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307167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12
  • 出版时间:2020-10-01
  • 条形码:9787513071673 ; 978-7-5130-7167-3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本书是面向创造力研究、创新教育、人才培养研究者,用心理学研究范式、质性研究的方法探索创造力发展的机制。对创造力的由来,创造力的培养,创造力的形成有一个比较系统的梳理。

内容简介

人的创造力从何而来,一直以来有很多学科的研究者都致力于回答这个问题。本书仅从一个角度进行了探索,尝试在一定范围内回答这个问题。本书聚焦于人文社会和艺术领域的杰出人士,采用质性研究的范式,通过对深度访谈这些人士的资料进行挖掘,探索了他们的思维结构、人格特征、成长关键事件和关键他人,并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对整个资料的融会贯通,提出了创造性个体创造过程的张力—积蓄模型。本书是一个系统的研究梳理,通过对研究资料梳理获得研究结果,从而回答一个人的创造力是否可以培养。如果可以培养,该如何培养?

目录

**章创新与创造力研究的重要性
**节走近创新与创造力研究
一、创造力本质的探讨
二、关于创造力本质认识的研究视角
第二节已有创造力研究的梳理
一、创造力研究的历史进程
二、创造力研究方法的发展
三、创造力研究领域四种研究取向和有关研究的新趋势
四、已有同类研究的介绍和评价
第二章人文社会科学和艺术创造者创造力研究中方法学探讨
**节研究对象从何而来
第二节质性研究方法介绍
一、质性研究范式简介
二、质性研究的实施
三、本研究中克服的几个难点
第三节访谈法介绍
一、设计访谈提纲
二、访谈前的准备
三、访谈的实施
四、访谈的成果
第四节问卷调查法介绍
一、研究工具
二、研究程序
第五节自由联想测验法介绍
一、思维特征的测验范式
二、测验的实施
三、测验效度的保证
第三章人文社会科学与艺术创造者思维特征的研究
**节研究方法介绍
一、研究实施
二、研究资料整理
三、量化数据
第二节人文社会科学与艺术创造者思维特征的系统结构
一、系统结构获得的分析步骤
二、思维特征的系统结构描述
第三节人文社会科学与艺术创造者思维特征描述
一、人文社会科学与艺术创造者思维过程特征的
对比分析结果
二、人文社会科学与艺术创造者思维过程特征的差异检验
三、创造性思维特点分析
四、思维形式的特征
第四节人文社会科学与艺术创造者思维过程中思维
特征的比较
第四章人文社会科学与艺术创造者和文科与艺术学科大学生
创造性思维品质的比较
**节研究方法介绍
一、研究被试
二、研究步骤
三、数据整理分析
第二节两类人才的思维品质描述性分析
一、信度检验
二、描述性结果
第三节两类人才思维品质的量化比较
一、人文社会科学和艺术两个领域的创造者创造性思维
品质的比较
二、文科和艺术两个学科的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比较
三、人文社会科学与艺术创造者和相应学科的大学生
创造性思维品质的比较
四、创造性人才与领域新手思维品质的比较分析
第五章人文社会科学与艺术创造者人格特征的研究
**节研究方法介绍
一、抽取意义单元形成人格特征要素点
二、进一步归纳要素点为概念词
三、对概念词进一步归纳,得出的核心类别
第二节人文社会科学与艺术创造者人格特征描述性分析结果
一、人文社会科学与艺术创造者人格特征的对比分析
二、人文社会科学与艺术创造者人格特征的差异检验
第三节人文社会科学与艺术创造者的人格特征思考
一、显著特征维度
二、人格特征的层次性
三、坚持对创造性成就的重大意义
四、独立性、自信是外界适应力的重要指标
第六章人文社会科学与艺术创造者人格特征的反身认知
**节研究方法介绍
一、研究被试
二、研究工具
三、研究程序
第二节人文社会科学与艺术人才的人格特征的自评结果分类
第三节人文社会科学与艺术创造者自评的核心人格特征
第四节人文社会科学与艺术创造者核心人格特征的结构
第五节人文社会科学与艺术的创造者人格特征的层次性
一、人文社会科学与艺术的创造者核心特征的分类
二、高心理健康水平是人文社会科学与艺术创作的重要条件
第七章人文社会科学和艺术创造者成长过程中关键影响事件
**节研究方法介绍
一、抽取意义单元形成的影响要素点
二、对要素点进一步归纳得到的概念词
三、对概念词进一步归纳,发展出的核心类别
四、人文社会科学与艺术创造者关键影响事件
描述性分析结果
第二节系统教育的作用
一、兴趣的引路——启蒙
二、大学教育——创造性成就取得的必经之路
三、中小学的教育形式
四、出国留学的意义
第三节社会的职责
一、时代对一个人的影响
二、环境的价值
