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600645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304页
  • 出版时间:2020-08-01
  • 条形码:9787576006452 ; 978-7-5760-0645-2

本书特色

古文教学的工具书 理解古文的好帮手 古文是传承中华文化*好的载体,蕴含着人世间*动人的情意,能够丰富、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但古文的内容和形式离学生较远,教学难度很大。 《中小学古文评点及教学建议》在澄清中国古文审美传统的基础上,借助历代评家对古文作品的评点,帮助学生亲近、理解、欣赏古文。 编辑推荐篇章: P6-7 儒家思想与儒士精神 P41 陶渊明的《感士不遇赋》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 **部分包括两章: “古文之根”与“古文之美”, 用以澄清中国古文审美传统, 对古文评点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将其用于古文教学。第二部分是附录, 包括部编语文课本中所有古文的集评, 为古文教学提供直接的参考。

目录

前 言 / 1
**章 古文之根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文乃至中华文明的思想核心,塑造了古文独特而恒久的生命力;古文作者大多是秉持儒家精神的儒士。理解儒家思想、儒士精神是解读古文的前提与基础。
一、儒家思想与儒士精神 / 6
二、儒家思想之渊源 / 22
第二章 古文之美
所有带有文学意味的、选入中小学课本中的古文都蕴含着情意。基于语文教学的视角,解读古文应注重其文学性,这意味着我们要有意识地凸显和关注古文中的情意,发掘古文所蕴含的文学美感。
一、情意溯源 声韵动人 / 35
二、精彩纷呈 各有其美 / 45
附 录 中小学古文集评
先 秦 / 72
孔子 / 72
《论语十二章》 / 72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86
孟子 / 90
《天时不如地利》 / 90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91
《富贵不能淫》 / 93
《鱼我所欲也》 / 93
《齐桓晋文之事》 / 95
庄子 / 98
《逍遥游》 / 98
《庖丁解牛》 / 102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 105
列子 / 107
《愚公移山》 / 107
屈原 / 109
《渔父》 / 109
《左传》 / 111
《烛之武退秦师》 / 111
《曹刿论战》 / 114
《战国策》 / 116
《唐雎不辱使命》 / 116
《邹忌讽齐王纳谏》 / 118
《荆轲刺秦王》 / 120
秦 汉 / 125
李斯 / 125
《谏逐客书》 / 125
李密 / 128
《陈情表》 / 128
司马迁 / 130
《报任安书》 / 130
《陈涉世家》 / 133
《廉颇蔺相如列传》 / 136
《鸿门宴》 / 140
《周亚夫军细柳》 / 143
贾谊 / 145
《过秦论》 / 145
班固 / 151
《苏武传》 / 151
魏晋南北朝 / 153
诸葛亮 / 153
《出师表》 / 153
《世说新语》 / 157
《咏雪》 / 157
陶渊明 / 158
《桃花源记》 / 158
《五柳先生传》 / 163
《归去来兮辞并序》 / 164
陶弘景 / 168
《答谢中书书》 / 168
吴均 / 171
《与朱元思书》 / 171
王羲之 / 173
《兰亭集序》 / 173
陈寿 / 176
《隆中对》 / 176
郦道元 / 179
《三峡》 / 179
唐 / 182
魏征 / 182
《谏太宗十思疏》 / 182
王勃 / 184
《滕王阁序》 / 184
韩愈 / 189
《马说》 / 189
《师说》 / 191
《祭十二郎文》 / 195
柳宗元 / 197
《小石潭记》 / 197
《种树郭橐驼传》 / 201
《愚溪诗序》 / 204
刘禹锡 / 208
《陋室铭》 / 208
杜牧 / 209
《阿房宫赋》 / 209
宋 / 212
周敦颐 / 212
《爱莲说》 / 212
苏洵 / 215
《六国论》 / 215
苏轼 / 218
《记承天寺夜游》 / 218
《赤壁赋》 / 220
《石钟山记》 / 225
欧阳修 / 226
《秋声赋》 / 226
《醉翁亭记》 / 229
《伶官传序》 / 234
范仲淹 / 236
《岳阳楼记》 / 236
王安石 / 239
《游褒禅山记》 / 239
《伤仲永》 / 242
《答司马谏议书》 / 243
明 / 245
张岱 / 245
《湖心亭看雪》 / 245
归有光 / 247
《项脊轩志》 / 247
宋濂 / 251
《送东阳马生序》 / 251
清 / 253
蒲松龄 / 253
《劳山道士》 / 253
龚自珍 / 256
《病梅馆记》 / 256
姚鼐 / 258
《登泰山记》 / 258
沈复 / 261
《海国记》 / 261
《论语》 / 266
《孟子》 / 272
《庄子》 / 278
《史记》 / 286
《左传》 / 296
主要参考文献 / 303
后 记 / 305
展开全部

