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新闻传播学文库媒介融合推进下的新闻教育变革/新闻传播学文库

新闻传播学文库媒介融合推进下的新闻教育变革/新闻传播学文库

1星价 ¥29.9 (6.0折)
2星价¥29.9 定价¥49.8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28791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24
  • 出版时间:2021-01-01
  • 条形码:9787300287911 ; 978-7-300-28791-1

内容简介

《媒介融合推进下的新闻教育改革》关注传媒业发展进程中的新闻专业人才培养,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
,从历史维度上,分析媒介融合发展的进程及其对新闻教育不断提出的挑战,探讨传统新闻教育模式相对于现实需要所存的欠缺和问题。
第二,从实践维度上,梳理和总结中外新闻教育机构跟随媒介融合的步伐所展开的各项改革,讨论其经验和问题,尤其对我国新闻传播院系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探索进行分析。
第三,在个案层面上,作者以亲自主持的新闻教育改革项目为例,展开对新闻教育改革方向、路径和操作方法的讨论。
作者指出,变革中的传媒业对新闻人才的需求呈现出更加多元化、更加高标准的特点,新闻传播院系必须对此做出积极的回应和调整。尽管新闻教育改革任重道远,但不管传播格局、媒体组织、新兴技术向何方发展,培养有担当、有能力、有情怀的新闻人才仍是新闻教育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优选落脚点。

目录

绪论
**章 “媒介融合”与新闻教育研究
一、“媒介融合”理论与实践发展回溯
二、“媒介融合”视野下的新闻传播教育研究
第二章 “媒介融合”对新闻人才的新需求
一、新闻传播行业的剧变及其面对的挑战
二、观察新闻传播行业变革的三个主要视角
三、媒介融合对新闻传播人才的新需求
第三章 中国新闻教育的理念变革
一、传媒业的变化激发重构新闻学的思考
二、围绕新闻传播教育理念的研讨
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闻教育的指导
第四章 新闻教育改革的实践探索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改革课程设置
三、加强教材建设
四、建设特色项目
五、拓展实践教学
六、建设实验中心
七、探索新闻传播教育的国际化
八、普及媒介素养教育
九、新闻传播教育为社会服务
第五章 个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教育改革
一、培养什么样的新闻人?——通过广泛调研把握人才培养的方向
二、从新设专业、实验班到未来传播学堂:不断推进的育人模式探索
三、建设实验平台与创新实验课程:传播技术教育紧跟前沿
四、案例教学的开创性探索:案例库建设与案例教材建设
五、总结与思考
第六章 个案:新闻编辑课程及其教材建设
一、新闻编辑业务的变革与走向
二、新闻编辑课程的教学改革及思考
三、新闻编辑教材建设及其思考
第七章 他山之石:国外新闻教育改革
一、新媒体环境下国外新闻教育的变化
二、个案调研: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教育改革
三、个案调研: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教育改革
四、西方新闻教育改革的几点启示
第八章 新闻教育有待继续探索的核心问题
一、新闻教育规模及人才培养定位
二、新闻教育的创新与守成
三、师资队伍建设
四、复合型人才培养
五、专业硕士教育
六、资金与实验条件保障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第八章新闻教育有待继续探索的核心问题在媒介融合推进下,新闻与传播业的变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加速度。行业变迁与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使新闻教育改革面临不断出现的新的问题和难点。本章主要针对新闻教育改革有待继续探索的核心问题加以揭示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讨论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及操作路径。一、新闻教育规模及人才培养定位我国新闻与传媒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后,人才需求方面的变化有两个方面值得关注。一是专业新闻媒体所需要的人员结构出现变化,特别是对新闻采编人才的选拔越来越多地由以往侧重于新闻传播学科转向更广泛的学科领域,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等学科培养的学生都是新闻媒体单位的选择对象,而且越是重视专业性新闻传播的媒体在这方面越是需要拥有与所报道领域相关的专业背景的从业人员。因此,新闻传播学科的本科教育规模相对于这种变化明显表现出过剩态势。我国新闻传播学科本科教学点过千的情况近几年已经成为学界与业界热议的话题,对新闻传播学科毕业生的出路的担忧普遍存在。