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305211850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3cm
- 页数:560页
- 出版时间:2021-02-01
- 条形码:9787305211850 ; 978-7-305-21185-0
本书特色
★首次在一本书中展现了“文化记忆研究指南”这一跨学科的国际性领域。 ★阿莱达??阿斯曼、扬??阿斯曼、阿斯特莉特??埃尔……记忆研究领域的41位一流学者。 ★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神学、文学研究、媒介研究、哲学、心理学、神经科学……跨学科方法的汇集。 ★个人记忆、群体和家庭记忆、民族记忆、记忆媒介、跨国性记忆之场……文化记忆研究基础概念的全面呈现。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六编, 每一编都与文化记忆研究的历史性和系统性方面有关。**编主要探讨新兴的国际性跨学科记忆研究当中可能*有影响的概念, 即皮埃尔·诺拉的“记忆场域”。第二编呈现了根植于文化史的记忆研究的情况。第三编转而关注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出现的不同的记忆研究类型。第四编包含的心理学概念架起了一座桥梁, 连接起从人文和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的记忆研究。第五和第六编转向文化记忆的物质和媒体维度。
目录
1文化记忆研究导论 / 阿斯特莉特??埃尔
**编 记忆之场
23位置记忆——记忆之场 / 皮姆??邓布尔
33意大利的记忆之场 / 马里奥??伊斯能希
45作为记忆之场的“中欧” / 雅克??勒莱德尔
59美国历史和文化中的记忆之场 / 乌多??黑贝尔
78记忆之场与战争阴影 / 杰伊??温特
第二编 记忆与文化史
97记忆与心态史 / 阿龙??康菲诺
107文化记忆的发明 / 迪特里希??哈特
123经典与档案 / 阿莱达??阿斯曼
137交往记忆与文化记忆 / 扬??阿斯曼
150世代/世代性、世代传递与记忆 / 于尔根??罗伊勒克
159文化记忆:欧洲的视角 / 维塔??弗图纳蒂、艾琳娜??兰姆博蒂
第三编 社会学、政治学和哲学的记忆研究
175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 / 让克里斯托弗??马塞尔、劳伦特??穆基埃利
187从集体记忆到关于记忆实践和记忆产品的社会学 / 杰弗里??奥立克
202后威权社会里的记忆 / 安德烈亚斯??朗格诺尔
215记忆与政治 / 艾瑞克??梅耶
225社会遗忘:系统论的路径 / 艾琳娜??埃斯波西托
237记忆和回忆:建构主义的路径 / 齐格弗里德??施密特
250保罗??利科“能力自我”理论中的记忆和忘却 / 莫琳??容克肯尼
第四编 心理学的记忆研究
265心理学、叙事与文化记忆:过去和现在 / 于尔根??斯特劳布
283对“文化创伤”概念的异议 / 伍尔夫??康斯坦纳、哈罗德??维恩布克
297体验与记忆:过去当中包含的想象性的未来 / 大卫??米德尔顿、斯蒂文??布朗
312集体记忆的认知分类学 / 大卫??马尼尔、威廉??赫斯特
325语言与记忆:社会和认知的过程 / 杰拉德??埃希特霍夫
341文化记忆与神经科学 / 汉斯??马科维奇
353交往记忆 / 哈罗德??维泽尔
第五编 文学与文化记忆
373文学的记忆性和互文性 / 雷娜特??拉赫曼
385文化记忆与文学经典 / 赫伯特??格拉贝斯
398传记、文化记忆与文学研究 / 马克斯??桑德斯
413记忆的文学再现 / 柏吉特??纽曼
427记忆的机制:介于纪念性和变体之间的文本 / 安??芮格妮
第六编 媒介与文化记忆
441记忆的纹理:关于大屠杀历史的纪念物 / 詹姆斯??杨
454摄影:记忆的外化与痕迹 / 詹斯??鲁查兹
470新闻的记忆工作 / 芭比??塞里泽
483文学、电影与文化记忆的媒介性 / 阿斯特莉特??埃尔
496记忆与媒介文化 / 马丁??兹罗德
508人名索引
535术语索引
539作者简介
节选