节选

儒家思想与儒士精神 《说文解字》说:“士,事也。”“士”指有特定职事的人,但这并不是士之为士*重要的条件。“士”*重要的品质是其对于“道”的坚守与追求——志道、守道、乐道。明代冯梦龙评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句话时说:“无时无处而不行大道也。道大,则人亦大,故曰‘大丈夫’。”中国士人做人和为文是一致的,他们因坚持和向往“大道”而成为“大人”“君子”“大丈夫”,也因此而写出彪炳千古的文章。那么,士人向往和坚持的是怎样的“道”呢?余英时指出,“士”的传统就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道”:“士从*初出现在历史舞台那一刹那起便与所谓‘道’分不开”,“中国知识阶层刚刚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时候,孔子便已努力给它贯注一种理想主义的精神,要求它的每一个分子——士——都能超越他自己个体的和群体的利害得失,而发展对整个社会的深厚关怀。这是一种近乎宗教信仰的精神”。 下面,我们从儒家经典《论语》和《孟子》入手,分析中国文人的关键身份——儒士——的精神特质,体会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动人之处。选择《论语》和《孟子》,因为它们是体现儒家思想*经典的作品,以具体、生动的形式展现了儒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梁启超在《世界伟人传??孔子》中写道: 自我神州赤县,乃至西尽流沙,北极穷发,东讫扶桑出日之邦,南暨椎结鴃舌之域,二千年间所自产者,何一不受赐于孔子?其有学问, 孔子之学问也;其有伦理,孔子之伦理也;其有政治,孔子之政治也。其人才皆由得孔子之一体以兴,其历史皆演孔子之一节以成。苟无孔子,则中国当非复二千年来之中国。 李泽厚指出,《论语》是有关中国文化的某种“心魂”所在,在塑建、构造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过程中,起到了无可替代、首屈一指的“严重作用”,成为士人言行思想的根本基础。孟子继承了孔子的衣钵,如韩愈所说:“自孔子没,群弟子莫不有书,独孟轲氏之传得其宗。”孔子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的总体框架,孟子基于“人皆可为尧舜”的人性观,以及对有“浩然之气”的“大丈夫”人格的追求,指出了士人“成仁”及实现儒家理想的方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为士人修身、治国、平天下提供了具体的原则与指导。 《论语》及与其一脉相承的《孟子》是世世代代儒士*核心的人生指南,持续而深刻地给他们以人生的方向、信心、力量,为其提供近乎宗教信仰般的精神皈依。如清人孙奇逢所说:“只此数卷《论语》,无义不备,千圣万贤,不能出其范围。识其大者为大儒,识其小者为小儒。”无疑,《论语》和《孟子》是理解儒士品质*重要的切入点。基于此,我们从《论语》和《孟子》中摘录了有关个体操守、人性、人格等方面的内容,并将其蕴含的儒士精神归结为“仁义至上”“天性责任”“人格修养”“自尊自信”“反身而诚和任运自适”等五个方面。这些是中国古文作者一遍遍熟读并铭记于心的内容,他们据此经世济国、忍辱负重、箪瓢无悔、吟啸山林……教师应熟记和理解这些有关儒家思想和儒士精神的“原生素材”,将其作为赏析古文的前提和基础。 仁义至上 《周易??说卦》有言:“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仁”“义”实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天地之间的“大道”。《论语》中讲“仁”有109次之多。孔子对曾参说,“吾道一以贯之”,这“一以贯之”的便是“仁”。李泽厚认为“仁”是由四个方面——血缘基础、心理原则、人道主义、个体人格——构成的思想模式和文化心理结构,此分析相当清晰和有说服力,可供参考。下面所摘录的有些内容没有“仁”字,但其实质表达了孔、孟对“仁”的理解。孟子说:“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下》),这说明“仁”与“道”是一体的,体“道”即体“仁”;《论语》《孟子》中还有关于“义”“德”等范畴的表述,其本质同样是“仁”。同时,孔子和孟子还会批评“不仁”,使我们可从反面理解“仁”是怎样的。此外,在《论语》和《孟子》中,求仁、守道之人为君子、士、大人,孔、孟对这些人的描述和赞扬同样有“仁”的意涵。 关于“仁义至上”,《论语》有言: 君子不器。(《为政》)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里仁》)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 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也。(《里仁》)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雍也》)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 德之不脩,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颜渊》)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子路》)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宪问》) 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宪问》)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宪问》)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卫灵公》) 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阳货》)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子张》) 关于“仁义至上”,《孟子》有言: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告子上》) 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公孙丑上》) 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尽心上》) 孟子曰:“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原也。”万子曰:“一乡皆称原人焉,无所往而不为原人,孔子以为德之贼,何哉?”曰:“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孔子曰:‘……恶乡原,恐其乱德也。’”(《尽心下》) 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尽心下》) 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尽心上》) 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蹠之徒也。