二是,随着新媒体的兴盛,非专业新闻媒体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出现了高涨的趋势,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各类企业纷纷创办了自己的官方媒体,包括网站、微博、微信公号、客户端等等,这些媒体作为机构对外传播的工具,需要具有新闻传播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来管理和运营,近年来这类岗位已经在吸纳大量的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毕业生。当然,仅仅有新闻传播专业背景是否就能胜任这些机构媒体的工作?还有待观察和分析。综合上述两个方面的变化,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办学规模应该控制在什么水平,目前还不是非常清晰,有待该学科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及教育学会等组织机构以及研究人员展开相关的跟踪调查和分析。对于从事新闻人才培养的各新闻传播院系,还在这样一个已经超规模发展的新闻传播教育体系中面临着如何进行人才培养定位的问题。据2016年统计数据,中国有1 080个新闻传播类本科专业,分布在637所学校;93所学校设有新闻传播学硕士点,17所院校设有一级博士点,在校大学生约20万人;大约有5 000名在校专职教师服务于新闻传播教育。也就是说,中国大约有四分之一的高校涉足新闻传播教育,包括985高校、211高校、一般高校、独立学院等。对这种状况,很多新闻传播教育界人士认为问题不少。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昆撰文专门论及一流大学传媒教育定位的问题,认为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人才培养严重滞后于业界的需求,业界实践已经远远地抛离了教育界:全球传播、大数据、数据新闻、社交媒体、文化产业、政治参与、社会转型等,大多数学校的新闻院系都没有跟上;大多数高校的新闻院系仍苦于专业细分化与融合化的矛盾难以自拔。二是学术生态的恶化。新闻传播学科在高校整体学科格局中的地位每况愈下,新闻传播学科对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贡献度没有提升甚至在下降,新闻传播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与其他学科的对话日益艰难。”“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新闻传播教育的定位不准,思路不清。几乎所有的高校,一流的、二流的、三流的,都是同一个定位,而这个定位都是由来于新闻传播教育的职业型特征,千篇一律,没有区隔,没有个性,没有特色,以致受到社会各界的批评。”其实,定位不清晰的问题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新闻教育规模扩张过快的弊端。一些并不具备办学条件的院校跟风开设新闻传播院系或专业,对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路径缺乏科学严谨的调查论证,盲目照搬一些老牌新闻学院的思路和做法,*终导致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竞争力。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教育管理部门对于高等院校专业设置的管理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各教育单位的自主创新和特色化发展。如新闻传播学科的专业设置一直有明确的规定,教育部2014年颁布的本科专业调整目录中,新闻传播学科的专业有所增加,但仔细考量,这次调整实际上并没有解决以往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根据媒体介质特点进行专业划分(如新闻学专业、广播电视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传播学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区分尚不清晰(如新闻、广告也可视为传播的分支)等,而且专业划分比以往更细。虽然增加专业数量有助于新闻传播学科在教育管理部门争取资源,但相对于媒介及产业融合的加速,业界对复合型与跨媒体传播人才的需求增强这一趋势,这种专业细分化却是值得商榷的。而且所有新闻传播类院系都按此目录设置专业方向,各自的特色和优势也难以发展。教育规模控制与特色化定位这两个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需要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在对高等院校专业设置方面进一步放权,鼓励各类学校根据自己的条件和人才需求情况设立专业和方向,并通过教学质量评估、毕业生质量评估等管理手段对各个教学点进行监察和评价,以促成新闻传播学科的教学点优胜劣汰,保持相对合理的规模;另一方面,也需要各个新闻传播院系进一步加大改革和创新力度,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具有独家特色的办学模式。二、新闻教育的创新与守成在新闻传播教育改革中,什么是需要改革和创新的,什么是应该保持和坚守的,是近年来新闻教育界一直讨论的问题。创新的各方面表现和成果在本课题研究中已经有较丰富的案例说明,前几章的内容主要围绕这方面展开。但在新闻传播院系纷纷加大课程改革力度,热衷于加强新技术新媒体内容的教学时,可能产生的另一方面问题也需要警惕。有业内人士指出:“当新媒体迅速崛起时,传统的职业传媒人似乎已经被搅得心神不宁,表现出渠道崇拜之下的忙乱,缺乏职业传媒人的淡定和对传播内容的精细打磨和把关,因而屡屡表现出有失真实、有失准确的业余水准,反过来给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警示:‘固本’教育必须成为共识。”