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代石刻功能的多元透视与文学个案分析

宋代石刻功能的多元透视与文学个案分析

1星价 ¥99.8 (7.8折)
2星价¥99.8 定价¥12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6061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78
  • 出版时间:2020-03-01
  • 条形码:9787520360616 ; 978-7-5203-6061-6

本书特色

将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相结合,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传播接受等多个角度对宋代石刻功能作综合性的研究,在把握宋代文化的基础上对宋代石刻与文学之关系作出正确的论述。  将传统的考据方法与现代计算机计量统计研究方法相结合,使研究内容既有局部细节的真实严谨又有总体宏观的统计分析,做到言之有理,持之有据,令人信服。  将整体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既对宋代石刻功能作宏观的考察,又对宋代石刻的典型案例进行个案研究,对具有突出地域性特征的石刻及其相关问题作深入探讨。

内容简介

宋代石刻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政治、文化与文学传播媒介。本书上编从传播学角度入手,深入分析了宋代石刻的政治、文化、文学创作与文学传播功能。宋代石刻通过政治影响到宋代文学兴衰变迁的大趋向,石刻与宋代文化精神形成了有力的双向互动,石刻通过文化影响到宋代文学的本质与风貌,强化了宋代文学重道明理的本质性特征。石刻的庄严性、持久性契合了宋人文以载道、立言不朽的创作心理,刻石对创作是一种有力的召唤与促进,人们通过刻石树立起典范,引导文风,促进创作。石刻传播是一种双信道多层面的综合传播方式,它集中了口传、抄写、结集镂印等传播方式的部分优点,是单篇作品很有力的传播方式。本书下编分别以苏轼石刻作品、浯溪石刻及《醉翁亭记》石刻为对象进行个案研究,通过对宋代石刻与作家作品关系的细部剖析,探索从石刻与刻石活动入手,进行石刻与文学研究的有效方法。

目录

绪论
一 石刻起源、发展与功能演变
二 宋代石刻的新变与新质
三 石刻研究的历史与本书的新视角

上编 宋代石刻功能的多元透视
**章 宋代石刻的政治功能——从帝王石刻考察
**节 宋代帝王石刻的四大政治功能
一 宣传功能
二 行政功能
三 干政功能
四 沟通功能
第二节 德政与天命的宣传——宋太祖、宋真宗石刻研究
一 德政的宣传——宋太祖的石刻文字
二 封禅的“道具”——宋真宗的石刻文字
第三节 干政与右文的工具——宋徽宗与宋高宗的石刻
一 干政与行政的工具——徽宗石刻
二 右文——宋高宗石刻
第二章 宋代石刻的文化功能
**节 宋代石刻与士人文化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 读书与仕宦,石刻总相关
二 读碑与刻石,风雅两兼之
第二节 石刻与宋人文化精神的双向互动
一 实证求真
二 守道修身
三 重学兴教
四 勤政爱民
第三节 石刻与宋代文化的建构、凝定与衍生功能
一 文化建构功能
二 文化凝定功能
三 文化衍生功能
第三章 宋代石刻的文学创作功能
**节 载道与不朽——石刻与宋人创作心理的契合
一 文以载道令宋人选择石刻
二 立言不朽令宋人热衷刻石
第二节 典范——石刻的创作导向作用
一 石刻过滤凝定经典
二 刻石表彰引导文风
第三节 石刻对文学创作的其他影响
一 石刻需求与相关文体的繁荣
二 以石刻为联系的互动与竞技
第四章 宋代石刻的文学传播功能
**节 影响石刻传播的因素
一 影响石刻传播的一般因素
二 影响传播的社会文化因素
第二节 石刻传播的一般方式与特点
一 碑拓双信道传播——石刻传播的基本方式
二 石刻的经营与流通
三 石刻传播的六大特点
第三节 石刻传播的作用——传播效果分析
一 内容选择,强化了重理明道的文学基调
二 词翰双美,提升了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
三 反复刻石,强化了名篇的典范性与影响力
四 互动对话,提供了长效的交流环境

下编 宋代石刻与文学个案研究
第五章 苏轼石刻作品研究
**节 苏轼石刻作品的数量统计与分析
一 苏轼题名、题字及文类石刻作品数量统计与分析
二 苏轼诗词类石刻的数量统计与分析
第二节 苏轼对石刻的态度及运用
一 苏轼一生好石成癖
二 简雅——苏轼对石刻的审美态度
三 存书迹、表名篇、寄哀思、恤贫困——苏轼对石刻的运用
第三节 由石刻透视苏轼
一 一生只为五人铭——东坡性格的投射
二 超然台与黄楼——风流文太守的早期刻石活动
三 宸奎阁碑与上清宫碑——成熟政治家的政见表达
四 《海棠诗》与《中山松醪赋》——东坡的精神世界的两大转折
第六章 宋代浯溪石刻与“中兴”话题
**节 元结与唐代浯溪石刻的隐逸主题
一 元结经营浯溪的时间、动机及刻石作品
二 “与世忘情”的隐逸世界——元结浯溪铭文的解读
三 “隐逸”——唐代其他浯溪石刻主题
第二节 由“隐逸”到“中兴”——唐宋浯溪石刻话题的转换
一 宋代浯溪石刻数量
二 宋代浯溪石刻内容概述
三 宋代浯溪石刻与“中兴”话题的兴起
第三节 宋代浯溪石刻与宋人的“中兴”理想
一 浯溪中兴颂诗
二 浯溪中兴议论诗
三 浯溪中兴梦
第七章 《醉翁亭记》石刻研究
**节 《醉翁亭记》石刻传播考论
一 欧阳修滁州刻石活动及其动机
二 《醉翁亭记》在北宋的刻石经过
三 《醉翁亭记》石刻传播效应
第二节 《醉翁亭记》成功传播的影响
一 石刻——《醉翁亭记》成功传播的基石与成为名篇的标志
二 《醉翁亭记》成功传播引起的文体讨论与仿作
三 《醉翁亭记》成功传播促进滁州地域文化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星,男,1972年生,原名王新,武汉江夏人,文学博士。副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主持过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两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一项。在《文学遗产》《文艺研究》《复旦学报》《文献》《甘肃社会科学》《湖北大学学报》《东南学术》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参编《宋才子传笺证》等专著,出版《千家诗注析》。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