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76001662
- 装帧:精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64
- 出版时间:2020-04-01
- 条形码:9787576001662 ; 978-7-5760-0166-2
本书特色
俳句是日本特有的文类,松尾芭蕉是把俳谐推向高峰的中心人物,在日本文学史上有“俳圣”之称。
贵族气的“雅”趣,加上庶民性的“俗”味,创造了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
芭蕉继承日本和歌与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提出枯淡、闲寂、轻妙等美学概念,融汇人生即旅、诸行无常的存在哲学。所创蕉门蕉风,影响深远,不仅在日本历久不衰,而且至今影响世界文坛。
《奥州小道》收录芭蕉的纪行散文和精美俳句,引导读者领略这位日本伟大的俳句诗人的神采。芭蕉一生数次出行,凡有美景名胜处,无不留下他的影子和诗句。
内容简介
日本文坛一代宗师、“俳圣”松尾芭蕉的散文与俳句集,收录芭蕉的主要代表作品。本书共有两大部分,前一部分是“纪行·日记”,后一部分是“俳文”。“纪行·日记”包括松尾芭蕉著名的《奥州小道》及《野曝纪行》《鹿岛纪行》《笈之小文》《更科纪行》《嵯峨日记》六篇著作,“俳文”约占全书一半,共一百一十八篇。松尾芭蕉之思想、情感、经历、观感皆在其中。
前言
译后记
陈德文
一
日本三重县的伊贺上野是一座小城,距离名古屋不算远,乘关西线快速电车西行约两个半小时就能到达。这里是传统文化气息浓厚的古城,十七世纪中叶,就在这座上野古城里,诞生了一位伟大的俳人(俳句诗人)、散文家、文坛一代宗师松尾芭蕉。
松尾芭蕉[宽永二十一年(1644)—元禄七年(1694)],幼名金作、半七、藤七郎、忠右卫门。后改名甚七郎、宗房。俳号宗房、桃青、芭蕉。蕉门弟子在其编著中,敬称他为芭蕉翁或翁。别号钓月轩、泊船堂、夭夭轩、坐兴庵、栩栩斋、华桃团、风罗坊和芭蕉洞等。
芭蕉十三岁丧父。随后入藤堂家,随侍新七郎嗣子主计良忠。良忠长芭蕉两岁,习俳谐,号蝉吟,师事贞门俳人北村季吟,芭蕉亦随之学俳谐;同时,作为蝉吟的使者,数度赴京都拜访季吟,深得宠爱。宽文六年(1666)春,蝉吟殁, 芭蕉返故里,所作发句、付句散见于贞门撰集中。宽文十二年(1672),著三十番发句合《合贝》,奉纳于伊贺上野的大满官。是年春,下江户(一说延宝二年,1674),居日本桥界隈。当时,正值谈林派俳谐全盛时期。芭蕉和谈林派人士交往甚密,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俳坛宗匠。然而,芭蕉虽属江户谈林,但比起锋芒峻厉的田代松意和杉木正友等人,讲究自制与协调,作风较为稳健。延宝末年至天和初年(1681 前后),谈林俳谐渐次式微,过去热衷于此派的俳谐师们纷纷暗中转向而寻求新路。
廷宝八年(1680)冬,芭蕉蒙门人杉山杉风之好意,移居深川芭蕉庵。天和二年(1682),芭蕉庵遭火焚,遂流寓甲州,翌年归江户.其间,芭蕉逐渐将俳谐改造成一门崭新的艺术,创立了具有娴雅、枯淡、纤细、空灵风格的蕉风俳谐。他在天和三年(1683)出版的俳谐集《虚栗》的跋文中说“立志学习古人,亦即表达对新艺术的自信。”贞享元年(1634),作《野曝纪行》之旅,归途于名古屋出席俳谐之会,得《冬日》五“歌仙”(连歌俳谐的一种体式,每三十六句为一歌仙),此乃蕉风俳谐创作成果的一次检阅。此后,芭蕉于《鹿岛纪行》、《笈之小文》、《更科纪行》等旅行中,进一步奠定了蕉风俳谐的文学地位。元禄二年(1689),芭蕉的《奥州小道》之旅,可以说是蕉风俳谐的第二转换期。他倡导所谓"不易流行"之说,主张作风脱离观念、情调探究事物的本质,以咏叹人生为已任。其后出版的《旷野》、《猿蓑》等,更集中体现了蕉风俳谐的显著特色。元禄七年(1694),芭蕉赴西方旅途中,于大阪染病后,折回故乡伊贺上野,于当年十月十二日辞世。
