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
国外研究译丛·第二辑毛泽东:雄关漫道(上下)(插图本)/国外毛泽东研究译丛第2辑
- ISBN:978730019831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800
- 出版时间:2015-01-01
- 条形码:9787300198316 ; 978-7-300-19831-6
内容简介
1966年7月8日,写信给他的妻子江青:“在我身上有些虎气,
是为主,也有些猴气,是为次。”老虎是“山中”,拥有保证
的权力,雄武勇猛,力破万难;猴子则灵敏多变,能屈能伸,弄险
有方。在本书中,法国汉学家鲁林教授以一个西方学者的认识视角
和话语体系,查考了大量从未出版的资料,摆脱了简单的脸谱化模
式,并以审慎的态度,按照时间顺序,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富有远见、
醉心诗词、个性复杂的的画像。同时,在书中配有多幅插图。
有名汉学家毕仰高曾如此评价这部资料翔实的传记:“不仅
细致,而且可信、准确、公正。”
目录
**部分 叛逆者(1893-1927)
序
**章 不可能的上升之路(1910-1919)
叛逆的儿子
“幸存下来的长子”
拒绝成为农民
倔强的毛头小子
北京是那么远
决定性的1910年
从军
一个自学成才的流浪者
明理的师范生
“通常,你对自己很满意”
一群忠实的朋友
杨昌济教授
肩上背着包袱
多种社团活动
北京的失意
北京大学图书馆管理员
一段重要的逗留期
屈从于外省人的命运
第二章 一个湖南的民主主义者(1919-1921)
1919年:湖南的五四运动
湘江畔的杂志
《民众的大联合》
新闻与道德:赵女士的自杀
新闻与政治
驱逐张敬尧运动:毛泽东代表在北京
毛泽东的新生活
上海:返回的原因
毛泽东:书商、编辑、工业家
回家处理家族事务
公民制宪的努力
朝共产主义努力
决定性的选择
第三章 斗士(1921-1925)
维金斯基的任务
一次仓促的代表大会(1921年7月-8月)
被忽视的毛泽东
一个外省的共产主义者(1921-1923)
自修大学
毛泽东缺席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接近
劳工领袖毛泽东
毛泽东和湖南劳工会
毛泽东和安源矿工
毛泽东和汉口-岳州铁路工人罢工
毛泽东声称自己是亚当·斯密
毛泽东抗衡赵省长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转折
个人的危机,国家的命运
新国民党的建立
1925年之谜
第四章 选择了这个命运(1925-1927)
……
第二部分革命者(1927-1945)
下册:
第三部分 领袖(1945-1976)
序
第十一章 胜利者(1945-1949)
徒劳的谈判(1945年8月-1946年6月)
蒋介石的美国后台
马歇尔的任务
毛泽东的抵抗,艰难动员农民(1946年夏-1947年夏)
农村的困难
蒋介石发起进攻
毛泽东和中共的反攻(1947年秋-1948年冬)
巩固土地革命
反“左”
毛泽东的胜利(1948年秋-1949年秋)
重返城市遭遇陷阱
毛泽东和工人阶级
“毛主席万岁”
第十二章 激进的创建者(1949-1956)
毛泽东破除封锁(1949-1952)
“一边倒”
基础的改革(1950年6月)
朝鲜战争(1950-1951)
进藏(1950-1951)
密集的阶级斗争(1951-1952)
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1954)
加快过渡(1953)
**次政治危机:高岗、饶漱石事件(1954)
与知识分子几近决裂:胡风事件
“社会主义高潮”(1955)
理想主义的萌芽
农历猴年的疑问(1956)
加快社会主义改造进程
对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强烈反应
**次“百花运动”
秋日的惆怅
一次战略会议
第十三章 理想主义(1957-1959)
**幕:“百花运动”的序幕
一次激情的演讲
第二幕:“百花运动”
反右运动
第三幕:发动“大跃进”
毛泽东的第二次莫斯科之行
各处视察的毛泽东
第四幕:共产主义过渡
中国变成了大公社
乐土
第五幕:“大跃进”的后果
毛泽东的疑问
毛泽东安慰自己
回到家乡
第十四章 内外交困(1959-1962)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节选
《毛泽东:雄关漫道(上册)(插图本)/国外毛泽东研究译丛·第二辑》: 维金斯基的任务 按照1919年夏天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决议,共产国际打算在“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建立反帝联盟,发展民间力量——包括正在形成中的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汲取自19世纪末以来在全球出现的巨大能量。通往伦敦或柏林的革命道路,也通向了新德里和上海。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1920年春天,位于伊尔库茨克的远东国际派格里戈里·维金斯基抵达北京。维金斯基化名为吴廷康,他的任务是寻找中国革命者组成共产党的核心。维金斯基先遇到了李大钊,之后与陈独秀在上海碰了面。陈独秀因为五四运动进了监狱,出狱后居住在上海。维金斯基有一封共产国际的推荐信,共产国际允诺给组建中的小组以物质帮助。值得注意的是,1920年秋天,维金斯基还会见了国民党的领导孙中山,后者准备返回广州重建联合政府。