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绩效团队应该这样带

包邮高绩效团队应该这样带

¥44.4 (7.2折) ?
1星价 ¥44.4
2星价¥44.4 定价¥6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172700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58
  • 出版时间:2021-03-01
  • 条形码:9787521727005 ; 978-7-5217-2700-5

本书特色

《金融时报》《华盛顿邮报》《商业内幕》推荐阅读 《万维钢??精英日课》第三季精选图书 畅销书《现在,发现你的优势》作者新书

内容简介

身为领导者,你或许尝试过让团队提升绩效的各种方法,比如贯彻自上而下的工作计划、工作目标和反馈机制,提升自我领导力,招募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事实上,这些做法可能适得其反。 盖洛普绩效专家马库斯和思科领导力专家阿什利经研究发现,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式过于追求均一性,很多被当作管理准则的做法,到头来只会扼杀员工的个性和工作积极性。要想打造高绩效团队,领导者需要明白这九个道理: 1. 员工更在乎团队体验,而非公司文化。 2. 制订计划不见得能成功,让员工掌握信息和情报更重要。 3. 领导者不要自上而下布置目标,而应灌输意义和价值。 4. 优秀的人才不是全才,而是专才。 5. 相比反馈,人们更需要关注。 6. 我们无法客观地评价他人,我们只能真实评价自己的感受。 7. 不要以“潜力”为标准将员工区别对待。 8. 在工作中找到热情,比追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更重要。 9. 领导力是个谎言,有人追随的领导者才是真正的领导者。 这本书突破了人们对团队管理的惯性认知。那些初次担任领导岗位的,以及处于团队管理瓶颈期的领导者,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方法。

