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901877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428页
  • 出版时间:2019-11-01
  • 条形码:9787569018776 ; 978-7-5690-1877-6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认知传播这一当下新兴传播研究领域进行系统探索的学术论文集, 不仅对认知传播的研究起点、对象、依据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宏观性的学理建构, 也对认知传播的现实实践进行了微观性的案例透析, 多维度展示认知传播这一研究领域的*新进展。

目录

推进国家认知拓宽文明空间
创新话语体系:当前认知传播的首要课题
一、全球化语境中认知传播的基本价值坐标
二、全球化语境中认知传播话语体系的构建
三、结语

大数据治理对舆情认知的影响及其反思
一、舆情认知的方法流变与大数据转向
二、大数据环境下舆情认知的基本面向
三、大数据治理:舆情认知的经验反思

跨文化交流的樱花修辞
一、文人的樱花情结
二、赤子虽饥莫弄兵
三、西学之流弊
四、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拉伸与重构:生态文明视阈下的当代中国话语
一、审视与厘清:场域理论观照下的国际话语体系
二、梵·迪克和法尔克劳的话语权力五分法及其中国策略想象
三、割裂与整合:CDA与“新儒学”框架互补的话语重构
四、结语

融合传播的认知影响与平衡策略
一、融合传播对认知客体的内爆
二、融合传播对认知实践的改变
三、融合传播对主体认知的影响
四、融合传播认知影响的平衡策略

重大突发事件中公众的认知和心理特点
一、重大突发事件中公众认知偏差及其主要原因
二、重大突发事件不同阶段的公众认知特点
三、重大突发事件中公众的接受心理特点

符号学视域下的认知传播学
一、符号学视野中的认知传播
二、认知传播对符号学的理念借鉴
三、认知传播与符号学的融合价值

论认知传播接受主体的构成
一、认知传播接受主体的内涵
二、认知传播接受主体的构成要素及模式
三、微宏观系统中的认知传播接受主体

论多重视域下认知传播学本质特性
一、以正之名:认清认知传播学本质特性之必要性
二、溯本之源:认知传播学本质特性之六面性
三、呈现之维:本质特性对于认知传播学的意义
四、结语

意识表征、认知语境与隐喻、转喻思维——认知传播学的哲学路径
一、传播学之反思:“人思故其在”
二、认知传播学之建构:哲学之知
三、认知传播之过程:四段式路径

跨界之然:试论认知与传播融合研究的理据性
一、跨界之应然——认知传播融合之因
二、跨界之实然——认知传播融合之源
三、跨界之必然——认知传播融合之义
……
展开全部

