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9459505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15
  • 出版时间:2021-04-01
  • 条形码:9787519459505 ; 978-7-5194-5950-5

内容简介

《评注》 中日甲午战争战败之后,日本占领台湾,德国占青岛,沙俄占领旅顺,中国即将形成被瓜分的态势,国将不国。在此情况下,关于如何救亡图存,士大夫之间出现异常激烈的争论,保守派和维新派互相指责,陷入激战,人心浮动,不知出路何在。在此背景下,当时担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召集幕僚,梳理问题,条分缕析,指出根本出路在于昌明学术,“窃惟古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张之洞提出的昌明学术,既包括传统纲常伦理为核心的中国传统学术,也包括西方学术,发出了以学术解决中国问题的宣言,是为《劝学篇》。 《劝学篇》全文共4万多字,分为序言、内篇、外篇。序言强调国人要“五知”:一是“知耻”,强调以落后为耻,知耻而后勇;二是“知惧”,惧怕成为印度、越南、缅甸等殖民地国家;三是“知变”,要痛改阻碍发展的积习;四是“知要”,强调关键在于经世致用;五是“知本”,强调热爱国家和民族是人的根本所在。 “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具体有:“同心”,讲团结一致;“教忠”,讲忠于朝廷;“明纲”,知纲常所在;“知类”,讲种族相亲,不可为卖国汉奸;“宗经”,讲传承中华学术传统;“正权”,讲正确认识个人权利;“循序”,讲凡事应有本末;“守约”,突出主干,删去枝叶,以求精简;“去毒”,谈清除鸦片的方法。 “外篇务通,以开风气”,具体有:“益智”,讲增强民智;“游学”,讲推动留学;“设学”,讲兴办教育;“学制”,谈教育体系框架;“广译”,谈多多培养翻译人才;“阅报”,讲提倡舆论监督;“变法”,改革阻碍发展的做法;“变科举”,改变阻碍人才培养的考核标准;“农工商学”,谈如何综合发展农工商业;“兵学”,谈如何富国强兵;“矿学”,讲如何开发矿藏;“铁路”,推动交通运输;“会通”,谈化解中西畛域;“非弭兵”,反对以国际裁军为名阻碍中国发展军事;“非攻教”,反对暴力对待传教士 通篇文字,爱之深,责之切。既有饱满的爱国热情,又对不知进取、不讲方法的观点进行了深刻批判。此后,张之洞以《劝学篇》为指导,继续开展洋务改革,成为晚清后期洋务运动的领袖,为中国的近现代化转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劝学篇》值得大众阅读,尤其值得各行业精英反复阅读。然而因为是文言文体,常人阅读不易,德平博士进行注解、加以介绍,以便于了解更全面的社会背景和具体形势,从而对当时中国状况有更全面的认识,以更珍惜当前来之极其不易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局面。

节选

是时候重新审视晚清时期出现的《劝学篇》了。 进入 19 世纪以后,西方国家开启的资本主义浪潮,将全世界拖入了工 业化飞速发展的快车道。这时,中国仍在以天朝大国的姿态俯视着蜂拥而至的世界各国,视之为蛮夷戎狄。1793 年,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向乾隆皇帝献上英国*为先进的毛瑟枪和装配有 110 门炮的军舰模型,请求和清朝扩大双边贸易。清朝在拒绝了马戛尔尼提出的要求之后,并没有意识到可能产生的后果,也没有意识到精美礼物所隐藏的威胁含义。 1840 年,**次鸦片战争爆发,中国败给英国。1856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中国败给英国、法国。1884 年,中法越南战争爆发,清军取得了镇南关大捷,迫使法国茹费理内阁倒台,取得近代以来唯一一次对西方列强国家的军事胜利。然而,却仍然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不败而败。 如果说前三次和西方国家发生的战争冲突都没有动摇晚清王朝的国本,那么 1894 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则推倒了促使大清朝崩盘的**张多米诺骨牌。 一方面,中国的民族自信心遭受严重打击。大清惨败于“虾夷”日本,而且是彻头彻尾的完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精锐的淮军、湘军连连败退,从朝鲜平壤一直溃败到山海关。这次彻底的失败,使更多人认为中国传统学术是无用的:有的因认识到中国传统学术的不足而倒向西方,成为“中学无用”论的坚定支持者;有的因得到洋人慈善、传教等方面的实惠而支持西方,成为西方的拥护者;有的则因为投机洋人求得利益而否定中国,成为“贵洋贱华”的倡导者 另一方面,战败的屈辱更加强化了保守主义精英的保守情绪:有的出于恐惧而排外,妄图更加封闭;有的因认识西学的缺陷而更加坚定地批判,无视自身的缺点;有的因洋人、崇洋者的跋扈而反感,进而否定西学;有的出于自身的既得利益而反对西方,以维持自身利益。 在中国如何选择发展道路上,双方发生了激烈冲突。在文化惯性、经济侵略、军事介入等种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清廷内部对洋人既恨又怕,民间则产生非理性冲动,爆发各地的排外、反洋教事件,加剧了中西方的冲突。 这种冲突随着局势的恶化而不断激化。 关键是清廷已经无力阻止局势的恶化。因为,北洋水师全军覆灭之后,已经海防全失,门户洞开,西方列强的军舰可以沿内河而上,深入内地,清廷束手无策。 1897 年 11 月,德国借口巨野教案而强占胶州湾。一个月后,俄国强占旅顺口、大连。1898 年 6 月,英国逼迫清政府拓展香港边界。1899 年 11 月,法国租借广州湾。加上已经被日本占领的台湾岛,中国面临四分五裂的危局,国将不国。 恶化的形势,反过来又加剧了国内各种异见群体之间的冲突。主张变法维新的群体,如康有为、梁启超等利用报刊、学会、上奏等手段,施加各种影响,极力推动变法。受此影响,光绪帝也开始起用主张变法的年轻力量,推动变法。同时,变法新政的各种举措引发守旧势力更加集中的反击,双方的论战时常变为拳打脚踢的斗殴,文人之间上演“全武行”。攘臂大呼,赤膊上阵,斯文扫地,亦可谓“一为文人,便无足观”。 在此背景下,湖广总督张之洞的《劝学篇》面世了。 之所以说是时候重新审视《劝学篇》了,是因为长期以来我们受近代民族危亡观念的影响,往往认为这个历史阶段的价值仅仅在于救亡图存。而现在中国的使命是实现民族复兴、重回世界之巅,那个危亡时代对于当前历史阶段已经没有意义。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实际上,重新认识晚清,不断深入研究中国近代衰败的原因,防止重犯历史错误,对于当前的民族复兴尤其关键。更重要的是,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指出的问题,道尽了盛衰规律:不论盛世衰世,国家、民族和个人要想实现不断进步、提高,除去《劝学篇》中指出的道路之外,别无他途。这就是重新评注张之洞《劝学篇》的出发点。

作者简介

德平,男,1980年生,河南人,博士,主要研究中国传统学术的源流、发展和近现代转型、流变,提倡以史料事实来认识历史,取按照合理的顺序、次第开展阅读才能不断上升的涵义,发起“登第阅读”,结合青少年的成长规律而提供经典阅读素材,扎实提高青少年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理解、运用的能力和水平。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