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2172435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10
- 出版时间:2020-12-01
- 条形码:9787521724356 ; 978-7-5217-2435-6
本书特色
1、金融科技,全新的领域,其会影响每个人的生活,甚至可能颠覆原有的金融服务模式、支付模式乃至商业模式。所以,每个人都需要了解这个领域的发展趋势。 2、两位作者长期深耕这个领域,紧跟发展前沿。 3、深度解读金融科技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为我们理解金融科技提供了很有价值的洞见。
内容简介
随着科技的发展,金融科技(Fintech)一词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金融科技是指技术驱动的金融服务创新,体现为新的商业模式、应用、流程和产品等。区块链、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数据隐私保护、科技公司巨头涉足金融业务,尤其是Facebook发起的Libra项目,更使金融科技在优选受到靠前的关注。金融科技早已不是一个小众问题,而成为一个被各国民众、监管者、金融从业者和学术研究人员广泛关注的议题。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新问题层出不穷,挑战了我们以往对货币、支付、信息、风险、资源配置和竞争等金融基础概念的认知。在此大背景下,如何全面了解金融科技,包括它带来的便利及其带来的挑战,是未来人们监管和引导“科技向善”的基础。该书两位作者徐忠和邹传伟自从金融科技出现一来长期关注这一领域,通过学术和实践的集合,全面梳理和分析了金融科技的方方面面,对金融科技的未来发展做出了展望,并为对其监管提供了中肯的建议。
目录
金融科技:未来已来(代序)
**篇 金融科技发展趋势
金融科技对金融领域的影响和监管
金融科技发展与政策响应的思维范式
金融与技术的平衡之道
第二篇 金融科技的基础设施与核心要素
金融科技的基础设施
如何建立合规有效的数据要素市场?
从开放银行看银行业务平台化
第三篇 辩证地理解金融科技与普惠金融
打造科技金融扶贫“软件"
普惠金融“真"未来
互联网消费金融乱象与金融价值观
第四篇 区块链:金融科技的核心议题
区块链的能与不能
用好管好区块链
区块链作为金融基础设施
区块链在数字票据交易平台中的应用
第五篇 数字货币变革
数字货币前沿研究
加密货币是与非
Libra的风险与监管:从1.0 到 2.0
央行数字货币的路径选择:批发型还是
零售型?
我国DC/EP发展的策略和重点
DC/EP对我国货币和支付领域的影响
第六篇 监管科技的未来挑战
监管科技发展与应用
监管科技的经济学分析
大科技公司涉足金融的挑战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用好管好区块链 2019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全国各地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兴起了学习和应用区块链的热潮。我们认为,应该正确认识区块链功能,用好管好区块链,促进区块链健康发展。 一、作为集成技术的区块链 区块链也被称为分布式账本。账本记录、传播和存储等活动都在分布式网络上以去中心化方式进行,单点失败风险不高。区块链使用密码学技术,在牺牲部分性能的前提下,实现整个系统的高容错性和高安全性。分布式账本全网公开,不可篡改,也被称为共享账本。但分布式账本并不是一个无所不包的账本,而主要是关于Token的账本。 本质上,区块链是密码学、分布式网络和分布式计算等技术的集成。但与其他技术不同,区块链还可以嵌入博弈论方面的经济学工具,特别是机制设计。区块链用作金融基础设施,还涉及对货币金融学的理解。 当前区块链技术发展的关键点包括:一是提高区块链的性能,包括高效的共识算法、侧链、状态通道和分片等技术;二是跨链技术,以实现同构链与异构链的跨链协同;三是隐私计算技术,包括安全多方计算、同态加密和零知识证明等;四是链上链下数据协同技术,让链外信息高效、保真地“上链”;五是自主安全可控的密码学技术;六是区块链的监管科技,包括对公链上违法有害信息的识别和监测,区块链节点的追踪和可视化,以及链上交易的穿透式监管科技。需要看到的是,区块链创新发展要解决很多基础技术问题,特别在密码学、芯片设计、数据库、分布式计算和物联网等方面。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可以应用在区块链以外领域,产生技术溢出效应。 