二
本书内容包括纪行•日记和俳文两大部分。
从艺术表现角度来说,日本的纪行文学就是富有文学意味的游记,作着的主观感情色彩强烈,而所见所闻只是作者表达思想和见解的舞台和道具。行文注重结构,语言讲究文采。芭蕉的俳谐纪行,尤其具有深刻的文学意义。
日本的纪行文学,□早发韧于记录旅程顺序、带有"序"的短歌,芭蕉的纪行□初也缘于此种体式。总起来看,芭蕉的纪行文创作,是由以发句(俳句)为主体渐次转向以文章为中心的探索过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已经舍弃“歌”的要素、相反,芭蕉的纪行文学始终保持“歌文一体”"的风格,洋溢着丰盈的诗意。他明确宣言:诸如“其日降雨,昼转睛。彼处有松。那儿有河水流动”般的记述,只能算是旅行记,不是文学纪行、至少这不是自己所要写的纪行。芭蕉评价自己的纪行文章:“似醉者之妄语,梦者之谵言。”他认为,自己并非常人,而是一个狂人,大可不必局限于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的具体记述,他写的是"意象的风景"、"山馆野亭的苦愁"。他是为了记下一个“在风雅的世界里徘徊”的自己的影子。
元禄三、四年(1690、1691),芭蕉打算在《笈之小文》中贯彻这种理想,但此文半途而废。《笈之小文》所未能表达的风雅的理想图,终于在后来的《奥州小道》里实现了。在这部作品里,出于表达主观意识的需要,芭蕉更改和省略了一些旅途中的客观事实,使得一些章节含有虚构的内容。因此有人说,芭蕉的纪行实际上是借助于纪行文学形式的“私小说”。
芭蕉□□的日记《嵯峨日记》,也和纪行一样,是当做文学作品写成的,和同时出现的纯粹记述旅途经历、气象天候的《曾良旅行日记》迥然各异。
三
《野曝纪行》
芭蕉于贞享元年(1684)秋八月离江户,回故乡伊贺上野,为前一年去世的母亲扫墓。其后,游历关西各地,于名古屋出席《冬日》连句诗会,收揽各地新弟子,经甲州返江户。此文当执笔于回到江户处理完杂事之后的一段时间。作品题目还有过《草枕》、《芭蕉翁甲子纪行》、《野晒纪行》、《甲子吟行》等称呼。这些都不是芭蕉本人的命名。
《野曝纪行》是芭蕉□初一部纪行作品,不免有尚未成型之憾。内容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其结构和《奥州小道》类似。
《鹿岛纪行》
贞享四年(1687)秋八月,作者离江东深川之芭蕉庵, 到鹿岛赏月。先从住居附近搭便船,沿小名木川渊流而上,穿中川,入船堀川,再沿江户川到行德。接着,步行三十公里,于当天傍晚到达利根川的布佐码头。然后乘夜航船抵鹿岛。翌日十五日,参拜鹿岛神官,同时拜访根本寺前住持、禅师佛顶和尚。
《笈之小文》
贞享四年(1687)十月至翌年初, 芭蕉到关西做了一次探访 “歌枕”(和歌所吟咏的名胜古迹)的旅行。十月二十五日离江户,经东海道,在故乡伊贺上野迎来新年。然后,在杜国的陪同下,游览吉野、高野山、和歌浦、奈良、大阪、须磨、明石等地。四月二十三日进入京都。《笈之小文》便是以此次旅行为素材的纪行文。这是一篇未完成稿,作者殁后十五年始刊行问世。
《更科纪行》
