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5352268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4
- 出版时间:2021-06-01
- 条形码:9787553522685 ; 978-7-5535-2268-5
本书特色
《福布斯》《经济学人》《今日心理学》尼尔·盖曼推荐; 让你读来叹为观止,读后见坑不踩的真相之书;抽丝剥茧揭示骗局设计原理,告诉你为什么聪明人也会栽。
内容简介
骗子并非都长着一张急功近利的丑恶嘴脸。一些骗术大师通常是优雅而迷人的,他们有着外向的个性,说话令人信服,做事让人信任。康妮科娃以一些国际知名的惊天巨骗为例,告诉你他们缘何取得人们的信赖,怎样成功骗过全部目标,以及为什么人们会毫无自觉地掉入这些陷阱,哪怕撞了南墙也不愿回头。 书中列举了大大小小的知名案例,上达案值高达数百万美元的庞氏骗局,下至市井常见的小花招。作者从心理学角度揭露了这些骗局的诸多细节,剖析它们的共同点,为我们理解人类思维提供了充分的科学研究支持。本书将带你进入欺诈的世界,审视骗术的实施者与受害者之间令人惊叹的复杂关系。
目录
关于欺骗与被骗的一部令人不安的作品。
——《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
康妮科娃目光如炬,摸清了诈骗这门黑暗艺术的门道。
——《纽约时报书评》(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这本书对骗术大师、他们编织的故事与人类对信任的需求做了一次精彩的研究。
——尼尔·盖曼(Neil Gaiman),英国作家
我目前担任美国退休人员协会诈骗监控网络的安全顾问,这是一家教育其成员辨识欺诈陷阱的机构。《我们为什么会受骗》对我们而言是一本优秀的参考书。保护自己免遭欺骗的*佳方法就是理解骗子的心理与动机。
——弗兰克·阿巴内尔(Frank Abagnale),《猫鼠游戏》(Catch Me If You Can)主角原型
这本书会令你胆寒,下次再有什么朋友的朋友提供给你“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你可会斟酌一下了。……如果你喜欢格拉德威尔的《决断2秒间》,你也会爱读这本书,它清晰地展示了我们有多容易受骗,发人深思。
——艾瑞克·拉森(Erik Larson),《纽约时报》畅销榜首《白城恶魔》(Devil in the White City)作者
这本科普书融合了流行社会学与浓缩历史,将格拉德威尔式写作的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作者深挖了一系列展现我们被直觉误导,主动投向骗子怀抱的案例。骗子和受害者之间广泛存在一种超乎想象的共生关系,从盲信麦道夫的受害者,到任何一个曾经为兰斯·阿姆斯特朗加油的人,无论你认为自己有多聪明,在骗局面前都不是无懈可击的。
——《秃鹰》(Vulture)杂志
作者将新闻报道与当事人自述、公开文件、原始访谈相结合,对世界上*成功的几名诈骗大师的技法进行了解析。这本令人手不释卷的书提供了一些发人深省的观点,会帮助你更深入地认识骗子,以及他们的目标——我们自己。
——《今日心理学》(Psychology Today)
作者从麦道夫的庞氏骗局谈到街头骗术,透视了每一个骗局后的共通心理机制。她揭穿了那些伪装成医生、贵族与大人物,以天赋的想象力、三寸不烂之舌和欺骗的本领将人玩弄于股掌之上的骗子的把戏。
——《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
康妮科娃告诉我们,并不只有愚昧、自大的人会成为骗局的受害者。他们也许只是被环境所困,处于绝望或脆弱时刻的普通人。
——《快公司》(Fast Company)
作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兼具叙事技巧,把这个吸引人的话题讲得相当精彩。
——《科克斯书评》(Kirkus)
这本关于欺骗心理学的作品行文充满活力与热情,结构精巧,读来令人兴味盎然。
——《出版者周刊》(Publishers Weekly)
康妮科娃以她标志性的明晰、深刻、才华横溢的行文,将骗术大师们的伎俩一一揭穿,在扣人心弦的叙述中展现了对人性的洞察。
