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最好的自己

包邮做最好的自己

¥21.3 (4.7折) ?
1星价 ¥21.3
2星价¥21.3 定价¥4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926330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01页
  • 出版时间:2019-06-01
  • 条形码:9787519263300 ; 978-7-5192-6330-0

本书特色

“*好”是相对的,是一种极限,可能永远达不到,但它是永远没有止境的追求。

内容简介

本书上篇学校管理篇、中篇教学探究篇、下篇思考感悟篇。内容包括: 追求自我成长的教育人生、发展以人为本的现代校园、构建面向未来的发展校园、提升以人为本的文化课堂等。

目录

学校管理篇 **章 追求自我成长的教育人生 让学校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 读懂学校,向教育家前进 浅论学校生态校园的建设 校长该有怎样的教师观 做校长,修炼在平时 仰望教育星空脚踏实地思考 新课程理念下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思考 思想引领发展体悟凝聚智慧 磨炼促成功创新促发展 构建和谐学校推动学校发展 第二章 发展以人为本的现代校园 做*好的自己(一):校长理念发展 做*好的自己(二):教师队伍建设 做*好的自己(三):教学改革创新 如何做*好的自己——浅谈十五中办学思路 阅读进课堂,书香满校园 “五大抓手”打造学生成长艳阳天 筑梦向青草更青处求索 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造平安文明文化校园 夯实普法教育创建零犯罪学校 以人为本,静待花开 第三章 建构面向未来的发展校园 用“孺子牛精神”办好学校 机遇与挑战付出与收获 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凝心聚力谋发展砥砺前行谱新篇 教学探究篇 第四章 滋生崭新命题的创新课堂 高中历史教学的创新 构建高中历史优质课堂的探索 新课改与高中历史教学的结合教育 讨论式教学法初探 高中历史诊断性教学初探 如何做课题 第五章 提升以人为本的文化课堂 中西方文化差异根源浅析 高三历史教学如何凸显人文素养 思考感悟篇 回头俯身仰望 泰山与封禅 在学生婚礼上的讲话 忐忑 秋是第二个春 致已逝去的青春 老师 小儿易养 怒放的生命 十二生肖之虎 过年那些事 幸福 圣诞的雪 清高 父亲 难忘却 别杜康 慌 火 欠 人 等待 念 退
展开全部

节选

  《做*好的自己》:  从职业的习惯出发,我们更愿意探讨教育生活状态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共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它产生于学校自身,得到全体成员的认同和维护,并随着学校的发展而日益强化,*终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一些学者把学校文化划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态文化,这也是大家普遍接受的观点。其实,怎样分类在这里并不重要,我们关注的是,如何通过塑造文化来有效地提升文化的聚合力。  在学校文化的各种因素中,精神文化无疑是思想的引领,是共同价值理念的体现,也是区别于他文化、彰显自文化的重要标志。从这个意义上说,精神文化建设并不拒绝对教育真理的求同,而更注重个性风格的存异。我们倡导的精神文化,需要的是一种和而不同的气象、海纳百川的气概、应变创新的气质。思想是理念的先导,理念是实践的指南。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追寻先贤的教育思想,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蔡元培在北大开创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还是梁启超在清华演讲时提及的后来成为清华校训的“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抑或是张伯苓在南开倡导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大师们超凡睿智的精神光辉无一不对学校和社会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成为教育精神的象征,也因此演变为薪尽火传的文化自觉。继承和发扬先贤精神,与时俱进,开创未来,是新时期学校文化建设的使命。正视现实,学校精神文化应该是多元的,它至少涵盖了学校的办学宗旨、教育理念、校训、育人目标、共同愿景、校风、学风、教风、教学成果、人才品质、社会贡献等,体现了一所学校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文化品位、教育品质。学校文化精神是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经过师生艰苦努力、笃志探索、历经验证的思想积淀而成的。而在这个过程中,校长职业精神的引领作用就显得特别重要,“营造一种能够促进本校学生和教师更好发展的学校文化,培育一种能够体现本校学生和教师内在素养的学校特色,创造一种基于学校历史和传统,促进学校持续发展的学校精神,高度关注并致力于形成学校文化、学校特色、学校精神,这就是校长的文化使命”。  学校文化体现在制度上,表现为一种法规文化、组织文化、行政文化,是学校师生在共同价值观念的指引下,为实现共同愿景建立的行为规则,它得到了师生的认可并约定俗成,成为大家自觉的职业习惯和生活方式。如果不是这样,只有冷冰冰的教条,那不能称为制度文化。文化不等于规章制度,建设制度文化不在于定了多少条规,而在于制度的价值取向、文化观念,以及制度的公正度、关怀度、认可度、诚信度、有效度。文化管理的理念认为,*高层次的管理就是通过组织文化的培育、管理文化模式的推进,使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行为规范,来实现有效的组织管理。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学校管理需要重建制度文化,从单纯的管理控制向以人为本转型,从制约、规范转向服务支持和创新保障,从而破除科层管理的体制性矛盾(管理与被管理的矛盾)和团队精神的消解现象(监控式管理、高度压力和危机、恶性竞争、关系紧张等造成)。面对制度的变革,校长必须反思:我们制定制度到底是为了什么?如何重建制度文化?  ……

作者简介

  黄鸿明,中共党员,中学正高级教师,郴州市第十五中学校长,湖南郴州广播电视大学客座教授。湖南省“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湖南省教育协会理事,郴州市市级骨干教师,郴州市基础教育课改专家。荣获“全国生态文明教育创新人物”“郴州市直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其个人和学校事迹被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湖南教育》《郴州日报》、光明网、民生网、中国网等多家媒体报道。主持参与多个省级规划课题,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20余篇,被誉为务实型校长、学者型校长、创新型校长。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