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2036526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91
- 出版时间:2020-06-01
- 条形码:9787520365260 ; 978-7-5203-6526-0
内容简介
作为以地域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分支学科,地域社会学主要是指超越都市和农村的界限,将其纳入总体视野,以研究地域社会的社会结构、集团构成以及人类行动为主要内容的学问。该学科以城市化背景下“生活社会化”为基本理论前提,以乡村过疏化为研究重点,围绕着“地域生活”、“地域组织团体”、“地域发展不平衡”、“地域政策”、“新公共性构建”等问题展开研究,试图建立起“结构分析”的学科分析范式。通过对城乡过密—过疏进程的研究,将城乡关系问题作为空间转换的核心内容,体现了其对人类社会由传统到现代转变的特别关注。地域社会学的研究主题虽然与农村社会学和城市社会学的内容有交叉共享部分,但其学科目标却主要是将地域问题置于民族国家和优选化的背景下,试图以实证的、实践的研究志向、形成自己独立的学术分野,在拓展社会学学科研究界限的同时,也为其走向政策应用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录
**篇 地域社会学的基本理论
地域社会学:何以可能?何以可为?——以战后日本城乡“过密-过疏”问题研究为中心
马克思社会空间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地域力与社会重建——以日本阪神淡路地震为例
地域衰退的发生及其治理之道
“流动的公共性”——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村公共性构造的转换
区域文化与社会发展——以吉林区域文化为中心
东亚“新公共性”的构建及其限制——以中日两国为中心
第二篇 单位地域社会研究
“典型单位制”的起源与形成
“典型单位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社区发展的制约
单位社区精英的“资本”构成及其运作研究——以C市H社区为例
单位制度变迁与集体认同的重构
“后单位社会”基层社会治理及运行机制研究
后单位社会背景下单位的“隐形在场”与基层社会治理
转型期“单位意识”的批判及其转换
城郊“村落单位化”的社会管理功能及其限度
第三篇 乡村过疏-都市过密问题研究
村落过疏化与乡土公共性的重建
20世纪下半叶日本的“过疏对策”与地域协调发展
乡村“过疏化”背景下城乡一体化的两难
乡村过疏化背景下村落社会原子化及其对策——以日本为例
“过密社会”的来临及其挑战——以日本东京为例
“过密社会”视域下城市社会管理的盲点和误区
第四篇 城市化与地域社会变迁
城市化与“村落终结”
轿车文明对都市社会空间的重塑
中产阶级郊区化与城市公共文化的衰落
“村落终结”与农民的再组织化
城乡接合部“社会样态”的再探讨
城市社会管理网格化模式的定位及其未来
城乡接合部非定居性移民的“社区感”与“故乡情结”
老年群体与都市公共性构建
城乡接合部“村落终结”体制性影响因素新探
后记
节选
《地域社会学的论理》: 三 地域社会学与现代社会学学科体系的构建 如果我们把学科意义上的社会学*为基本的追问理解为“社会何以可能”的问题,那么,地域社会学的核心主题则应相应地表述为:如何在地域社会走向流动、地域集团走向衰落甚至解组的状态下把握社会的复杂变化?如何在社会结构总体性复杂变动中探寻维持社会“秩序”与“发展”的可能? (一)地域社会学对社会学学科体系的拓展 作为一门回应现代性挑战的学科,社会学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但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中的“后来者”,社会学自其在欧陆创始以来,由欧陆到北美,进而向整个世界散播,其发展经历了一些关键的阶段,故我们在评价地域社会学研究对社会学学科体系的贡献时,只有将其置于学科整体发展的进程中来加以审视,才能对其特殊地位给出比较恰当的评价。 1.在社会学欧陆创始的初期阶段,那些社会学创立者们,像孔德和斯宾塞,都富有极强的“体系精神”,“在这种背景下,几乎所有的社会学先驱者都试图建立他自己的体系。每一个体系都宣称是真正的社会学”②。这自然形成了早期社会学宏大叙事的特点,而很难聚焦中层社会现象并给予具体的关怀。故在社会学的起源和发展期,社会学家更多地将精力投诸“社会学是什么”之类的宏大追问中,而很少直面具体的学科体系建设,遂使此时期的社会学缺少明确而具体的学科承载和关怀。 2.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登陆北美大陆为契机,社会学步入了强劲的发展期。美国以其实用主义文化为社会学的学科化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这首先表现为实证主义定量研究的勃兴;其次是以社会学学科化和专门理论发展为基础的专门领域的拓展。在上述背景下,那种以把握社会总体性宏大叙事为职志的社会学理论逐渐始被默顿所谓的“中层理论或专门理论”所替代,比如犯罪理论、家庭理论、迁移理论、自杀理论、社会运动理论等等。在此背景下,社会学在北美完成了其学科化的发展,其主要标志是以农村社会学和城市社会学为代表的学院化和学科化社会学的创立。