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4570748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2册(392;395
- 出版时间:2013-12-01
- 条形码:9787545707489 ; 978-7-5457-0748-9
本书特色
《李国涛文存(随笔 套装上下册)》其中包括:《乡愁是一种文化》、《五十年代已有确评》、《“我手写我口”札记》、《忆诗人文武斌》、《我怕拥挤》、《皇帝的赏赐》、《散文写吃,何伤大雅》、《龚自珍书法》、《他称蔡元培“好孩子”》、《画家与模特》、《望“笔”字而兴感慨》等文章。
内容简介
《李国涛文存(随笔 套装上下册)》将历史与文化结合,渗透了文人的忧患意识和良知,在历史的叙述中透露着生命的哲理。
目录
序言
停顿:暂时的吗?
老年情怀
老年赋
说老年情怀
说“老归故纸”
忆诗人文武斌
画里画外马烽
红豆也结文字缘
乡愁是一种文化
秋虫吟
我怕拥挤
破书与断砚
病弱和懒馋
祖父
旧事断想
翁氏墨迹
肥年
我吃对虾
大题小作
无情的文学史
名单尚可添几人
五十年代已有确评
“我手写我口”札记
百年悠悠几人
为什么是朵云轩
不单是戏写得好
新时期小说开风气者
还会有一流的吗
求汪曾祺先生字
后来谁与子争先
千秋几个**名
傅山隽语
陈寅恪著书无纸
经典重温
黄宗羲的诗
关于《甲行日注》
洒脱的小品
“小女人’何时长大
这个说法并不明白
读了一本好书
文学圈外文章高手
书里情趣
世味如茶味
书中自有黄金屋
夏窗小记
一份有趣的书目
挺别扭的笑话
读纪昀的两本传记
芥子园文谱
一九三二年鲁迅探访过胡适吗
“只欠一死”出典
留此头颅好反思
台静农先生
应重师弟之道
关于吴梅村的一段恋情
两种文明的交汇
斯人独憔悴
皇帝的赏赐
公允论前朝
康熙大帝琐事抄
人情味儿
书画与胡椒
刘邦的真名
传说的破灭
窗外风光
雨从檐上滴下
泰山经石峪
孔林“流泪石”
你当不了贵族
“名人之嚏”另一解
客套非评价
名片杂说
廉士·清官
复有屠狗者乎?
散文写吃,何伤大雅
韭花逞味
菜中三芽
廉价的美味
风鸡
山西的面食
可怕的“酒文化”
随《谈酒》而谈酒
后记
随笔编年2001-2011
蒲松龄的茶花女
文学走向世界
小孙子的趣事
蛾眉
傅山随笔
说《万象》杂志
豆芽菜
学者自估
谢泳《旧时光》
沈园·公园
孔乙己塑像
谈《磨坊书札》
诺贝尔奖和译文
茶的质量
浦江清日记
房龙的《宽容》
张岱与袁中郎
养面灌肠
七十有感
“酷”月
作家卖隐私
少见多怪说唇式
庭院野树
纪昀读书
西戎二三事
黄庭坚《宜州家乘》
辞源:“蟹”字
旧店旧楼
散文二余
厕所文化
水土保持,鲁迅已说
范大爷的炫耀
《奥威尔经典文集》
龚自珍书法
吴冠中焚画
老梧桐
刘绍铭谈“行话”
学者说E·B·怀特
《美国梦的另一面》
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
文学史的重新发现
山西作协旧楼房
随园食单
龚自珍与妓
阮元与龚自珍
李欧梵的方法
王度庐
烽火台
老年读书
林语堂自行其是
脸面凄苦的女人
病房记事之二
美食者
郑逸梅的大成就在小补白
黄庭坚与苏东坡
关于“西潮”
当年邮筒
王安石胸怀
两部《苏传》
雪地炮皮红
韩石山著《徐志摩传》
严锋(《好棋》
蓝英年《苦味酒》
川端康成写的《名人》
