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115214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64
- 出版时间:2021-06-01
- 条形码:9787101152142 ; 978-7-101-15214-2
内容简介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荆公新学及其兴替”(13FZS004)结项成果,作者以王安石的荆公新学的创立、发展、演变、衰退及其社会历史背景为核心,深入细致地研究了新学的有关论著、学术主旨及其特点,客观地论述了新学在儒学目前的地位、作用、影响,以及新学与王安石变法的关系,并梳理了新学与洛学、蜀学对意识形态领域地位及学术思想主流地位的争夺,有助于厘清两宋时期儒学的基本面貌及其在社会生活和政治领域的影响,正确认识这一时期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情势以及儒家各学派之间的道统与学统之争。
目录
代序
绪论
**章 荆公新学学述
**节 王安石著述概论
第二节 王安石的哲学思想
第三节 王安石训释“三经”之考辨
第二章 荆公新学创立的社会历史背景
**节 积贫积弱的北宋中期国力
第二节 消极怠惰的北宋中期政治
第三节 唐宋之际的社会转型和学风转变
第三章 荆公新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学术渊源
**节 荆公新学的创立
第二节 荆公新学的发展
第三节 荆公新学的演变
第四节 荆公新学的学术渊源
第四章 荆公新学与王安石变法
**节 新学为新法提供理论依据
第二节 新学为新法提供舆论支持
第三节 新学为新法培养合格人才
第五章 荆公新学的治学特点及其学术贡献
**节 新学的治学特点
第二节 新学的学术贡献
第六章 荆公新学的衰颓历程及其原因
**节 北宋中后期的党争与学争
第二节 南宋时期的党争与学争
第三节 新学衰颓的外在原因
第四节 新学衰颓的内在原因
第七章 荆公新学对先秦汉唐儒学的扬弃
**节 新学对先秦儒学的扬弃
第二节 新学对汉唐儒学的扬弃
第八章 荆公新学对儒学发展的影响及其在儒学史上的地位
**节 新学对两宋儒学的影响
第二节 新学对域外儒学的影响
第三节 新学在儒学史上的地位
结语 王安石在儒家道统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河北赵县人。中山大学哲学学士,河北大学历史学硕士、博士,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后,现任河北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主要从事宋代文学、历史及儒家文化研究。学术兼职有中国宋史学会会员、中国历史文献学学会会员、中国苏轼学会会员、中华孔子学会董仲舒研究会理事。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李白诗选译
¥8.1¥27.0 -
荀子选译
¥5.7¥19.0 -
随园食单(图文本)
¥10.2¥30.0 -
素书
¥7.5¥39.8 -
颜氏家训选译
¥5.3¥15.0 -
陆游诗词选译
¥7.2¥24.0 -
东京梦华录
¥19.8¥46.0 -
宋词三百首注评
¥13.0¥39.0 -
杜牧诗文选译
¥4.9¥14.0 -
昨日书林:诗经讲义稿
¥7.8¥26.0 -
楚辞选译
¥5.3¥15.0 -
世说新语
¥12.0¥46.0 -
杜甫诗选译-修订版
¥6.3¥21.0 -
中国日记史略
¥37.8¥59.0 -
元曲三百首注评
¥10.7¥32.0 -
柳宗元诗文选译
¥5.4¥18.0 -
《子不语》(插图版)
¥18.7¥39.8 -
王维诗选译
¥6.0¥20.0 -
贞观政要选译
¥5.4¥18.0 -
清代文言小说选译
¥6.9¥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