——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心智探奇》(How the Mind Works)作者
康妮科娃告诉我们,人类天生容易相信别人——这经常会置我们于危险之地。她巧妙地结合了故事与科学研究,从这一人性弱点出发,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我们如何思考,如何成为我们自己。本书会让你眼界大开,目光锐利。
——丹尼尔·品克(Daniel Pink),《驱动力》(Drive)作者
《我们为什么会受骗》是对骗术世界的一次引人入胜的描绘,让我一直读到深夜。本书文笔优美,充满了生动的事例与引人深思的心理学研究。它会告诉你骗子是怎么操纵受害者的,我们又将如何避免落入陷阱。
——查尔斯·都希格(Charles Duhigg),普利策奖得主、《习惯的力量》(The Power of Habit)作者
为什么一个巧舌如簧的陌生人能说动一个人放弃自己的全部?这个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康妮科娃是个讲故事的高手,她对骗子和受害者的记述会让你啧啧称奇。这是一本精彩而令人不安的作品,让我百感交集——我希望每个人都来读它,但与此同时,我又害怕它落入某些居心不良者之手。
——保罗·布卢姆(Paul Bloom),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善恶之源》(Just Babies)作者
我曾以为我有辨识骗局的能力,而本书动摇了我的自信。但它同时也告诉我,我该怎样擦亮自己的眼睛。
——亚当·格兰特(Adam Grant),《沃顿商学院*受欢迎的思维课》(Give and Take)作者
你要像骗子了解你那样了解他们,这样才能保证你的安全。你要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机、伎俩和步骤。本书会让骗子们的日子变得难过。
——《新共和》(The New Republic)
本书探讨了信任、信念与欺骗在*基本的人性层次的体现。如果你觉得在这场游戏中,你不会是一个愚蠢的玩家,那么在读完本书后,你可能就不确定了。
——大卫·爱普斯坦(David Epstein),《成长的边界》(Range)作者
关于为什么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在遇到骗局时会失去理智、自投罗网,本书进行了出色的解读。
——Vice杂志
当今*佳科普作家之一对骗术大师及其猎物的心理、动机和手段进行了一次解读。
——《福布斯》(Forbes)
对骗术世界的一次深入并有趣的探索。
——《时代周刊》网站(Time.com)
节选
**章 骗与被骗 他不会回答问题,或是会顾左右而言他;他只会胡言乱语,用大脚趾蹭着地面,发着抖,面无血色,用手指揉搓着发根。 ——《一个骗子的画像》(Profile of a Liar),公元前900年 如果有人问我,我是否受过骗,我会实话实说:我也不知道。我从未向庞氏骗局投过资,也没有被不可能赢的三牌赌局骗过钱——这些我知道。当然,我也上过一些小当,但这些谎言算不算成熟的骗局还有待商榷。但关键在于,*好的骗局是不会被发现的。我们受骗而不自知,只怪自己运气不好,于是白白蒙受损失。 魔术师通常不愿两次表演同样的戏法。一旦不再感到惊讶,观众就会有余力去注意其他事情,也就更容易识破诡计了。但*棒的手法是可以无数次重复的。这些手法被打磨得圆润成熟,根本没有破绽可循。著名魔术师,同时也是骗局揭秘高手的哈里·胡迪尼(Harry Houdini)曾夸口说,他只要看过任何魔术三次,就一定能拆穿其手法。但据说,有一天晚上在芝加哥的大北方酒店(Great Northern Hotel),他的一位同行、魔术师戴·弗农(Dai Vernon)向他展示了一个纸牌魔术。弗农从一叠纸牌的顶部拿起一张牌,并请胡迪尼在牌的角落写上了他的姓名缩写“H.H”。随后,弗农把这张牌插入那叠纸牌的中部,随后打了个响指。奇迹出现了,胡迪尼签名的纸牌跑到了*上面。正如这个魔术的名字所示,这张纸牌是一张“雄心之牌”,无论你把它插进哪里,它总能回到*上面来。弗农重复了7次,胡迪尼7次都没看出门道。