第四节优秀体验的作用
第五节机遇——成就的必要条件
第八章影响人文社会科学与艺术创造者发展的重要他人
**节研究方法介绍
一、编码过程
二、影响源被提及的频次分布特征
第二节人文社会科学与艺术创造者发展过程中影响源的作用
一、影响作用与人物的对应关系点
二、不同影响源作用的重叠模型
第三节人文社会科学与艺术创造者发展过程中重要他人的
影响机制
一、教师作用的具体分析
二、家庭成员作用的具体分析
三、社交中他人作用的具体分析
第四节各影响源的多重影响作用
一、教师的独特作用
二、父母的长远影响
三、政治人物的独特影响
四、“守门人”与镜映现象验证
五、其他“人物”的影响作用
第九章人文社会科学与艺术创造过程的探索
**节研究方法介绍
一、双重模型编码概述
二、历程编码举例
三、次历程编码
第二节创造过程的张力积蓄—释放模型
一、创造过程的张力积蓄
二、创造过程的张力释放
第三节张力积蓄与释放的双过程结构阐释
一、积累与挖掘的重要性
二、创造的延续性特征
三、创造性成就的突破点选择
四、思考在创造过程中的意义

第十章创新培养和创造力培育的反思
**节社会与时代对人才成就的影响
第二节个体的创造性体现于内外结合的健康自我
第三节对创造力培养的启示
一、创造力一样可以在非天才身上实现
二、优秀体验搭建日后创造的基础
第四节现行教育的反思
一、家庭教育给予的环境和文化的熏陶还有待提高
二、小学阶段教师的人格魅力更胜于知识的传授
三、大学教育阶段的培养方法有待深思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第十章创新培养和创造力培育的反思 创造力不是一个静态的实体。它可以培养和发展人。事实上,大多数创造性研究的应用都是为了这个目的。创造力研究的主要应用之一是开发或实现创造性潜力(Runco,2016 )。关于创造力本质和相关因素的新发现通常被认为能为*终提高创造力的干预策略提供见解。理解创造力的“自然”发展,也可以为创造潜力的实现提供*佳环境。 **节社会与时代对人才成就的影响 本研究*大的发现是:一个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生存,更不可能超脱时代所赋予的使命。“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基本的衣食住行层面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分工;而在创造的层面上,创造性人才更特别关注社会、时代和自我的关系。他们也正是因为这点,才得以从某个领域脱颖而出,实现创造性的突破。 这点发现和以往创造力研究中的动机研究有相似之处。什么样的动机驱使创造性活动?以往创造力的研究者在创造的动机研究上曾经取得很多的研究成果,关于创造动机的研究也经历了一个从关注内部动机到关注外部动机的过程。 在内部动机的研究方面,斯腾伯格和卢伯特提出的创造力投资理论认为:创造的动机主要关注任务的动机,并且提出这种取向更多的由内部动机产生(Sternberg,1991)。另外还有很多心理学家提出内部动机是个体取得创造性成就的主要要素。研究还发现,富有创造性的人在面对挑战性的任务时充满活力、富有坚持性,这也是内部动机水平高的标志。这些强调高内部动机水平的特征和要素在本研究中也得到充分的验证。 关于外部动机对创造性活动的影响,国内外学者也进行了相关研究。国内学者张景焕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提到具有较高价值内化和远景驱动效应的外部动机对创造会产生积极影响。国外学者在外部动机对创造力的影响中关注激励、奖赏、限制、启发等控制性条件的改变,以及信息性要素的变化等外部动机要素对创造产生的影响。但需要注意的是,他们的研究结果并不十分一致,对相关外部动机要素产生的影响究竟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部分学者的研究结论呈现截然相反的结果。 更进一步的观点倾向认为在富有创造性的个体身上,某些类型的外部动机可以和内部动机共存,并且认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可以同样驱使人增强发现问题的能力(Amabile,1994)。这种观点与本研究的结果是比较契合的。本研究结果表明在人文社会科学和艺术领域的高创造效标群体的身上充分体现了内部和外部动机可以并存的特征,并且这种并存产生了积极的相互影响。 但本研究更大的发现在于更为深刻地挖掘出远景驱动下外部动机对创造个体产生的极其重要的影响,而且这种外部环境引发的外部动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创造个体与社会、时代的紧密联系上。以下分别从本研究的四个研究视角逐一分析时代、社会要素对人才创造性成就的影响。 