,为了喂养能成名的牯牛,主人往往舍不得用来待客,除非至尊至亲的长辈来,才可以开坛。如果你到那里,主人用牛喝的酒招待你,切莫心生疑惑,这是主人的一片诚心。 3.??厦门酒俗 厦门人喜欢饮酒,但酒俗文明,因此喝得烂醉如泥或发酒疯的现象很少。原因之一是,他们基本是把酒当作药物看待,少有烈性酒;原因之二是,酒席之上有“敬酒的干杯,被敬的随意”的规矩,这对于那些没有酒量的人来说,是救命的福音。酒席桌上,只要你别逞强,多少敬酒都是可以对付的。对方如果强迫你干杯,自会有人出来解围,对方只好作罢。如果你不懂规矩,抢先敬酒,干了杯,别人就会认为你量大,敬你酒时,要求你干杯,这时别人不会为你讲情,你也就很难拒绝了,很可能喝过头。厦门人称这种好出风头的人为“风龟”,酒席上的“风龟”往往成为众矢之的,*后被灌醉。因此,出席厦门的酒宴,即使你有一定的酒量,也不宜过早地起来敬酒,有非敬不可的,也宜留待酒席将尽时再敬。 4.??蒙古族酒俗 蒙古族同胞喜欢饮白酒,牧民特别爱喝家酿的马奶酒。他们热情好客,如果来了客人,他们希望客人喝得痛快,饮得高兴。在敬酒时,主人手捧酒碗唱祝酒歌,歌词大意是:捧起金杯斟满美酒,献给远方来客,捧起银杯斟满美酒,献给远方来客……如果你不喝尽,主人会不停地唱下去。客人喝醉,倒下了,主人会更高兴。 5.??藏族酒俗 藏族同胞喜欢喝青稞酒。客人来了,主人执酒壶,连斟三杯献客,前两杯,客人可酌量饮,但不能不饮,*后一杯要一饮而尽,表示对主人的尊重。藏族同胞待客诚挚热情,敬酒时也常唱酒歌。 6.??锡伯族酒俗 锡伯族的年轻人不许和长辈同桌饮酒,原因有二:一是长幼有别,不能没大没小;二是酒喝多了容易失礼,对长辈的不敬被认为是*丢脸的事。 7.??彝族酒俗 彝族生活在我国南部地区,在长期的繁衍、发展中,与酒结下不解之缘。彝族酒俗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下面简单介绍几种。 (1)歌舞劝酒。贵客临门时,新婚庆典上,民族节日里,彝族人常以歌舞劝酒的方式表达对宾客的尊重之情。他们把民族歌舞引入酒席劝酒助兴,是少数民族酒文化的独特景观。 劝酒队伍中有一个小型的管弦乐队,有人吹竹笛或长箫,有人弹三弦,还有能歌善舞的少男少女。试想,酒席宴上,主人率领一群青春洋溢的少男少女款款而来,把你围在中间,主人自持一杯,身边的一个少男执壶上酒,一个少女接酒举杯侍立,主人舒缓而歌,随从的少男少女和着节拍击掌助兴,或轻声附和,每唱完一段,身边敬酒的小姑娘就恭敬地把酒呈献到你的面前,这时你能推辞吗?你会毫不犹豫地一饮而尽。如果你是远来的客人,受到如此礼遇,会使你忘记自己身在异乡,“天涯若比邻”的感觉油然而生。 (2)火塘酒。在漫长的社会历史进程中,火塘与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民族文化形成了密切的内在联系。火塘边,展示着生育婚丧的生命历程;火塘边,演绎着人间的悲欢离合;火塘边,记录着家庭的喜怒哀乐。火塘多设在堂屋里。堂屋是会客、祭祀的地方,面对门的后墙前设置供桌,桌上供奉着祖宗牌位。火塘位置在供桌正前方。在火塘边饮酒,也就有在列祖列宗前饮酒的意味,在饮酒礼仪上须庄重拘谨,不得污语秽行,不得随意喧哗。 全家围坐在火塘边饮酒,敬酒人一般是家庭长子,**杯酒要敬给男性长者,次则女性长者,平辈者依年龄长幼顺序斟满。若有宾客临门,**次斟酒要由男性长者亲自执壶,为客人斟满后,再移交酒壶给长子,由其依次斟满。火塘酒讲究温馨和谐的气氛,先举杯者,眼望长者、客人,再环视众人,说一声“来,喝吧!”既是敬意,也是邀请。饮用时碰杯而不干杯,饮多饮少,随意而定。此时,酒杯中蕴含着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美酒波光中闪动着一个家庭的温馨与幸福。 (3)盟誓血酒。血酒盟誓在各民族中均有表现,这种基于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形态下出现的仪式,不但在加强民族团结、解决争端、消除心理隔阂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在许多重大的军事行动、政治斗争中也有过不可估量的作用。历史上,彝族社会尤盛行此举。 盟誓的基本方法是双方各出一只鸡,酒若干斤,共出一头牛,由毕摩(祭司)念咒主持盟誓。杀鸡、牛,取血混融于酒,剥下牛皮绷紧蒙在一个木架上。盟誓双方念誓词后,自牛尾至牛头从架下钻出,并盟誓:“有负此约,当同于此鸡、此牛!”