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里茶坊
读者评分
4.9分

七里茶坊

豆瓣9.1分,收录汪曾祺50年代在张家口生活时创作的作品,包括《七里茶坊》、《羊舍一夕》等名篇。

1星价 ¥15.1 (3.8折)
2星价¥14.7 定价¥39.8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8条)
ztw***(二星用户)

温馨治愈的故事让人感动不已!遇到困难时要挺住,好好修炼自己,慢慢成长!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过不去的心情!

2024-03-01 21:57:16
0 0
ztw***(三星用户)

有塑封,干净,全新,纸张也好

2023-12-18 10:10:56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3927437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51
  • 出版时间:2020-02-01
  • 条形码:9787513927437 ; 978-7-5139-2743-7

本书特色

若世界真还公平,他的文章应当说比几个大师都还认真而有深度,有思想有文才!“大器晚成”,古人早已言之。*可爱还是态度,“宠辱不惊”!
——著名文学家沈从文
豆腐是人类美食艺术的,那叫大味至淡,同样,在文学里,也有一种类似豆腐的美学,那就是汪曾祺的文字。
——梁文道
他是洞察秋毫便装了糊涂,风云激荡过后恢复了平静,他已是世故到了天真的地步。
——王安忆
汪曾祺先生的淳朴、自在、温润、通透、快乐,从文字的“不着急”这一点上就能看出来的。
——张嘉伟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收录了作者在张家口时的作品。?1958年,作者来到张家口,在这里生活了四年,创作了小说《七里茶坊》《羊舍一夕》《王全》《看水》《塞下人物记》《黄油烙饼》《寂寞和温暖 》《护秋》 等都堪称生动描写张家口的名篇佳作,文字看似平淡,读来却有一种幽远意境,随处透露着一种传统和谐的“文人”情调。因沽源的经历,作者还创作了散文《沽源》《坝上》《随遇而安》等,从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张家口的无限眷恋之情。