在思维特征上,我们从这些被试身上得出思维的系统性,正是这样一个特征的体现。思维的系统性实际上是强调一个对生活有体会、有认识的个体才可能取得创造性成就。因为创造本身就源自生活,而*终又必将还原到生活中。同时这种思维的系统性还包括对人生命本体意义的关注和思考,并把这些思考引入个体的创造当中。人从生到死的生命状态是自然社会赋予每个人的意义,这些创造性人才普遍关注这个自然社会赋予人生命的*深层次的意义,强调尊重自己的感觉、生理需求和满足感。这些都是个体把自我当作社会属性的自我来思考的证据。 在人格特征上,我们也同样发现,有抱负有追求是创造个体所应该具有的品质;但这还不够,创造个体还应该有社会责任感、有国民意识,总是在不断思考国家、社会命运,寻求在自己领域能够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突破,这些品质也是这些创造性人才身上不可或缺的品质。举例来说,杜甫其人被人称为诗圣,其诗被人称为诗史,其诗风沉郁顿挫、饱含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以上的思维特征和人格特征必然会在创造力实现的机制中、个体创造的过程中体现时代特征的影子。不同的时代会给创造个体带来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它可能会直接促使一个人的成功,所谓时势造英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但它也有可能让原本有相应天赋和才能的人泯然众人、在历史长河中只留下浅淡的痕迹,比如历代的文字狱所造成的直接影响。还有一种是极富才能的人在不同的时代下造成的身份差别,十分广泛流传的许邵对曹操的评价便直接显示了这一点“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 以上所说的是时代对一个人的被动影响,人们对这种影响并没有反击之力,只能被动接受命运的“馈赠”。但除此之外时代的影响也会被一些创造性人才主动关注并利用,这些创造性人才对社会的关注直接表现在他们对时代的深刻认识和反思,比如俗话说的“国家不幸诗家幸”,这句话用诗人的话解读便是“以社稷丘墟之感,发为慷慨悲歌,有不求工而自工者。此固地为之也,时为之也”。 一般来说,时代特征越鲜明,那么在这个时代特征的导引下,留下的时代烙印就越清晰。回顾我们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史,留下时代烙印的社会正是那些有着鲜明时代特色的年代。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众多的思想家,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唐宋时代出现一系列诗、词、散文大作家,呈现群英荟萃的景象;五四运动前后,众多思想家、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在文坛上大放异彩,这些都是那个特殊的时代造就的创造性的人物。包括我们今天研究的这些被试,他们年龄群指向的“文化大革命”——这一他们所经历的时代特征中*为鲜明的一个事件——同样给这些被试群体带来巨大的影响,他们的创造性成就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那个时代。 以往的研究也有不少谈及创造有很强的时代性特征,认为很多因素都会对创造力产生影响。斯腾伯格和卢伯特(Sternberg and Lubart,1995)发表的文章概括出,深层文化模式的稳定性与该文化模式中的个体创造性水平呈负相关,社会组织、经济和宗教领域的基本文化模式相对稳定,因而这些领域中的创造性并不明显。而我们研究验证的时势造英雄的道理也正是印证了时代的变化和不稳定性特征对个体创造水平的影响这一点。 这些年,我国的学术界总是在讨论为什么我们本土生长的各领域人才少有能在诺贝尔奖这个代表科学*高荣誉的领奖台上有所斩获。我们认为本研究的结果可以给出一定的启示。在我们看来,应该是我们的时代特征中培养这种荣誉的土壤还不够肥沃,整个国家在科学探索的这条道路上还没有足够的积淀。可喜的是,随着我国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基础日益变得雄厚,我们的国家有了更加强大的力量发展我们的科学、倡导我们的文化。在这种大环境的推动下,假以时日,我们的国人一定会在创造的领域中取得更高的成就。 第二节个体的创造性体现于内外结合的健康自我 对创造个体的人格特征研究一直是创造力研究的一个主要视角。几十年来的研究结果充分证明创造个体的行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稳定的,这些行为方式可以有效地区分创造性个体和非创造性个体,这其中通常通过人格可以预测个体在领域中的创造性成就。 