一些研究者和从业者认为,区块链实现了从信息互联网到价值互联网的升级。这个说法不完全准确。区块链实际上兼有信息互联网和价值互联网的属性。 二、作为信息互联网的区块链 区块链应用于供应链管理、防伪溯源、精准扶贫、医疗健康、食品安全、公益和社会救助等场景,主要体现区块链作为信息互联网的功能,是用共享账本来记录商品、药品、食品和资金等的流向,让上下游、不同环节相互校验,穿透信息“孤岛”,让全流程可管理。 区块链作为信息互联网,不涉及资产或产权转移,难点在于如何让链外信息保真“上链”,把区块链外的价值流转以高度可信的方式记录下来。从操作上看,链外信息是作为Token交易的附属写入区块链的。这好比用银行转账时的留言。银行会核实账户信息,处理转账交易,并将留言如实传递给收款方,但不会核实留言的真实准确性。因此,链外信息上链受制于区块链的交易性能和存储空间,具体有两种情形。 **,原始信息上链。考虑链上存储空间,这适合少量的结构化信息。此时,信息共享有助于缓解信息不对称,但不可能消除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非常复杂的经济学概念。比如,每天很多人通过同一渠道看到同一条新闻。张三即使知道李四看过这条新闻,也不一定知道李四对此新闻的理解,他们之间仍然存在信息不对称。 这种情形下的信息上链机制一般称为预言机。预言机针对的需求主要是,区块链内的智能合约需要调用区块链外信息。预言机将外界信息写入区块链,完成区块链与现实世界的数据互通,是智能合约与外部进行数据交互的途径。目前主要存在三类预言机。一是中心化预言机,由可信的中心化机构提供数据至智能合约。这方面值得研究的问题是区块链与物联网的结合,核心是传感设备的数据如何保真上链。二是去中心化预言机,主要通过众多的可信节点共同提供数据服务,增强整个预言机系统的容错能力。去中心化预言机并不是通过技术提升预言机的可信任度,而是借由经济激励及多方签名达到数据的可信任性。从以Chainlink(链联)为代表的去中心化预言机实践可以看出,完全去中心化且去信任的预言机不存在,去中心化预言机仍需依赖节点在链外的信誉机制。三是联盟预言机。联盟预言机可以视为去中心化预言机的一种形态,由指定的可信个体或机构担任节点,通过可信联盟提供数据至智能合约。 第二,哈希摘要上链。大部分非结构化信息(比如视频文件)属于这种情形。在技术上,从哈希摘要恢复信息本身几乎不可能。如果不揭示信息的原像,哈希摘要共享对缓解信息不对称几乎没有帮助。哈希摘要上链主要作用是存证,即在事后通过揭示信息(比如允许外部机构穿透到存放信息的本地设备),证明两点:在区块链记录的上传时点,信息确实存在;信息上传者确实知道信息。存证是非常有意义的应用,但适用的场景比较窄。比如,数据登记追溯,登记在区块链内的数据有可追溯的主体身份签名并可用于事后审计。再比如,事后“自证清白”。 总的来说,链外信息保真“上链”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一系列制度和技术安排。比如,在区块链+供应链管理中,既需要有安全高效的传感设备把链外信息可信地写入区块链,也需要把上下游、不同环节的信息都上链以相互校验。对区块链作为信息互联网的应用,监管主要针对区块链匿名、全网公开和不可篡改等特点,既做好数据隐私保护,也防止违法有害信息上链传播。2019年初,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并实施《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这类应用不涉及资产或产权的转移,不产生金融风险,所以不涉及金融监管。 三、作为价值互联网的区块链 区块链是关于Token的账本。但区块链应用不一定有Token,区块链作为信息互联网的应用已充分证明这一点。如果有Token,就是区块链作为价值互联网的体现。区块链本身不创造价值,价值来自现实世界,并通过经济机制与区块链挂钩,主要有两种使用Token的方法。 **种是区块链作为金融基础设施,承载现实世界的资产及其交易。Token基于某些储备资产发行,实际上是储备资产的价值符号或凭证,同时主要发挥区块链的开放匿名、交易即结算、交易天然跨境、清算可编程以及去中心化、去信任化等特点。这类应用有两种子类型:一是“区块链+法定货币”,体现为央行数字货币和稳定币。比如,欧洲央行和日本银行的Stellar项目,新加坡金管局的Ubin项目,以摩根币为代表的金融机构间结算币,以及脸书发起的Libra项目。中国人民银行的DC/EP项目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区块链技术特点。二是“区块链+证券”,体现为区块链在金融交易后处理中的应用。区块链有望显著改变证券托管、交易和结算体系,为证券市场带来革命性影响。