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807010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44页
  • 出版时间:2021-01-01
  • 条形码:9787108070104 ; 978-7-108-07010-4

本书特色

像李白这样一位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诗人,我们对他的生平遭遇当然应该有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搜集文献资料,并参考他的作品来写一本传记性质的东西。李白诗中所直接表现的同情人民疾苦或表达人民愿望的诗句并不多,必须更深入地分析他的作品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将李白的一生分为“蜀中生活”、“仗剑远游”、“长安三年”、“李杜交谊”、“十载漫游”、“从磷与释归”、“凄凉的暮年”七个阶段。在这些阶段中,王瑶将李白的生平、经历、交游、行迹与其诗歌揉为一体,用简洁晓畅的语言进行描述,使得读者既能对李白的生平脉络有明晰的了解,又能在此过程中,体会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书中所援引资料丰富翔实,文献资料之外,并以李白诗作为内证,可说这部李白诗传的*大特点是“以诗证史”;而对诸多疑问,甚至尝试着进行辨析,如李白的家世与死亡,以及李白对杜甫的态度等,都大胆立论,自成一家之言。可以说,这本小书融汇了作者深厚的学养与功力,在短小的篇幅中浓缩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文学家诗酒人生的精华。

目录

人民热爱的诗人
蜀中生活
仗剑远游
长安三年
李杜交谊
十载漫游
从磷与释归
凄凉的暮年
诗歌的艺术成就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人民热爱的诗人 李白是我国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篇和事迹长期地为人民所传诵,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欢迎与爱戴。只要是读过唐诗的人,很少人不知道“黄河之水天上来”、“白发三千丈”、“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些名句的;像“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以及“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这一类的绝句小诗,更是流传得极为广泛的。这种情形也可以从关于他的事迹的传说中看出来,我们如果翻一下《方舆胜览》或《大清一统志》等书中关于地方名胜的记载,那关于李白的楼榭遗址的古迹,几乎布满了大半个中国。这固然是因为他游历的地方很多,“凡江、汉、荆、襄、吴、楚、巴、蜀,与夫秦、晋、齐、鲁山水名胜之区,亦何所不登眺”〔1〕。他诗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对于祖国的壮丽山河的歌颂;祖国的很多重要地方,他都去过,也都有诗篇来歌咏。但这并不是*重要的原因,因为到过那些地方的或者作过诗的人也多得很,而后人特别尊重李白的遗迹游踪,用建筑来指明和保护,用诗文来题咏和记载,那就充分地说明了人民对这样一位诗人的景慕与爱戴,他们是以李白在他们那个地方流连过而引为光荣的。 关于李白的许多传说也说明了同样的道理。唐朝就有人说他是“太白星”托生,又说他是“岁星”落世,又说他腰间生有“傲骨”,不能屈身。这当然是由于他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样的诗篇精神,以及他反庸俗的傲岸态度所引申出来的。他对皇帝自称是“偃蹇(倨傲的意思)臣”〔2〕,让当时为很多公卿大夫所巴结的太监高力士替他脱靴,这些都是人民所喜欢的。《醒世恒言》中有《李太白醉写吓蛮书》一篇(也收入《今古奇观》中),可以说就是集中了关于李白的事迹和传说而写出的,由此更增加了这些故事的普遍性。因为唐玄宗曾请他写过《答蕃书》,因此到由传说形成的小说里,《答蕃书》便变成《吓蛮书》了。又如根据前人记载,在我国著名画家所绘的图画作品中,以李白事迹为题材的也非常多,如《李白脱靴图》、《李白泛月图》等就是;从这一事实中,也可以看出后人对他的景慕来。此外,他的诗写得特别好,那当然是经过刻苦学习所致,因此不只各地有好些“李白读书台”之类的古迹,而且也形成了一些传说。《方舆胜览》记李白在四川眉州象耳山读书,想要中途放弃,后来在山下小溪旁遇见一个姓武的老媪正在那里磨铁杵,李白问她干什么,回答是“要做针”。李白很感动,遂归山终业。那小溪因此被称为磨针溪。至今民间还有“铁杵磨成绣花针,功到自然成”的谣谚。《酉阳杂俎》记李白曾前后三拟《文选》,因为不如意,都烧了,只留下《恨赋》和《别赋》(今只存《拟恨赋》一篇)。这些就好像传说李白是“锦心绣口,明月肺肠”一样,都可以看作是对于他的刻苦钻研和艺术成就的一种歌颂。 李白“醉后水中捉月而死”的传说是*富于浪漫情调的,也是*能代表人民对于李白的怀念和向往的。王定保《唐摭言》中记载说:“李白着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人水中捉月而死。”那地方还因此筑了一个“捉月台”。这当然不是事实,李白病剧时还把手集草稿交给了他的族叔李阳冰,赋《临终歌》才逝世的。但这个传说本身却是很能说明李白的性格的。李白本来爱漫游,“偶乘扁舟,一日千里,或遇胜境,终年不移”〔3〕的豪迈行为是常有的;另外他与崔宗之“尝月夜乘舟自采石达金陵,白衣宫锦袍,于舟中顾瞻笑傲,旁若无人”〔4〕,这个表示他的傲岸性格的故事也是为人所传诵的;他自己在诗中也曾说“解我紫绮裘,且换金陵酒”〔5〕,再加上他在诗中所常写的关于明月的歌颂,就自然会形成那个“捉月而死”的传说了。对于李白说来,明月是一种皎洁真率的象征。他自己的字是太白,他的妹妹叫月圆,他的孩子叫明月奴,叫玻璨,都是皎洁透明的象征。他说“欲上青天揽明月”,“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正因为他厌恶了社会上的污浊和庸俗,要求纯洁清新,才对明月有那么多的赞颂。乔仲常绘有《李白捉月图》,蔡琏题诗说:“寒江觅得钓鱼船,月影江心月在天。世人不能容此老,画图常看水中仙。”正因为当时的社会不能容纳这样狂傲地蔑视礼法制度的人,像他自己所说“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6〕,他才对“明月”(一种理想的寄托)寄托了那样多的深情。 类似这样的传说还有很多,酒店的牌子上写着“太白遗风”,戏里面有《太白醉酒》,甚至在和他没有什么关系的《打金枝》这一出戏中,郭子仪也在他的唱词里表白了李白曾经赏识过他的故事,而这些都是为人所常常传诵的。 这位诗人的性格是很卓特的。他不只会作诗,而且会论兵击剑,还曾为打抱不平杀过人。又善书法,黄山谷说他草书的风格“大类其诗”〔7〕。善饮酒是不用说的了,当时人就叫他“醉圣”;并且还会鼓琴,又健于谈论,当时人称赞他的谈论叫“李白粲花之论”〔8〕。据唐朝诗人魏万(即魏

作者简介

王瑶(1914-1989),字昭琛,山西平遥人,文学史家,上世纪30年代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后考入清华研究院中国文学部,师从朱自清攻读和研究汉魏六朝等中古文学。1946年留校任教,从事古典文学、现代文学的研究。1952年由清华转至北大中文系任教授。主要著作有《中国新文学史稿》、《中古文学史论》、《陶渊明集编注》等,其中《中古文学史论》虽是作者在青年时代写就,却一直是学界推誉的中古文学研究名著;《中国新文学史稿》则是20世纪50年代初*早出版的新文学史,由此奠定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科重要的开拓者和奠基者的学术史地位。其门下弟子孙玉石、钱理群、温儒敏、陈平原、赵园等,皆当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的领军人物。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