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了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来探讨创造个体的人格特征,研究结果发现通过质性分析的方式和通过实证范式的方式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 通过质性分析得到的19个人格特征在被试自我评价的核心人格特征中大部分都得到了验证。仅有完美倾向、目的性、强执行力、淡泊名利等几项没有在问卷自评中得到验证,主要是因为问卷中并没有出现与这些特征词相关的自评。而且对目的性和强执行力这两个词,如果我们仔细思考,在自评特征中也是很难自评的,而在质性分析中恰恰容易在对“故事”的细致分析中得出。这样的结果,一方面,相互印证了两种方法得出的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也充分说明质性研究范式的优势所在。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可以更深地挖掘信息本身所能解释的意义,得到更为深刻的结论。 从结果本身深层次的分析来看,本研究发现的19个人格特征中部分和以往国内外的研究相一致,比如容易接受挑战、不受传统束缚、自信、自我接受、有抱负、有雄心、独立、自制等人格特征。 但是对是否有责任感、是否乐于与人合作、友好与否这些与外界社会的关系处理的人格维度上的研究结果并不十分一致。以往的研究中更多的认为创造个体表现为低社会责任感、专制、不友好、冷漠等特征。本研究又进一步通过找寻核心概念词之间的关系和科学的聚类统计分析方法,深入分析这些人格特征。同时将发现的创造个体的人格特征进行进一步归类,归类结果表现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艺术领域的创造者的人格特征体现为内外兼修的综合特征——人格特征包含了积极的自我状态和良好的外界适应两个层面。 这个结果如果我们放在强调集体、强调关系取向的中华文化背景下去思考,并不难理解其中的原因。归根结底,创造实际上是一个资源整合的过程,也就是将内外的各种资源*终整合成为物化的创作作品的过程。创造个体自身良好的状态、积极的心态无疑是创造动力的重要来源,同时与外部世界维持有效联系的能力无疑更是赢得资源并且将这些在个人的心理世界进行富有意义的整合的重要前提。金盛华(1992)在发表的论文中提出,创造可以有自发创造和理性创造的类型划分。从客观上,自发创造是可遇不可求的过程,创造的本身并不具备直接的目的性,创造性产品的价值也是随着后来的社会观念演化而逐步产生的。如凡·高的绘画、贝多芬的音乐,都带有这种鲜明的特点。但不可否认的是更多的创作成果,从原子弹的爆炸成功,到航天飞机的升空,实际上都是自觉的理性创作。中国国家科学技术的*高奖项先后分别授给了两位解决粮食问题的育种专家,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目的性创作的价值和地位。由此可以相信,多数成功的创造,包括在中国文化背景中的艺术创造,自身心态和自身与外部环境的联系状态都是创作成就的重要预测源。 第三节对创造力培养的启示 一、创造力一样可以在非天才身上实现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思维结构的外围要素中,除天分这个重要因素外,兴趣也是影响创造思维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要素。 通过对创造个体思维特征的系统结构进行研究,我们发现虽然天分对一个人在取得创造性成就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很多的创造个体或多或少地提到了兴趣对他们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时甚至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通过对被试的成长和创造历程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兴趣是可以培养的。有些被试早期的兴趣并不在他们现在所从事工作的领域上,可是由于时代的影响,原先的那条求学进取之路、成就上升通道变得异常艰难,甚至完全隔断。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能转向另一个学习领域,“无心插柳柳成荫”,他们在新的领域中感受到巨大的乐趣,并*终在兴趣的指引下取得创造性的成就。这种现象,很多被试都有所体现。 