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30029311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237页
- 出版时间:2021-06-01
- 条形码:9787300293110 ; 978-7-300-29311-0
本书特色
不懂金融科技,就无法理解时下热门的产业融合。 金融科技到底是创新利器还是新瓶装旧酒?它与大数据、消费金融、P2P有何关联? 欧美互联网巨头避而远之的市场,为什么阿里、腾讯、京东、百度却蜂拥杀入? “中国分析师”张化桥聚焦全球金融科技产业前沿,十年磨一剑,继续“讲真话”。 本书将带你跳出技术思维局限、避开复杂概念纠缠,洞悉金融科技变现的商业逻辑, 读懂金融科技热潮的原生矛盾与深层隐忧。
内容简介
本书从热门的金融科技行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切入讨论, 重点分析当今中国和世界的金融科技相关企业发展状况和未来趋势, 得出了理性的结论, 提出了深刻的分析和系统的建议。金融科技是当今发展*为迅猛的行业之一, 也因为其发展只快, 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 比如金融过剩, 互联网信贷的泛滥和无序等。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我国的情况也不乐观。在这个已经相当饱和的行业里, 国际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有一些成熟的实践案例, 本书对其中由代表性的企业进行了剖析, 结合我国企业实践, 给出了可参考的切实建议。
目录
**章 金融界一个巨大的误会 / 1
第二章 次贷危机是怎样爆发的? / 15
第三章 中美次贷的比较 / 35
第四章 合适的借款人 / 47
第五章 全世界普惠金融的失败 / 57
第六章 劳务输出就像小额贷款一样 / 71
第七章 金融科技:新瓶装旧酒 / 77
第八章 周琼点评:中国金融供给过剩吗? / 89
第九章 超前消费的信贷案例:澳大利亚 / 101
第十章 欧美小微信贷和消费金融 / 111
第十一章 Capital One:昔日消金界“黄埔军校”今安好? / 129
第十二章 中国互金惨败教训:负责任投资与负责任放贷 / 145
第十三章 蚂蚁金服:信贷旧业务褪色后,如何讲述
科技新故事 / 167
第十四章 金融科技盈利幻觉:平安金融壹账通的助贷
模式可持续吗? / 183
第十五章 微众银行:互联网流量巨头的泡沫难复制 / 201
第十六章 马上消费金融:消费金融还是一个好战场吗? / 211
第十七章 大数据催收:法律、道德匮乏的土壤不会
生出希望之花 / 221
第十八章 欢呼与警惕:大数据征信需要稳重前行 / 229
节选
如何对付金融过剩? 今天,金融过剩是个世界性的问题,中国也不例外:我们的广义货币供应量已经超过了欧共体与美国之和,虽然我们的经济总量比美国小四成。 金融行业的产能过剩必然迫使人们寻找出路,这个出路就是次贷。人们总能发明词汇来美化次贷:消费信贷、小微企业贷款、普惠金融。 次贷并没有什么错。但它与烟草、酒精、博彩和安眠药一样,必须适可而止,而且,只能卖给适当的人群。 我们在次贷行业浸泡了十年,尝够了苦头。这本书是一次认真的检讨。在写作中,我们参考了欧美、印度和南美洲的教训,吸收了海内外的学术成果。我们尽了*大的努力,避开华丽而空洞的词汇。 每个金融过剩的国家都不是一夜之间变成过剩的,而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因此人们都是一点一点说服自己接受现实的。所以,很少有人觉得现实不正常。我们也许只有摔过跤,或者与世隔绝很久之后,才会觉得现实很奇怪。 **章介绍中国次贷行业的现状,以及借贷双方的互相伤害。我们呼吁大家猛醒,建议次贷机构早点收场,并且政府应该开始打造一个全新系统,以解决空前的信贷纠纷。 第二章回顾中国四十多年的金融深化历程。大家不要指责任何人。其实,一切都很顺理成章,我们共同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 2008 年,美国的次贷危机震撼了世界。第三章比较了中国与美国在法律背景和企业行为方式上的区别。 第四章简单介绍次贷的消费者的适当性这一概念。 第五章是对两本名著的介绍。两位作者分别来自英国和美国,长期参与和研究第三世界国家的普惠金融,有很多有趣的角度、案例。 第六章是我们的一个假说:世界上很多穷国的劳动力过剩,于是依靠劳动力输出。这解决了短期的就业问题。可是无数个短期的累加,就成了长期。可惜政府没有被倒逼,做*困难的事情:创立大工业,打造基础设施。劳动力输出成了一个逃避的办法,结果害了这些穷国的长远利益。它们可能会一直穷下去。有趣的是,消费信贷、小微企业贷款也是一个让政府逃脱责任的临时性出路。它固化贫困,甚至创造贫困。中国,由于阴差阳错的原因,没有走上这些歧途。 第七章是对时髦的金融科技的解剖。它们是新瓶装旧酒,让危机来得更快而已。 第八章是我们的约稿。经济学家周琼从理论上分析什么叫金融过剩。她引用多篇海外学术论文,批判了我们的部分结论,特别是关于小微企业和消费信贷的利弊。