全球主要证券交易所均在积极探索区块链应用。 第二种是加密货币或加密资产。加密货币有多种形式,但一般具有两个共同特征:一是加密货币发行由算法决定,与现实世界资产无关。二是加密货币由人为赋予用途。比如,在区块链内作为区块奖励和交易手续费支付给验证节点,作为支付工具购买现实世界的商品或服务,作为凭证兑换某些特定商品或服务,或者代表特定场景下的收益权或特定社区的治理权。对应这些用途,美国、新加坡、瑞士和中国香港等国家或地区一般将加密货币分为支付型、功能型和证券型三类,并采取不同的监管规则。 *后,理论上,还存在第三类“币”——基于央行数字货币的可编程性构造金融资产。这类数字资产有两个核心特征:用可编程性来表达金融契约;价值基础是央行数字货币。区块链领域很早就有关于这类数字资产的讨论,但只有央行数字货币才使其成为可能。 区块链作为价值互联网因为涉及资产和产权的转移,面临更复杂的监管问题。一方面需要共识算法和密码学技术确保价值转移过程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要针对区块链开放匿名可能引发的洗钱、恐怖融资和逃漏税等问题做好监管。 四、探索区块链的合法合规应用 区块链不管是作为信息互联网,还是作为价值互联网,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区块链应用一般涉及多个参与方,不完全是技术问题,而应将技术逻辑整合到经济逻辑中,平衡好各参与方利益。 比如,在供应链金融中,银行一般难以了解供应链生态中真实交易情况从而准确评估信息,处于供应链末端的中小企业容易面临“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核心企业也无法充分发挥自身信用载体作用,不能带动整个生态发展从而获得更大利益。依托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可以准确记录供应链中的数据信息,缓解银行和末端中小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银行信贷供给效率。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可以平衡上下游企业利益关系,优化应收账款融资流程,促进产业链良性发展。 区块链应用于供应链金融的另一个方向是用Token代表核心企业的信用(比如商业票据和应收账款),并在核心企业的供应链中充当内部结算工具。Token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三角债”轧差后替换成核心机构对这些企业的负债,能降低资金占用、提高资金周转效率。而核心机构发挥类似中央交易对手的功能,负责Token与法定货币之间的兑换。这个方向属于区块链作为价值互联网的应用,技术上不复杂,难点在监管合规上。 再比如,央行数字货币的一个核心问题是采取一元模式还是二元模式。理论上,中央银行可以直接向公众发行数字货币(一元模式),但这对银行会产生较大冲击。二元模式则能尽可能减少对现有货币投放渠道和银行业务模式的影响——中央银行将数字货币发行至银行,银行受中央银行委托向公众提供数字货币存取等服务,并与中央银行一起维护数字货币的发行和流通体系的正常运行。央行数字货币应用推广也面临类似的激励相容问题。数字货币在做好技术标准和应用规范的基础上,支付路径、支付条件以及之上的商业应用要尽可能交给市场来做。这样,有场景、用户和流量等资源的机构就有动力一起参与推广数字货币。 *后,区块链应用要稳妥推进,把握好三个原则。一是应该根据场景需要,评估是否用以及如何用区块链。很多领域和场景并不适合使用区块链技术。比如,中国人民银行在DC/EP采取“账户松耦合方式投放+中心化管理模式”。在数字货币发行登记的核心环节,因为中国人民银行的信用显著高于其他银行,没必要引入区块链代表的分布式信任机制。但我国的一些国情提供了实践区块链的机会,比如中国人民银行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有助于缓解我国票据市场分散化的问题。 二是技术逻辑与监管逻辑的关系。区块链能缓解信息不对称和创造信任,但这离不开特定的场景和前提,只用技术来替代制度和信任是非常困难的。金融发展的前提是安全稳健,技术创新促成的任何新的金融商业模式、应用、流程和产品等,都需在确保风险可识别、可控后才能推广。 三是在区块链落地方面,应该先从概念验证开始,在小范围或试验环境内测试成功后再对外推广。在方法论上,要“小步快跑”和“快速迭代”,而非“大干快上”。只有这样,才能把区块链应用在*能发挥其效益的地方,避免造成社会资源的错配。 央行数字货币的路径选择:批发型还是零售型? 央行数字货币有多种设计方案,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央行数字货币是批发型还是零售型。