确实,新闻传播教育应用性较强,具有面向具体行业和岗位的职业教育特征,在新闻传播教育综合改革中确实有不少人主张按照新闻传播业对大学生提出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要求,调整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使新闻传播教育改革表现出技能化和工具化的趋势。如一些高校在课程结构与课程体系调整时,凡与新闻传播理论和技能无直接关系的各类公共课能不开的尽量不开,能少开的尽量少开。尤其是文史类、管理类、艺术类的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被大量剔除出去。这种做法堪忧。不能否认,培养新闻传播人才需要紧跟传媒业发展步伐,加强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教育,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新的技术工具和业务技能,但这不是全部。新闻传播院校对于人才培养的定位必须考虑到新闻传媒的职能和社会的需要。新闻传媒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根本属性要求其从业者对社会有全面、深刻、准确的认识和反应能力,承担社会?望者的责任,因此在新闻传播教育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的价值理性教育,使大学生在掌握传播工具和技能的同时,能够自觉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而且新闻传播教育除了要对学生进行本专业的知识、技能和素养的培养,还必须帮助他们形成宽阔的知识视野和能力素养,因此,新闻传播教育过去一直强调的“通才教育”“厚基础”“宽口径”等要求在新闻教育改革中是不应弱化而要坚守的传统。创新与守成这对矛盾,在一所新闻传播院系的改革方案中主要体现为是以培养学生深厚的人文素养、丰富的社会知识为目标,还是以培养学生的新闻专业素养和传播能力为重点?如果是后者,显然难以保证学生在未来更加专业化的工作领域中有发展后劲;如果是前者,新闻学院办本科教育还要更多地依赖兄弟学科的教育资源来支持,如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2+2”培养模式、人大新闻学院的双学位实验班模式,以及国外很多新闻传播学院的本科课程有一半甚至70%由其他学科来提供,都体现了这一特点。这种教育模式虽然与培养目标(复合型、厚基础)是相符的,但在现实操作中,由于课程资源的配置是跨学科的,新闻学院对教育质量的控制难度很大。还有第三种选择,就是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争取平衡,但限于本科教育只有四年时间,对课程设置的挑战性很大,实际上潜藏两方面都做不到*好的风险。因此,新闻传播学科的本科教育是否应该更多考虑从其他学科的本科毕业生中选拔生源进行第二学位教育,或者转为专业硕士的培养?这样是否能比新闻学院独立培养本科学生更有成效?当然,这可能也会带来另一个问题,即如何保证生源质量?尤其是著名高校和名牌新闻学院,本科生源通常比第二学位和研究生生源更优秀,放弃或缩减新闻学科的本科教育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这些矛盾纠结,本身也说明新闻传播学本科教育还有很长的探索之路要走。三、师资队伍建设新闻传播类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属于应用型人才的范畴。即便是研究型学术型大学创办的新闻传播类专业,职业型教育的特征也同样比较明显。从目前我国新闻传播院系的师资情况来看,比较突出的问题是难以保证从事新闻传播业务课程教学的师资的数量和质量。新闻传播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没能解决重学术资历和学位、轻实践经验的问题。如大多数新闻院系招聘教师都以获得博士学位为**条件,更适合讲授业务课程的业界优秀人才因为没有博士学位而难以转入教学岗位,这严重影响了实务类课程的教学水平。在结构组成上,擅长基础理论研究和教学的人多,能够教授业务实践类课程的人少;高学历的人多,有业界工作经验的人少。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对于包括新闻传播学科在内的各学科专业水平的评价,按照目前通行的标准和办法,主要是学术导向。如在师资队伍考核方面,重视学历学位,重视来自海外的博士研究生;重视学术论文的发表,尤其是SSCI、CSSCI期刊论文的发表;重视重大课题、研究经费以及学术奖项等。近年来各高校片面追求研究生学位点,特别是追求博士点,更加导致与技能、专业知识相关的要素在整个评估体系中所占的权重很低,如学生质量,课程水平,实务课程教师的业界经历、实验实践环节等。有院长感慨:“一方面要保证学科的学术水平,要重视研究和论著的发表;另一方面要进行一流的职业素养教育,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和杰出的职业技能。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实在难以做到。困难在于每个学科专业的人力资源有限、编制有限,学术型的师资多了,实务型的老师就会缺额,反之亦然。同时每个教师的精力也很有限,能文能武、左右开弓的全才型老师是很少的。顾了教学,可能会削弱科研;重视了科研,教学可能顾不上。”这种情况在很多新闻院系中存在。