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瑜伽文库瑜伽与冥想的秘密/瑜伽文库

瑜伽文库瑜伽与冥想的秘密/瑜伽文库

1星价 ¥44.2 (6.5折)
2星价¥44.2 定价¥68.0
图文详情
  • ISBN:978722011960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48
  • 出版时间:2020-12-01
  • 条形码:9787220119606 ; 978-7-220-11960-6

本书特色

经典是火焰燃烧之后的灰烬,斯瓦米·巴伽南达通过诠释经典让火焰重新燃起。

内容简介

《瑜伽与冥想的秘密》是作者对瑜伽与冥想两大热门话题所做思考的文集,将印度哲学与西方哲学、瑜伽文化与西方心理学做了比较,阐释了瑜伽与冥想实践对人们获得圆满人生的影响,以其广博的知识,深入的研究,向读者澄清了瑜伽与冥想领域普遍存在的一些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疑惑和问题,可谓是对瑜伽与冥想的正本清源之作。

目录

译者序.....................................................................001

上篇 瑜伽篇...............................................................001
帕坦伽利的《瑜伽经》演讲摘要................................ 003
帕坦伽利的瑜伽............................................................ 045
《瑜伽经》要略............................................................ 064
帕坦伽利《瑜伽经》的基本原理................................ 075
——一条整体进路
西方现代心理学和瑜伽-吠檀多心理学...................... 118
诸瑜伽及其综合............................................................ 144
《薄伽梵歌》关于和谐与综合的启示........................ 161
——基于室利·罗摩克里希那和斯瓦米·维韦卡南达的观点

下篇 冥想篇...............................................................213
冥想的条件与达成(1).............................................. 215
冥想的条件与达成(2).............................................. 228
冥想的三条主道............................................................ 244
专注与冥想(1).......................................................... 260
专注与冥想(2).......................................................... 274
专注与冥想(3).......................................................... 288
专注与冥想(4).......................................................... 299
专注与冥想(5).......................................................... 315
冥想与自我认同............................................................ 330
冥想与自我更新............................................................ 348
冥想与自发性................................................................ 361
冥想与行动(1).......................................................... 379
冥想与行动(2).......................................................... 389
冥想与和谐.................................................................... 406