这一发现启示我们,创造成就的实现不仅仅是一些具有天分的人的特权,通过激发兴趣,非天才也同样可以在兴趣的带领下,通过个人的不懈努力,到达创造的彼岸。爱因斯坦就说过“兴趣是*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哲人的话都说明了兴趣对一个人重要性。 但是,兴趣的培养在我国的教育现况中十分令人担忧。杨振宁曾在以“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为主题的首届中国文化论坛中做了题为“大学教育与文化自觉”的报告,发言中特别严肃地讨论过这个问题。他认为现在的学生都非常努力和用功,但是视野却很窄,仅仅关注和学习相关的课业,缺乏广泛的兴趣。而目前学术界前沿非常广阔,在这样复杂的情形下,要想提出真正有创新的想法,必须要培养广泛的兴趣和关注点。 二、优秀体验搭建日后创造的基础 赞赏教育、成功教育是现在教育领域中非常推崇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认为学生改变自我的心理原动力是因为人类本能中*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赏识。许多的教育实践都已经证明真诚地赞赏是学生获得成功的源泉,赞赏确实能创造奇迹。 本书的研究结果也充分体现了优秀体验对一个人成功的价值和意义。在38位被试中有9位在讲述对自己有影响的事件中提及优秀的体验对自己的巨大影响作用,仅排在“文革”、大学、中小学教育之后。创造个体正是因为这些优秀体验,才在日后的自我成长过程中逐渐成为一个能够认识优秀自我、感受高自我效能感的人,从而为以后的成功道路奠定了一个积极的基调。因此,从小在赞赏教育、成功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人,在这种教育的过程中无疑积攒更多个体的成功体验,这无论对他们日后的创造性成就还是对他们自我人格的树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曾经有一段时间各种微信公众号纷纷宣传名为“哭声免疫法”的育儿经,大体意思是,如果孩子摔倒了,不要去抱他、不要去哄他,孩子哭够了就会自己站起来,而且将会变得更加坚强、独立,这种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赞赏教育的反面。很多人都不了解的是,这套理论源于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而事实证明在这种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大多自卑内向,甚至可能会出现心理或者精神问题。这也从反面印证了赞赏教育的必要性。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提倡的赞赏教育,不仅仅是表现在口头上的空赞赏,也不是不分是非一味赞赏,更主要的是需要精心设计,创立好的环境,给予产生好的行为的机会。在有章可循的优秀中,再给予赞赏,才是能够积累的优秀体验,才是有助于建立积极自我的认识。 这一点对现阶段的家庭和学校教育非常有启发意义。一方面,家长和老师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积极给予正向的鼓励,从而令孩子获得积极优秀的体验;另一方面,家长要尽量给孩子创造能够产生优秀表现的机会和告诉孩子成为优秀的途径,可以使孩子更为有效地产生好的行为,得到他人的鼓励和赞美,从而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第四节现行教育的反思 一、家庭教育给予的环境和文化的熏陶还有待提高 不少被试在陈述家庭对自己的影响中都提及了家庭环境中的文化氛围对自己的潜移默化的熏陶,这种非强制性的、弥散式的教育渗透,恰恰使幼小的孩子接受了*好的启蒙教育,从小就种下了日后成功道路上的种子,正如古语所说“言传身教,身行一例,胜似千言”。 反观当下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却发现我们的家庭教育给予的环境和文化的熏陶还有待提高。我们国家现阶段非常重视孩子的学前和学龄早期的教育,从各地开办的各种学习和特长培训班的火爆场面就可以知晓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但实际上,这种参加外在形式的培训班的效果,远远不如家庭文化氛围的营造给予孩子的影响。反思一下,我们现今的家庭,有多少父母还能天天坚持读经诵典,又有多少父亲还能和自己的孩子共同欣赏俄罗斯诗歌的意境美,又有多少母亲能够弹着钢琴为家里营造自然的音乐之美,还有几家的祖父母能够在孙儿睡前浅吟诗歌伴其入眠? 