目录

小说篇
羊舍一夕
王全
看水
塞下人物记
黄油烙饼
寂寞和温暖
七里茶坊
荷兰奶牛肉
护秋
尴尬

散文篇
读廉价书
马铃薯
沽源
沙岭子
随遇而安
大地,雹子
果园的收获
坝上
果园杂记
展开全部

节选

《七里茶坊/汪曾祺写张家口》:  羊舍一夕  一、夜晚  火车过来了。  “216!往北京的上行车,”老九说。  于是他们放下手里的工作,一起听火车。老九和小吕都好像看见:先是一个雪亮的大灯,亮得叫人眼睛发胀。大灯好像在拼命地往外冒光,而且冒着气,嗤嗤地响。乌黑的铁,锃黄的铜。然后是绿色的车身,排山倒海地冲过来。车窗蜜黄色的灯光连续地映在果园东边的树墙子上,一方块,一方块,川流不息地追赶着……每回看到灯光那样猛烈地从树墙子上刮过去,你总觉得会刮下满地枝叶来似的。可是火车一过,还是那样:树墙子显得格外的安详,格外的绿,真怪。  这些,老九和小吕都太熟悉了。夏天,他们睡得晚,老是到路口去看火车。可现在是冬天了。那么,现在是什么样子呢?小吕想象,灯光一定会从树墙子的枝叶空隙处漏进来,落到果园的地面上来吧。可能!他想象着那灯光映在大梨树地问作的葱畦里,照着一地的大葱蓬松的,干的,发白的叶子……车轮的声音逐渐模糊成为一片,像刮过一阵大风一样,过去“十点四十七,”老九说。老九在附近的山头上放了好几年羊了,他知道每一趟火车的时刻。  留孩说:“贵甲哥怎么还不回来?”  老九说:“他又排戏去了,一定回来得晚。”  小吕说:“这是什么奶哥!奶弟来了也不陪着,昨天是找羊,今天又去排戏!”  留孩说:“没关系,以后我们就常在一起了。”  老九说:“咱们烧山药吃,一边说话,一边等他。小吕,不是还有一包高山顶吗?坐上!外屋缸里还有没有水?”“有!”  于是三个人一起动手:小吕拿砂锅舀了多半锅水,抓起一把高山顶来撮在里面。这是老九放羊时摘来的。老九从麻袋里掏山药——他们在山坡上自己种的。留孩把炉子通了通,又加了点煤。  屋里一顺排了五张木床,联成一个大炕。一张是张士林的,他到狼山给场里买果树苗子去了。隔壁还有一问小屋,锅灶俱全,是老羊倌住的。老羊倌请了假,看他的孙子去了。今天这里只剩下四个孩子:他们三个,和那个正在排戏的。  屋里有一盏自造的煤油灯——老九用墨水瓶子改造的,一个炉子。外边还有一间空屋,是个农具仓库,放着硫铵、石灰、DDT、铁桶、木叉、喷雾器……外屋门插着。门外,右边是羊圈,里边卧着四百只羊;前边是果园,什么都没有了,只剩下一点葱,还有一堆没有窖好的蔓菁。现在什么也看不见,外边是无边的昏黑。方圆左近,就只有这个半山坡上有一点点亮光。夜,正在深浓起来。  二、小吕  小吕是果园的小工。这孩子长得清清秀秀的。原在本堡念小学。念到六年级了,忽然跟他爹说不想念了,要到农场做活去。他爹想:农场里能学技术,也能学文化,就同意了。后来才知道,他还有个心思。他有个哥哥,在念高中,还有个妹妹,也在上学。他爹在一个医院里当炊事员。他见他爹张罗着给他们交费,买书,有时要去跟工会借钱,他就决定了:我去做活,这样就是两个人养活五个人,我哥能够念多高就让他念多高。  这样,他就到农场里来做活了。他用一个牙刷把子,截断了,一头磨平,刻了一个小手章:吕志国。每回领了工资,除了伙食、零用(买个学习本,配两节电池……),全部交给他爹。有一次,不知怎么弄的(其实是因为他从场里给家里买了不少东西:菜,果子),拿回去的只有一块五毛钱。他爹接过来,笑笑说:  “这就是两个人养活五个人吗?”  吕志国的脸红了。他知道他偶然跟同志们说过的话传到他爹那里去了。他爹并不是责怪他,这句嘲笑的话里含着疼爱。他爹想:困难是有一点的,哪里就过不去啊?这孩子!究竟走怎样一条路好:继续上学?还是让他在这个农场里长大起来?  小吕已经在农场里长大起来了。在菜园干了半年,后来调到果园,也都半年了。  在菜园里,他干得不坏,组长说他学得很快,就是有点贪玩。调他来果园时,征求过他本人的意见,他像一个成年的大工一样,很爽快地说:“行!在哪里干活还不是一样。”乍一到果园时,他什么都不摸头,不大插得上手,有点别扭。但没过多久,他就发现,原来果园对他说来是个更合适的地方。果园里有许多活,大工来做有点窝工,一般女工又做不了,正需要一个伶俐的小工。登上高凳,爬上树项,绑老架的葡萄条,果树摘心,套纸袋,捉金龟子,用一个小铁丝钩疏虫果,接了长长的竿子喷射天蓝色的波尔多液……在明丽的阳光和葱茏的绿叶当中做这些事,既是严肃的工作,又是轻松的游戏,既“起了作用”,又很好玩,实在叫人快乐。这样的话,对于一个十四岁的孩子,不论在身体上、情绪上,都非常相投。  ……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沈从文的高徒,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戏剧家、小说家,京派文学小说的代表人物及传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早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先生。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北京剧作家协会理事。他在短篇小说和散文创作领域成就颇高,充溢着浓郁的中国味道和灵性美质,语言平和质朴、清新隽永、娓娓而来、如话家常。著有短篇小说集《邂逅集》《羊舍一夕》《晚饭花集》,散文集《蒲桥集》《故乡的食物》《逝水》,京剧剧本《范进中举》《沙家浜》(主要编者之一),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等。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