文化记忆研究导论 (阿斯特莉特??埃尔) 一、 构建文化记忆研究的基础概念 文化和记忆之间的关系作为跨学科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涉及历史学、社会学、艺术、文学、传媒研究、哲学、神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等广泛领域。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相关研究在世界多地兴起,从而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把人文学科、社会研究和自然科学整合在一起。文化记忆概念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为1980年代以来有关特定民族、社会、宗教和家庭记忆出版物的快速增长,而且体现为一个更新的趋势,即在这一风起云涌的领域内提供该技艺状况的概览和整合不同研究传统的努力。理论性论文选集的出版,比如《集体记忆读本》(Olick et al)、新杂志《记忆研究》,都表明有必要以这一广泛的讨论为聚焦点,去思考这个充满希望但仍显散乱零碎的领域里的理论和方法论标准(参见Olick; Radstone; Erll)。这部指南展现了41位作者的共同努力,他们在过去几十年里从多种多样的跨学科视角致力于该新兴领域的发展;同时,它也是将记忆研究整合为一个更加连贯一致学科的努力的一部分。它决定性地开启了记忆研究的文化和社会视角,并为奠定其概念基础迈出了**步。 “文化的”(或如你们喜欢用的词,“集体的”“社会的”)记忆当然是一个内涵五花八门的概念,其用法通常模棱两可、含混不清。在这把宽泛的术语大伞之下,而今汇集着神话、纪念碑、史学、对话记忆、文化知识形态、神经元网络等各种各样的表现方式、职业活动以及结构。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在有关集体记忆的研究中首次提出文化记忆的概念,此后,“文化记忆”便因其内涵的复杂性而引起极大争议(特别是在1925、1941和1950年)。哈布瓦赫的同时代人马克??布洛赫(Marc Bloch)指责他不过是将此概念从个人心理学的层面转换至集体心理学的层面。甚至直到今天,学者们仍在挑战集体记忆或者文化记忆这个概念,例如,有人声称,既然我们已经建立了像“神话”“传统”“个人记忆”之类的概念,就没有必要在现有的知识库里增添一个看似新颖实则常常误导他人的词汇(参见Gedi and Elam)。当然,这些批评者忽视了一点,就是这些相对新颖的“记忆”用法的涵盖效力有助于我们理解(有时功能性的,有时类推的,有时比喻的)诸如古代神话之类的现象与现时体验的个人回忆之间的关系,亦使心理学、历史学、社会学和文学诸学科可以展开令人振奋的对话。 这部指南基于对文化记忆的一种宽泛理解,暂且将其界定为“社会文化语境中现在和过去的互动”。这样来理解该术语,我们就有可能把广泛的现象谱系纳为文化记忆研究的对象:从社会语境中的个体记忆行为到(家庭、朋友、退伍老兵的)群体记忆,再到带有“被发明的传统”的民族国家记忆,*后到诸如大屠杀、“9??11”之类的众多跨国记忆之场(lieux de mémoire)。同时,文化记忆研究并不局限于赋予过去意义的研究,或者意在通过叙事来践行,或者与身份认同建构携手并行——虽然到现在为止,大部分记忆研究无疑关注的正是这一纽带(有意图的记忆、叙事以及身份认同)。因而,本研究领域仍对无意识、模糊的文化记忆方式保持开放(见本书哈罗德??维泽尔的文章),对诸如视觉、肢体之类与生俱来的非叙事记忆形式保持开放立场. 但是,如果记忆研究的主题和对象实际上无所限制(一切事物都或多或少与记忆有关),那么,我们的新领域跟其他学科有何区别?针对阿龙??康菲诺的观点,我认为文化记忆研究的特征并不在于大量无限可能的主题,而在于其概念,即构想研究主题和接近研究对象的特殊方式。然而,尽管有了二十年紧锣密鼓的研究,文化记忆研究概念工具盒的设计仍在初兴阶段,因为(用康菲诺在本卷中的话来说)记忆研究当前“更多的是在实践,而不是理论化”,即以各自的词汇、方法和传统在不同学科和民族国家学术文化内得到实践。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审视记忆研究中使用的概念,从而通过这样的做法跨越智识和语言的边界。 即便粗略检视一下莫里斯??