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滑板兄弟

滑板兄弟

1星价 ¥18.1 (3.7折)
2星价¥18.1 定价¥4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9829566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235页
  • 出版时间:2020-08-01
  • 条形码:9787559829566 ; 978-7-5598-2956-6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7-14岁曹文轩是当代著名作家,这一组作品是他的儿童文学精华之作,反映了他作品的基本风格和特色。曹文轩是一位很有追求、创作态度严肃且理论素养很高的作家。他在创作上很理性,有种文学艺术上的自觉追求,每一篇作品都很精致,特别是早期的短篇作品,每一篇写得都很用心,几乎每一篇发表之后,都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品质很好,也很齐整。在曹文轩的作品中,每一篇都情感饱满,甚至不惜推向极致,充盈着一种打不败、压不垮的精、气、神。他擅长写男孩子,特别是一种在逆境、绝境之中,不气馁、不妥协、坚忍不拔、昂扬向上的男子汉气概,充满了阳刚之气。在当下儿童文学普遍比较甜腻、轻浅之下,这部作品尤其珍贵。 ——徐德霞(《儿童文学》杂志原主编,作家,资深童书出版人)

内容简介

《滑板兄弟》包括八篇小说,是曹文轩作品精华,反映了其作品的基本风格和特色。内容充满对青少年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的关怀,语言优美,细节描写极为到位。作品中的主角虽然大多面临着困苦的生存环境,但其乐观、勇敢、童真的一面令人读之难忘。本书以成人化的眼光拷问青少年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真实地展现了生与死、爱与恨、尊严与理想等一系列宏大的人生命题。

