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红研究述评2001-2015

包邮萧红研究述评2001-2015

¥65.6 (7.7折) ?
1星价 ¥65.6
2星价¥65.6 定价¥8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6042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16
  • 出版时间:2020-03-01
  • 条形码:9787520360425 ; 978-7-5203-6042-5

内容简介

  萧红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左翼作家,她的特殊的文学创造力受到鲁迅的高度评价,其《生死场》《呼兰河传》等作品是左翼文艺重大收获,也是鲁迅启蒙精神的发扬光大。  《萧红研究述评(2001-2015)》是对21世纪以来十五年的萧红研究状况的系统梳理,是十五年来萧红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从中可以看到这一领域的研究脉络、主题、热点和争议,并反映出研究者自身的面貌。  《萧红研究述评(2001-2015)》主要由十五章组成,对每一年度的萧红研究从作品研究、思想研究、生平研究、研究之研究等方面作出描述,并予以准确到位的评价。

目录

**章 2001年萧红研究述评
一 萧红作品研究
二 萧红思想研究
三 萧红比较研究

第二章 2002年萧红研究述评
一 萧红作品研究
二 萧红思想研究
三 萧红比较研究

第三章 2003年萧红研究述评
一 萧红作品研究
二 萧红思想研究
三 萧红比较研究
四 萧红研究之研究
五 萧红综合研究

第四章 2004年萧红研究述评
一 萧红作品研究
二 萧红思想研究
三 萧红比较研究

第五章 2005年萧红研究述评
一 萧红作品研究
二 萧红思想研究
三 萧红生平研究
四 萧红比较研究
五 萧红研究之研究
六 萧红综合研究

第六章 2006年萧红研究述评
一 萧红小说研究
二 萧红思想研究
三 萧红比较研究
四 萧红综合研究

第七章 2007年萧红研究述评
一 萧红作品研究
二 萧红思想研究
三 萧红生平研究
四 萧红比较研究
五 萧红综合研究

第八章 2008年萧红研究述评
一 萧红作品研究
二 萧红思想研究
三 萧红生平研究
四 萧红比较研究
五 萧红综合研究

第九章 2009年萧红研究述评
一 萧红作品研究
二 萧红史料研究
三 萧红比较研究
四 萧红研究之研究
五 萧红综合研究

第十章 2010年萧红研究述评
一 萧红作品研究
二 萧红思想研究
三 萧红比较研究
四 萧红研究之研究

第十一章 2011年萧红研究述评
一 萧红作品研究
二 萧红思想研究
三 萧红生平及史料研究
四 萧红研究之研究
五 萧红综合研究

第十二章 2012年萧红研究述评
一 萧红作品研究
二 萧红思想研究
三 萧红比较研究
四 萧红研究之研究

第十三章 2013年萧红研究述评
一 萧红作品研究
二 萧红思想研究
三 萧红比较研究

第十四章 2014年萧红研究述评
一 萧红作品研究
二 萧红思想研究
三 萧红生平与史料研究
四 萧红作品影视改编研究

第十五章 2015年萧红研究述评
一 萧红单篇作品研究
二 萧红作品整体研究
三 萧红比较研究
四 萧红综合研究

附录1:2001-2015年萧军研究述评
一 萧军作品研究
二 萧军思想研究
三 萧军比较研究
四 萧军生平史料研究
五 萧军与报刊研究
六 热点与亮点、问题与建议

附录2:2001-2015年聂绀弩研究述评
一 聂绀弩作品研究
二 聂绀弩精神气质研究
三 聂绀弩生平史料研究
四 聂绀弩与学术研究
五 亮点、问题与建议
展开全部

节选

  《萧红研究述评(2001-2015)》:  三 萧红比较研究  季红真《萧红与张爱玲之比较——以女性主义视角》通过对萧红和张爱玲两位女性作家的人生经历及作品的研究,比较了两位女性作家的人生经历与写作风格。时代的动荡造成的坎坷跋涉的人生、新思潮的影响、艺术人生的理想、对父权制文化产生激烈反抗、以写作为生是两位女性作家共有的经历,因此这两位女作家都和自己时代的主流话语保持了心理的距离,从边缘角度审视着历史、文明、社会、人生与人性,通过精神的流浪反抗传统文化价值并对现代文明的虚伪采取不同程度的质疑并都产生了超越了阶级、种族、文化和性别生命感悟。她们的创作同样都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发挥了汉语自身的神奇魅力,但萧红更多地继承了中国诗文的传统,在对常规语法的破坏中,准确地传达出自己的感觉。而张爱玲则更多地继承了中国白话小说的传统,文体接近于话本的叙述,以陈旧的语言翻出新意。  徐莎、胡泓《沉浮两生花——解读威拉·凯瑟和萧红相似的文坛起落》②一文试图从威拉·凯瑟和萧红两位作家的个人经历和女性自我认同的角度,分析她们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喧嚣的时代大潮中采取的疏离主流的写作态度,及其引起的文坛起落的必然性。在个人经历方面,相似的人生经历使得两位作家采取了同样的轻微疏离的家园观念,使她们永远不会真的接近它,她们关心的都是人类不为时代变迁所改变的精神家园。在女性自我认同的方面,为克服自身性别的焦虑强调作为人本身的社会性的威拉·凯瑟和以孩童视角书写真实自我的自由的萧红都对男性主导的主流世界缺少认同感和归属感,这决定了她们的写作会始终处于主流的边缘。文章同时指出,正是这种疏离主流的写作态度,成就了这两位超过时代地平线的伟大作家。  四萧红综合研究  《对着人类的愚昧——序(萧红作品集)》①是季红真为《萧红作品集》所写序言。文章在**节向读者叙述了萧红逃亡漂泊、反抗战斗的一生。第二节中指出,萧红在左翼潮流中与其保持了心理的距离,也自觉地和民粹主义区别出来,她的思想的源头更接近“五四”开创的启蒙理想,得以超越时代。在萧红的主要作品中,通过对乡土社会所维系的传统文化价值的审视,表达了对于父权制文化所体现的价值观念的怀疑乃至嘲讽与批判,同时揭露了封建文化与外来文化共同的虚伪,使她的思想超越了种族与文化,达到了人类性的高度。萧红是从女性的经验洞察历史,追问女性生存的价值与意义,又基于自己的人生经历,敏感于生殖与死亡的问题,使作品中充满了“人生何如”的疑问。第三节作者指出,萧红是一个艺术上的拓荒者,表现在:其作品语言生动单纯而又形象饱满,具有生命的质感,以诗歌的任意性原则,突破了一般性的语法规则,使作品具有诗性的效果;在文体的探索上,她认为有出息的作家不应该屈从于权威,艺术上要走自己的路,她以自己的艰苦实践,完成了文体的创造性建构;萧红的诗篇及她叙事性作品中富于抒情的节律和复沓的节奏感,体现了她诗人的气质;她对传统叙事文学的借鉴与发展,带来了原型置换变形的效果;其讽刺才能卓越,在女性作家中尤为明显。  ……

作者简介

  魏丽,山东日照人,任教于山东艺术学院戏曲学院,曾在《鲁迅研究年鉴》《上海鲁迅研究》《东方论坛》《理论与创作》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