哈布瓦赫以来记忆研究中出现的大量不同术语,都能清楚地显示出那些探求该领域概念基础的研究者面临的挑战:集体记忆(mémoire collective/collective memory),记忆的社会框架(cadres sociaux/social frameworks of memory),社会记忆(social memory),记忆女神谟涅摩叙涅(mnemosyne), 记忆技巧(ars memoriae),位置想象(loci et imagines),记忆之场(lieux de mémoire/sites of memory),被发明的传统(invented traditions),神话(myth),记忆(memoria),遗产(heritage),纪念仪式(commemoration),文化记忆(kulturelles Gedchtnis),交往记忆(communicative memory),代际性(generationality),后记忆(postmemory)。该清单不胜枚举。 首先,如此丰富的记忆概念表明,文化记忆并不是单一学科的研究对象,而是跨学科的现象。记忆研究不存在独享权威的立场、方法(有关这一点的系统性历史原因,参见本书第二、三编)。文化记忆研究是一个许多学科利用各自独特的方法和视角做出贡献的领域。这不仅导致了相关术语的丰富性,而且导致了术语间的相互脱节。同时很清楚的是,文化记忆研究也只有从一开始就基于不同学科的合作才能成功。因此,文化记忆研究不仅仅是一个多学科的领域,而且从根本上是一个交叉学科的项目。许多令人兴奋的合作形式已经促成。的确,文化记忆中*强大、*令人震惊的研究正是基于交叉学科的互动——媒介研究和文化史(阿斯曼夫妇)、历史学和社会学(杰弗里??奥立克)、神经科学和社会心理学(哈罗德??维泽尔;汉斯??马科维奇)、认知心理学和历史学(大卫??马尼尔、威廉??赫斯特)以及社会心理学和语言学(杰拉德??埃希特霍夫;均见本书)之间的互动。学科间更密切的对话将有助于揭示记忆和文化之间丰富多彩的交集。然而,这就要求对术语进行细致入微的处理,仔细区别某些概念独特的学科性用法,以及字面的、比喻的和转喻的意思(参见本书第二编)。 二、 搭建文化记忆研究的框架:维度、层面和模式 如果我们想为文化记忆研究搭建一个框架,就不可避免地要着力于概念。下文我将提出一些基本的定义和概念差异,也许有助于避免误解,解决文化记忆研究领域内以及与之有关的某些不时引发的争议。 1. 文化和记忆的维度:物质、社会与心态 集体记忆(mémoire collective)是文化记忆研究*重要、迄今*常使用的概念,早在1920年代就由莫里斯??哈布瓦赫引入相关讨论中,至今仍然争议不断。这部指南以“文化记忆”作为书名,这首先要归因于哈布瓦赫所用术语极具争议的本质,及其引发的对该领域而言诸多全新的错误联系。其次,根据上文给出的定义,“文化记忆”一词所强调的方面,既有记忆的联系,也有社会文化的语境。然而,“文化的”一词并不像伯明翰学派(虽然该学派确实对文化记忆研究有贡献)所认为和应用的那样,指向与文化研究的一种特殊亲近感。相反,我们的文化概念更多根植于文化科学(Kulturwissenschaft)的德国传统,以及人类学的传统,即文化被界定为一个共同体的独特生活方式,引向自我编织的意义之网(参见Geertz)。 根据人类学和符号学理论,文化可以被视为三维的框架,由社会(人民、社会关系、制度)、物质(人工制品和媒介)和精神(由文化界定的思维方式和心态)三个方面构成(参见Posner)。照此理解,“文化记忆”一词足以担当总括“社会记忆”(社会科学中记忆研究的起点)、“物质或媒介的记忆”(兴趣焦点在于文字和媒体研究)和“心灵或认知记忆”(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专门领域)的术语。当然,这一简要的划分仅仅是一个探索性的工具。现实当中,所有这三个维度都参与了文化记忆的制作。因此,超越各种界限就成了文化记忆研究的特征。一些学者考察了物质与社会现象的互动(例如记忆的纪念物和政治学,参见梅耶)。另一些学者检视了物质与心灵现象的交叉互动(比如心态史做出的努力,参见阿龙??康菲诺)。还有些学者研究了认知与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正如对话式记忆所做的那样,参见大卫??米德尔顿和斯蒂文??布朗;均见本书)。 2. 记忆的不同层面:个体与社会 重要的认识是,无论“文化记忆”还是“集体记忆”,出发点都是一种有效的隐喻。“记忆”(发生在个体大脑中的认知过程)的概念通过隐喻被转移到文化层面。