《徐霞客游记》
逃禅
头脑
真画假画·真话假话
张中晓·魏连殳
说道德资源
苏格拉底之死
思痛与反思
克尔恺郭尔寓言
序文是书评
《齐人物论》
椿树之死
钱锺书说《儒林外史))
屯溪老街
温源宁《不够知己》
随笔编年2000—2011
女邮递员
陵川王莽岭
陵川箕子洞
林以亮《文思录》
他称蔡元培“好孩子”
蔡元培的书法
徐霞客游五台山路线
草木菜果及“寒柳”
周作人与张岱
《黄河青山》人物谈
《黄河青山》的文学性
风摧桃槐
王元化日记
教授的生活
陈寅恪文稿和稿费
五十年代陈寅恪的感慨
“博导”又“考研”
文林赏“晚”
小说原始材料考证
家常体的论文
散文怎么写
《伯林传》趣味
闲说余秋雨
奚老师和奚师母
读《故宫退食录》
董桥的散文
董乐山的《文化的休闲》
施蛰存和他的《沙上的脚迹》
再说《徐霞客游记》
英伦采风人
董鼎山随笔集
恺蒂《书缘·情缘》
《世说新语》札记
阿赫玛托娃点滴小事
《世说新语》里的婚嫁
《滇缅铁路祭》和《血路》
于光远著《朋友和朋友们的书》
读《田家英与小莽苍苍斋》
关于“鲁迅买书的花费”
记“凡鸟”三五种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
妙文须妙人评点
李文俊与福克纳
文洁若说萧乾
施蛰存人品文品都高
不要听人骂“一帮狗东西”
读《陈寅恪的*后二十年))
沉默·无言·不言
当年扬州传诗篇
论巴金却更深地论到鲁迅
羊毛、貂毛、鸡毛
朱彝尊情诗
只要译得好,就有人读
小猫小狗动人真情
把注释写得如同美文
谢泳著《清华三才子》
腊八醋
可叹老友失友谊
也说扶贫的故事
谷林与《郑孝胥日记》
《书简三叠》皆美文
“动物福利”与人类福利
读《骑兵军》札记
画家与模特
吴冠中:不负丹青
张中行在现代散文谱系上
抄书乐
采薇的故事
可以有另一种读法
抄书抄成文章
诗心-史心·世心
古董字画的命运
真正的桃花雪
几人品到“词味”来?
“绝顶聪明”的人们
胡适学术生涯的两次“偶然性”
黄鼬·蟾蜍·鲨鱼
怀念钟道新
鹿肉·狗肉
必须细读的文章
传统的可怕一面
凡人心灵呵护天才
“拔妻头上钗”
如皋香肠慰乡思
黑板上的人生价值
望“笔”字而兴感慨
蔡元培挽鲁迅联语
有人拒领菲尔兹奖
“使尔填词,何人草檄?”
水绘园里的文学事件
爱伦堡与纪德所见略同
不必讳言“命运”
寄而未达的两封信
晒书的季节
当代作家与译文风格
思想者王元化先生走了
学者李零再解孔子
绀弩诗传鲁迅风
查翁同稣一年收支礼单
教小皇上念书
真有“一缕书香”吧?
翁同簖赞张之洞
张之洞“屠财”而不“图财”
清末大吏苦求译才
赵舒翘的冤死案
可爱的双胞胎
发现并开掘巴金七封老信——赵瑜《寻找巴金的黛莉》
“附子一片,请勿入药”
到报社去领稿费的年代
钻粒也有不值钱的时候
新一代人怎样看“代沟”
美国有“隐士”作家
高官与诗人
读字典的人
张之洞两辱袁世凯
寻找戊戌变法的领袖
徐州丸子汤
甲鱼汤·鳄鱼爪
幼童的语言天赋
我注视那场打捞
“小便”激起“大变”
黄遵宪《己亥杂诗》里的“自注”
血钻,血钻
说老年读书
冰心集龚诗的对联
干荷叶,鲜荷叶
陈寅恪:研史不能动感情
关于肥皂的故事
傅斯年三顾李庐
包瓜与磨茄
分明一部现代学术史
报国之心耿耿
史铁生笔下的母爱
李娟的阿勒泰
“梅花似我”——读《张充和诗书画选》
掷笔长叹,又念故人
麦芽,麦芽
聆听智者之言——读《拾贝集》
子弹乱飞那年头
张颔先生
何处是江南?