目录

1 单行街

16 第十一根红布条

28 第五只轮子

59 海牛

83 黑魂灵

104 滑板兄弟

138 埋在雪下的小屋

213 疲惫的小号



展开全部

节选

单行街 一 “咣当、咣当……” 一只空了的铁罐头,在小街深处的石头路上滚跳蹦跶着,发出单调、枯燥而空洞的声响。说是小街,实际也就是条巷子。很窄,是条单行街。车本就不多,加上是条单行街,只能从这头到那头,而不能从那头到这头,因此,一天里头这街上也就驶过几辆。行人也不多,大部分时候,都很安静。因此,那“咣当”声就显得很清晰。仿佛,这天底下,就只有这一种声音。 一响起“咣当”声,正在写小说的史伯伯便会烦躁地搁下笔,心里同时泛起一股淡淡的忧伤和悲悯,并会走近西窗口,朝窗下的小街俯视下去:一个脸色黄黄、两眼呆滞而缺少神气的小男孩,把两只小手浅浅地插在裤子前兜里,好不无聊地踢着一个从垃圾桶里滚出来的铁罐头,踢过来,又踢过去…… 他叫聪儿。 两年前,史伯伯的家从猫耳朵胡同的一个大杂院迁到这座护城河岸的楼房。大杂院可真杂,地皮紧,人口多,空间小,大家像在操场上集合那样都挤在一块儿,免不了常有摩擦。加上还有自私自利的和脾气坏、爱挑拨的人,咒骂、打架,成了家常便饭。史伯伯总想写小说,受不了这没完没了的嘈杂声,终于换得了楼房两间,离开了大杂院。人们说住楼房清静,门一关,谁也影响不了谁。 搬进新房三天,安定了,史伯伯开始坐到桌前,铺开稿纸,燃起一支烟来。阳光真好,穿窗而进,烟袅袅地飘散着,阳光下,蓝蓝的,很美丽。这里远离公路,又是住在五层楼上,爱人上班去了,小儿子南南被送到了乡下他爷爷那里,静呀,静得简直能听出静的声音来,正好写小说。他要的就是这份清静。 可是,很快地他就大大地失望了。 事情就出在这个小聪儿身上。 正当他兴致勃勃地准备动笔时,头顶上却传来震耳的“嗵嗵”声,好好的兴致顿时给打消了。他弹一弹烟灰想,这声音会很快过去的,就先抽着烟等一会吧!没想它连续不断,并且越来越急,越来越猛烈,后来直觉得有一双脚直接就在他头上乱蹦胡踩。他仰头望去,仿佛觉得薄薄的预制板直颤悠。他终于被没完没了的等待弄得不耐烦了,推开椅子,在屋里不安地走动起来,不时地朝上仰望:到底是谁呀?真是! 这种声音不断地响了大约一个半钟头,才渐渐平息下来,他写小说的好情绪一下子就没了。 下午,当他好不容易又有了好兴致,再一次拿起笔来时,“嗵、嗵……”这声音又开始响彻全屋,这一回还有桌凳摇晃的尖利的“吱呀”声! 这以后,几乎天天如此。 因新搬来,怕伤了和气,他还不好意思跟楼上人家说去。又过了一个星期,他一个字也没写出,实在生气了,这才轻轻敲了敲从楼上贯通下来的暖气管,意思很清楚:请注意点儿! 可是,回答他的却是一样的“当当当”的敲铁管儿的声音,而且敲得比他要响得多,并一阵紧似一阵。 他只好上楼敲门。 开门的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女人,问:“找谁?” “我是楼下的。你们楼上……声音太大了,嗵嗵的。” 她略带歉意地一笑:“噢,是我孩子在玩。”转而回头,“聪儿,轻点!” 史伯伯往里一看,只见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脸上玩得红扑扑的,一绺黑发被汗沾在宽大的额头上。见了生人,他感到很新鲜,一个劲儿地要往外钻,却被他妈妈拦住了。 史伯伯直觉得那孩子的眼睛里闪耀着躁动不安的目光,很像一只要扑棱着翅膀挣出笼子的小鸟。 孩子的妈妈说了声“对不起”,将门关上了。 史伯伯回到家里。这一天安安静静的,他刷刷地写了十张纸。可好景不长,第二天,“嗵嗵”声又照样响起来,连续不断地、不可阻挡地钻进他了的耳朵眼里。“这孩子——讨厌!”他在心里恼怒起来,想上去表示抗议,隔壁邻居老头知道了,摇摇手,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没用!” “岂有此理!”史伯伯愤然地说。 “那做妈妈的……”老头直摇头,“没法说!”他换了一种生气而同情的口吻,“她以为这是爱孩子,可我觉得那孩子还怪可怜的呢!” 老头看史伯伯不明白,就把聪儿蹦跶的原因告诉了他—— 她总说:“如今就一个孩子,得讲究点儿质量!”也不知从哪儿学来的一套整治孩子的法儿,把那孩子管得死死的。“看着,扫地必须从东南角扫起,然后一路往西北。”如果那孩子从西南角扫起,她就命令他:“重扫!”吃饭时,孩子必须把两只小手平放在桌上,等大人把菜夹到盘里,他才能动筷子。这些,孩子还能勉勉强强地接受,而不让他出屋玩耍,可就受不了,憋急了,就嚷嚷着:“我要出去!”“在家搭积木!尽想着跟那些野孩子在外面撒野!”她就训聪儿,唠唠叨叨,唠唠叨叨,简直像个老太婆。那孩子只好垂头丧气地去搭积木。搭着搭着又憋不住了:“我要出去嘛!”“要出去可以,得由妈妈带着!去,认字!”*后,孩子实在憋不住了,便大声地喊:“妈!我想蹦!”你猜她怎么说?“蹦,行!就在屋里蹦!”那孩子就真的蹦开了,从南墙根蹦到北墙根,从北墙根再蹦到南墙根,从地上蹦到床上,又从床上蹦到地上。老蹦也怪没味的,自然总要闹点儿新花样,就反坐在小椅子上,双手抱着椅背,两脚和四条椅腿一起,一下一下地蹦…… “没法说!”邻居老头又摇头又摇手,叹息再三。 ......

作者简介

曹文轩,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教授。著有长篇小说《草房子》《根鸟》等,以及“大王书”系列、“我的儿子皮卡”系列等。主要文学作品集有《忧郁的田园》《红葫芦》等。主要学术著作有《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等。多部作品被译为英、法、德、日、韩等文字。获国家图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等,荣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称为**个荣获该奖项的中国作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