在这一隐喻的意义上,学者们谈到了“民族记忆”“宗教共同体的记忆”,乃至“文学记忆”(根据雷娜特??拉赫曼的看法,这种记忆就是互文性)。文化记忆研究的这两个面向之间的关键区别,正是杰弗里??奥力克让我们感兴趣之处,他坚持认为,“这里涉及两种极为不同的文化概念,一种将文化视为存在于人们内心的主观的意义范畴,而另一种则将文化视为社会当中客体化的可以公开获得的象征模式”(Olick 336)。换句话说,我们必须区别文化和记忆的两个交叉层面:一方面是个体记忆和集体记忆,或者更精确地说,认知的层面;另一方面是社会和媒介的层面。 文化记忆的**个层面与生物性记忆有关。它使我们注意到这样的事实,即任何记忆都不是纯粹个体性的,相反,它们总是由集体语境所决定的。我们从一起生活的人和使用的媒介那里获得图式,来帮助自己回忆过去、编制新的体验。我们的记忆常常由外在因素引发并由它们决定,比如朋友间的对话、书籍、地点等。简言之,我们在社会文化的语境中记忆。在这个层面,我们使用的“记忆”一词是指其字面意义,而“文化的”这一定语则是一种转喻,意思是“社会文化的语境及其对记忆的影响”。尤其是在口述史、社会心理学和神经科学当中,对于文化记忆这一术语的理解都以**个层面为准。 文化记忆的第二个层面是指象征性的秩序、媒介、制度和实践,社会群体藉此建构起一种共享的过去。这里使用的“记忆”是隐喻式的。社会并不会进行字面意义上的记忆;不过,建构一种共享过去的努力跟个体记忆过程非常相似,如根据当下的知识和需要来创造各种版本的过去,其中就包含着固有的选择性和视角。文化史和社会科学已经对集体记忆的第二个层面进行了大量研究,由此产生了两个*有影响的概念:皮埃尔??诺拉的“记忆之场”(lieux de mémoire)以及阿斯曼夫妇的“文化记忆”(kulturelles Gedächtnis)。 两种形式的文化记忆可以在分析层面区别开来,但在实践性的认知和社会/媒介层面,它们却不断相互作用。并不存在诸如前文化之类的个体记忆,但也不存在脱离个体、仅仅在媒介和制度中得到具身化(embodied)的大写的集体记忆或者文化记忆。正如社会文化的语境塑造了个体记忆那样,一种由媒介和制度再现的“记忆”也必须由个体、记忆共同体的成员来实现,可以认为他们就像哈布瓦赫所说的那样共享着有关过去的概念。没有这种实现过程,各种纪念碑、仪式和书籍就只是死的存在,无法对社会产生任何影响。 尽管隐喻总是如此,但一些特征能在洞察中获得转化,别的特征则不能。比如说,文化记忆这个概念已经成功地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向了民族国家的过去与其民族认同之间的密切联系。记忆和认同在个体层面紧密相连,这是一种常识,至少可以追溯到约翰??洛克(John Locke),他坚持认为:并不存在诸如本质主义的认同之类的东西,相反,认同需要通过记忆行为来建构和重构,即记住自己是谁、把过去之自我与现在之自我联系起来。文化记忆的概念开启了在集体层面研究这些过程的路径。更成问题的是在创伤研究领域,学者们(随意)将记忆概念移用于个人和社会层面。乌尔夫??康斯坦纳和哈罗德??维恩布克揭示了其中的伦理缺陷,即试图把个体心理跟对过去的媒介和社会再现混为一谈(见本书他们的文章)。 总的来说,文化记忆研究集中关注与社会、媒介和认知相关的过程,以及这些要素之间不间断的相互作用。这一事实在本书中的反映,就是各编的内容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学科或者学科群(历史学、社会科学、心理学、文学和媒介研究),它们都擅长于文化记忆的某个特定层面,同时,本书也吸收了尽可能多的跨越学科界限的路径。因此,读者会发现本书各部分所采用的研究路径之间有着大量的交叉联系。 3. 记忆的模式:“如何”去记忆 这篇导言*后要对不同的记忆模式进行区分,旨在直面记忆研究内部以及与之有关的另一种激烈争论。哈布瓦赫留下了一个有欠恰当的遗产,即历史和记忆之间的对立。哈布瓦赫认为历史是抽象的、总体化的、“死亡的”;而记忆则是个别的、有意义的、“活着的”。这种两分法本身就是19世纪历史主义及其异议者的遗产,它被皮埃尔??诺拉采纳并且广为流传,后者还备受争议地将历史和记忆区别开来,并将自己的“记忆之场”定位于二者之间。“历史抑或记忆”的研究通常背负着受情感支配的二元对立:不是好就是坏,不是有机的就是人为的,不是活着就是死亡,不是自下而上就是自上而下。