贞享五年(1688,九月三十日改元元禄)八月,漂泊于名古屋、岐阜之间的芭蕉,在名古屋的越人及其仆人陪伴下,经木曾路去信州更科观赏中秋明月,之后由长野经碓冰山口返江户。这次旅行既是《笈之小文》之旅的延长,又是一次富于独特风情的览胜。
《奥州小道》
更科之旅结束后,芭蕉于江东深川的芭蕉庵迎来元禄二年的新年。此时已有作一次奥州之旅的打算。三月二十七日,芭蕉在曾良陪同下离开江户,徒步巡游奥羽、北陆各地,八月二十日抵大垣。旅期五个月,行程二千三百五十公里。以此次旅行为素材写成的《奥州小道》, □能反映作者那种“狂人徘徊于风雅之世界”的创作理想,是芭蕉纪行文中的代表,也是古代日本记游文学的□□之作。
这部作品目下流行若干版本,简要介绍如下:
1. 芭蕉手稿本——此稿本为樱井武次郎和上野洋三两人于1996年11月首次发现,一时震动了学界。据考证,此稿本原系作者的定稿,但写作过程中又经反复推敲,多有改动,稿中“贴纸”达七十余处。由此可知,这不是眷抄稿, 但因为是作者亲笔所写,□为珍贵。尤其可窥知作者推敲的过程,和下述的曾良本,都是研究芭蕉不可或缺的原始依据。
2. 曾良本——此本系芭蕉责成门人曾良据底本所誉抄,并亲自对原文作了认真的补记和订正,推敲之痕达于全卷,是□可信赖的本子。本书译文即采用此本。曾良本当在下面所述的“西村本”出现之后,曾良由芭蕉手里获得。曾良殁后,同《曾良旅行日记》共为其侄河西周德所有。现藏于天理图书馆绵屋文库。
3. 柿卫本——这是出现于西村本之前的另一种抄本,假名部分较多,固然有助于阅读,但有不少误写。此本为伊丹市柿卫文库所藏。
4. 西村本——芭蕉将推敲和补正过的曾良本,委托书家素龙誉写,完成于元禄七年初夏。封面中《奥州小道》 的书名题签,为芭蕉亲笔所书,名为《索龙誉写芭蕉保有本》, 随身携带、到达伊贺之后,赠给了兄长半左卫门。芭蕉殁后,遵照遗嘱,送给了蕉门弟子向井去来。现藏于福井县敦贺市西村家。文中有若干误抄之处,因为是作者保留本,至为尊贵。
此外还有各种传抄本,为节约篇幅,恕不一一记述。
《嵯峨日记》
奥州之旅结束后,芭蕉于元禄二年(1689)秋至元禄四年(1691)秋,辗转于故乡伊贺上野、京都、湖南(琵琶湖以南)一带。其间,元禄四年的四月十八日至五月四日,停居于京都郊外嵯峨野去来的别墅落柿舍,此时写的日记称为《嵯峨日记》。然而,虽称日记,但并不是记述每天细小琐事的流水账,而是深含艺术美感的文学作品。
四
下边谈谈芭蕉的俳文。
什么叫俳文?要下个确切的定义,实属不易。其实,在芭蕉所处的元禄时代,在芭蕉本人的头脑里,“俳文” 一词也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谁都不知道,什么样的文章算俳文,什么样的文章不算俳文。元禄三年(1690)八月,芭蕉致信去来之兄向井元端,请求修正《幻住庵记》草稿, 信中说:“实不知何谓俳文,因异于实文,深感道憾。”在芭蕉看来,自己是俳谐作家,所写文章自然就是俳文了。因为和一般文人的文章不一样,所以感到遗憾。
据堀切实《借文史研究序说》统汁,江户时代,日本出版徘文集一百一十部,其中使用“俳文”一词做书名的只有《俳文选》(1751-1764,三径编)、《桃之俳文集》(1767,桃之编)、《俳文杂篡集》( 1788,梅至编)等少数几种。所有关系到芭蕉本人的著作以及芭蕉著述的结集,如《芭蕉庵小文库》、《蕉翁文集》、《本朝文选》(后改为《风俗文选》)、《本朝文鉴》、《芭蕉翁文集》、《蓬莱岛》等,都不使用 “芭蕉俳文”之类词语做书名。
芭蕉为何不愿将自己的作品称为俳文呢?这是因为他不满足于贞门谈林俳谐,决心创立蕉风俳谐的缘故。 芭蕉把自己的文章叫做 “实文” 即 “诚实的文章”, 而不称做俳文, 正是出于此种想法。
