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清照集
读者评分
5分

李清照集

¥10.6 (2.9折) ?
1星价 ¥19.4
2星价¥19.4 定价¥3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条)
ztw***(二星用户)

很喜欢李清照

2023-05-28 13:12:41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2960859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09
  • 出版时间:2021-01-01
  • 条形码:9787532960859 ; 978-7-5329-6085-9

本书特色

★长文传记导读,带你快速进入词人的一生
开篇是李清照小传作为导读。让你在故事中理解词作,和词作背后的温凉。
★选取76首精华,按照时间排序
精选李清照一生作品中思想性、艺术性高的76首名篇。这些作品不仅属于那个时代,它们超越了时间、空间,仍与现在,乃至未来达成共鸣,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每一首词有注释,并附精炼点评
注释破解诗词之难点,领略词之原义。
寥寥数句精炼点评,理解词作背后的故事、情感和蕴意。
随文注音,诵读无障碍。
★来自堂堂爆满的北大诗词课老师张一南全套编校
堂堂爆满的北大古典文学课老师,北大文学博士张一南全套编校。
专业、有趣、通俗、易读。
凝结张老师多年诗词研究造诣,曾受到清华、复旦等多位高校名师推荐。
★手感轻盈,简约雅致,可以随身携带的诗意
打开方式不是书桌,不需要正襟危坐去面对它。可能是上下班的路上,作为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也可以放在枕边,睡前歪在床上随时看几首,读一读那些不着边际的文字,暂时从柴米油盐中扯脱出来。

内容简介

   本书是快速了解宋词大家李清照的入门读本,由备受北大学子追捧的古典文学课老师、北大文学博士张一南全面导读、注释、赏析。开篇有李清照小传作为导读,让你在词人的故事中理解词作,和词作背后的温凉。精选词人七十六首传世佳作,以生平年谱为线索进行排序。每首词辅以简析及注释,生僻字有注音。小传导读和词作简析相结合的形式,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词和词人的一生。

目录

  
  李清照小传--闺房中的士人
  士族娇女(二十岁以前)
  党祸株连(二十岁至二十三岁)
  闺门多暇(二十四岁至三十七岁)
  离怀别苦(三十八岁至四十二岁)
  南渡孀居(四十三岁至七十三岁)

展开全部

节选

李清照小传——闺房中的士人
词学家叶嘉莹先生曾说:“我是穿裙子的士。”意思是说,她虽身为女性,却完全是在按古代士人的方式行事。随着时代的发展,相信“穿裙子的士”会越来越多。但是在古代,闺阁中人能有“士”的学识和德行,就非常不容易了。在屈指可数的几位古代女性文士中,李清照大概是*为今天的普通人所熟知的了。
今天的女孩子,但凡会写两句诗词,都难免有过被称为“当代李清照”的经历。说这话的人,未必对李清照有多么深的理解,大概只是觉得这是夸才女的话。说李清照是才女,当然是没有错的。只是今天的人大多忘记了,李清照是什么样的才女,而才女又为什么这么可贵。李清照被奉为才女的代表,其实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
封建时代,绝大多数的文学家都是男人。这是因为女人比男人笨吗?当然不是。只是因为,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不足以供养所有有天分的人读书。是保证公平而让所有人都无法受到充分的教育,还是保证效率而只供养一部分人?几乎所有民族都会选择后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文明的进步一点一点积累下来。而被牺牲掉的,除了平民,还有女性。从功利的角度讲,男性之间的竞争显得更为激烈,男性读书获得了功名,可能意味着命运的巨变,而女性即使不受教育也不至于“嫁不出去”,所以,资源有限的家庭总会选择先供男孩读书。女性受不到教育,当然也就没机会成为文学家,或者取得其他成就。封建时代“才女”的稀缺,反映的是女性教育的不足。
那么,在女孩子普遍缺乏教育的时代,谁家的女儿可以受到好一点的教育呢?当然是高门士族的女儿。封建时代,高门士族衣食无忧,又重视读书,可以在家塾中给自家子弟提供良好的教育。既然是自己家的家塾,家长也就不会反对女儿小的时候跟着“旁听”。到后来,开明一点的家长,还会专门为女儿聘请“闺塾师”。女孩不能考功名,如果不爱读书,家长自然不会逼她们。但聪明爱学习的女孩,在这种环境里还是能学到不少东西的,于是就有机会成为“才女”。一个家族出了“才女”,说明这个家族可以为子弟提供良好的教育,在文化心态上也较为从容、开明。也就是说,这个家族已经有了一定的地位,是中国的“贵族”了。能像男性士人一样在文学领域有所开拓的女性,多是士族的闺秀。
另外,一些以写诗为卖点的名妓也被称为“才女”。但实际上,她们被要求学习诗词,是出于极为功利的目的。她们的教育条件无法与闺秀诗人相比,更不像她们有全面发展的自由。她们的诗句偶有清新可喜之处,但总的来说,她们的创作水平远远不及同时代的男性文人。她们的“才女”名气,更多是男权文化“捧”起来的。仅从创作的角度论,闺秀诗人的水平是远远高于青楼诗人的。
在中国古代,女孩读书不一定受到鼓励,但才女是受到鼓励的。能培养出一个闺秀才女,是父亲的光荣,说明他的家族是体面的;能娶到一个闺秀才女,是丈夫的光荣,甚至公公的光荣,这也说明他们的家族是体面的。这也许不符合今天女权主义的理想,但至少,家中的才女一直被中国人当作荣耀,而非“阁楼上的疯女人”。
这些闺秀才女,除了不能出门建功立业,其实在闺阁中处处模仿士人的风雅趣味。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琴棋书画,男性文人喜欢的,她们也都喜欢。她们不但像男性一样斗茶饮酒、结社唱和,甚至也像男性一样心忧天下,与父亲、丈夫、儿子一起分担着国家社稷的命运。她们的一生,就是一个士人生而为女会有的样子。
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闺房中的士人变得越来越多。汉魏六朝只有零星几人,到明清则形成了一个可观的群体。而如果在“时代早”和“传世作品多”之间寻找一个平衡,那么两宋之际的李清照就成为一个理想的“才女”典型。李清照的身上汇集了“才女”的种种元素,当后世的人们再谈论士族才女的时候,就会自然地想起李清照。李清照不仅是宋代的才女,也是汉唐以来才女形象的集合,明清以下才女形象的投射。
由于才女的稀少,一些人在看到才女时,会更注意她们“女”的一面,会尽可能地将她们想象得美丽、优雅、柔弱。但实际上,士人们*初欣赏才女,是更多地看到了她们“才”的一面,是欣赏她们虽然生为女子,却仍然具有一定的学识和才华,能做一些传统男子才做的事。比起多数女性,才女其实是更为男性化,或者中性化的。才女是文明开出的花,有自己的生命,与文明的根基血脉相连,而并非另一个性别衣帽上的点缀。
把李清照当作“女”来审视的人,自古就有,但李清照真正的价值,还是在她“才”的一面。我们今天读她的诗词,回顾她的人生,还是应该把她当成一位生活在闺房之中的士人来理解。

作者简介

张一南,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研究员,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及教学。她在北大开设的大学国文课,几乎堂堂爆满,成为颇受学生欢迎的中国古代文学通识课。2020年出版作品《年轻人的国文课》,因风格契合当下年轻人的思想观念,受到广大读者关注和好评。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