近年来,校部共建新闻传播学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业界的优秀人才进入高校承担一部分业务课程的教学任务,但因为这些人员的**岗位还是在新闻媒体,时间和精力上并不能保证优先满足高校的教学需要,而且这类人员每年处于流动中,无法保证稳定性。在我国教育管理部门的学科评估指标这一“指挥棒”下,在高校行政化管理还没有真正得到纠正之前,这一难题或将继续存在下去。此外,对于已经在岗的教师,业绩考核、职称晋升中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也较普遍存在,尤其青年教师受此影响,不得不把大量时间放在撰写论文和专著上,没有时间到传媒单位参与实践,也缺乏热情指导学生动手实践,*终往往是理论研究与实践相脱节,论文数量上去了,真正有价值的成果并不多。更大的受害者是学生,他们得不到老师更多的关心和指导,高校教育事实上背离了其培养人才的宗旨。要解决新闻院系中缺乏有业界工作经验的师资的问题,真正做到能够让一线的优秀新闻工作者不受学历学位、科研成果等方面的条件限制,进入高校任职,并且在进来之后能够安心教学,发挥专长,还需要高校在人员聘用制度、任职条件、薪酬待遇、业绩考核等各方面突破现有的条条框框,不拘一格选人用人。目前国内考核指标存在的缺陷,不仅牵制了教师精力,他们疲于应付科研与教学的双重考核,被迫注重科研、削弱教学投入;而且导致了师资的封闭性,加大了业界与学界人员流动的壁垒。此外,对学术型的理论教师和实务型的业务教师采用同一绩效考评指标,有失公平性和准确性。在美国,南加州大学安嫩伯格新闻学院在全球诚聘优质教师和访问教授,其教师来自美国、中国、韩国、新加坡、印度、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其中不乏声名远扬的资深媒体人。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在招聘实践型教师时,更注重应聘者的工作经验、业务技能、专业成果以及授课效果,而学术型教师则更侧重学术背景、科研能力、学术成果等条件。在日常教学中,实践型教师承担更多的教学任务,80%的工作时间用于日常教学,每学期需要承担3~4 门课的教学任务;学术型教师每学期只需承担1~2 门课的教学任务,约有40%的时间用于科研。在考核晋升方面,实践型教师任期一年,期满经审定合格者可继续留任,考核看重其业务能力和实践成果,不要求发表学术论文,*终可评定专业实践教授。学术型教师则每年都要求发表学术论文,可以评定终身教授。这些国外高校的人员聘用与管理办法值得我们借鉴。师资建设的另一个问题是,科班出身的新闻传播学博士、博士后在现有的教师团队中所占比例很高,他们在理论研究方面具有优势,但普遍缺乏媒体从业经验和复合型知识背景,在教学中重视理论思考,对实际操作和业界变化不甚敏感,影响了学生能力训练与新闻岗位需求间的有效对接。要鼓励高学历、长于理论研究的年轻教师到新闻传媒一线参与实践,因为新闻传播学科不同于文史哲等基础性学科,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不能与新闻传媒实践相脱节,新闻教学中需要紧密联系当下的新闻实践和媒体发展,才能帮助学生了解前沿,学以致用。尤其是近几年,从海外深造归国的博士加入教师队伍中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对国外的传播学理论和研究方法掌握得很好,但对国内新闻传媒业的了解和接触相对较少,如果不加强这方面的“补课”,教学与研究都很难针对中国的现实情况找对问题和方向,甚至有可能水土不服,误己误人。近年来在新闻界与新闻教育界共同实施的“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推进了高校与媒体之间的交流,在记者编辑进入高校的同时,新闻传播院校也派送教师到媒体挂职,这项活动对于新闻传播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在有些地方,挂职的落实工作以及效果还不太理想,主要取决于派出教师本人的积极性和工作态度,这方面如何加强管理和保证效果还有待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在全国范围内的不均衡也值得研究。一方面,重点新闻院系编制饱和,职称晋升既慢又难,教师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地方性新闻院系求贤若渴,却因各种原因而鲜有人问津。近几年高校之间人才竞争加剧,开始出现少数知名教授被一些学校以高薪和优厚待遇“挖走”的现象,但是少数人的流动暂时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师资队伍建设不均衡的问题。四、复合型人才培养对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新闻教育界内部获得了高度的重视,但也有不同的声音,如有学者将此视为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的一种“迷思”,认为“‘复合型’人才的提法反映了我们对于互联网背景下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一种定位,不能说毫无价值。但仔细分析,所谓‘复合型’,目前主要从两方面理解:一是掌握多种媒体技能(技法),这主要是报纸、广电以及所谓的新媒体传播技能; 二是掌握多学科知识。就前者,所谓的新媒体技能本身就是一个黑洞。正如上所述,互联网的组合化创新使得媒体形态层出不穷,技法的掌握已经是难以跟上,盲目跟从这种技法已经不太现实。就后者,知识的细分本已使知识难以穷尽,而总体化趋势更是意味着多学科、跨学科知识也难以应对。因此,所谓复合型人才,就变成了一个看似新颖却又自相矛盾的命题”。这种疑问值得思考。从人才培养的现实探索来看,新闻传播院系培养掌握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较之培养掌握多种媒体技能的人才难度更大,因为这项任务仅仅靠新闻传播学科自身难以完成,跨专业的合作是必由之路。