其实,照现在的观点,所谓俳文就是俳人所写的既有俳谐趣味、又有真实思想意义的文章。这种文章一般结尾处附有一首或数首发句(俳句)。本书所收芭蕉俳文,均属此例。
芭蕉不屑于一味玩弄词藻、夸示技巧的季吟、元邻派的所谓俳文,自称自已的文章为 “实文”。同唐代大诗人杜甫一样,芭蕉一生遍历全国,放浪于山水之间,独步古今,俯仰天地, 参禅拜佛,访师会友,一路上歌之哭之,咏之叹之。丰富的阅历、深湛的学养、崇高的情操、博大的胸怀,使得他的每一篇文章都有着特殊的艺术感染力。这是一位智者回望人生、检点自我、反省过去、启悟未来的一组组热情的话语。对于只欣赏过芭蕉俳句的人们来说,再读一读芭蕉的俳文,就会发现芭蕉文学的另一半精彩,从而获得一个“完整的芭蕉”。
退隐江户深川以后的芭蕉,不愿乘当世之流风,只想抒写胸中之块垒。于是,中国历代贤哲文人庄子、孔子、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等,一一走进了芭蕉的文学世界。俳文中除了引用本国贤哲诸说之外,中国古典文史歌赋的光芒随处闪现。
据日本学者井本农一 考证,旅行中的俳文大都是芭蕉应对之作。《奥州小道》中的俳文则全属此类。例如,本书俳文编的《对秋鸭主人宅之佳景》、《夏日杜鹃》、《<横跨原野>辞》、《高久宿馆之杜鹃》、《奥州插秧歌》(两种)、《染色石》(九种)、《<笠岛>辞》(五种)、《天宥法印追悼文》、《银河序》(六种)、《<药栏>辞》、《温泉颂》、《在敦贺》等,一看就是为他人题字而作的(参见日本古典文学全集《松尾芭蕉集》解说)。
俳谐文学本来就是与人对话的文学。其中的发句近似独白,是向主人的问询,有着潜在的等候回应的意思,旅行中以句会友,以文赠人,正是芭蕉意所愿为。抑或,这正是俳谐文学的本色。
五
本书根据日本小学馆1999年4月出版的《松尾芭蕉集》第二卷译出。原文有关中日文史典故的说明与注解甚为详密,翻译时考虑我国读者实际情况,对中国方面酌情有所减削,而对日本一方尽量保留。引用典籍的部分全部查对了原始资料,力求做到准确无误。此外,芭蕉的俳文通常于右上角钤有关防印,末尾有署名,即落款,其下盖印,称落款印。关防印原属明代朝廷官府公文上的防伪印鉴,是纵长形状的骑缝印,后用于书画之右肩,以表示起点。芭蕉爱用“不耐秋”、“杖头钱”等关防印鉴。这些印鉴在译文中都没有一一标出。
在翻译过程中,虽然参考了日本学者现代日语释文,但为保持原文风貌,尽量沿袭原文,采用文白兼备的译语,力求简约、明畅。当然,翻译芭蕉,对于我实为一桩艰难卓绝的文化工程,中译本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裹心期待同行师友、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目录
野曝纪行
鹿岛纪行
笈之小文
更科纪行
奥州小道
嵯峨日记
俳文编
译后记
新版寄语
节选
野曝纪行
旅行千里,不聚路粮。或曰:“三更月下入无何。”假昔人之杖,于贞享甲子秋八月,出江上之破屋。风声呼号身犹寒。
决心死就野,秋风吹我身。
寄寓整十秋,却指江户是故乡。
过箱根关之日,秋雨潇潇,山皆为云所隐。
雾雨藏富士,妙在不见中。
某氏千里,此次途中助手,为我尽心尽力。平素已成莫逆之交。朋友信有哉,此人。
深川芭蕉在心中,而今却向富士行。(千里)
行至富士川畔,闻三岁弃儿哭声哀。想必是无力养育,遂托付于急流,弃置于河滩,只待小小生命像露水一般消亡。寒冷的秋风扑打着这棵小草,是魂消于今夜,还是命断于明朝?从袖中取出食物,投之而去。
闻猿声啼而断肠的诗人呵,听到风吹弃儿的声音将知何?