欲知舜与蹠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尽心上》)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梁惠王上》) 公都子问曰:“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告子上》) 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告子下》) 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公孙丑上》) 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公孙丑上》) 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公孙丑上》)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离娄上》)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离娄下》)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离娄下》) “仁”“义”的理念被中国士人彻底内化,成为其坚定的理想信念并付诸人生实践。士人在其文章中表达对“仁”“义”宗教信仰般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因此而生发的坚定、自豪、欣喜。孔、孟的“仁”“义”往往和名利对立,名利本身无咎,一个人积极努力做正事、行大道,即使不主动追求,名利也有可能自然而至。如《礼记》有云:“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孔、孟反对的是贪名逐利,是对名利过于主动、过分的追求。人活在生理、精神、心灵的三重世界,对名利的追求主要满足人较低层次的生理欲望,而人的精力和心力是有限的,追名逐利会使精神与心灵的世界变得荒芜。此外,获取名利往往是高度竞争性的,这个过程很容易让人迷失而见利忘义或不仁不义,如弄虚作假、踩低捧高、阿谀谄媚,导致个体的人生品质大为劣化。基于此,孔子有“君子固穷”之说,将士人对“仁”“义”的追求与“安贫乐道”“贫贱不移”统一起来。这不是在提倡士人以贫、穷为志为乐,而是提醒士人在“求仁”中警惕名利的陷阱,在“成仁”中坚定意志,勇于面对艰困的考验。 天性责任 “当仁,不让于师”“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士人将积极用世、仁义关爱、孝亲悌友、不屈不挠视为责无旁贷;更重要的,这些责任被认为是天生的,是每一个士人可以做到而且应该做到的。每个人天性被赋予了求仁得道的品性和能力,即“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因而“人皆可以为尧舜”。士人因此生发强烈的自豪感与使命感——“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士人相信只要下定决心、砥砺前行,就能够到达“仁”的彼岸。这样的责任感、使命感使士人表现出“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自尊、自信之气概。在下面的内容中,《论语》强调了士人的责任,《孟子》则强调了个体天性中求仁得仁的“良知”“良能”。 关于“天性责任”,《论语》有言: 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述而》)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泰伯》)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子罕》)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 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阳货》) 关于“天性责任”,《孟子》有言: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告子上》)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公孙丑上》)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离娄上》) 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尽心上》)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尽心上》) 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有天民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尽心上》) 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曰:“然。”(《告子下》) (孟子被问“何为不豫”时说)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公孙丑下》) 周霄问曰:“古之君子仕乎?”孟子曰:“仕。传曰:‘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公明仪曰:‘古之人三月无君则吊。三月无君则吊不以急乎?’”曰:“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滕文公下》) (有人问孟子为何“好辩”)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吾为此惧。……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滕文公下》) 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离娄下》) 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曰:“天与之。”“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曰:“否。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万章上》) 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尽心上》)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告子上》) 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告子上》)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 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至于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岂爱身不若桐、梓哉?弗思甚也。(《告子上》) 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今有场师,舍其梧、槚,养其樲、棘,则为贱场师焉。养其一指而失其肩背而不知也,则为狼疾人也。