已经有一些高校的新闻传播学院做出了各种尝试,如复旦大学的“2+2”培养模式,人大新闻学院跨专业联合培养的实验班探索等。国内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关注点比较集中体现在新闻学+法学、新闻学+经济学(金融、财经)、新闻学+国际关系、新闻学+体育、新闻学+计算机等专业复合上,这些复合培养与新闻传播较为重要的报道领域相对应,对培养从事法治新闻、财经新闻、国际新闻、体育新闻、科技新闻和新媒体传播的专业新闻人才具有重要价值。目前在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下:一是培养规模比较有限,并不能保证大多数学生获得同样的机会;二是由不同的学院(专业)共同承担人才培养工作,虽然能够在课程设置上统筹两个专业的教学资源,形成联合培养机制,但具体到教学层面,要真正做到两个专业的知识交融却非常困难。比如对于新闻学与法学的复合教学,*理想的教学模式是来自法学院和来自新闻学院的教师合作开设新闻法规等专业核心课程,以新闻传播实践中的案例作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将新闻学知识与法学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要求来自不同专业的教师进行深度合作,一起准备教案,共同研究问题,甚至一同到课堂上主持案例讨论和教学。事实上,这在现实中比较难以实现,因为需要不同学院的教师相互协作,对于教师来说,协作进行跨专业的课程教学要比独立完成本专业的课程教学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有学者研究了国外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方法,发现美国密苏里大学、耶鲁大学、纽约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和东英格兰大学等在十几年前就开始了新闻法学交叉学科的联合培养尝试。英美等国的传媒法教育培养目标清晰,课程设置注重实务,如耶鲁大学开设了传媒法实习课,哈佛大学开设了互联网律师实务课程。每所大学都开设法律诊所课程,让学生通过亲自代理案件,提高实务能力。这些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借鉴。跨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从新闻业对人才的要求来看,还需要防止出现某些偏差。如在市场经济新时期,财经新闻的地位升高,传媒业界对财经记者的需求增大。2007年,清华大学建立了**个全球财经新闻实验室,并设立了面向全世界招生的两年制全英语教学项目。北大汇丰商学院设有财经传媒硕士点,专业学习年限为三年,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经济学、管理学或金融学专业课程的辅修。但是,在财经新闻教育在全国形成热点之后,也有一些学校的财经新闻教育重视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传授,而对伦理与道德教育重视不足。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后,面对利益诱惑,缺乏底线,有些人甚至陷入新闻腐败的泥沼。还有一个问题是,财经新闻的毕业生多数选择了到金融行业就业,只有小部分选择媒体单位,与人才培养的初衷相背离。体育新闻人才培养作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一部分,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有学者指出,由于体育新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面临的难点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实践类课程内容松散,不成系统;二是缺乏校内实践基地,进而导致了实践教学时间的分散化,“2+1学期制”(在春秋学期间增添实践教学月)亟待提上日程;三是与业界联系不够紧密,缺乏与媒体的长期合作,在参与大型赛事报道实践上力度不足。也有人研究了国外体育新闻人才培养的途径,如发现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于2014年秋季设立了体育传媒的学士和硕士学位点,聘请经验丰富的体育记者作为全职教授,并在2015年秋季招收**届学生,成为全美首家开设体育新闻学专业的学校,攻读本专业的学生有机会为专业媒体机构提供大学体育赛事和专业体育赛事的报道,并在业界导师的帮助下,在凤凰城和洛杉矶的媒体实习。相比美国高校的做法,我国体育新闻人才培养方面确实还有提升的空间。网络与新媒体作为新闻传播学科中的一个新的专业,实际上也需要以跨专业联合培养的方式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质量。如较早从事新媒体研究的彭兰认为,新媒体专业培养的跨媒体人才需具备跨越媒体的整合性思维,在专业媒体与社会化媒体间自由穿梭,并有效贯通内容与产品的生产。作为新兴的专业方向,国内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面临的主要难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定位不清晰,教育改革浮于表面,形式大于内容,概念大于实质,专业培养缺乏职业方向。