然后共饮血酒一碗。毕摩以“法术”邀请天地山川神灵监誓。在万物有灵观念的作用下,结盟双方轻意不敢毁约。 点苍山会盟是云南地方史上极其重要的政治盟誓之一。唐天宝十年(751年),唐朝大将鲜于仲通率兵进攻大理南诏,南诏王阁逻凤多次谢罪求和被拒绝,被迫反击。鲜于仲通所部在洱海边几乎全军覆没。自此,南诏与唐中央王朝绝交42年。后来,阁逻凤之孙异牟寻遣使与唐重修旧好,唐剑南节度使韦皋派巡官崔佐时出使南诏,并以唐中央使节身份与异牟寻在点苍山会盟,同饮血酒盟誓。盟誓的成功举行,对促进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增进云南少数民族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交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934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进入四川大凉山彝族聚居区,刘伯承元帅胸怀坦荡,在海子边与当地彝族首领小叶丹饮鸡血酒盟誓,使红军队伍顺利通过彝族区,由此也成就了一段历史佳话。 8.??苗族酒俗 苗族同胞喜酒、好酒,甚至嗜酒,酒在苗族的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苗族家庭大多自酿低度粮食酒,劳作之余,喝一碗以解除疲劳,恢复体力。闲暇之时,携一壶与知音知己漫游原野林间,情之所至,则亮开歌喉,翩然起舞。平常时节,“白酒泡包谷饭”是苗胞*喜爱的饭食。 苗族有个重要的节日——踩花山节,节日里*主要的食物是酒。花山节前夕,苗族群众家家煮粮,户户酿酒。节日期间,主办者将自家酿造的美酒盛于葫芦中,高悬于“万古长松”之冠,身着节日盛装的青年男女环绕着悬挂美酒的青松尽情歌舞。野外欢庆,解渴用酒,对歌起舞,助兴用酒。 歌舞之外,是赛马、射箭等竞技活动,其中场面*壮观、气氛*热烈的是斗牛。主持者在赛前预备好美酒,谁家的牛斗赢了,作为奖励,主持人要向牛的主人敬酒三杯,优胜者当众一饮而尽;谁家的牛斗败了,作为处罚,主持人也斟满三杯酒,让牛的主人当众喝下。这种赢也三杯酒,败也三杯酒的裁判原则,反映了踩花山节悦人娱己的实质,也反映出苗族同胞与人为善、待人宽厚的民族风格。 苗族同胞还喜欢喝拼伙酒。拼伙酒以参加者共凑份子的形式出现,时间多在春暖花开时节,地点多在远离村寨的林间草地,参加者大都是年当花季的少男少女。 山花烂漫之时,月白风清之夜,一群青年男女在辛勤劳作之余,各携美酒果品,簇拥着,欢呼着,聚集在林间草甸,畅饮美酒,觅求知音,倾诉柔情。花间月下,一场火辣辣的拼伙酒不仅洗去了艰辛劳作的疲惫,还常常把两颗年轻的心缠绕在一起,决定了人生一段美好的姻缘。 “转转酒”反映了苗族同胞热情好客、质朴忠厚、坦荡豪爽的性格。田边地头,山前路畔,集市旁边,亲朋好友偶尔相聚,便三五个人团团围坐,中间是一把酒壶或一个酒碗,众人按一定的方向传递着酒壶或酒碗,边喝边谈,直至酒尽壶空,才欢笑着分手。如果你是客人,主人请你喝转转酒,你切莫嫌其简陋,而要仔细品味酒中的质朴和真诚。 9.??怒族酒俗 在云南怒江一带,生活着怒族同胞。他们的**嗜好就是酒。劳作时吃酒,闲暇时吃酒,在家吃酒,出外吃酒,待客时更不可无酒。平时在家围炉取暖时,男女老幼坐在一起,摆上几个竹子酒罐,大家一起传递着喝,喝醉了男女老幼就倒睡在火炉边。若是婚丧嫁娶的场合,唯一的招待饮品便是酒,彼此劝酒,酒气逼人。 怒族喜欢集体饮酒,每次都要好酒数十斤。一年中,酒的消费十分惊人。个别地区的少数人甚至有条件要喝,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喝。借钱打酒醉倒在沟边路头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宁可无饭,不可无酒”的生活习俗根深蒂固。 怒族人爱喝酒,固然与生存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等客观因素有关,但每饮必醉、以醉为乐的饮酒习俗是不值得提倡的。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着力改善怒族的生活质量,并教育他们节制饮酒,注重物质积累,产生一定的效果,但要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饮酒习俗,尚需更多的时日。 (二)汉族各地较普遍的酒俗 以上略举几例,可以看出,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饮酒习俗各有不同,正如俗话说的“八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但有异也有同,下面谈谈汉族各地较普遍的饮酒习俗。 1.??节日酒俗 汉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在欢度这些节日的时刻,形成了“无酒不过节,过节必美酒”的传统节日酒俗。 (1)春节贺岁酒。我国从民国时期,改用公历,把公历1月1日称“新年”,而把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春节是中华民族*隆重的传统节日,不管游子们远行千里,还是身栖海外,都要想方设法回家,与家人团聚,叙情谈心,为的是辞旧迎新,祝贺全家人美满幸福、万事大吉。于是从汉代起,春节贺岁的酒俗日渐兴起,并流传至今。 春节前一天是年三十,称为“除夕”,自古就有“除夕守岁”的习俗。西晋周处的《风土记》中说,守岁有两种不同的意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的寿命。因此,长幼聚饮,彻夜不眠,以待天明。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三年除夜》中有云:“晰晰燎火光,氲氲腊酒香。嗤嗤童稚戏,迢迢岁夜长。堂上书帐前,长幼合成行。以我年*长,次第来称觞。” 正月初一,新年伊始,为祝贺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家家户户燃放噼噼啪啪的爆竹,举杯庆贺。宋代诗人曾以诗写下这贺岁欢宴的情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屠苏”是一种用药浸泡的酒,“桃符”便是后来的对联。 (2)元宵花灯酒。正月十五闹元宵的习俗,早在汉武帝时便已流行。在正月十五之夜,新月初升之时便家家张灯结彩,高举火把举行祭祀太一神的活动,而且彻夜不眠,通宵达旦。元宵节饮酒则是从宋代开始的。生活在宫里的大宋皇帝,依承汉唐风俗,元宵节不仅宫城大门洞开,任官宦、皇亲国戚来回走动,而且允许百姓进城观灯游乐。大宋皇帝还下诏与民同乐,允许人们以酒助兴,欢宴痛饮。于是大街之上,风味佳肴样样俱全,琼浆玉液比比皆是。无论达官贵人,还是平头百姓,都喜欢在这散发着酒香的酒食摊上吃酒、观灯、赏烟花。 (3)端午避邪酒。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每届节期,家家包粽子,户户门上插艾草,人人挂香包,还要饮菖蒲酒和雄黄酒。 饮菖蒲酒等习俗,源于古人对自然灾害和怪异现象的恐惧。古人称五月为“恶月”,五日为“恶日”,为了“避邪、去毒、祛瘟、止恶”,便在这天插艾草,挂香包,饮菖蒲酒、雄黄酒。久而久之,便成了习俗。饮菖蒲酒始于南北朝时期,至唐代形成风气。“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这是唐代殷尧藩对唐代端午节饮菖蒲酒的真实记录。历史发展到今天,端午节饮酒已没有避邪、祛瘟之意,人们喝的也不再是菖蒲酒、雄黄酒,而是把这一传统节日作为佳节庆贺。自2008年起,我国政府又将端午节设为法定假日,人们届时阖家团聚,同饮美酒,共庆佳节。 (4)中秋祭月酒。农历八月十五,是被誉为“团圆节”的中秋佳节。这一天,家家摆上飘香的水果和醇香的美酒,祭月,拜月,祝福家人团聚,花好月圆。 相传中秋节*早是用来祭拜嫦娥的。后羿射落九日之后,一仙人赐予他一包不死之药,吃后可长生不老,升天成仙。后羿将此药交予妻子嫦娥保管。八月十五这天,后弈出门打猎,他的弟子蓬蒙起了歹心,逼嫦娥交出不死之药。为了不让奸人得逞,嫦娥果断地服下不死之药,于是升入月宫。后羿回到家中,人去室空,十分伤心,于是摆下贡品、美酒,遥祭嫦娥,年年如此。世人也纷纷效仿,于是八月十五便成了祭月吉日。 唐宋以来,八月十五祭月、赏月、拜月的习俗不仅得到延续,而且成了更为热闹的佳节,人们祈望月圆人圆,哪怕离家千里,在这一天也要回来,与家人团聚。如今国家又将中秋节定为了法定假日,人们在中秋之夜,饮美酒,赏明月,吃月饼,尽情享受家庭的温馨。 (5)重阳登高酒。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早在魏晋时期,人们就有了在重阳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以祝健康长寿的习俗,到唐代更加盛行。新中国弘扬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人们在这一天慰问老人,祝愿老人健康长寿。还有些机关单位在这一天宴请离退休人员,表达对他们的良好祝愿。 2.??喜庆酒俗 (1)婚嫁喜庆酒。男婚女嫁是人生大礼,“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为表达人们的喜悦之情,以酒庆贺,以酒助兴,就成了婚礼上不可缺少的东西。 在婚礼过程中,*隆重的酒宴有三次。一为订婚酒。在媒人说合下,男女双方同意联姻,便要举办酒席,正式确定婚姻关系。酒席由男方主办,宴请女方的主婚人。二为迎亲酒。男方行完聘礼之后,便可择定吉期,通知女方,迎取新人。迎亲是整个婚礼中*热闹、*隆重、*繁缛琐细的部分。由男方举办酒席,宴请宾客。宴席开始前,新人拜天地、喝交杯酒等。各项仪式完毕之后,宾客入席欢宴,新人要逐一敬酒,以表示对各位宾客的感谢。三为回门酒。由女方主办。完婚之后,新娘回门,新郎陪同,女方设宴招待女婿,同时要宴请宾客。 (2)婴儿满月酒。在古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此,婚后得子,乃是一大喜事。自孩子出生之日起,亲友们便送钱送物,表示祝贺。孩子满月时,主人要大摆宴席酬谢宾朋。相传,开喝满月酒先例的是唐高宗,他曾为皇子满月赐酺设宴。从此,满月酒习俗沿袭下来。有诗为证:“身带红包上酒楼,小儿满月宴亲俦。高宗酺赐开先例,喜蛋从冬吃到秋。” (3)老人寿诞酒。古代“人活七十古来稀”,老人五十岁后,子女们便要为其庆寿。老人寿诞之日,亲友们携带钱物前来祝贺,子女要举行寿宴招待宾朋。寿宴要有喜庆气氛,主人要热情,客人可以猜拳行令,开怀畅饮,一醉方休。 (4)其他喜庆酒。在人们生活中,经常有些值得庆贺的事,比如开业、盖房上梁、乔迁新居、孩子考上大学等,遇到这些喜事,也经常宴请宾客,同欢共乐。 3.??祭祀酒俗 祭祀是指供奉神鬼、精灵及祖先的一种民间信仰仪式。在长期的封建历史中,人们由于不能用科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又缺乏用科学知识征服自然的能力,只好祈求鬼神、精灵及祖先庇护。于是祭天求福、祷告神灵保佑便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在现实社会中,祭祀的习俗并没有消失。 (1)一年两次的社酒。中国是农业国,信奉土地神,称之为社稷之神。每年春、秋,各举行一次祭奠社神的仪式,称为“社酒”。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秋社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春社比秋社更为隆重、热闹。 每逢社日,乡邻们便聚在一起,献上祭社神的肉食和米酒,在田间大树下搭起祭台,祭祀之后,大家便豪饮联欢,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唐代诗人王驾曾写道:“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2)庄严肃穆的祭祖酒。供奉祖先的祠堂称为“家庙”,其设置的目的就是祭祀祖先,光耀列祖列宗,并祈求祖恩浩荡呵护同姓子孙。家庙的祭祀活动,以春、秋两次大祭*隆重。一方面,全族人员必须人人参加;另一方面,须购买大量祭品,既供奉祖先,又为全族人聚餐做好准备。大祭前几天,参加祭祀的人员要沐浴、斋戒。祭日清晨,参加祭祀的人员要穿戴整齐,齐集大厅,静然肃立。整个祭祀过程庄严肃穆。 祭祀活动的*后一项程序是“祖宗赐食”,也称“享胙”,其主要内容有:一是会餐,由宗族开办酒席,全体与祭人员参加;二是分胙肉,即按户主人头分发祭祀之肉;三是给钱物。享胙也表示列祖列宗在阴间仍赐给子孙食物,维护着后代的生计。凡得到胙肉的子孙,他们可以受到祖宗的保佑,可以消灾免祸。 (3)痛彻心扉的丧葬酒。一个人过世,亲属、邻里、好友为之送终,表达悲痛之情,是人之常情。