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告子上》) 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告子上》) “位卑未敢忘忧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正是责任心的驱动,中国士人将自己的人生与整个社会深刻“绑定”,他们因此而“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即使在看似闲适的生活中,士人也未曾脱卸内心的责任,如清代王符曾评《记承天寺夜游》:“试问有甚么忙?还是人不肯闲?”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中一派田园风光的“醉里吴音相媚好”,也掩不住作者报国无门的苦闷与忧伤。如叶嘉莹所言:“辛弃疾的词是一本万殊——不管他写的是什么,他的底色都是那种英雄豪杰的志意在被摒弃压抑中所受的挫伤。”“英雄豪杰的意志”,正是中国士人责任心的展现。士人的责任心典型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积极用世,力争有所作为;二是为追求仁义而付出极大代价,乃至舍生取义。士人自认“人皆可以为尧舜”,天性具有“良知”“良能”,追求仁义乃天性使然,“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不能、不愿发挥自己的天性乃“自贼者也”,就像一粒种子没有发芽壮大,这是未完成、不完整的人生,是非常遗憾、非常可惜的。个体在履行责任的过程中其潜在的天性被开发并得以施展,*终使自己的人生得以圆满。这是他们在修身、治国、平天下的过程中充满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的根本原因,也是他们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忍辱负重,乃至不惜付出生命代价的核心驱动。 人格修养 士人求仁、成仁的愿望和行动必然会使其表现出某种人格特点;而一个人想要发挥自己求仁、成仁的天性,承担起社会责任,也必须在人格方面不断锤炼,加强自身修养。人天生就有求仁得仁的善因子,但这种本性很有可能被掩盖、压抑、扭曲,个体需要保护和恢复这种本性,就像从原石中精雕出宝石,可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士人为此要“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士人在求仁之路上艰苦跋涉的同时锤炼、修养其人格,从而养成“塞于天地之间”“配义与道”的“浩然之气”。 关于“人格修养”,《论语》有言: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公冶长》) 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公冶长》)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刚、毅、木、讷,近仁。(《子路》) 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宪问》)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宪问》) 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宪问》) 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宪问》)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宪问》)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卫灵公》)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季氏》)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 乡原,德之贼也。(《阳货》) 子贡问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阳货》)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子张》)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子张》)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 子张问政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尧曰》) 关于“人格修养”,《孟子》有言: 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告子上》)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告子下》) 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公孙丑上》)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公孙丑上》)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 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离娄上》) 守孰为大?守身为大。……守身,守之本也。(《离娄上》)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离娄下》) 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尽心下》) 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尽心上》) 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尽心上》) 我们对这部分内容应予以高度关注,人格修养决定了士人的“精”“气”“神”,会直接体现在其作品中。如苏辙评《史记》有云:“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此二子(按:孟子与司马迁)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人格修养影响乃至决定作品的主旨与形态,解读作品要“知作者”,其中的关键就是作者的人格修养。 ……

作者简介

赵希斌 发展心理学博士,供职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参与多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大项目,研究专长为教学评价、学业质量监测、语文教学。近十年来就高效教学、教师素质与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学业质量监测等内容开展了近千次的讲座、培训。已出版《好懂好用的教育心理学》《魅力课堂》《给语文教师的阅读建议》等数本专著。 章靓靓 语文教育硕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张宁 语文教育硕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现就职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