二是没有理顺思维与技术的关系,目前存在注重新媒体技能培养、忽视理论思维训练的倾向,难以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跨媒体人才。三是专业重合挤压、课程内容空泛,在打通媒介、多媒体联动方面存在局限性,存在内容与技术“两层皮”的现象。新媒体人才培养需要计算机专业的教育资源的加盟,近十年来,全美15所**新闻学院大刀阔斧修订教学大纲,不断探索数字时代的新闻教育。哥伦比亚大学在“新闻学和计算机科学”双学位基础上增添了“数据新闻学”教育项目。得克萨斯大学、佛罗里达大学、马里兰大学新增了数据新闻学或数据可视化课程。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纽约城市大学设立了计算机编程课程。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创新课程包括了网络图形设计、突发新闻多媒体报道、移动可视化设计、社交媒体、数字媒介素养、数字媒体创业、数字新闻等。整体而言,美国的新媒体专业课程改革呈现出融媒体、数字化的特征,与跨专业的联合教育策略有关。这些国外高校的新动向值得我们关注。五、专业硕士教育2010年,教育部批复并设立了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重点培养实务型和专业型人才,学制两年,实行双导师制,成为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2011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48家研究生培养单位成为首批招收新闻与传播硕士的院校。该专业设立之后迅速成为全国*热门的专业之一,2011年的报考人数就在数千人以上。但从近几年的运行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人才培养的定位上还不够清晰。有学者对比了中美两国的专业硕士教育后发现,我国对新闻学和传播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十分趋同,区分度不太明显。在美国,专业学位硕士分为新闻学硕士和传播学硕士。其中新闻学硕士以培养新闻记者为目标,将新闻教育定位在应用上,坚持以新闻职业训练为主,并辅以人文学科基础教育和新闻传播法规与伦理教育。传播学硕士主要涉及一些传播院校开办的与营销、广告、公共关系、法律等专业相关的交叉型传播专业硕士,以培养相应的职业人才。中国的新闻传播学专业学位硕士称为新闻与传播硕士,培养目标是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与传播业培养德才兼备、具有现代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虽然中美两国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都旨在培养从事一线新闻工作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家型人才,以满足传媒体制改革与发展对传媒人素质和能力的需求,但比较来看,我国对新闻和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的区分显然不如美国明确。第二,在课程设置上还不完善。没有将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进行明确区分,未形成独立的专业硕士课程体系,不少学院照搬照抄、简单移植了学术硕士的既有课程,其中一些“研究型”课程并不适合专业硕士“职业型”人才培养方向。相比较而言,美国新闻传播专业学位硕士生课程设置更重视实践性,在注重核心课程的同时突出实践环节,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权,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个人兴趣和就业目标跨系选课。因此,即使是选择同一专业方向、相同培养计划的学生,在具体课程上也会有所差别,每个人的学习计划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课程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尤其注重现代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运用,大量采用案例教学、研讨教学等,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能够充分研讨与交流。这些方面都值得我们借鉴。第三,在导师制度上,“双导师”制得到普遍推广,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16年度聘请了37 位来自媒体、企业和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人士,担任专业硕士和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的业界导师。不过和国外成熟的制度相比,业界导师的考核体系尚不完善,缺乏明确高效的激励和惩罚机制。美国的学校对新闻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也有多名导师共同指导,导师团队的人员构成实践取向明显,且必须具备高水平的专业能力,任职教授中有记者、编辑、制作人,并不乏普利策奖获得者、艾美奖获得者以及新闻与公共关系领域各大奖项得主。有些新闻学院还会经常根据学习的进展情况对学科项目进行评估和调整,包括具体的课程设计和学术需求等。而且美国的新闻学院十分重视跨专业培养,学生入学后由主要导师负责指导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同时还需要选择一门其他专业,比如政治、艺术、商业、科学等,学生的毕业论文则由一名新闻学院的老师和一名来自学生所选专业方向的老师共同指导。