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的使用限于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之间,不面向公众。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也被称为一般目标型,其使用面向公众。从主要中央银行的央行数字货币项目看,有的以零售型为先,比如中国人民银行的DC/EP。有的以批发型为先,比如加拿大银行的Jasper项目,新加坡金管局的Ubin项目,日本银行和欧洲央行的Stella项目,以及香港金管局的LionRock项目。国际清算银行对全球66家中央银行(对应全球75%的人口和90%的经济产出)的调研发现,15%的中央银行在研究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32%的中央银行在研究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近一半的中央银行在同时研究批发型和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Boar et al.,2020)。我们认为,随着央行数字货币设计方案在一些关键问题上逐渐达成共识,央行数字货币项目需要做出的*重要选择是以批发型还是零售型为先。这个选择将决定央行数字货币的目标应用场景、设计和开发路径以及推行策略。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部分讨论央行数字货币设计方案要考虑的主要问题,第二部分介绍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情况,第三部分综述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试验情况,第四部分为央行数字货币展望。
作者简介
徐忠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副会长,中国金融论坛(CFF)创始成员,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国务院参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曾任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局局长、上海票据交易所筹备组负责人、中国金融学会秘书长、《金融研究》主编。长期从事政策制定、金融改革和金融研究工作。在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多部,曾获孙冶方金融创新奖(2015年)、金融图书“金羊奖”(2019年)等学科重磅奖项。 邹传伟 万向区块链首席经济学家。曾供职于中央汇金公司、中国投资公司和南湖金服。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经济学博士,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职业中期公共管理硕士。2015年获首届孙冶方金融创新奖和第五届中国软科学奖。2019年入选**财经“年度机构首席经济学家”。
-
掌控习惯(八品)
¥23.5¥56.0 -
内向者的沟通课
¥18.5¥42.0 -
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
¥16.0¥42.0 -
底层逻辑:看清这个世界的底牌
¥29.7¥69.0 -
理想书店(八品)
¥25.4¥79.5 -
以利为利:财政关系与地方政府行为
¥49.1¥78.0 -
中国的银行
¥6.0¥17.0 -
费曼学习法(用输出倒逼输入)
¥16.2¥45.0 -
富爸爸穷爸爸
¥26.7¥89.0 -
学理:像理科大师一样思考
¥20.2¥48.0 -
中国金融生态圈-深度揭秘中国金融机构运行内幕
¥31.7¥88.0 -
麦肯锡高效工作法(八品)
¥15.6¥52.0 -
畅销的原理:为什么好观念、好产品会一炮而红?(八品)
¥18.5¥45.0 -
事实
¥38.6¥69.0 -
学会提问
¥46.9¥69.0 -
投资人和你想的不一样
¥20.8¥65.0 -
美国陷阱
¥25.8¥68.0 -
金字塔原理
¥68.6¥88.0 -
投资最重要的事:顶尖价值投资者的忠告
¥32.0¥78.0 -
影响力
¥34.4¥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