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6714253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78
- 出版时间:2021-06-01
- 条形码:9787567142534 ; 978-7-5671-4253-4
本书特色
本书是在研读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原典基础上,结合宗教学的研究重点,发现俄狄浦斯情结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俄狄浦斯情结的要素贯穿于弗洛伊德的宗教投射论、宗教起源论、宗教功能论,将这三部分作为本书的主体框架,尝试进行心理学与宗教学的跨学科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尝试在汉语的语境中诠释弗洛伊德的思想。研究路径是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原典为基础,通过提炼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核心概念,如投射、罪疚感、超我、俄狄浦斯情结等,对弗洛伊德宗教观进行细致的考察,基于其无神论的宗教立场,分析其运用精神分析理论诠释宗教议题所获得的成果的价值和局限;并反思精神分析的学科性质,从而更加恰当地看待弗洛伊德的贡献。该书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能为相关专业的研究者及对弗洛伊德思想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定的启示与借鉴。
目录
**节 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节 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 弗洛伊德的生平
**节 弗洛伊德无神论思想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宗教研究的方法和路径
第三章 弗洛伊德的宗教投射论:“原始父亲”形象的投射
**节 宗教投射论的发展与演变
第二节 精神分析中的“投射”
第三节 上帝形象源自“原始父亲”
第四节 评价与小结
第四章 弗洛伊德的宗教起源论:从个体心理到集体心理的俄狄浦斯情结
**节 从神话到理论建构
第二节 俄狄浦斯情结与罪疚感
第三节 宗教的心理起源
第四节 评价与小结
第五章 弗洛伊德的宗教功能论:科学终将替代宗教
**节 弗洛伊德对宗教功能的评判
第二节 弗洛伊德论宗教功能的替代
第三节 评价与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节 总结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节选
《精神分析与无神论:弗洛伊德的贡献》: 在当代,投射一词广泛使用在精神分析、心理学、宗教学领域。在不同领域,它具有彼此相似又不一致的含义。当我们谈论投射时,首先需阐明的是在何种意义上使用该词。因此,有必要对投射的含义做一简要的分析。 在心理学中,投射有以下几种不同的含义:**,主体感知到周围的环境,并依据自己的兴趣、才能、习惯、长期或暂时的情感状态、期待与欲望等来对环境作出回应。内心世界与环境间的这种相互关系是现代生物学与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在现实生活中投射现象非常普遍:商人会从买卖的角度观察他/她所见到的人;心情愉快的人倾向于往乐观的方面去想问题。就更深层的意义而言,人格的结构或者核心特质会展现在个体的行为之中,这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投射界定,也是心理学中投射测验的理论依据。比如:通过儿童的绘画,可以对儿童的人格特点做出评估。目前,依据投射理论编制的标准化投射测验主要有罗夏墨迹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被广泛运用于人格测量。投射测验是指主试者给被试者提供一种模棱两可的多义刺激物,然后要求被试者在较短的时间内作出反应,编一个故事或者想到些什么。在这过程中,被试常常把自己的真实情绪、情感、态度、需要等心理活动,投射在个人的反应之中,主试者通过专业性的分析,可以对被试者的心理状态和人格特征作出评估。第二,根据个体的言行,主体表现出将某人当作自己的重要他人来对待。比如,有人会将父亲的形象投射到上司身上。在此,心理学中的这一含义与精神分析有差别,对此现象,精神分析有另一专门的术语——移情来解释此种现象。这一误用也出现在很多对弗洛伊德宗教观点的表达中,下文会就投射与移情作出具体的区分。第三,个体将自己的某些特质放置在陌生人身上,或相反,个体将有生命的或无生命的存在看作和自己有相似之处。比如,在文学作品研究中,常谈及小说的读者将自己投射到这个或那个主角身上,或作者将自己的某些特质放置在作品中的某个人物身上,这是作者的投射。在精神分析框架下,这一过程也有另一专门术语来表示——认同,在此不多表述。第四,个体将属于自身但又不被自己接受的倾向、欲望等归给他人。比如在亲密关系中,男方可能将所有的依赖需要投射给女方,然后严厉地指责女方的“过分需要与依赖”。这样,男方可以从心理上将属于自己的过分需要与依赖从自身剥离,维持自己独立自主的男性认同。① 在宗教心理学领域,将“投射”表述为:是用来描述一种常见的心理动力的术语,在心理治疗和宗教批判研究中广为人知。投射可以理解为将A所拥有的特质归于他人B或者事物的过程,这些特质可以追溯到A的潜意识内容,比如爱、恨、神性。②这是一个用途广泛的理论,既可以用来描述正常的心理过程,也可以用来描述病理的心理过程,如一见钟情也是一种投射。在《圣经·马太福音》中,也可以看到投射概念的运用,如耶稣说:“为什么看见你兄弟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对你兄弟说‘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前文所述的宗教投射论的思想,均在此概念下展开。 在经典精神分析中,投射有不同于《宗教心理学百科全书》所述的含义。弗洛伊德认为,投射是指将一种自身拥有的难以接受的想法、感受、特质或行为归于他人的心理过程,即将本属于自己的但不被自身接受的方面“转移”到他人身上。在精神分析体系中,投射属于一种防御机制,它能帮助个体保护自己避免所知觉到的危险,并缓解难以忍受的焦虑和冲突。这种防御通过将内部或外部的威胁性体验从意识领域转移到潜意识领域,从而降低了威胁性体验的影响力。可见,宗教心理学对投射的界定比精神分析的界定更为宽泛。 ……
作者简介
姜艳,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博士,上海大学心理辅导中心专职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注册心理师。接受中法精神分析连续培训、家庭治疗培训、“同济-弗莱堡”心身医学与心理治疗硕士班等长程心理治疗专业训练和个案督导。从事大学生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1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为精神分析取向的宗教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参与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并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近10篇。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31.9¥38.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26.1¥45.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8.7¥15.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9.6¥32.0 -
与内心的恐惧对话:摆脱来自亲人的负能量
¥28.8¥48.0 -
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
¥39.5¥52.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2.7¥39.8 -
乡土中国
¥19.2¥26.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9.0¥36.0 -
你能写出好故事-写作的诀窍.大脑的奥秘.认知的陷阱
¥9.8¥32.8 -
始于极限:女性主义往复书简(八品)
¥22.4¥59.0 -
那一定是心理问题:科学识别身体和心理发出的求救信号
¥32.0¥52.0 -
理解生命
¥10.5¥32.8 -
焦虑心理学:不畏惧、不逃避,和压力做朋友
¥11.4¥38.0 -
中国人的精神
¥9.9¥29.0 -
记忆错觉-记忆如何影响了我们的感知.思维与心理
¥23.9¥39.8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1.0¥36.8 -
上大演讲录(1922-1927卷)(九品)
¥14.0¥52.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9.0¥36.0 -
他为什么打我:家庭暴力的识别与自救
¥24.1¥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