我国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导师指导方式大多仍然是“一对多”的模式,老师尤其是业界导师与学生的交流、对学生一对一的指导还有待加强。第四,在对学生的考核指标上,“应用型”导向不够明显。我国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培养评价和传统的学术型硕士差异不大,都是在研究生院和院系联合管理的导师负责制下进行的。研究生院和学生所在院系负责学生总体教育管理和课程设计工作,校内导师对学生的培养计划负责,修满学分后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决定是否授予学位。这也导致了新闻与传播硕士指向应用性、实践性的评价并没有得到体现。专业硕士着重培养学生的新闻业务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是实践性极强的学位,作为*为重要的考核依据,学位论文应展现学生分析、解决新闻传播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目前,专业硕士不少还是提交学术论文进行毕业答辩,其审核标准依然沿袭学术硕士的评价指标,这偏离了专业硕士注重实践的人才培养导向。以新闻报道、调研报告、毕业设计、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替代学术论文的呼声日渐增强。六、资金与实验条件保障新闻传播学科是应用型学科,新闻教育改革离不开先进的媒体实验室、成熟的学生实践基地、高质量的摄像和剪辑等采编设备。媒体技术发展迅猛,实验设备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全媒体教学和实践教学对技术与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据报道,我国2015年全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在GDP中占比4?15%。这仅满足了基本的教育需求,对于新闻传播教育领域,资金不足一直是众多新闻院系在教学改革中面临的棘手问题。尤其是很多地方性院校中的新闻院系,专业设备短缺,设备状况不良,没有演播室和编辑室,全媒体教育还停留在口号和规划上。即便是一些重点高校,也普遍存在不能及时跟进业界变化,购买引进新技术产品的情况,实验教学因此存在严重的滞后性。此外,因为制度管理不完善,导致学生借用设备手续繁杂、流程冗长,接触使用演播室和实验室的成本过高,造成了资源空置浪费等问题,也直接制约了新闻教学改革。相比之下,美国一些新闻传播学院中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更能够紧跟业界的前沿步伐,如苹果手表、OculusRift(头戴式3D虚拟显示器)和其他新技术产品的问世,都掀起了技术课程的热潮,像南加州大学的“谷歌眼镜”课,密苏里大学的“机器人新闻写作”课,哥伦比亚大学的“传感新闻”课和“数据调查报道”课等引起了广泛的关注。2011年,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媒系也投资上千万,为新启用的邵逸夫创意媒体中心引进数码媒体教学与研究设备,打造全媒体教学与实践平台。解决资金短缺与实验条件落后的问题,既需要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和各高等院校加大对新闻传播学科的支持力度,也需要新闻传播院系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如:加大与媒体、企业的合作,获得更广泛的支持和资金、设备的资助;加强校友联络工作,通过建立基金会获得资金捐助,改善办学条件等。新闻教育改革所面临的问题远不止上述这几个方面,这里只是就其中*急迫*重要的六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集中概括和讨论。限于笔者的观察范围与调查力度,对不同高校中新闻教育所遇到的一些具体的、个性化的问题无法一一涉及,还有待后续研究进一步深入和细化。综上,我国新闻传播教育改革任重道远,面对的诸多困惑和难题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进行探索和尝试。但无论传播格局、媒体组织、新兴技术向何方发展,培养有担当、有能力、有情怀的新闻人才仍是新闻教育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终极落脚点。当前,新的理念思维、专业方法、知识体系亟待引入新闻教育中来,新闻院系的教育改革力度必须加大,而人们对于未来新闻传播人才的期待与想象,也将在这些持续不断的实践探索中逐渐清晰。

作者简介

蔡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入选“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和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获得“北京市教学名师”“宝钢优秀教师奖”“北京市优秀教师”等荣誉和奖励。研究领域为应用新闻学,主要研究方向为新闻编辑、媒介融合、新闻教育改革,是新闻传播学界**位“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出版《新闻传播的策划与组织》《新闻编辑学》《媒介融合与融合新闻》等专著与教材14部,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