真正高明的手法是不需要隐藏的。(这个魔术靠的是娴熟的手上技巧,现在有经验的魔术师基本都掌握了这种手法,但在当时还是非常新奇的。) 对骗局来说,同样的法则仍然适用。*高明的欺诈游戏是不会被拆穿的。或者像德马拉的骗局那样,虽然被察觉了,但受害者羞于声张。假设胡迪尼和弗农的故事发生在不那么公开的场合,如果胡迪尼对他不能识破弗农手法的事保持沉默,我是不会感到惊讶的。实际上,一个人反复落入同样的圈套并不稀奇。一位名叫詹姆斯·富兰克林·诺夫利特(James Franklin Norfleet)的得克萨斯州农场主先被骗了2 万美元,不久以后又被同样的一帮人以同样的手法骗走了2.5 万美元,他从未意识到**次是个骗局。我们之后还会看到他的故事。大卫·毛雷尔也讲过一个故事:一个人成了一起著名电报骗局(骗子谎称能在播报比赛结果前数秒钟提前获知结果,可以让下注者稳赢)的受害者。多年之后,他在街上看到了那群骗子,向他们跑过去。骗子们的心一沉,觉得他一定会去告发他们。结果完全不是这样。他跑去问他们能否再让他下一次注。他确信这次自己一定会时来运转。那些骗子兴高采烈地同意了。 伯尼·麦道夫(Bernie Madoff)行骗至少20年而未被察觉。骗局破产时,他已达70高龄。如果他在被抓住之前就死了怎么办?不难想象,只要新的投资人不断加入,受害者就不会识破骗局。 2007年6月,《石板》(Slate)杂志的记者贾斯汀·彼得斯(Justin Peters)打算想个办法,买到去意大利的低价机票。他手头很紧,但仍然很想去国外休息几个月。然后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打算从有意出售航空里程的人手里买点里程,然后用这些里程来获得优惠。他立即上网搜索,看是否有人愿意出售里程。他运气不错,很快就找到了一个名叫克里斯·汉森的人。这名飞行员手里有大量里程数,放在网站克雷格列表(Craigslist)上出售。彼得斯很快就在他的帖子下面做出了回复——千万不能让他人抢先一步。他们通了电话。汉森机长听上去博学多闻,亲切友好。“我们的对话使我相信,他是诚实可靠的。”彼得斯后来写道。两人很快达成了交易:650 美元,10 万英里,用贝宝(Paypal)支付。就这么简单。然而,贝宝拒绝了交易申请。彼得斯想,这可真奇怪。他向汉森发邮件说明了错误情况,但机长却没有回应。 彼得斯着急了。他预定的行程日期近在眼前,但他仍然没买到机票。于是他又开始了搜索。他找到了弗兰克·波尔加,待售里程卖家。波尔加很快回复了他的请求,还在回信中附上了驾照的照片。他证明自己确实真有其人,并不是什么骗子。通过电话后——那是一次“非常愉快的交谈”——两人开始交易了。在绿点卡(Green Dot card)里存上700 美元,里程就是彼得斯的了。(绿点卡是骗子的*爱,这是一种礼品卡,随便在美国任何一个超市或是便利店都能买到。这种卡可以进行充值,任何知道账户的人都能使用卡上的额度。用这种方式转账可以省却电汇的麻烦。) 四天过去了,里程还没到账。彼得斯终于明白,自己可能上当了。但就在这时,失联的飞行员又出现了。他解释说自己出国了,无法收发电子邮件。但他还留着给彼得斯的里程。妥了,彼得斯当然还要—特别是在遭受了冷酷无情的诈骗之后。他向汉森倾诉了自己的遭遇,汉森对此深表同情。互联网上真是危机重重。为了让彼得斯安心,汉森还给他寄去了一份合同。他是诚实可靠的,彼得斯早就知道了。贝宝还是不能用,彼得斯把说好的650美元电汇了过去。故事讲到这里,除了彼得斯,人人都明白结局会怎样。三天过去了,里程还没到。四天,五天,六天过去了。没有里程,也没有邮件。彼得斯在一周内被同样的手法骗了两次。在这起案例中,有清楚的证据证明那是个骗局:没有里程。 但在涉及概率的情况,像炒股、押注体育比赛或是金融投资中,谁能一口咬定受害者仅仅是不走运呢? 19世纪的美国马戏团经理人P.T.巴纳姆(P.T.Barnum)也许从未说过“每分钟都有一个白痴出生”这种话(他很可能真没说过),但在20世纪早期的骗子中确实流传着另一句箴言:“每分钟都有一个白痴出生,还有一个人去修理他们,一个人去敲打他们。”总有坑等着人去跳,也总有人掉进坑里。 谁是受害者,谁又是骗子?这个世界上的伯尼·麦道夫与汉森机长都是什么样的人?诺夫利特和彼得斯这样的人又有什么共同的内在特点?是否有典型的骗子与典型的猎物? 骗术高手都是邪恶之徒,他们心怀鬼胎,毫无道德—真是这样就好了,这会让世界变得简单得多。