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天津日报文艺周刊70年精品选(全2册)

天津日报文艺周刊70年精品选(全2册)

¥73.3 (3.9折) ?
1星价 ¥146.6
2星价¥146.6 定价¥18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630580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2册(390;401
  • 出版时间:2019-11-01
  • 条形码:9787556305803 ; 978-7-5563-0580-3

本书特色

本选集分上下两册,上册为散文,下册为小说。散文作品的筛选是从1949年1月17日《天津日报》创刊起始,截止于2018年年底。小说分三辑。**辑选入的作品不分题材,以质优作标准,不乏力作,包括梁斌文学奖获奖作品;第二辑以2003年开始刊发的“全国小说名家新作巡展”作品为主,这个专栏的作品连续刊登了将近十年,名家荟萃,佳作迭出;第三辑是津味小说专辑。 本书能够陈列一大串作者的大名,可谓群星灿烂,而背后的办报团队,细细数来,同样星光璀璨:从办报大家王亢之、朱九思、范瑾等,到诗人、作家郭小川、方纪、孙犁……每一个名字,都让我们怦然心动,需要仰视和膜拜。

内容简介

  《天津日报文艺周刊70年精品选(套装上下册 1949-2019)/天津日报创刊70周年丛书》将七十年来文艺周刊的散文和小说精品集结成册。1949年文学副刊“文艺周刊”诞生,刊发了大量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作品,为读者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粮。《天津日报文艺周刊70年精品选(套装上下册 1949-2019)/天津日报创刊70周年丛书》收录了曾刊登在《文艺周刊》上的精品作品。这其中,不仅有名家的文学作品,也有文坛新秀的成名作,为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了新的灵感,深刻反映出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天津日报文艺周刊70年精品选(套装上下册 1949-2019)/天津日报创刊70周年丛书》导向健康,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目录

上册
关于文学的语言问题
论培养
短篇两则——为纪念敬爱的周总理而作
海员的家庭
缅怀茅盾老人
小兴安岭散记
在一个小镇的旅店里
过路
外科病房的姑娘们
故乡的小路

沿溪行
醒石
人淡如气——从另一角度谈孙犁
蹭戏
不受欢迎的花
獾坨和五叔
母爱
长寿碗——祖母百岁仙逝祭
孙犁就医志
沙海蜃景
盐工的节日
“三进山城”
草木一秋
这楼,真美
藤川先生
拥抱科学的诗人——悼念徐迟
童年
钓趣
雪后
紫砂壶
母亲的训诫
草(外一篇)
遥寄
玉烟杂记
与植物相处
出国
难忘老九和小川
凤凰女子
大山的价值
乱石堆前
住过山东
丁香
鸟瞰高原
我属虎
读杜偶拾
往事两题
重读红旗渠
爱女
女儿不读书
白洋淀
鸥盟
热诚与挚爱
上甘岭上祖国情
相信
母亲和书
兄弟在此相会
奇异的世界
忆昔津门行
怀念一个人
不忘铸工
二妗子
我与电
寻找娜塔莎
海滨降临的神迹
热爱生命
斯世有贤人——公园篇
一封短简——谨以此文缅怀诗人臧克家
天鹅之家
与棋老对话
我的祖母
杯中往事——迎新忆旧
三得意
你无处不在——纪念巴金
一座墓碑的诞生
战友黑子
在没有路的地方找到路
青涩忧伤
风中老槐
属于“晋南虎
我这一只“纸老虎”
约定
你真的是一只兔子吗?
桌山记忆
傻话
阅读是一生的事业
凹石——再读贾平凹
2013:蛇仙驾到
回忆孙犁同志
让文学的灯火照亮人心——纪念孙犁先生百年诞辰
闹钟
父亲的眼泪
一个木画框
慢慢相爱
唤声姐姐叫萧红
再生于猴年
什么是属相
红薯
父亲走后
蜂鸟筑巢是芳邻
诀别的军礼
我在1978年前后

下册
**辑
养蜂人熊老雁

甜甜的泪水

小说三题
古大爷
银杏
迷人的脚灯又亮了
微变
女工轶事
小径掇遗(小说二题)
县委书记轶事
小小说二题
一个叫素月的女人
乡里乡亲
小儿王
兽医
我们手拉手(外一篇)
民间情怀
碎裂在2005年的瓦片
窗棂上挂串红辣椒
第二辑
铁树开了花
夜行车
深深的雨
远行
相约旧地
怀念妹妹小青
为何走开
媒人
纪晓岚故事新编
我的爱情与你无关

