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1323397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33
- 出版时间:2019-06-01
- 条形码:9787313233974 ; 978-7-313-23397-4
内容简介
本书选取海峡两岸部分依托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的文化产业园区,将文化产业园区理解为中国传统创造性转化的一种方式、一个途径,分析这些园区在自觉传承中国传统、推进中国传统的现代转化方面的表现与实践,探索园区在传承传统、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途径和方法;提出未来中国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重心应转向到文化空间、文化故事和文化价值等的内容和内涵建设,为此需要建设全新的文化阐释体系、成熟的文化运营机制、活跃的文化-产业联动模式、合理的文化竞争模式、健全的文化生态系统等,为两岸共同传承中华文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进而全面实现中华文明复兴提供实践、经验和借鉴。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命运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2.1 从文化失落到文化复兴
2.2 文化复兴背景下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
2.3 文化产业园区的文化与经济
第3章 作为内容生产方式的文化产业园区
3.1 文化产业园区的分布与类型
3.2 园区内传统资源与现代价值的结合
3.3 文化产业园区的物质、价值与消费
第4章 作为景观的文化:文化产业园区的空间布局
4.1 文化故事的主题选择与设定
4.2 园区的空间布局及其原则
4.3 内外空间:区域人文环境与内部景观设置
第5章 作为叙事的文化:文化产业园区的文化故事
5.1 园区叙事主题:空间化的文化再现
5.2 找故事与编故事
5.3 创造新的叙事方式
第6章 作为意义的文化:文化产业园区的文化价值
6.1 传统再解释:意义的连续性
6.2 传统被改写:新意义的诞生
6.3 传统被消费:受众需求对意义生产的制约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命运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2.1 从文化失落到文化复兴
2.2 文化复兴背景下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
2.3 文化产业园区的文化与经济
第3章 作为内容生产方式的文化产业园区
3.1 文化产业园区的分布与类型
3.2 园区内传统资源与现代价值的结合
3.3 文化产业园区的物质、价值与消费
第4章 作为景观的文化:文化产业园区的空间布局
4.1 文化故事的主题选择与设定
4.2 园区的空间布局及其原则
4.3 内外空间:区域人文环境与内部景观设置
第5章 作为叙事的文化:文化产业园区的文化故事
5.1 园区叙事主题:空间化的文化再现
5.2 找故事与编故事
5.3 创造新的叙事方式
第6章 作为意义的文化:文化产业园区的文化价值
6.1 传统再解释:意义的连续性
6.2 传统被改写:新意义的诞生
6.3 传统被消费:受众需求对意义生产的制约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晓玲,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助理研究员,管理学博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曾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参加中国高等教育协会中国高级管理人员培训。参与编写《设计心理学》(2014年初版,2021年再版)、《国家文化安全研究导论》(2013年)、《中国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2年)等;译著《所有权与价值创造:新经济时代的公司治理战略》(2003年)等;发表论文和会议论文10余篇。研究领域主要为文化产业管理与文化产业园区发展、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研究等。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女性生存战争
¥20.8¥66.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5.8¥45.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20.3¥45.0 -
自卑与超越
¥18.1¥39.8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乡土中国
¥13.2¥26.0 -
书影三叠:人文学术访谈录
¥24.2¥58.0 -
说文解字-影印本
¥13.2¥38.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性心理学
¥18.4¥58.0 -
偏见
¥17.4¥56.0 -
咬文嚼字大赛场
¥18.2¥35.0 -
遇见天堂鸟
¥18.0¥45.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10.0¥36.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11.5¥28.0 -
理解生命
¥10.8¥32.8 -
乡土中国-彩色插图版
¥15.3¥39.8 -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15.7¥46.0 -
生活的科学
¥10.0¥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