不分明处自分明
新文学散文史之探究
糖炒栗子
大诗人使用鸡毛笔
亲爱的陆承勉老师
龙应台的另一种笔墨
钱锺书与周作人
孙犁与周作人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考
食新麦,乐何如
节选
上卷 这两年自觉老境迫人。 本来在这个“七十二不算老”的高寿社会环境中,我六十刚过,不敢言老。但六十之后许多病都来了,老而且病,就不能不有老年的情怀。 近来有朋友问我,于老年情怀有何言说。我想了半天,—下子也说不清。如果用简单的话来概括,或者有一句古诗同我的感受倒是相近。那句诗就是:“夜半钟声到客船”,出于张继的《枫桥夜泊》,名气很大。 我不知道用这句诗来说明我个人的感觉有什么明显的道理,至少在心情上、在情绪上是一个很不错的概括。它澄澈、冷静而且肃穆。 我想到杜甫晚年的诗里常写到舟船。当然,杜甫入蜀以后接触的舟船多了,是一种生活的实写。但是可不可以也理解为一种心境的描摹呢?从“孤舟一系故园心”到“白首扃舟病独存”,主要在写心情。我读他的《登岳阳楼》时,还很年轻。“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那时候就使我受到震动,我是从写实的角度理解的。写这诗时杜甫五十六岁。他五十八岁去世,*后一首诗的题目是《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好像杜甫把舟船作为老年生活和生命里程的一个象征了。我的年岁慢慢大,对这种象征的体会也渐渐深。 人生不就是在一条长河里漂动的孤舟吗?你可以放棹,可以划桨,可以撑篙,但急流大大超过你的力量,你不知止于何处。谁能知道?多少不可一世的大人物也是如此。小人物又当怎样? 所以我觉得一条船,能静静地泊到枫桥或者另一个什么桥什么渡什么岸,那很幸福。这时候,半夜,寒山寺或另一个什么寺,有钟声慢慢传来,船里的人听着,他的心该是像钟声一样地平静悠远吧?他的心该是像半夜一样地沉着冷静吧?如果船里的人是“老病有孤舟”呢?那便是我所领会的老年情怀。我是说我所领会,这与悲哀不同。不,这不是悲哀,也不是悲观。当然各人的领会不同。美国哈默博士九十岁还领导着多少大企业,家资数十亿美元。他的心境不同。他也不坐“孤舟”。他来中国只乘他个人的专机。也许他没有老午情怀,也许他也会有吧。英国报业巨子马克斯韦尔乘豪华客轮被人推人海中,留下一个破产的报业王国。我想他虽未必有“夜半钟声”的感叹,但是当他徘徊甲板之上(好像也是在一个晚上或半夜),谁知道他是否也听到命运的钟声呢?难说。总之,我所说者是我的情怀。您没有,您总是开朗、豪放、激情燃烧。那好,那当然好。不必抬杠。 我以庸人之见,是觉得人的情怀感觉可以有多种。说出来叫您见笑了。 人老,首先是吃过的元宵和月饼多,每年总有个正月十五、八月十五和五月端午嘛。除此以外,经历自然也稍多。我自己的一生就平凡得再也不能更平凡。从学校到机关,插队劳动,又回机关。完了0就这。相应的,其平静和平庸也居同等水平。真可谓“三平”之人。但就是这样,活六十年,一个甲子,老兄请你想想,随着历史的波涛浮沉,自然也尝了水味,也见了浪花和水沫。经历了战,度过了乱,看到过真正的干,也听说过真正的骗,又欣赏了而今的赚。见过穷的变富,见过富的变穷;见过胖子变瘦,见过瘦子变胖。当然,见过打肿脸充的胖子,也见过刚抽过几口鸦片提精神便站在街头脱光膀子露出根根肋骨自称武林高手的瘦子。记得十二三岁时在徐州市郊野跑,见到一排溜青砖瓦房四合院,门上各写着“××书寓”。我以为是卖书或租书的地方,探头去看,却被门前的汉子呵斥。回家以后诉说所遇,被家里大人又骂一通。后来才知道“书寓”者便是妓院的雅称。妓院是干什么的,是又过多年才知道的。我至今也不理解它们的名称干吗要同书混在一起。世界真奇妙嘛。这些,都是社会现象里不值一提的小事。如此等等的小事,要都悟出其中的道理,此生怕是做不到了。