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泡沫之上资本之下:影视公司价值评估的现状、困境及其模型构造

泡沫之上资本之下:影视公司价值评估的现状、困境及其模型构造

1星价 ¥27.4 (7.2折)
2星价¥27.4 定价¥3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214278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52
  • 出版时间:2020-10-01
  • 条形码:9787512142787 ; 978-7-5121-4278-7

本书特色

《泡沫之上资本之下——影视公司价值评估的现状、困境及其模型构造》一书针对我国影视公司兼并重组过程中的价值高估现象做了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切住了当前我国影视公司经营中的“并购难”痛点,不仅在学术上具有创新性,对我国影视公司兼并重组、上市融资等资本运作活动中的公司估值实践也具有借鉴意义。 《泡沫之上资本之下——影视公司价值评估的现状、困境及其模型构造》立意高远,切住了当前我国影视公司经营中的“并购难”痛点,体现很强的问题意识。

内容简介

《泡沫之上资本之下——影视公司价值评估的现状、困境及其模型构造》基于与影视从业者的大量深度访谈和对影视公司资产评估报告的系统梳理,对当前靠前影视公司估值的高泡沫现象及其对行业的不良影响进行了大量反思。经研究发现,对影视公司运营特征和价值生产规律的忽视,是影视公司估值过高的重要原因。在对影视公司价值关键来源进行剖析后,《泡沫之上资本之下——影视公司价值评估的现状、困境及其模型构造》提出收益法是当前影视公司估值的很好估值方法,但其估值模型在当期业绩取值、收益增长率预测、预测期取值和收益期取值等方面仍需进行“影视化” 处理。

目录

目录


第1章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111传媒业的子行业:影视行业


112影视公司的资本运作:媒介经营管理的研究议题


113研究背景:影视公司的普遍高估值


114研究对象的界定:我国影视公司的价值评估行为


115研究意义


12文献综述


121公司价值评估理论:四种理论分支


122影视公司价值评估理论:路径和方法一致,结论相悖


123不足:研究方法重文献、轻调查研究


13研究方法及研究路径


131研究方法


132研究路径


14结构安排


15创新之处:深度访谈法的引入和指标的特殊化处理


第2章影视公司高估值及其原因


21理论工具:公司价值的评估理论


211收益法


212成本法


213市场法


214实物期权法


22影视公司价值评估的现状:普遍高估值


221研究设计概述


222我国股票市场的平均增值率水平


223影视公司估值的定价情况:高估值普遍存在


224影视公司估值的关注重点:资产负债表


225影视公司估值的模型偏好:收益法


226影视公司估值的关键指标取值


227小结:收益法呈现“高估值”


23影视公司高估值的原因


231忽视存货跌价和零存货的风险


232忽视大量流动资产的来源


233收益法的取值:对当期业绩和未来增长率的取值高


24本章小结




目录

第3章影视公司价值评估的关键因素


31研究设计


311深度访谈:影视从业人员


312文献分析:61份财务报告


32影视公司价值评估的关键环节


321影视公司的产品


322影视产品的价值生产流程分析


323影视公司价值生产的关键环节


33影视公司价值评估的关键因素


331优秀的影视公司掌舵人


332既往的优质影视产品


34本章小结


第4章既有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41研究设计


411深度访谈


412财务分析


42影视公司的运营特征


421人员稳定性低


422收入具有不确定性


423制作成本过高


424影视产品普遍亏损


425高收益产品仍然存在


426轻资产和低运营成本


427行业门槛低(竞争激烈)


43既有模型的适用性分析讨论


431成本法:不适用


432市场法:不适用


433实物期权法:不适用


44收益法:适用于影视公司的估值方法


441收益法考虑了影视公司价值评估的关键因素


442影视公司收益法估值需做特殊处理


45本章小结


第5章影视公司估值模型的构建及其有效性分析


51基本假设


511一般假设


512特殊假设


52估值模型的构建


521基本估值模型的选择


522影视公司估值指标的特殊处理


523影视公司价值评估模型的构建


53模型有效性的检验


531案例公司的选择


532估值案例:YS08


533估值案例:YS07


534估值案例:YS13


535模型的有效性分析


54本章小结


第6章讨论


61新模型有效:估值显著下降


62讨论:资本之下,泡沫之上


621高估值对市场秩序的扰乱


622认清“价值低”的现实


63研究局限与待研究问题


631研究局限


632待研究问题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田,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媒经济学博士,目前于北京交通大学传播学系任教。专注于传媒资本运作、影视投融资等方面的研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成果,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相关领域课题3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