二、小学阶段教师的人格魅力更胜于知识的传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授业解惑是社会所认可的教师的职责。但除此之外,我们经过研究还发现:在个体成长的道路上,尤其是小学阶段,教师的角色不仅仅表现在传授知识上,更主要的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所给予孩子日后成长的无限动力。小学阶段,孩子们正是精力无限、对世界充满好奇的时期,孩子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初步建立阶段。而在当代孩子的成长模式中,老师无疑是与孩子相处时间相对较多的那一类人,加之小学阶段的孩子总会对老师产生一种莫名崇拜的心理,因此,这个时期老师的言传身教无疑会对孩子产生极大的影响。 由此我们认为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更甚于知识的传授。我们可以试着对比思考一下,一个每天都认为自己的工资太低,想着如何挣大钱的老师能给予学生什么?一个相信科学改变命运、相信知识殿堂具有无限魅力并将自己的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的老师能给予学生的又将是什么? 三、大学教育阶段的培养方法有待深思 大学的系统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本研究中的被试无一不是受过系统的大学教育、接受过各个领域*为优秀的老师的教导。 但各位被试提及的其所受到的教育影响,不仅仅是来自课堂上简单的知识传授,更多的是方法上的影响和学术研究上的指引,以及人格魅力的影响。这些被试对老师给予的方法的获益远远大于知识本身的获益。 而现今我们大学教育却远远不能达到这样的程度,更多的还只能是通过学分,通过简单的知识灌注来完成大学教育。中国的大学教育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本人都太功利地关注自己的未来走向,而忽视了方法和程序的学习,使学生都陷在狭窄的专业中钻研,而忽略了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多方面的认识,忽略了对世界上学术前沿的广泛了解。 另外,现今时代的大学生还有一个值得反思的现象就是缺乏“读书”意识和习惯。从数量上来讲,现在学生读书的绝对数量一点都不少,但是从读书的广泛性和内容上看,现今时代的学生读书太少了。“书”作为影响我们研究被试的虚体人物之一,对各位创造者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有些个体直接说读书造就了自身。而且在访谈过程中,我们几乎在每个被试的家中,发现*多的有形资源就是书,可见书对他们的重要作用。而今天的大学生,又有多少人还保持着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让自己总是处在思考的状态中呢?我们现行的教育显然十分需要去关注学生的读书意识和习惯的培养。

作者简介

王静,1998年大学毕业,投笔从戎,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名文职人员,2001年重新回到校园攻读硕士、博士,2007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毕业,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心理学,之后到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主要开展传播心理学研究,2009年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后出站后到北方工业大学工作。 主讲《心理健康与生涯规划》,《人际关系心理学》,《成功心理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等课程,课程受到同学们广泛欢迎,选课人数大大超过课程容量。关注人际关系、自我发展、社会风险安全心理等主题研究。先后在心理学核心刊物发表多篇文章,参与过国*级课题研究和著作编写工作。 2019年6月在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大学时代:从朋友圈说起》,同年8月将“有声信息网络传播权”授权我社,我社即将与“喜马拉雅”有声书平台开展合作。《大学时代:从朋友圈说起》2019年6月出版至今已发出400多册。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