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11556863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33
- 出版时间:2021-08-01
- 条形码:9787115568632 ; 978-7-115-56863-2
本书特色
1.一线心理学家,将各自领域的精深研究和大量的实践经验结合,转化成浅显易懂的生活语言; 2.以个体发展和家庭生命周期双视角看待养育,把个体与系统结合起来; 3.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本书在理想父母和现实父母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抚平养育焦虑; 4.区分养育理念与养育方式,厘清其中存在冲突与误区。 5.养育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时遇到的普遍的问题,从理论角度出发理解,并且给出具体可行的指导。 6.从依恋出发,回到依恋,对于建构安全的亲子依恋,给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亲子沟通中出现的裂痕如何弥补,也给出相关建议。
内容简介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中国的父母为孩子的付出,更是感佩人心。但是,长大成.人后,许多孩子常常会指责父母不爱自己。是孩子们太不懂得感恩,还是父母的付出并非孩子的所愿?父母如何做才能消弭这种差异,让自己的付出与孩子的感受匹配,让自己的努力不致落空、造成不良影响? 《从出生到独立:写给父母的养育心理学》有两条主线,一条主线从孩子成长规律的角度指出孩子不同阶段的心理需求,并对父母在各阶段可能遇到的共性问题以案例的形式予以分析,给出建议;另一条主线从家庭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阐明家庭在不同阶段需要处理的任务,并对家庭在各阶段面临的困难以案例的形式予以呈现,给出解决方案。从建立安全感,到培养好习惯,到处理青春期逆反,再到离家阶段的困难,本书逐一解析,指出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指导父母如何让自己的爱帮助孩子成长为健康、独立、自信、快乐的人。 《从出生到独立:写给父母的养育心理学》适合家长、教师、心理学工作者、社会工作师及心理学爱好者阅读。
目录
高质量陪伴是培养婴幼儿安全感的关键 // 004
照顾者的在场与稳定 // 007
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 // 011
恰当地回应孩子的需求 // 015
增强照顾者的安全感 // 020
孩子总闹情绪怎么办 // 024
怎样对待孩子的“犯错” // 030
孩子黏人怎么办 // 035
孩子不愿意睡觉怎么办 // 041
孩子干什么都说“不” // 046
第二篇 学龄前儿童篇
学龄前儿童家庭中的 8 条规则 // 055
与孩子进行“双向沟通” // 060
孩子害羞怎么办 // 065
如何给孩子设定限制 // 070
帮助孩子不再“怕黑” // 076002
从出生到独立
如何应对孩子乱发脾气 // 082
帮助孩子结交新朋友 // 087
如何夸奖孩子 // 093
发现并培养孩子的才能 // 098
第三篇 学龄儿童篇
给学龄儿童父母的一封信 // 107
入学季,慌乱季,适应季 // 110
孩子的书包,藏着父母的习惯 // 115
3 个公式解读学龄儿童的学习方式 // 119
好动、异动、多动 // 125
“熊”孩子成长中的那些事,父母一定要懂 // 131
养育观念与养育方式 // 137
给孩子合适的期待和“派遣” // 144
父母如何帮助学龄儿童应对家庭的变化 // 150
学龄儿童的成长风险 // 156
第四篇 青春期篇
孩子总说父母不理解自己 // 170
和孩子沟通时容易情绪激动 // 175
孩子和父母想法冲突 // 180
平衡和青少年相处时的管与不管 // 185
与青春期孩子谈交友 // 191
孩子想谈恋爱 // 196
跟孩子谈未来和打算 // 201
孩子“沉迷”游戏和网络 // 206
孩子总想寻死 // 212
孩子和别人发生冲突 // 219
第五篇 离家独立篇
孩子离家后突然开始和父母“翻旧账” // 228
孩子“没钱”才和父母主动联系 // 233
“宁愿让人喊妈宝,也不愿让我妈伤心” // 238
驱不散的内疚感 ——“我爸是被我气死的” // 242
一直优秀的子女要退学重新高考 // 247
在家能睡好,到校就失眠 // 252
子女不再对父母说实话 // 258
女儿的恋爱对象不合父母心意 // 263
无法适应集体住宿生活 // 269
第六篇 儿童和青少年常见心理障碍篇
进食障碍 // 277
注意缺陷 / 多动障碍 // 284
识别和应对孩子的抑郁症 // 290
孩子情绪时好时坏,可能是患了躁郁症 // 296
我的孩子总是肚子疼 // 301
我家的小霸王 // 306
第七篇 特殊家庭父母篇
我的父母要离婚 // 313
爸爸去哪儿了 // 318
我的妈妈要嫁人 // 323
作者简介 // 331
作者简介
孟馥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委员,注册心理督导师,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家庭治疗学组主任委员,认证督导师,中国女医师协会心身医学与临床心理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华预防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委员, 上海市心理卫生学会副理事长, 同济大学心理咨询与教育培训中心临床督导。 姚玉红 同济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卫生学会临床心理咨询与治疗专委会委员,上海市高校心理咨询协会副理事长 刘亮 同济大学医学博士,哈佛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精神科副主任医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家庭治疗学组委员兼副秘书长。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14.1¥38.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9.0¥5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7¥32.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9¥36.8 -
性心理学
¥19.7¥58.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1.3¥45.0 -
张舜徽集清人笔记条辨
¥13.4¥32.0 -
乡土中国
¥12.2¥26.0 -
语文闲谈
¥12.2¥29.0 -
遇见天堂鸟
¥13.5¥45.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9.0¥28.0 -
看不见的伤痕(八品-九品)
¥22.1¥69.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9.0¥36.0 -
理解生命
¥9.8¥32.8 -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14.7¥46.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8.5¥45.0 -
自卑与超越
¥14.7¥39.8 -
汉字王国
¥11.5¥4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4.4¥39.8 -
非暴力沟通(修订版)
¥40.1¥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