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玫瑰到枪炮 心理学实证研究社会关系

从玫瑰到枪炮 心理学实证研究社会关系

1星价 ¥41.8 (7.2折)
2星价¥41.8 定价¥5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5536242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66
  • 出版时间:2020-07-01
  • 条形码:9787115536242 ; 978-7-115-53624-2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对心理学、社会关系感兴趣的普通读者、心理学专业的师生Ø 你讨厌网络上各种各样的“地图炮”吗?为什么有人说它只是反映了现实,而有人说这是一种歧视?刻板印象、偏见与歧视之间有何区别?(见模块1、模块2) Ø 每当有新闻报道众人冷漠旁观街头陷入危险的不幸者时,网友说这个社会变得冷漠了,这是真的吗?(模块9) Ø 很多小孩喜欢玩暴力电子游戏,看暴力视频,家长担心这会增加孩子的攻击性,这种担忧是合理的还是多余的?(见模块4) Ø 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人们坠入爱河?包办婚姻和恋爱婚姻有什么区别?维持长期亲密关系的秘密是什么?(见模块5、模块6) Ø 人类世界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冲突?有什么切实可行的和平之路吗?(见模块7、模块8) 《社会心理学》作者戴维·迈尔斯酝酿多年,打破传统大部头教科书的编写方法,基于社会心理学的实证研究,以散文随笔的形式,为您解答以上似是而非、令人困惑的问题! 《心理学与生活》作者、斯坦福大学荣休教授菲利普·津巴多,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教授联袂推荐! 《从玫瑰到枪炮:心理学实证研究社会关系》 u 通俗易懂,雅俗共赏:本书选取了9个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日常话题,并组织成万字左右的模块,让知识更容易吸收,让读者更容易有阅读的“完成感”,让每一个人都能从社会心理学中得到启发和激励; u 实证“硬核”,与时俱进:本书不是哲学思辨或“心灵鸡汤”,而是展现当代科学心理学对社会关系的实证研究,提供经得起严格检验的“硬核”知识,每一个知识点和结论都有研究文献作为证据支持,全套丛书的参考文献多达2500余篇; u 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既有坚实的科学基础,又有温暖的人文关怀;既有事实的严谨,又有智力上的挑战。两位作者如同新闻调查记者一样向我们揭示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展现社会心理学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同时反映现象背后的人文价值; u 学科融汇,开阔视野:全书强调了那些来自人文学科知识传统的社会心理素材,融汇了来自文学、哲学、科学等学科的知识,有助于拓展人们的思维和意识,将人从现实的禁锢中解放出来; u 译文专业,准确流畅:北京大学侯玉波教授和清华大学廖江群副教授等联袂翻译,北大清华“社会心理学”全校公共课推荐参考用书; u 装帧考究,小巧精致:本套丛书采用32开纸面精装,内文采用60克进口轻型纸印刷,色泽自然柔和,保护视力,不易造成眼睛疲劳,纸张轻盈柔软,更方便读者日常携带和阅读。

内容简介

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哲人们不断向我们揭示人是社会性动物。但这种哲学式的指引无助于缓解我们纷繁复杂的现实困惑,在这种情况下,实证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恰好可以弥补这种不足,为我们刻画出社会性动物的细节。 戴维·迈尔斯和琼·特韦奇的Exploring So Psychology以“社会思维”“社会影响”和“社会关系”为主题,清晰地为我们展示了近百年来社会心理科学对上述问题的回答。该书的独到之处在于它打破了传统大部头教科书的编写方法,将每个有趣的主题组织成10 000字左右的模块,以符合人们长时注意的习惯时长,获得阅读的“完成感”。为了更加方便读者携带和阅读,我们在保留模块化编写优点的同时,在新版的改编中将500多页的原书按上述三个主题拆分为三个小本。 本书《从玫瑰到枪炮:心理学实证研究社会关系》,便来自Exploring So Psychology的第四编--“社会关系”,涉及从炽热亲密的浪漫关系到冰冷凶残的种族屠杀在内的社会关系,包括人际吸引、助人、偏见、攻击、冲突与和解等。 全书逻辑严谨、用语清晰、言必有据,与市面上处理这些主题的常见写作手法形成鲜明对比;它或许不能解决您的所有困惑,但不论您是心理学的本科生、研究生、专业从业者还是普通读者,本书都能为您带来惊喜。