1919年7月,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通过《加拉罕宣言》放弃了沙皇俄国在“不平等条约”的背景下于中国取得的一切权利和特权。1920年9月,《加拉罕宣言》通过具体的建议得到实行。此举促成了苏俄和年轻的中国民族主义者之间的和解。对于苏俄来说,帮助未来的中国共产党主要是为了加强苏俄的外交,使其摆脱孤立的困境。 1920夏天到1921年夏天,共产主义小组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北京、上海、济南、武汉、广州、长沙纷纷成立,东京和巴黎也有。一些杂志,例如上海的《劳动界》、《共产党》,北京的《劳动音》让大家知道了俄国革命,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著名的《新青年》和它的创始人陈独秀一起回归共产主义。北京附近的长辛店铁路仓库工人俱乐部的活动、上海小沙渡纺织区工人夜校和李中建立的工会使马克思主义者**次接触了城市无产阶级。 在这种情况下,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马林于1921年6月3日经海路到达上海。接待他的俄国家庭住在汇山路6号——现在的华山路,位于国际租界内,在上海东部的杨树浦。他在那里遇到了苏俄共产国际伊尔库茨克办公室派来的尼科尔斯基。经过与当地的共产党人李汉俊、李达的激烈讨论,马林匆匆准备成立中国共产党。 一次仓促的代表大会(1921年7月-8月) 本次大会的两个主要宣传共产主义的人都没有出席。陈独秀当时在孙中山的广东政府任教育厅厅长,李大钊留在北京,派了他的副手刘仁静和张国焘参加。这意味着马林能够控制中国*早的共产主义者无序的活动-1923年6月,马林在给季诺维耶夫、拉狄克和布哈林的信中惋惜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些早。 正如范德文所说,对*早的中国共产主义者来说,这并不意味着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团体的诞生,这一点在1927年陈独秀被赶下台后才实现。这个复杂的知识分子秘密社团出现了大约一年后,得到了正式承认。这个社团的努力主要集中于教育工人阶级,建议其成员维护工人的利益。创立新党的13名参与者的个人资料显示出五四运动之后大量出现的社团的一些基本特征。所有代表都是年轻男性,平均年龄28岁,比如毛泽东,*年长的45岁(何叔衡),*年轻的19岁(刘仁静)。他们都是知识分子,4个师范学校毕业生(毛泽东、王尽美、何叔衡和包惠僧),两个高等师范毕业生(李达、陈潭秋),5个中国或外国大学毕业生(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此外,董必武出生于1886年,是个秀才。邓恩铭,水族,来自贵州,16岁随家人到山东谋生,毕业于山东省立**中学。在那里他参加了五四运动。时代的另一个标志是,许多人能讲外语,或有意向学习。李汉俊和周佛海能用日语阅读;陈公博、李汉俊、张国焘和刘仁静会说英语,陈潭秋毕业于武昌高等师范学院,在武汉一所中学教英语;那时候毛泽东提出为了去苏俄要学习俄语,他的英语属于初级水平——一生都这样。 13名参与者中的10名被安置在博文女校,因为假期学校对外关闭。他们以北大师生暑期考察团的名义住在学校宿舍里。会议地点距离这所学校很近,在李汉俊的哥哥李书城的家里,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位于望志路的拐角。12名成员代表了北京、上海、武汉、广州、长沙、济南和东京共产主义小组50多名党员。巴黎没有派代表参加。包惠僧是陈独秀的代表,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代表”,所以参加会议的15人中,只有12位代表,另外两人是共产国际的两位代表。 ……
作者简介
阿兰·鲁林(Alain Roux),法国当代著名汉学家、历史学教授,任教于巴黎第八大学(圣德尼大学)和国立东方语言与文化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毛泽东生平、20世纪中国劳工运动、民国时期的政治精英。迄今共出版《20世纪的中国》、《30年代上海的工人运动》、《瞿秋白传》(合著)、《中国文化大革命》等九部专著。
-
小说家的假期
¥21.8¥52.0 -
人类群星闪耀时
¥9.5¥29.8 -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7.8¥29.0 -
旷古完人 王安石
¥14.7¥42.0 -
大宋文脉:苏氏家族传
¥11.3¥42.0 -
大宋宰相王安石
¥17.6¥55.0 -
百年梦忆:梁实秋人生自述
¥8.4¥28.0 -
在彭德怀身边
¥6.6¥22.0 -
名家经典:苏东坡传(精装)
¥27.4¥56.0 -
鲁迅与那个时代的战争
¥14.4¥48.0 -
三毛传
¥8.0¥38.0 -
梁晓声自述
¥15.4¥48.0 -
陶渊明传论
¥9.6¥26.0 -
民国漫画风范
¥13.3¥39.0 -
两宋人物
¥9.8¥19.2 -
最后的军礼-忆孙立人将军
¥10.0¥28.5 -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32.0¥68.0 -
胡适:努力人生
¥12.2¥38.0 -
孙传芳-北洋铁翼
¥9.9¥29.8 -
李白传
¥18.9¥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