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找出坏人,然后就能无忧无虑地生活了。然而,现实却比这麻烦得多。 在《欺骗是一门精密的科学》(Diddling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Exact Sciences)中,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指出了骗子的特点:“谨小慎微、自私自利、不屈不挠、足智多谋、胆大包天、冷漠无情、别出心裁、傲慢无礼还有皮笑肉不笑。”现代心理学尤其赞同其中一点,即冷漠无情。一般来说,人类已经进化成为相互协作的物种。我们互相信任,互相依赖,就算带着装满钞票的钱包走在街上也不必担心有陌生人会来行抢,上床睡觉时也十分笃定不会在梦中被人杀害。天长日久,我们的情感也随之进化,变得支持这种人际关系。我们对他人施以援手,自己也会感到温暖舒适。反之,如果我们说谎、欺骗或是伤害了他人,自己也会感到耻辱与内疚。当然,我们时不时也会脱离常规,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正派、体面—或者说,表现了冷漠无情的对立面。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关心他人,也知道他人会给予我们相当程度的关心。若非如此,整个社会将分崩离析。 然而,有一种人是例外。有极小的一部分人可能进化成了另一种生物,他们利用他人的善意攫取利益,凭借着冷漠无情的特质成了骗子。这些人对他人毫不关心,他们对自己造成的痛苦完全无动于衷,只要获利即可。这其实很合理:如果你身边的大多数人基本上都正派体面,那么你就可以尽情说谎、欺骗、偷窃,并与他人和平相处。但这只在少数人采用这种手法的情况下有效——如果人人都这样做,社会就会自我毁灭,所有人都没有好下场。只有在少数人具备精心规划的冷漠无情这种特质时,它才能算作一种生存策略。正如研究反社会行为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家阿德里安·瑞恩(Adrian Raine)所说:“当在社会中占比重较低时,持续的不道德行为可被理解为一种可选的、有利于进化的策略。阻止不道德行为的情感体验的缺失,以及对欺骗和摆布等手段的运用,可以让一个人在一生中持续行骗而不被发现。” 有一个词被用来定义这种精心规划甚至是与生俱来的冷漠无情特质——精神变态(psychopathy),意味着从根本上缺乏对其他人的同情心。这是生物学上对极致的冷漠无情的定义。但是骗子真的符合这种描述吗?把德马拉这样的骗子说成医学上的精神病真的公平吗?还是说,他们只不过和我们一样,只是更加阴险狡诈一些罢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小谎言与骗子所设的骗局之间有本质区别吗?还是说,两者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罗伯特·黑尔的“精神病态症状清单(修订版)”(Robert Hare’s Psychopathy Checklist-Revised)是鉴定反社会与精神变态行为时*常用的评估工具。这份清单对责任感、悔恨感、病理性说谎、控制欲、狡猾心理、性滥交、冲动情绪、外在魅力、浮夸外表等特点进行评估,如果得分很高,就说明受测者属于精神变态,或者具有“受苦的灵魂”——很多人会这样说。精神变态者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无法像其他人一样处理感情。对于一个真正的精神变态者来说,他人的痛苦毫无意义。他们没有同情,没有悔恨,没有内疚。面对会让大多数人感到震惊的事物,如可怕的图片时,精神变态者的脉搏保持平稳,汗腺分泌正常,心跳不会加速。 在一项对临床精神变态的研究中,面对困难的道德抉择时——例如,假设掐死一个哭闹的婴儿就能拯救整个村庄,而不这样做的话,包括婴儿在内的全村人都会遭到不幸——精神变态者无法与非精神变态者产生相同的情感活动。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个让人心力交瘁的选择。