目录

1 偏见的影响范围 1

偏见的界定 2

2 偏见的根源 21

偏见的社会根源 21

偏见的动机根源 28

偏见的认知根源 38

偏见的后果 51

3 攻击的先天性和后天性 61

攻击理论 63

影响攻击的心理因素 71

降低攻击 84

文化改变和世界暴力 91

4 媒体会影响社会行为吗 93

色情与性暴力 93

电视和互联网 98

另一种媒体影响 :视频游戏 107

视频游戏的影响 108

5 谁喜欢谁 117

接近性 118

外表吸引力 128

相似性与互补性 140

6 爱的罗曼史 155

激情之爱 156

伴侣之爱 162

哪些因素促进了亲密关系 166

亲密关系是如何结束的 176

7 冲突的缘由 185

社会困境 186

竞争 196

认识到的不公正 199

误解 200

8 为和平创造者祈福 207

9 人们何时会做出助人行为 233

人们为什么会做出帮助行为 237

人们何时会做出帮助行为 238

旁观者的数量 239


参考文献索引 250

参考文献 266


展开全部

节选

2 偏见的根源 偏见来源于几个方面。它可能源于社会地位的差异,人们想证明这些差异是正当的,并且愿意维持这些差异。偏见也可能是我们从小习得的,我们在被父母社会化的过程中,了解到他们认 为人与人之间的哪些差异是重要的。*后,我们的社会制度可能起到了维持和支持偏见的作用。我们先来考虑偏见如何维护一个人的社会地位。 偏见的社会根源 要记住一条原则 :不平等的社会地位滋生偏见。奴隶主们认为奴隶懒惰、不负责任、缺乏抱负,即他们恰恰拥有那些证明奴隶制合理的特质。历史学家在争论到底是什么力量造成了不平等的社会地位。不过,一旦这些不平等业已存在,偏见就会帮助那些有钱有势的人合理化他们在经济和社会方面的特权。告诉我们两个群体之间的经济关系,我们便可以预测群体之间的态度。与穷人相比,上层社会的人更可能把他们的财富视为自身奋斗的结果,是靠技能和努力挣来的,而不是靠关系、金钱或好运1。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在实行奴隶制的地方,偏见非常严重。19 世纪的政治家将被剥削的殖民地人民描述为“劣等的”“需要保护的”和一种需要承受的“负担”,从而证明帝国扩张是正当的2。社会学家海伦·迈耶·哈克3指出,对黑人和女性的刻板印象助长了对双方劣势地位的合理化 :许多人认为这两个群体智力低下、情绪化、未开化,对他们的从属角色“心安理得”。黑人是“劣等的”,女性则是“软弱的”。黑人的位置没有问题,女性的位置则是在家中。 特蕾莎·韦肖及其同事4检验了上述推理。他们发现,那些对女性下属有着刻板印象的强势男性给她们很多赞赏,但提供的资源相对较少,因而损害了她们的工作绩效。这种居高临下的态度使男性得以保住自己的权力地位。在实验室的情境中,这种对女性看似善意的歧视(暗示女性是弱者,并且需要帮助)通过灌输一些侵入性想法,如自我怀疑、成见、降低自尊,使得女性的认知表现变差了5。

作者简介

戴维·迈尔斯 1942年生,美国密歇根霍普学院(HopeCollege)心理学教授,是知名的心理学家。迈尔斯著述颇丰,已出版17部著作,包括经典畅销教科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纲要》等。迈尔斯在30多种学术期刊上发表过论文,包括《科学》《美国科学家》《美国心理学家》和《心理科学》等。他还致力于把心理学知识介绍给普通读者,在近50种科学杂志上撰写专栏,包括《今日教育》和《科学美国人》等。由于迈尔斯在研究和写作上的突出贡献,他曾获得众多奖项,包括美国心理学协会的“高尔顿·奥尔波特”奖、美国脑和行为联合会的“杰出科学家”奖、美国人格及社会心理学分会的杰出服务奖以及2011年美国科学院的总统奖,等等。 琼·特韦奇 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在密歇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凯斯西储大学完成了社会心理学的博士后研究。现在是美国圣迭戈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已发表120余篇科学论文,主题涉及代际差异、文化变迁、社会排斥、性别角色、自尊以及自恋等。她的研究曾被《时代》《纽约时报》《今日美国》和《华盛顿邮报》等报道过。她在多个网站和杂志上为普通读者撰写文章,其中《大西洋月刊》上的一篇文章获得了全美杂志奖的提名。她经常向大学教职工、军人、夏令营负责人和企业高管讲授代际差异问题。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