展开全部

节选

上 篇 瑜伽篇 帕坦伽利的《瑜伽经》演讲摘要 在《瑜伽经》里,《修习篇》应该排在前面,《三摩地》篇应该排在后面。然而,根据印度的惯例,*精深的排在*前面,比如,我们可以在《梵经》《薄伽梵歌》《拿拉达的虔信经》等经典中看到同样的惯例,*精深的也是排在**。 这是因为,瑜伽士或成就者可以直接进入*高真理,他们无须费心去修习;而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则要从预备阶段——修习开始。 一、瑜伽传统简述 有两个主要的瑜伽传统:(1)吠檀多的瑜伽传统,(2)帕坦伽利的瑜伽传统。 这两个瑜伽传统本身的共同点很少,二者是不同的范式。它们基于完全不同的预设、背景知识和基本概念。人们在理解二者的差异时,存在着许多困惑与混淆。 帕坦伽利的瑜伽传统终结于12世纪的某个时候,其师承在13世纪或14世纪的某个时候中断。 在印度,吠檀多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哲学思想,而帕坦伽利的瑜伽实际上消失了。因而在大多数人那里,他们的头脑预先适应了吠檀多的思想,然后再去研习帕坦伽利的思想!可是,帕坦伽利的原初体系是不能通过吠檀多去理解的。 比如,冥想(Dhyana)、三摩地(Samadhi)等术语既出现在吠檀多体系里,也出现在帕坦伽利的瑜伽体系里。很多人看到这一点,就认为两个体系是同一回事。其实不是那样的! 根据帕坦伽利的观点,终极实相包括两个范畴:普鲁沙(Purusha,也译成原人)和原质(Prakriti)。整个宇宙出自原质。普鲁沙是灵魂,是你内部“知晓”的自我,其余一切皆是原质的显现,整个宇宙是原质的变现。人的本性是普鲁沙,它不同于身体和心意。束缚是普鲁沙与原质(世界)的牵连,解脱(Mukti)则意味着普鲁沙与原质的 分离。瑜伽就是分离(viyoga)。 普鲁沙具有意识的本质,而原质是无意识的。不同于西方的理解,原质并不代表“物质”(matter),普鲁沙也不代表“精神”(spirit)。 阿特曼(Atman)与梵(Brahman)的合一即为解脱。所以在吠檀多里,瑜伽就是合一(Union,也译成联结)。 在几百年的时间里,这两个体系保持分离。**次综合二者的尝试见于《薄伽梵歌》。然而,在吠檀多确立主导地位之后,数论哲学就被忽略了。 室利·罗摩克里希那( Sri Ramakrishna)和斯瓦米·维韦卡南达(Swami Vivekananda,也译辨喜)再次尝试综合二者,并肯定吠檀多理论和瑜伽实践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在6世纪,二者融合于一个新的体系——密教。 那么,瑜伽体式(yogasanas)又是如何产生的?帕坦伽利仅仅谈到了体式,但和今天流行的“瑜伽体式”是不一样的! 帕坦伽利根本没有提到昆达里尼(Kundalini)或萨克缇(Shakti)。昆达里尼的概念始于6世纪的哈达瑜伽。哈达瑜伽源于一名伟大的瑜伽士或圣人,名叫鱼帝(Matsendranath),出生在孟加拉。他的思想主要传给了普通人,也就是穷人。他的弟子是牧牛(Gorakhanath)。这便是密教瑜伽。 室利·罗摩克里希那恢复了这三大传统,即吠檀多瑜伽、帕坦伽利瑜伽、密教瑜伽,但主要恢复的是密教瑜伽。我们在罗摩克里希那传道会的修习等,就是基于密教传统。再者,斯瓦米·维韦卡南达恢复的则是吠檀多传统。 然而,原初的帕坦伽利体系没有得到完全的恢复,因为师承中断了。大约100年前,斯瓦米·哈瑞哈拉南达·阿冉雅(Swami Hariharananda Aranya)恢复了帕坦伽利瑜伽。 胜王瑜伽(Raja Yoga)既不属于吠檀多传统,也不属于帕坦伽利传统,而是属于密教传统。不过,我们在此讲述的,不是胜王瑜伽,而是帕坦伽利的瑜伽。这里谈的是普鲁沙和原质的分离。 二、心意的动作 在讨论《瑜伽经》第二篇之前,我们必须先来了解心意的运作,因为帕坦伽利的观点并不为人们所熟悉。 我们为何要研习帕坦伽利的《瑜伽经》?答案是,为了了解心意的运作。研究心意便是瑜伽心理学。根据帕坦伽利的观点,心意有两层:(1)上层心意,具有知识,包括形式(form,色)和语词(word,名)。(2)下层心意,包括冲动和情绪。 每一个想法(thought)主要包括两个部分:(1)思想(idea,在上层心意里),(2)情绪(emotion,在下层心意里)。 我们的知识包括形式和语词。一条狗看见一棵树,一个人也看见一棵树。当人看见树时,他会(无意识地)说出“树”一词,而当狗看见树时,它只是看见树,没有语词在狗的心意中产生。所以,我们的知识包括形式和语词。 人把语词和形象(image)结合在一起。对于狗,语词是没有意义的。一个小孩在听见“母牛”一词时,能够理解母牛的含义。把形象和语词分离开来的能力形成了语言。 因而,我们的整个知识包括语词和形象(或形式)。把知识抽象成语词-符号的能力让我们拥有庞大的知识,人类知识因为语言而大大增加。这种把知识抽象成语词的能力是人类所独有的。 语言和思维= 语词(名)+ 形式/形象(色)。

作者简介

斯瓦米·巴迦南达(Swami Bhajanananda),罗摩克里希那修道院不错导师。 译者:朱彩红,浙江大学博士,云南大学哲学系讲师,研究领域为印度哲学、宗教哲学,出版著作和译著多部,如《讲什么》《意识瑜伽》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