节选

  《认知传播学论丛(第三辑)》:  随着媒介融合的现实实践,融合传播作为其践行结果,成为技术传播大格局和社会信息环境的表征。文化、风险、交往、资本、情感等二元认知要素作为自在之物,正在发生鲍德里亚所指出的裂变式内爆,界限的消除使得人们的认知行为变得日益困难和复杂。  时空关系是社会系统的构成性特征,它既深嵌于*为稳定的社会生活中,也包含于*为极端或者*为激烈的变化模式之中。融合传播的发展改变着时空关系的组合,间歇性序列和泛化的在场,成为当下人们“在世存有”的时空方式。传统时期历史与现实,早出晚归的秩序行为,架构出主体生活的内容与序列性;从烽火点烟到邮发合一的地理探索,折射出主体活动的物理在场与局限性。现在,融合传播瓦解了精确的时间体系,媒介空间作为新的活动区域,颠覆了时间战胜空间的神话,建构了虚实相生的时空组合。社交媒体以不规律频次的信息传播,实现了同时互联全球*广泛的节点主体;VR(虚拟现实)给用户带来先知体验,全息影像使主体跨越视域屏障;Pokemon(日本任天堂公司开发的热门的手游)游戏随着主体现实场景移动,使现实和虚拟空间彻底内爆。  文化作为社会生活的意义阐释,其历时性与共时性特征能够反映出社会环境变化的动态方向;融合传播时代,文化系统杂糅破碎却又内生再造推动社会粘合。西美尔对现代文化的担忧(缺乏一个主导理念,缺乏一个综合的、共同文化理想)被詹金斯提出的“融合文化(多元主体参与、权力变化)”所印证。无序超链接逐渐弱化我们以前基于血缘、地缘等固有纽带的联系,亚文化、草根文化、快文化特点成为文化欣赏的标准。融合传播场域里,越来越多的个体发挥着自身的文化创造力,丰富了文化表现形式,增强了文化传播力,但也导致了文化价值的割裂和碎片化传播。“帝吧出征”引领中国青年多元价值碰撞,刷新网民文化内涵,理性传播大陆年轻人的时代观念,而网红文化,也在引领着舆论风潮,解读信息,赋予事件意义。  风险存在于人类历史活动任何时期,也是现代化过程中引发认知系统紊乱的因素。 “人们生活在文明的火山口上”是融合传播现实的社会背景,风险社会被风险传播进一步催化又时时被冷却。 “多样化媒介拓宽了风险感知渠道,立体化传播带来了逼真风险体验。新媒体技术在风险的扩散速度、扩散范围、感知渠道、体验效果、不确定性等方面大幅提升了风险放大的概率、加剧了其放大后果。”同时,风险本质和风险事实也可以在媒介环境下被弱化,媒介构筑治理风险的网络联系和信任关系,建立起透明、互补、及时的信息平台,增强主体对风险的确定性认识。社会风险因为融合传播,导致了现实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内爆,加剧了人们的认知恐慌与焦虑。  交往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范畴,与社会生产同等重要。通过技术媒介的物质交往,人们被人工智能浸入式、液态传播所淹没。在“讯息及媒介”的状态下,融合传播的实践将人的交往满足感与异化感并置于信息社会中。报纸“中央厨房”传播,推动全媒体转型;数据抓取、挖掘、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呈现的新闻报道,改变着新闻生产流程和传播效果;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作为媒介手段加以运用,使公众进入一个高仿真全息体验的信息消费环境。品质的传播生活把以前长链条式的交往活动缩短为个体到媒介这一简短流程,麦克卢汉提出“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的观点,从某种角度上反映了人是媒介的延伸。融合传播实现了对人的信息交往需求全方位满足的目标,同时媒介作为异化力量也将人的主体角色降格为工具使用者。模式化、圈层化、扁平化的交往方式使得人际关系浅层化和交往关系利益化,主体理性平等对话的交往被解构,娱乐至死、围观至上、看客心理、传播暴力成为信息交往的新常态。这种交往的“共在状态”,使主体有消失在信息茧房中,成为彻底被异化的信息原住民的危险。  资本是个人实现自我的基本要素,也是维持社会系统运行的保障。融合传播导致资本属性内爆,物质资本被解构,技术资本大放异彩,社会资本却受到重创。从电子货币到具有去中心化、分布式的比特币出现,技术资本推动经济生活全面数字化。自2009年以来,流通中的比特币已达30亿,一定程度上已成为社会运行的重要参与要素。这使得符号资本不断增值,信息单位由字节到比特,0与1的编程代替了一切,信息传输成本大大降低。与此同时,普特南提出的“社会资本”,如信任、规范和交际网络,为社会成员提供协调与合作,实现互惠互利等要素却在数字融合传播的环境下受到重创。个人隐私保护、人际信任感、互惠互利、群体认同等价值理念被解构,个体囿于技术和符号资本中,在他律性欲望主义的影响下,变成了单向度的人。  ……

作者简介

林克勤,男,1966年生,汉族,重庆巴南区人,文学博士,现为四川外国语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在《新闻战线》、《中国记者》、《新闻界》、《当代传播》等新闻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专著《拟态环境中的真实影像——赖斯顿传》、《抗战时期重庆对外文化宣传阵地研究》、散文集《墨尔本的深秋》。曾赴新加坡南阳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台湾华梵大学、佛光大学访学,主要研究领域为认知传播学、比较新闻传播学、抗战文学与文化等。 严功军,男,四川岳池人。四川大学文艺与传媒博士,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博士后。现为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全球化时代中国对俄传播理念转型与策略创新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等省部级课题6项。在传播理论与实务、国际传播、比较新闻传播等领域有较丰富成果,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30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