环城高速
第三辑
古董张
市井闲话(笔记小说二则)
光棍纪大爷
嘎调
铁锈红
水铺龙二
老猫
飞天鹞子传奇
12块门板——津门旧事
在传说中等待
棉纺宿舍
一味唐
天津记忆(二题)
全可人儿
津门盔头
正午的青花釉里红
闻香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天津日报文艺周刊70年精品选(套装上下册 1949-2019)/天津日报创刊70周年丛书》:  关于文学的语言问题  方纪  高尔基说:“文学的**要素是语言。”在我们目前的创作中,语言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今天我只能就下面三点,说说我个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  **,文字和语言。  第二,学习劳动人民的语言。  第三,方言问题。  同许多爱好文学的青年朋友们谈起,都说弄文学是件难事。理由呢?是中国的文字太难了!认识它,就要下很多工夫,下很大本钱。书读少了,驾驭不了文字;读多了,又要受它的限制——这种情形的确有的。  但这种说法,首先是因为不了解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不是文字的安排。过去许多人都是把文学看作拼凑文字的事情,如从前作八股说“之乎者也矣焉哉,安排对了中秀才”,就正是这种意思。  这种情形,是由于中国的文字和语言距离太远的缘故。远到说的话不能写成文字。写成的文字念起来听不懂!  这种语言和文字的距离,是谁造成的呢?说起来话长,但归总一句话,是中国过去的反动统治阶级。统治阶级因为要统治人民,就不愿人民有知识,所以要把文字弄得很难,很艰深,于是文字和知识就为统治阶级所专有。但是中国的老百姓,历来都能把中国话说得清楚明白。  这种情形,就使得中国广大劳苦人民和文学绝了缘,同时,也限制了中国文学的发展。  五四爱国运动时候提倡过白话文学,抗战前提倡过大众语文学,近些年来又流行使用方言写文章,这都是为了使文字和语言接近,使文学和人民接近的。以后,文学的语言更加进步,人民的文化逐渐提高,再加上中国文字的改革,文学和人民的距离就可以消灭了。  因此我们说:文学是用人民的语言写的。能说话,会写字的,就都有成为作家的可能——当然,我说的是可能,因为要写出好的文学作品来,还要有其他条件。  我说这个问题的目的在哪里呢?就是说:我们要学文学,首先要很好地学习人民的语言。要不我们只记住一些熟套子,而且大半是死人讲过的话,怎么能说明我们现在人的生活呢?近来我在看稿子和看学生的作文时,就常感到许多人不是用活人的语言写文章,而是在那里拼凑方块字。这是我们学习写作中的一大障碍。  现在要讲到第二个问题了:学习什么样的语言呢?到现在还有些老先生哼哼古文,也有学校里和知识分子所讲的学生腔,自然还有工人农民所讲的话,那么我们学习哪一种呢?  在大家听起来,也许是不学前一种,不学后一种,要学中间那一种。但是要我说,却是不学**种,不学第二种,偏要学第三种——学习劳动人民的语言。  有些人也许奇怪:工人农民的话都是“老粗”话,又粗又俗,讲起来怪不受听,为什么要学他们的话呢?我记得一位中学生告诉我:“解放区的小说,一翻开就是大伯大娘的,真俗气!”这便是受反动统治阶级的欺骗,形成的一种知识分子偏见。这种偏见,在有些人说来,不仅是语言上的偏见,还是一种阶级偏见。因为他们不仅不喜欢劳动人民的语言,更重要的是他们根本不喜欢劳动人民!他们忘了我们说的话是谁创造的了。  语言是谁创造的呢?是劳动人民创造的,是劳动人民在劳动过程当中创造的。  *近大家都学了社会发展史,在社会发展史第15页上讲道:“劳动扩大了眼界,创造了协同一致的共同动作的必要,发音分明的语言也有必要了,语言器官的相适应的发展,便渐渐满足了这一需要。”这不明明是说语言是人们在劳动当中创造出来的吗?’  因此只有在劳动当中创造出来的语言,才能反映劳动的真实,只有用劳动人民的语言,才能正确表现劳动人民的生活。高尔基也说过,“劳动刺激思维,思维把劳动的经验转化为语言”,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学习劳动人民的语言,并不是说从一个工人农民口头上抄下一段话来就算文学。