在治丧过程中,酒是不可缺少的,主要包括祭奠用酒和出殡下葬完毕后宴请吊客及治丧人员用酒。 祭奠用酒一般是把酒洒在地上,居丧的主人及行吊之人都不能饮用。下葬完毕后,主人要将前来吊唁的宾客、帮助料理丧事的乡邻,邀请过来用酒馔招待酬谢。除此之外,死者的3个周年祭日,主人也要设宴招待前来吊祭的亲友宾朋。 在治丧期间,死者家属及亲友沉浸在悲痛之中,因此,吊唁者及治丧人员饮酒不可放纵,不能划拳行令,不要饮酒过量,桌上的盘子不可摞在一起。 4.??聚会酒俗 中国是礼仪之邦,人与人交往讲求礼仪,单位与单位交往也讲求礼仪。 俗话说,“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欢”,酒成为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经常聚会,这种聚会讲求以文会友,常常酒助诗兴,诗助酒兴。《兰亭集序》《滕王阁序》便是在这种聚会时留下的文化瑰宝。 平民百姓聚会,讲求欢乐祥和,出于礼貌,东家常常向宾客敬酒,宾客也要回敬东家,但要注意,不要强迫东家干杯,俗话说,“酒不攀东”。宾客之间劝酒是必要的,一方面表达敬酒人的真诚,希望对方喝好喝够,同时也可活跃酒宴的气氛,为饮酒者助兴。但要注意对方的身份和酒量。晚辈给长辈敬酒,应该自己先饮为敬,让对方随意。平辈之间敬酒,如果酒量相当,可以劝对方多饮几杯,但不要劝过了头,不要以灌醉对方为乐。 二、酒令 酒令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酒文化,它产生于西周,完备于隋唐,是中国人在饮酒时助兴的一种特有方式。它讲究雅俗共赏,既有文人雅士“当筵歌诗”的酒令,又有凡夫俗子吆喝佐欢的酒令,真可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不同的场所、不同的人群,会选择不同的酒令形式。 我们先欣赏两则文人雅士的酒令。 1. 改字诗令 即将古诗,另引一句诗解之,不正者罚一杯,不成者罚双杯。 少小离家老二回(原诗为“老大”,改为“老二”),只因老大嫁作商人妇。 菜花依旧笑春风(原诗为“桃花”,改为“菜花”),只因桃花净尽菜花开。 旧时王谢堂前花(原诗为“燕”,改为“花”),只因红燕自归花自开。 2. 月令虫兼曲牌名 比如,先说月令两虫,另说一虫名,兼曲牌名贯串。 蝼蝈鸣时四月晴,晚来蚯蚓出新声。添取一虫何处是,江儿水畔扑蜻蜒。(先说蝼蝈、蚯蚓,另说蜻蜒,“扑蜻蜒”为曲牌名) 腐草为萤火不浓,蟋蟀居壁闹匆匆。添取一虫何处是,菊花新发打黄蜂。(先说萤、蟋蟀,另说黄蜂,“打黄蜂”为曲牌名)
作者简介
王翦 河北省平泉县(市)委宣传部党教组组长,县政府县志办公室主任兼《平泉县志》主编、县档案局局长,先后在市以上报刊、电台发表新闻稿件 500余篇,主持和亲自参与编撰的著作有《平泉春秋》《平泉旅游》《平泉县志》等。
-
快乐就是哈哈哈哈哈 插图纪念版
¥15.6¥52.0 -
不良情绪应急处理包--孤独感
¥12.9¥30.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7.5¥49.8 -
西南联大文学课
¥20.9¥58.0 -
不良情绪应急处理包--就是有点不开心
¥12.9¥30.0 -
十三邀4:“这样的时代,有这样一个人”(八品)
¥22.6¥58.0 -
不良情绪应急处理包--精神内耗
¥12.9¥30.0 -
两张图读懂两宋
¥16.0¥76.0 -
她们
¥16.8¥46.8 -
姑妈的宝刀
¥9.9¥30.0 -
大宋宰相王安石
¥18.7¥55.0 -
小说家的假期
¥34.2¥52.0 -
八仙得道传
¥12.0¥40.0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28.0¥55.0 -
别怕!请允许一切发生
¥17.5¥49.8 -
不良情绪应急处理包--大自然饥渴症
¥12.9¥30.0 -
三国演义-(全二册)
¥9.9¥30.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41.5¥68.0 -
战争与和平(上下)
¥32.9¥78.0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26.6¥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