这究竟是为什么?你遭到父亲的憎恶吗?你受到母亲的怨恨吗?不,父亲不会憎恶你,母亲也不会嫌弃你,这都是天命所定,你是为自已的生不逢时而痛哭。
渡过大井川那天,整日下雨。
秋雨江户掐指算,今日当渡大井川。(千里)
马上吟
道旁木槿花,马儿吃掉它。
二十日后的月亮,微微可见。山麓一片黑暗。马上挥鞭,驰之数里未闻鸡鸣。杜牧《早行》诗中的残梦,至小夜中山忽儿惊悟。
马上惊残梦,月远茶烟升。
松叶屋风瀑此人正在伊势,我去寻访,在那里住了十天左右。腰带不带寸铁,领上只悬一囊,手携十八数珠。似僧犹有尘,似俗已无发。我虽非僧,已是剃发之人,类似浮屠之属,不许入事于神前。日幕参拜外宫,见一华表旁微微昏暗,佛灯处处可见。“无上尊贵的山顶松风”砭人肌肤。深有所感,遂得下句:
晦日无月明,风暴狂卷千岁杉。
西行谷之麓有流水,见女人们在此洗芋。
窈窕洗芋的女子呵,我若是西行,
一定为你们献上一曲歌。
当日归途中,过某家荼店时,一位名叫“蝶”的女子说:“请照我的名字写首俳句吧。”说着伸出白色衣袖来。故为之写上一句:
兰香熏蝶翅。
作者简介
松尾芭蕉(1644—1694),日本江户时代俳谐诗人,本名松尾宗房,别号桃青、泊船堂、风罗坊等,生于日本三重县的伊贺国。他在贞门、谈林两派的基础上把俳谐发展成了具有高度艺术性和鲜明个性的庶民诗,创立了具有娴雅、枯淡、纤细、空灵风格的蕉风俳谐。他的作品被日本近代文学家称为俳谐的典范,至今仍被奉为“俳圣”。
译者简介
陈德文,生于1940年。南京大学教授,日本文学翻译家。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语系日本语专业。1985—1986年任早稻田大学特别研究员。曾两度作为“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特聘学者,分别于国学院大学、东海大学进行专题研究。1998—2017年任爱知文教大学专任教授、大学院指导教授。翻译日本文学名家名著多种。著作有《日本现代文学史》《岛崎藤村研究》,散文集《我在樱花之国》《花吹雪》《樱花雪月》《岛国走笔》等。
-
十三邀2:偶像是生意,是符号,是忍辱负重(八品)
¥34.0¥60.0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21.5¥55.0 -
孤独海子:海子经典诗选
¥16.7¥45.0 -
理想青年:朱光潜谈修养
¥21.1¥49.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33.3¥68.0 -
祖国旅店
¥24.1¥49.0 -
藏族民间故事-中国少数民族经典民间故事
¥27.1¥63.0 -
我是一只骆驼
¥12.8¥32.0 -
她们
¥15.0¥46.8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5.9¥49.8 -
美好的生活:失败与想象力不可或缺(中英文对照)
¥12.8¥39.9 -
活出生命的本真
¥19.8¥45.0 -
平平仄仄平平仄
¥23.1¥68.0 -
在荒乱的生活中,求一点上进
¥11.9¥30.0 -
有苦有甜过生活
¥18.9¥45.0 -
持灯的使者
¥17.4¥30.0 -
别怕!请允许一切发生
¥21.9¥49.8 -
茶馆
¥9.0¥36.0 -
战争与和平(上下)
¥23.4¥78.0 -
芥川龙之介小说精选
¥21.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