一般认为,1906年到1912年间,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教授吉丁斯指导学生从事农村社会的调查,成为农村社会学研究的先声。1915年,威斯康辛大学的C.G.格尔乎教授发表《一个农业社区社会的剖析》的报告,标志着美国农村社会学的诞生。而20世纪初期以芝加哥学派为代表的城市社会研究则开启都市研究的先河,奠定了现代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基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社会学学科的知识生产大体上是循着“农村社会学”和“城市社会学”这两个分支学科发展起来的。在这一意义上,如果说社会学诞生于欧洲,那么,美国社会学则标志着“学院社会学”和“学科社会学”的创立。 3.大约从19世纪初期开始,产生于欧美的社会学开始向包括东亚在内的非西方国家传播。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那些舶自欧美的社会学理论在与非西方国家本土社会理论的交融之中获得了新的发展。在日本,上述进程突出表现在植根于农村社会学和城市社会学基础之上的地域社会学的发展。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至今,以都市过密和乡村过疏问题研究为背景,日本社会学界展开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地域社会学研究,其研究成果对于社会学学科体系拓展的突出贡献在于,业已初步建立起超越农村社会学和城市社会学的传统学科视域之上的分析传统和研究范式。众所周知,日本的都市社会学深受美国城市研究的影响,与之相反,日本的农村社会学则具有很强的本土研究传统。地域社会学则是在融汇上述两个传统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分析范式。日本的地域社会学研究还努力实现对西方社会学理论的突破与更新。 ……
作者简介
田毅鹏,河南舞阳人,1963年生于吉林省吉林市。1979年至2002年先后在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和吉林大学政治学系获得历史学学士、硕士和政治学博士学位。现任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社会学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兼任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教育部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政部“全国城乡社区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等。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学理论,城乡社会学、发展社会学等。近年来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东亚“新发展主义”研究》《“单位共同体”的变迁与城市社区重建》等学术专著。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单位制度的形成及变迁研究”“东亚乡村振兴的社会政策比较研究”等。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26.6¥38.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9.6¥32.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8.0¥45.0 -
字海探源
¥25.0¥78.0 -
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
¥30.3¥52.0 -
乡土中国
¥14.6¥26.0 -
与内心的恐惧对话:摆脱来自亲人的负能量
¥34.1¥48.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2¥15.0 -
中国人的精神
¥9.9¥29.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9.1¥36.0 -
你能写出好故事-写作的诀窍.大脑的奥秘.认知的陷阱
¥9.8¥32.8 -
焦虑心理学:不畏惧、不逃避,和压力做朋友
¥11.4¥38.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1¥36.8 -
理解生命
¥10.5¥32.8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2.7¥39.8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9.0¥36.0 -
上大演讲录(1922-1927卷)(九品)
¥14.0¥52.0 -
那时的大学
¥8.4¥28.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1.9¥39.8 -
始于极限:女性主义往复书简(八品)
¥22.4¥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