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证研究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证研究

1星价 ¥73.5 (7.5折)
2星价¥73.5 定价¥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162524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40页
  • 出版时间:2020-02-01
  • 条形码:9787520162524 ; 978-7-5201-6252-4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侧重于对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情况进行实证调查研究。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访谈法获得*手的调研资料。同时,借助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证研究的技术方法,对获得的调研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从而较系统、翔实地反映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有一定特色的对策与建议。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侧重于对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情况进行实证调查研究。研究过程中,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访谈法获得**手的调研资料。同时, 借助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证研究的技术方法, 对获得的调研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 从而较系统、翔实地反映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加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有一定特色的对策与建议。

目录

**章 绪论1
  一 研究的背景1
  二 研究的思路3
  三 研究的意义和特色4
  四 研究的基础7
第二章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调查问卷的编制9
  一 系列调查问卷编制情况说明9
  二 系列调查问卷的编制过程11
  三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量表》(试测版)的编制、试测与校正13
第三章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调研(学生部分)27
  一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量表》(正式版)的施测与分析27
  二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学生问卷的调研分析46
  三 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测验统计与分析56
第四章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调研(教师部分)61
  一 全国高校思政人员调研情况61
  二 全国高校专业教师调研情况71
第五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况调研(学生部分)83
  一 思想政治教育调研问卷的编印83
  二 思想政治教育问卷调查的开展84
  三 思想政治教育问卷调查内容的统计与分析87
第六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况调研(教师部分)106
  一 访谈基本情况106
  二 访谈内容及整理107
  三 访谈内容的分析120
第七章 加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对策与建议(一)126
  一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正视国外价值观的渗透126
  二 以“内化”为根,在“外铄”与“内化”之间寻找切入点135
  三 教师的内外兼修对于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感召与浸染162
第八章 加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对策与建议(二)181
  一 编写有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教材181
  二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讨中提升学生的认知与思维水平189
  三 夺取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胜利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根本性条件213
附录219
  附录一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量表(试测版)219
  附录二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量表(正式版)222
  附录三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问卷(学生版)224
  附录四 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测验问卷228
  附录五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问卷(思政人员版)230
  附录六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问卷(专业教师版)232
  附录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调查问卷235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志刚,男,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研究领域为教育基本理论、社会教育、教育史、高等教育。发表学术论文5篇,参加国家级和省厅级科研项目及教改项目6项,获省级科研成果奖和教研成果奖5项。
万淼,女,河南工业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领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管理,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加国家级和省厅级科研项目及教改项目12项,获省级科研成果奖和教研成果奖3项。
陈永强,男,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研究领域为教育与心理测量、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生教育,参加国家级和省厅级科研项目4项,获省级科研成果奖2项,多次获校级教学质量奖一等奖、二等奖。
李申申,女,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获国家留学基金资助赴俄罗斯国立赫尔岑师范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中外教育史比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俄罗斯教育等。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多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其中重大课题1项)、省厅级科研项目和教改项目近10项,科研成果获省厅级奖30余项(其中省级奖11项)。被评为河南省师德标兵、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改革开放40周年影响河南十大教育人物等。李志刚,男,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研究领域为教育基本理论、社会教育、教育史、高等教育。发表学术论文5篇,参加国家级和省厅级科研项目及教改项目6项,获省级科研成果奖和教研成果奖5项。
万淼,女,河南工业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领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管理,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加国家级和省厅级科研项目及教改项目12项,获省级科研成果奖和教研成果奖3项。
陈永强,男,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研究领域为教育与心理测量、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生教育,参加国家级和省厅级科研项目4项,获省级科研成果奖2项,多次获校级教学质量奖一等奖、二等奖。
李申申,女,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获国家留学基金资助赴俄罗斯国立赫尔岑师范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中外教育史比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俄罗斯教育等。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多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其中重大课题1项)、省厅级科研项目和教改项目近10项,科研成果获省厅级奖30余项(其中省级奖11项)。被评为河南省师德标兵、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改革开放40周年影响河南十大教育人物等。
赵国祥,男,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重点学科(心理学)带头人,现为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届河南省委候补委员、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为中国心理学会认定的心理学家。兼任教育部心理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心理学会理事长。研究领域为管理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高等教育管理。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10余部,科研、教学成果多次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