从人民的语言到文学的语言还有一个加工的过程。这个加工的过程,就是作家的创造过程。  怎么加工呢?是不是按照知识分子的爱好把它们加工得文绉绉的呢?如果谁要这样做,就定准要失败!历史上许多文人走这条路,都失败了,我们不应该重复。我们的加工,应该从新的观点出发。我们对劳动人民的语言施行加工,不是为了占有它,而是为了正确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并且提高和教育劳动人民的目的去加工的。因此就要求准确、单纯,让劳动人民看得懂,听得懂。这就是要把人民口头语言中那些重复的,偶然的,无意义的,发音不正确的部分去掉,而把其中正确的,精练的,含义明白的,和音节响亮的部分保留下来,并且为着说明某一事物的目的,把它重新加以组织。这样,人民的语言就变成了文学的语言。在吸收和加工过程中,特别应该注意那些包含着劳动人民长期斗争经验和正确反映他们思想状态的成语,同时要注意劳动人民语言中的语气、语势,因为那里面包含着说话者的情绪和在一定情绪下语言的组织方法。  劳动人民的语言,是文学语言的唯一源泉,必须认真学习。当然,这并不是说,就不可以学习书本上的语言。书本上中国古人的语言和外国人的语言也都可以学。因为那也是中国的古人和外国人,按照当时当地劳动人民的语言加过工的,可以供我们借鉴。但是要当心,如果不选择,不批判,照样搬用,就会上了圈套,学成一种不死不活、不中不西的八股腔。  现在我们来讲第三个问题:  学习劳动人民的语言,我想今天大家是同意了。但是,现在所说的劳动人民的语言,还大多带有地方性,特别是农民的语言,还停留在方言阶段。那么,大家都用方言写起文章来,不是很不方便吗?如同现在有些人感到解放区的文学作品中,有许多方言不容易了解那样。  这个问题提得当然有道理。  不过我不想在这里讲一般的民族语言发展过程问题。因为按照一般民族语言的发展规律,都是随着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从方言到统一的语言的,中国当然也不能例外。过去中国经济落后、文化落后,加上政治上的不统一,语言当然也不统一。但在新中国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政治统一的发展中,语言也会逐渐统一起来的。不过这种统一是在发展各地方言中来求统一的,而不是制定一种“国语”,强迫大家都说就能统一起来的。  我现在所要说的是在文学写作中如何运用方言的问题。  根据上面所说的前提,我们今天还必须学习方言,因为它现在还是各地劳动人民仅有的语言,除了学习他们以外别无办法。不过运用在文学上,除了专为写给某地人看的书可以全用某地方言写以外,一般的说来,不应该全用方言写。因为应用读者所不懂的字眼,就会造成艺术印象的削弱;而且如果读者不明白你所描写的事物,还会造成反作用。这样,方言对于我们就有一定的限制性。因此我们在学习方言当中,同时就有了提炼加工的任务。这种提炼加工的工作大约可分为两方面:**是选择。就是要把那些方言当中特别富有地方色彩的好的语言提炼出来,应用到人物的对话中,这样可以使人物的性格特点特别突出,加深读者的印象;如写山西人说山西话,就很容易使人物突出;如果写山西人说北平话,写山东人也说北平话,就很不容易使人看出他们的区别了。第二是改造。把方言当中带一般性的,语根相同,只是在发音和语尾上有区别地加以改造,使一般的读者可以懂,同时又保留了原来语言的特点。如陕北话的“白格生生”的,按陕北发音要写成“别格森森”就谁也不懂了,但如按前种写法,那么意思都可以懂,而又保留了原来语言的特点。这样的语言应用到描写和叙述上,可以造成特点,使读者感觉亲切。在这里,还有一点值得特别注意的,就是作者的语言(描写叙述的语言)和主人公的语言(人物对话的语言)应该力求一致,不然就会造成语言的混乱。  (本文为1949年12月25日在天津人民电台“文学讲座”的演讲稿)  发表日期:1949年12月30日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