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农业: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数字农业: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1星价 ¥59.3 (7.5折)
2星价¥59.3 定价¥7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307336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195页
  • 出版时间:2020-12-01
  • 条形码:9787513073363 ; 978-7-5130-7336-3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农业问题专家学者,数字农业领域从业者,农业问题爱好者本书结合*新的国家政策中有关数字农业的发展规划以及我国农业面临的生态危机和食品安全问题,介绍我国数字农业的基本概念、发展背景和发展现状。深入阐述物联网技术、“3S”技术等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具体应用,探讨数字农业的主要发展模式,并详细介绍数字农业优秀案例,指出数字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给出可参考的政策建议。

内容简介

本书详细介绍了数字农业的发展背景、发展现状, 论述了数字农业的主要环节, 分析其主要的技术类型, 并对我国数字农业发展的典型应用模式进行研究, 指出当前我国数字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并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目录

**章 认识数字农业
**节 数字农业发展背景
一、数字农业发展的历史背景
二、农业发展的现实需求
第二节 数字农业的概念
第三节 数字农业的环节
一、智能化农业生产
二、网络化农业经营
三、高效化农业管理
四、便捷化农业服务
第四节 数字农业的价值分析
一、提高农业生产力
二、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
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四、方便信息快捷传输
第二章 中国数字农业发展现状
**节 中国数字农业发展成就
一、技术储备不断增强
二、物联网应用成效显著
三、农产品销售模式加速转变
四、人才支撑日益加强
五、“三农”信息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第二节 中国数字农业支撑体系
一、国家政策支撑
二、科技支撑
三、基础设施建设支撑
四、人才支撑
第三章 数字农业关键技术
**节 农业物联网技术
一、农业物联网发展概况
二、农业物联网的技术架构
三、农业物联网的主要应用领域
四、农业物联网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农业大数据技术
一、我国农业大数据发展概述
二、农业大数据的类型
三、农业大数据的功能分析
四、我国农业大数据发展面临的问题
第三节 人工智能技术
一、我国农业领域人工智能发展概述
二、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主要应用
三、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应用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3S”技术
一、“3S”技术概述
二、“3S”技术在精准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三、“3S”技术在农业应用中的挑战
第五节 区块链技术
一、区块链技术的概念和特点
二、区块链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条件
三、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农产品溯源体系优势
第四章 数字农业国外发展现状
**节 美国数字农业发展概述
第二节 日本数字农业发展概述
第三节 荷兰数字农业发展概述
第四节 澳大利亚数字农业发展概述
第五章 数字农业主要模式分析
**节 数字农业生产——设施农业
一、设施农业概念
二、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三、信息技术在设施农业的应用进展
四、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的问题
第二节 数字化农产品流通——农产品电子商务
一、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价值分析
二、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分析
三、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特点分析
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数字化产品营销——农产品品牌建设
一、农产品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
二、互联网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三、互联网+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实现方式分析
第四节 互联网+信息服务——互联网土地流转
一、互联网土地流转现状
二、发展农村土地流转的意义
三、互联网土地流转模式解读
四、互联网土地流转主要平台特点分析
五、农村土地流转面临的问题
第五节 互联网+乡村旅游
一、“互联网+乡村旅游”的背景和发展现状
二、“互联网+乡村旅游”模式分析
三、“互联网+乡村旅游”案例
四、“互联网+乡村旅游”面临的问题
第六节 数字化乡村政务
一、数字化乡村政务背景
二、数字化乡村政务功能分类
三、数字化乡村政务地方案例
第六章 发展数字农业面临的问题和建议
**节 发展数字农业面临的问题
一、数字农业的发展缺乏顶层设计
二、农村物流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三、数字农业发展成本较高
四、数字农业人才不足
五、农业配套设施建设滞后
第二节 发展数字农业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政府部门顶层设计
二、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三、加强农村物流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四、加大技术推广应用扶持
五、加快培育现代化新型职业农民
第三节 因地制宜发展数字农业
一、地方层面
二、企业层面
参考文献
附录 数字农业企业
展开全部

节选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也是我国从业人口*多的产业,具有安天下、稳民心的功能。当前,我国农业依然面临诸多困境,存在生产效率低下、农民增收缓慢、农业资源短缺、食品安全问题突出、污染加重等多方面的困难和挑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长期落后的面貌至今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以其灵活便捷、应用性广、渗透力强等优势和功能,在改造提升农业的生产模式、农产品流通模式和农业信息服务模式等环节,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上述农业问题的解决和改善。数字农业将会给中国农业带来巨大的机会,引领农业朝着智慧化、生态化、精准化的方向提升。

作者简介

朱岩,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先进信息技术应用实验室主任、医疗管理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等职务。兼任央视财经评论员、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互联网经济与产业创新发展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信息化百人会成员、中国数字经济百人会专家、上海市信息化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商务部电子商务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DNSLAB专家组成员、中国软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IEEE计算机协会区块链委员会技术顾问、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科技咨询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区块链分会理事长、中网联数字经济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 田金强,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研究员,毕业于清华大学法学院。主要从事数字农业、县域经济、乡村治理与乡村建设等领域的研究。曾主持和参与四川省开江县、江苏省溧阳市、河北省邢台市等地的农业发展规划项目。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智库网”全文收录文章两篇。 刘宝平,江苏徐州人。1985年至1989年就读于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获得学士学位;2009年至2011年就读于长江商学院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专业,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17年至今清华大学EMBA学习。 1989年来京自主创业从事农产品营销,投身农业行业近30年,在现任北京东昇农业技术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是公司创始人。北京东昇农业技术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现下属子公司20余家,经营范围涉及农业、互联网、物流和房地产等多领域。在农业领域里,形成了从籽种、种植、加工、销售、仓储物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刘宝平同志同时担任全国青联委员、北京市青联常委、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徐州商会常务副会长。鉴于个人对北京农业发展的突出贡献,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农村优秀人才”、“全国优秀青年乡镇企业家”、“北京十大杰出青年”、“北京市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 于志慧,在英国取得经济学与管理(BSc)学士学位,市场营销与管理(MA)硕士学位,清华大学EMBA。曾任职BSRIA亚太区总经理兼首席顾问,在职10余年间,服务上百家全球领军企业,并为数十家世界500强企业做全球市场战略咨询项目。于2018年9月起任北京耕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东昇集团)总经理,负责企业由传统农业向数字农业、垂直农业、农业自动化等现代农业形式的转型,同时任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现代农业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曾在第四届食品与国家安全论坛主持对话环节。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