在寻求答案的思维过程中,大脑中负责感情的区域会与负责功利性思考的区域交战,而精神变态者的大脑中则不会有这种交战。他们会显示出极端的冷漠无情。 黑尔指出,精神变态者大约占男性人口的1%,而在女性中则极其少见(但并非为零)。这意味着在你遇到的每100名男性中,就有一个人可能在临床上被诊断为精神变态者。但这个人是否也会是天生的骗子呢? 从某个层面上看,数据似乎显示骗子和精神变态者之间有着直接而紧密的关系。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如果一个人身上存在与精神变态相关的神经缺损,他们就会表现出显著的精神不正常行为——同时也会表现出显著的骗子式行为。在创伤研究中,早期受过额叶极皮层和腹内侧皮层—这两个区域与精神变态相关——损伤的人会表现出与精神变态者和骗子极为相似的行为和性格变化。比如,有两位此类患者在研究中出现了说谎、操控他人及破坏规则的行为。他人对他们的描述是“缺乏同情、内疚、悔恨、恐惧等……对其行为的违法性毫不关心”。如此看来,精神变态这种生物学上的病态体质可以导致很多骗子式行为的出现。 但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精神变态只是所谓的“ 黑暗三角”人格特征的一部分。另外两个特征——自恋(narcissism)与马基雅维利主义(Machiavellianism)——也能够解释我们在骗子身上所常见的很多特点。 自恋会导致浮夸、自命不凡、自我膨胀、过高的价值感和操控他人等。简言之,这似乎说的就是弗雷德·德马拉。他不甘屈于人下,迫切需要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并不惜一切代价去达到这个目的。自恋者会不择手段地维护自己的形象。 正是因此,弗雷德才会去糖果店行骗,以避免在同学面前丢丑——这算不上什么伟大的骗局,而是这种自我中心倾向的后果。不过,也许能更准确描述他行为的是“马基雅维利主义”——这种人格几乎与欺骗画等号,在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和*著名的骗术高手的故事中都能找到这种特征,两者都冷酷无情而极具成效。 在心理学语境中,“马基雅维利主义”指的是一系列特定的属性,具备这种属性的人会为达成其目的而操控他人——这几乎是对骗子教科书式的定义。北卡罗来纳大学市场学教授理查德·卡尔胡恩(Richard Calhoon)在1969年曾发表论文,将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定义为“采用侵犯、操控、剥削他人等不正当手段以达到个人或组织目的”的人。1970年,为研究领导者操控人心的倾向,两名心理学家——理查德·克里斯蒂(Richard Christie)和弗洛伦斯·盖斯(Florence Geis)发明了一种名为“马基雅维利主义量表”的测试方法。在这份问卷中得到高分的人,即“高危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在社会中往往也是操控他人的高手。在一系列研究中,当一名高危马基雅维利主义者与一名低危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处于相同环境下时,前者几乎在所有情境中都领先于后者。后者会受到感情的阻碍,而前者则不容易受到类似的困扰。 一项早期研究以11名不同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者为样本,其中有学生、大学教师、父母、孩子、运动员、精神病院员工、商业公司雇员等。研究发现,这些人更喜欢虚张声势,欺诈哄骗,讨价还价,迎合他人。同时,这些人在做这种事时也更容易成功。在另一项研究中,具备马基雅维利主义思维方式的人比其他人所说的谎言更具说服力:人们观看受试者否认自己偷过东西(一半人确实没偷过,另一半人在撒谎)的录像,在马基雅维利主义量表中得分较高的人获得信任的次数远远高于其他人。在第三项研究中,商学院的学生要决定是否要付给某人回扣。这种行为往往被认为是不道德的(也是违法的)。他们会分别得到一个给出回扣的理由。当这个理由的成本效益较高时,在马基雅维利主义量表中得分较高的人会更容易接受并给出回扣。 由此或可见,马基雅维利主义和精神变态一样,使人们更倾向于做出骗子式的行为,并让他们精于此道。