我们很感激她的智慧之言。 第九章讲一个非常独特、超级成功的次贷公司——澳大利亚的Afterpay。它已经把业务拓展到英国、美国。人们在惊叹它的成功时,也发现它的业务模式很难学习。 第 十 章 分 析 欧 洲、 美 国 和 墨 西 哥 次 贷 行 业 的 几 个 翘 楚:LendingClub、Amigo Group、Funding Circle、Sofi、GreenSky、Compartmentos,介绍它们的业务模式,回答一个问题:它们的信贷究竟有什么抓手?人家不还钱,它们怎么办? 书的后面几章就是案例:平安壹账通如何赚钱?微众银行和蚂蚁金服究竟靠什么抓手?马上金融能够获得成功吗?美国的 Capital One 这 5 年为什么好像不行了? 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辩论一件事:为什么美国的科技公司不愿意进入信贷行业?为什么美国的 Capital One 这样一个明星 5 年以来的股价表现落后于主流银行和美国运通银行(American Express)?结论可能是:尽管利息很高,但是次贷不如普通信贷;信贷不如非信贷业务。 为什么中国的科技企业都迫不及待地进入信贷行业,包括蚂蚁金服、腾讯、京东、百度、贝壳找房?有人说,因为美国消费信贷和小微企业贷款已经过剩,所以美国的科技公司不愿意进去。高盛银行在 4 年前成立了一个互联网消费信贷公司,叫 Marcus,但是到现在为止,虽然存款很多,贷款的损失却高达 6 亿美元。亚马逊在 6 年前就开始为一些商户发放贷款,但是总量很小,一直是试验性质的。 可是中国企业在这方面非常大胆,而且它们把信贷当成主要的变现途径。贝壳找房也已经大踏步地进军信贷。我们通过其招股书来推测,它的贷款余额可能在 60 亿~ 80 亿元。 中国企业在支付行业、科技行业很难找到变现的办法,因为服务价格被压得非常低,所以它们要通过信贷来变现。它们以为中国的信贷还没有饱和,更没有过剩。万一它们的判断是错的呢?也许中国的消费信贷和小微企业信贷也已经很过剩,甚至比美国更加过剩! 信贷的收入和利润是低质量、高风险的。这些科技企业用信贷的收入和利润来抵消它们在科技服务领域的成本和缓慢增长,是否有以次充好的嫌疑呢? 长期以来,人们说,中国的人均啤酒消费量、人均保险产品拥有量、人均信用卡消费或者人均汽车保有量等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因此,增长空间很大。但是考虑到人口结构、消费方式和贫富差距,也许这种话很可笑! 我们反复回到以下结论:(1)大数据和风险控制能力不那么重要。(2)抓手*重要。(3)对一个负债累累的人来说,抓手也会失效。而一个浸泡在信贷苦海之中的国家,应该明白回头是岸。
作者简介
张化桥 知名金融、投资研究专家。1986—1989年任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后任瑞士银行投资研究主管、深圳控股CEO等职,2011年先后起任广州万穗董事长、中国支付通集团董事长。 带领的研究团队曾连续五年(2001—2005)被《机构投资者》评为“*佳中国研究团队”,本人连续四年(2001—2004)被《亚洲货币》评为“*佳中国分析师”。 出版《一个证券分析师的醒悟》《避开股市的地雷》《影子银行内幕》《股民的眼泪》《谁偷走了我们的财富》等财经畅销书,在《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纽约时报》等发表多篇文章。 张杼航 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资深媒体人,曾任职于羊城晚报、深圳报业集团、新京报,从事媒体新闻报道十余年,国际新闻和时政原创报道逾百万字。2017年创办自媒体“开甲财经”,在界面、新浪财经、雪球、21CN等媒体平台设有专栏。
-
内向者的沟通课
¥20.6¥42.0 -
学理:像理科大师一样思考
¥24.5¥48.0 -
富爸爸穷爸爸
¥46.1¥89.0 -
影响力
¥34.4¥79.9 -
底层逻辑:看清这个世界的底牌
¥32.4¥69.0 -
畅销的原理:为什么好观念、好产品会一炮而红?(八品)
¥13.5¥45.0 -
投资人和你想的不一样
¥20.8¥65.0 -
文案高手
¥15.5¥36.0 -
麦肯锡高效工作法(八品)
¥15.6¥52.0 -
事实
¥42.1¥69.0 -
逆势突围
¥18.4¥68.0 -
鹤老师说经济:揭开财富自由的底层逻辑
¥22.1¥65.0 -
麦肯锡逻辑思考法
¥28.5¥49.8 -
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
¥16.0¥42.0 -
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谈判课
¥18.6¥69.0 -
麦肯锡底层领导力/(英)克劳迪奥·费泽,(英)迈克尔·伦尼,(英)尼古莱·陈·尼尔森
¥23.1¥68.0 -
费曼学习法(用输出倒逼输入)
¥16.2¥45.0 -
领导学全书柯维领导培训中心
¥18.4¥68.0 -
中国的银行
¥6.0¥17.0 -
故事力法则
¥14.4¥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