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类聚居:城乡一元生命体研究:a study of urban-rural unified life

第三类聚居:城乡一元生命体研究:a study of urban-rural unified life

1星价 ¥42.3 (7.3折)
2星价¥42.3 定价¥5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1322571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155页
  • 出版时间:2019-12-01
  • 条形码:9787313225719 ; 978-7-313-22571-9

内容简介

本书以全新视域,对自然界的自相似性、聚居性等基本规律以及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与人类社会聚居模式进行内在逻辑比对与有机联系研究,对人类聚居基本特点和总体脉络进行宏观分析与重点梳理。研究提出人类聚居基本模式的形成与演化主要源于力的相互作用:不仅遵循物理学意义上万有引力之普遍规律,还有血缘、宗亲、种族等人类学意义上的心理引力以及政治、经济、社会等社会学意义上的文化引力之作用。以此“三力”做为发展的动力学依据,创新性归纳出了人类社会三类聚居模式:聚族而居、聚利而居和聚善而居。

目录

**章 绪论 **节 聚居本质再反思 第二节 聚居理念新构建 第三节 天人合一新聚居 第四节 城乡一元生命体的提出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人类社会三类聚居模式划分 **节 **类聚居——天人合一的古代生态型聚居 第二节 第二类聚居——天人相争的近现代工业化聚居 第三节 第三类聚居——城乡一元生命体 第三章 **类聚居——天人合一的古代生态型 聚居 **节 存在、生存与聚居 第二节 公元前人类典型聚居模式解析 第三节 公元后人类典型聚居解析 第四章 第二类聚居——天人相争的近现代工业 化聚居 **节 西方**、二次工业革命时代以来的聚 居模式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以来第二类聚居模式 第三节 中国城市聚居病类归纳与病因分析 第五章 第三类聚居——城乡一元生命体 **节 传统“城乡一体化”理论局限性 第二节 未来城乡一元生命体基本内涵 第三节 城乡一元生命体空间文化结构层次 第六章 城乡一元生命体生命机理 **节 城乡一元生命体内在生命结构系统 第二节 外在支持保障系统 第三节 城乡一元生命体运作机理与功能机制 分析 第七章 城乡一元生命体设计管理与方法 **节 城乡一元生命体设计要素管理 第二节 城乡一元生命体设计管理模块与原则 第三节 城乡一元生命体设计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于炜,博士,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系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美国伊利诺理工大学设计学院(新包豪斯)高级研究学者、客座研究员。历任上海交通大学、第二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相关部处院系负责人;担任国家发改委“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重大遴选项目“'十三五'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研究”负责人之一、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首批资助项目“中国都市化进程年度报告”课题组分课题《中国城市设计年度报告》负责人、《中国城市科学》编委、2010年上海世博会策划设计邀约专家等。发表论文数十篇,另有多部专著、编著出版,荣获国家专利授权、世博会上海馆“杰出设计奖”及国内外其他设计大赛奖励多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