不过《红楼梦》里“真作假时真亦假”之类的话便时时浮上心头,觉得身外之事*好不去根究,留给学者们去探讨吧。曾经为之愕然的,后来觉得怪有趣;觉得有趣味,再以后又觉得平常,以为世事原当如此。只是这些旧事又毕竟抹不去,对学者们说来是材料,对实践家说来是经验。对平凡的人说来,什么意思也没有,不过像是吃了元宵以后又喝的一点汤。这就是凡人“经历”不值钱的地方。 当“夜半钟声到客船”时,这些“经历”也时常像锅里的元宵那样漂了起来,有时馅儿流出了,便沉下去,此谓之忘却。 这些话说得远了。 且说自己的事。 同年辈的朋友同学同事渐有早逝的,这音讯便如—卜下的钟声传来。人们都不会想下一个会轮到自己。人生的意味便在于不会准确知道自己是第几名,但你的编号还是早已确定了的。我记得十五六岁时见过一个远房亲戚,他当时约有五十岁吧,身体极好。他哈哈大笑地同别人谈到这个话题,他说:“人怎么能死?他娘的我就不信我能死!”现在他死去已有四十年。人生的意味不在于不信自己会死,而在于不知道自己编在第几名。这样,便可以总是平静地活下去。我便是如此。 但是身上的病自己不能不知道。你病了,这不由你不信。 比如,视力便是一个问题。 ……
作者简介
李国涛,1930年11月生,江苏徐州人。中共党员,职称研究员。喜写稿,乱投稿,偶发稿。曾用“高岸”笔名写小说。 1982年至1985年任《山西文学》主编。1994年退休。 1955年在《光明日报》首次发表评论。其后不断在报刊上发表短小评论文章,没什么影响。后来出过小册子,计有: 《艺术谈》(论文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 《文坛边鼓集》(论文集,北岳文艺出版社1986年出版)。 《STYLIST-鲁迅研究的新课题》(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 《世界正年轻》(长篇小说,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出版)。 《依旧多情》(长篇小说,北岳文艺出版社1996年出版)。 近十余年,目力不佳,只能写千字文,在许多报纸副刊上发表,随写随忘,无足道者。 成集者只有《世味如茶》(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 稍有影响的论文有《且说“山药蛋派”》(《光明日报》1978年12月)和《汪曾祺小说文体描述》(《文学评论》1987年4期)。
-
十三邀2:偶像是生意,是符号,是忍辱负重(八品)
¥26.4¥60.0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9.3¥55.0 -
孤独海子:海子经典诗选
¥18.9¥45.0 -
理想青年:朱光潜谈修养
¥18.1¥49.0 -
诗经演
¥10.5¥39.0 -
我与地坛
¥15.4¥28.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8.4¥49.8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33.3¥68.0 -
汉字里的中国
¥12.2¥45.0 -
又得浮生一日闲
¥18.4¥49.8 -
藏族民间故事-中国少数民族经典民间故事
¥22.1¥63.0 -
茶馆
¥10.8¥36.0 -
我是一只骆驼
¥19.2¥32.0 -
二十六篇:和青年朋友谈心
¥18.5¥45.0 -
熊镇.2
¥17.4¥49.8 -
活出生命的本真
¥16.7¥45.0 -
一曲难忘
¥15.1¥35.0 -
美好的生活:失败与想象力不可或缺(中英文对照)
¥14.8¥39.9 -
战争与和平(上下)
¥23.4¥78.0 -
我在史铁生
¥13.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