尽管“文化记忆”已经成为一个姿态万千的术语,但其内涵往往还不如集体性的单数名词“历史”一词那么清楚(参见Koselleck):到底是选择性的、有意义的记忆,还是模糊费解的全部历史事件?从方法论而言是毫无章法的、与认同有关的记忆,还是科学的、貌似客观中立的历史学?是在小共同体内产生的本真记忆,还是受意识形态支配的官方历史形象?“历史和/或/作为记忆”这个问题,并不是以文化方式再现过去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它是记忆研究中死去的一端,也是其中的一个致命弱点即“阿基里斯之踵”(Achilles’ heels,参见本书杰弗里??奥立克的文章)。 我建议消除“历史抑或记忆”这种无用的二元对立,代之以另一个概念,即文化中的不同记忆模式。这一路径源自如下基本观点:过去不是既定的,相反,它必须不断地被再建构、再表现。因此,我们有关过去事件的(个体和集体)记忆能够呈现为相当不同的模样。这一点不仅适用于何者(事实、数据)被记住,也适用于它如何被记住,即过去所呈现出来的品质和意义。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相同的过去事件有着不同的记忆模式。例如,一场战争可以被记忆为一个神话事件(“作为末世的战争”)、政治史的一部分(**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的重大原生灾难”)、一种创伤经历(“战壕纵横、炮弹呼啸、万枪齐发的恐惧感”等等)、家庭史的一部分(“我叔祖参加过的战争”),以及激烈的争端的焦点(“老家伙们、法西斯分子、男人发动的战争”)。神话、宗教记忆、政治史、创伤、家庭记忆和世代记忆,都是提及过去时的不同模式。由此观之,历史也是文化记忆的另一种模式,而史学就是其特殊的中介。这根本不会降低其重要性,也不会贬低历代史学家的价值。自从19世纪初以来,历史学已经发展为*具规范性、*为可靠的建构过去的方法(即便其特有的运作方式受到了福柯和其他学者的合理批评,并且可能需要其他模式加以补充)。
作者简介
李恭忠: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暨学衡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近现代中国社会史、思想文化史和政治文化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出版《中山陵:一个现代政治符号的诞生》《近代中国社会史论》等专著多种,以及《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天地会的仪式与神话:创造认同》等译著多种。 李霞:历史学博士,江苏省行政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史学史、欧洲文化史、历史记忆和性别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参与撰写《西方历史学名著提要》等著作多种,出版《妇女城》《历史社会学手册》《政治思想导读》等译著多种。
-
皇上吃什么-清宫四季饮食风物
¥49.6¥68.0 -
世界神秘现象大全-超值版
¥7.2¥28.8 -
金花的秘密
¥10.0¥25.0 -
隔间:办公室进化史
¥15.7¥58.0 -
中国传统岁时节俗
¥26.1¥45.0 -
我所不理解的生活-纪念珍藏版
¥9.5¥29.8 -
地理的故事
¥12.7¥47.0 -
吾国与吾民-精装典藏新善本
¥21.0¥28.0 -
痴愚百科全书
¥14.7¥49.0 -
东瀛印象记
¥12.3¥35.0 -
中国读本:经典版
¥23.2¥46.0 -
狐鬼启示录-梁晓声说《聊斋》
¥17.7¥52.0 -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8.5¥25.0 -
我的童年在台湾
¥9.6¥32.0 -
茶经(黑白版)
¥10.1¥48.0 -
解密富春山居图-国宝背后的秘密
¥7.9¥22.0 -
唐代服饰文化研究
¥39.7¥58.0 -
厕神:厕所的文明史
¥16.0¥39.0 -
经典常谈
¥4.3¥14.8 -
长江人文馆:山水与古典
¥13.0¥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