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心理建设丛书公共风险(概念理论与实证)/社会心理建设丛书

包邮社会心理建设丛书公共风险(概念理论与实证)/社会心理建设丛书

¥73.5 (7.5折) ?
1星价 ¥73.5
2星价¥73.5 定价¥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17481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02
  • 出版时间:2020-12-01
  • 条形码:9787520174817 ; 978-7-5201-7481-7

本书特色

本研究采取的研究方法是跨学科的,主要是采取社会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既关注公共风险的社会学、心理学理论,也注重实证的问卷调查、心理测量和案例分析。既注重学术的研究,也着力于研究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研究中努力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的结合。

内容简介

公共风险是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必须面对的风险。本书从个体和社会的角度分析了风险社会的特性,系统地梳理了社会视角的风险社会理论和个体视角的风险认知理论及相关研究,分析了如何使个体成为风险共同体成员的机制。此外,本书也从多个方面研究了不同类型风险下人们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包括对不同类型风险的认知及风险治理等。

目录

**部分 公共风险的理论和分析
**章 风险研究的理论与视角
一 风险与公共风险
二 风险社会理论
三 风险的文化视角
四 风险认知研究
五 风险管理
第二章 风险研究的方法和范式
一 风险研究的不同视角
二 风险研究的范式
三 本研究的方法和架构
第三章 风险社会与个体化
一 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个体化
二 风险社会与个体化社会
三 中国社会的个体化
第四章 风险类型
一 风险源
二 风险特征
第五章 公共风险的个体性与社会性
一 从“公地悲剧”到“公险悲剧”
二 风险源的个体性和社会性
三 风险收益
四 风险、资源、收益与风险行为

第二部分 公共风险的实证研究
第六章 风险认知
一 研究方法
二 风险源评价排序
三 风险源评价分类排序
四 风险与人格
五 风险与文化
第七章 公共风险认知
一 风险认知评价问卷的维度划分
二 个人和社会视角下的风险认知评价
三 影响风险认知评价的因素
四 不同视角下的社会风险认知评价差异
第八章 食品风险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数据、变量和方法
三 数据分析结果
四 结论与讨论
第九章 交通风险研究
一 汽车使用安全现状和相关研究
二 交通伤害的主要风险因素
三 对不当驾驶行为危险性的认知
四 驾驶态度
五 消极驾驶情绪
六 风险驾驶行为的影响因素
七 风险驾驶行为各因素间的关系
八 经验与对策
第十章 公共风险认知与风险治理
一 不当风险认知
二 “个体化”社会下的公共风险治理
第十一章 社会认可理论与公共风险防范和应对
一 社会认可理论的起源及其定义
二 社会认可的获得
三 社会认可的测量
第十二章 社会认可实践的可能性
一 社会认可的理念和方法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结果
四 讨论和建议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俊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室主任,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心理建设:社会治理的心理学路径”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治理智库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环境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应用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大数据网络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领域:(1)社会心态,在《社会学研究》、《社会》、《社会学评论》、《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江苏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战线》、《光明日报》等学术报刊发表《社会心态:转型社会的社会心理研究》、《社会心态的结构和指标体系》、《作为社会心态能量的社会情绪》等二十多篇社会心态的论文和研究报告,出版了专著《社会心态理论:一种宏观社会心理学范式》(2014),合著《当代中国社会心态研究》(2013);(2)监控社会,出版了专著《监控社会与个人隐私》(2007);(3)风险社会,主要关注风险的社会认知,个人与社会视角下的风险防范,完成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重点课题“风险认知与风险行为策略—民众风险心态测量与调查”,主持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个人与社会关系视角下的公共风险规避与应对”;(4)汽车社会,主编了汽车社会蓝皮书《中国汽车社会发展报告(2011)》、《中国汽车社会发展报告(2012~2013)》。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