目录

1 员工在意自己在哪个团队

员工更在乎团队体验,而非公司文化。

2掌握情报才能成功

制订计划不一定能成功,让员工掌握信息和情报更重要。

3好公司会灌输意义

领导者不要自上而下布置目标,而应灌输意义和价值。

4 优秀人才都有专长

*好的人才不是全才,而是专才。

5 员工需要关注

相比反馈,人们更需要关注。

6 人可以真实地评价自己的感受

我们无法客观地评价他人,我们只能真实评价自己的感受。

7 员工有动量

不要以“潜力”为标准将员工区别对待。

8 *重要的是对工作的热爱

在工作中找到热情,比追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更重要。

9 我们追随的是专才

领导力是个谎言,有人追随的领导者才是真正的领导者。


附录一:ADP研究所全球员工投入度研究

附录二:在思科,我们确定无疑的7件事

注释


展开全部

节选

马克??扎克伯格、雪莉??桑德伯格和楚埃??凯西,他们并不完美,我们也不会认为这些人会自称完美。但如果想让团队成员或整个公司的员工团结一致,你可以学习他们有条不紊、坚持不懈、准确而广泛地灌输意义的方式。 具体来讲,他们运用了三种方法。 **,表现价值:写在墙上的标语。不是让你真的把价值观写出来。许多管理者和许多公司着手开展这一项活动,结果写出了一串毫无特色的价值,比如正直、创新、团队合作—这种东西跟商场播放的背景音乐一样没有意义—还很疑惑为什么没起多少作用。要运用创意,将想要传达给员工的意义具象化。不要告诉他们你重视的价值,要展示给他们。你希望他们看到并体现在工作中的究竟是什么?Facebook大楼里保留的Sun Microsystems的logo、对海报的推崇,以及“黑客公司”标牌,都是生动的例子。 你表现的价值是什么?你在墙上写了什么?你的员工走进公司会看到什么?他们拐个弯又会看到什么?这些东西向他们展示了你的何种价值? 第二种灌输意义的方法是仪式。Facebook 有著名的两个月一次的“黑客马拉松”;来福鸡周日不工作;沃尔玛和山姆会员店创始人萨姆??沃尔顿(Sam Walton)每周五都要进行一个仪式,直到身体状况不允许为止:他会挑一家店,移动某个端头货架上陈列的商品,周六再回来看哪些东西卖掉了。这是他自己快速获取市场情报的方式,这个举动传达给员工的是,他坚信没有人比顾客自己更了解顾客,老板也不行。 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你已经有了仪式。这类仪式就是你反复做的事情,向员工传达你认为有意义的事物。我们只要跟随你一周,就能找到这种仪式。比如说,你要去开会,你会什么时候到场,是早到5 分钟还是晚到5 分钟?你会穿什么衣服?你会先问问团队成员的个人生活,还是会直接进入主题?**个发言的是谁?你会允许团队成员畅所欲言,还是会打断他们?会议时间长吗?你是否会为了结束会议而阻止员工发言? 这些都是你的仪式,团队成员都能看到、解读并得出结论—你是否希望他们做某件事。问题不在于你有没有仪式,而在于你有没有仔细考虑过自己的仪式会传达什么信息。 仪式能够生动地表达领导者重视的意义。我们来看Facebook 和史蒂夫??乔布斯的两个例子。每周临近周末,扎克伯格或桑德伯格会到Facebook *大的食堂召开全体会议,员工可以自由提问,两位高层领导者会尽力回答所有问题。这个会议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回答实质内容,而是强调Facebook重视透明开放,为此可以让高管们每周腾出一大段时间为员工解答问题。 与之相反,乔布斯重视美观远甚于开放,因此乔布斯每三个月举行一次的全体会议跟Facebook截然不同,被全世界当作产品发布会。每次“发布会”上,乔布斯会详细介绍每件产品的设计美学,或者硬件、软件复杂精密的生态系统,或内容、代码的巧妙整合。我们这些消费者只会对着新产品惊呼,而真正的听众—苹果员工则在认真观看、做笔记。他们能看出领导者崇尚美学和创造精美之物的乐趣,而且自己也倾向于这种价值观。 否则他们会转投Facebook。无论如何,产品发布会都达到了其真正的目的:向苹果团队灌输乔布斯重视的意义。 第三种方法是讲故事。来福鸡在研讨会上展示运营者资料,充分发挥了讲故事的力量。公司花时间去每一位运营者的店铺拍照,了解其家庭及所在社区,由此才能将运营者的故事分享给公司其他人。 许多优秀的领导者都擅长讲故事,不是说他们很会写小说和剧本之类的,而是他们擅长在会议、邮件和电话里利用小故事向员工灌输意义。他们总是在讲这种小故事,因为他们选择的故事可以传达自己重视的东西。故事能够向人们呈现世界的意义。因此各种宗教都要讲创世故事,故事里包含隐喻,帮助我们了解其寓意。你可以通过团队成员自己讲述的故事了解这个团队*看重什么。 举个范围大一点儿的例子,假如你稍微注意一下英国,你就会得知英国人热衷于谈论三场战役:克里米亚战争中的轻骑兵冲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不列颠空战和敦刻尔克大撤退。当然,一个国家的人反复讲述很久以前的战争故事没什么可奇怪的,但奇怪的是英国在这三场战役中并未取得胜利。轻骑兵冲锋极其惨烈,不列颠空战和敦刻尔克大撤退更多是为了避免失败而非争取胜利。那么,英国人为什么反复谈论这几场战役呢? 因为这些故事表现了英国人认为有意义的品质:决不放弃, 决不妥协。英国人重视决心和勇气甚于胜利,所以他们反复讲述勇往直前撞南墙的故事。a 人们以这种方式建立了共同的意义。 每时每刻,在每一场对话和会议中,你都在有意无意地讲故事。你在讲怎样的故事,这些故事会如何表达你重视的意义?

作者简介

Ashley Goodall目前是思科负责领导力和团队智慧的高级副总裁。此前,他曾担任德勤(Deloitte)的董事兼首席学习官。马库斯·白金汉(Marcus Buckingham)于1987年毕业于剑桥大学,获社会和政治学硕士学位。目前经营自己开设的顾问公司,业务包括企管顾问、教育训练以及在线教学。他曾在盖洛普公司供职17年。其间,他主导了对全球**领导者、经理人和工作单位的研究,后来成为作家、研究员以及演说家,每年对全球超过250万名听众演说。基于这项研究,他出版了两本畅销书《首先,打破一切常规》和《现在,发现你的优势》。马库斯·白金汉还一直为《纽约时报》、《财富》、《商业周刊》、《快速公司》等杂志撰写深度报导。被尊为全球**的员工效率以及领导和管理实践的专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