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家德尔罗伊·保豪斯(Delroy Paulhus)专门研究黑暗三角人格。他指出,“马基雅维利主义者”的概念比“精神变态者”更能准确描述骗子的特性。“显而易见,道德水平低下的股票经纪人,如伯尼·麦道夫之流,并非精神变态者。”他写道,“他们是一群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利用蓄意的、有策略的手段从他人身上攫取利益。” 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骗子到底是精神变态者、自恋狂还是马基雅维利主义者?抑或三者都是呢?德马拉似乎同时具备这三种特性。常有人说医生扮演着上帝的角色,德马拉把这一说法发扬到了奇特的极致。一个人要多么自负和自信,对他人的生命多么漠不关心,才敢在毫无资质的情况下伪装成医生,进行多台手术,成为全船数百人唯一的医疗资源?这已不仅仅是自恋,而且是精神变态到极点的行为了:他手握无数人的生杀大权。这个人又具备多强的马基雅维利主义心态,才有本事欺骗整个国家的军队,操控其他医生、船长和士兵,让他们相信他是货真价实的医生? 德马拉并未因他在朝鲜战场上被揭穿的经历而气馁。恰恰相反,他变得越发胆大妄为。罗伯特·克里奇顿开始为他写作传记时,这位伪装者花了好几天时间说服克里奇顿让自己为其怀孕的妻子接生。他向克里奇顿担保,自己会比任何人都做得更好。明明可以找到专业人士,为什么还要靠一个骗子呢?当然,克里奇顿心知肚明,德马拉没有受过任何医学教育。但他也确实救了那些士兵的命,而且他还读了那么多医书——可能比一般的医生读得还认真。德马拉越是花言巧语,克里奇顿禁止他接近自己妻子的决心就越是动摇。*后,是克里奇顿的妻子朱蒂拒绝了这个建议——德马拉诚心诚意地直接对她提出了由他接生的请求。 实际上,真正的“艺术”体现在这里:就在这起不愉快事件发生后,朱蒂告诉罗伯特,不要再让弗雷德踏进他们的家门。但她的决心*终也被感化了。就在这位伪装大师离开他们家几年以后——这期间他还控告克里奇顿和兰登书屋拒绝向他支付稿酬——朱蒂竟然放心地把自己年幼的女儿交给德马拉照顾。
作者简介
玛丽亚·康妮科娃(Maria Konnikova)以优等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她是《纽约时报》畅销书《福尔摩斯思考术》(Mastermind)的作者,为《科学美国人》撰写心理学专栏,在《大西洋月刊》《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波士顿环球报》《观察家报》等多家知名媒体上发表文章。
-
中国药膳良方
¥13.7¥30.5 -
家庭急救
¥2.9¥6.0 -
走出孤独
¥14.0¥46.8 -
张文鹤护肤指南/张文鹤
¥17.6¥65.0 -
我心里有个小小人
¥30.0¥69.8 -
漫画讲透黄帝内经
¥28.4¥58.0 -
女性90%的病都是憋出来的,罗博士专为女性打造的养生经女性养生三步走:疏肝.养血.心要修/罗大伦
¥29.5¥48.0 -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11.9¥39.8 -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科普版
¥23.9¥38.0 -
《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中的中药养生全典
¥14.9¥49.8 -
空腹力
¥31.9¥58.0 -
中医按摩大全
¥17.7¥59.0 -
经典中医启蒙-一个中医眼中的生命.健康与生活
¥37.4¥68.0 -
24节气顺时调养全书
¥14.9¥49.8 -
全面健康调理按摩全书
¥14.9¥49.8 -
寿亲养老新书
¥8.0¥13.0 -
帝王养生术-历朝历代帝王养生秘诀
¥12.5¥36.8 -
命悬一线,我不放手:ICU生死录
¥47.6¥68.0 -
二次成长
¥30.8¥56.0 -
我就是你啊(走进他人内心的7项修炼)
¥25.4¥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