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季羡林散文精选集·典藏版:(赋得永久的悔+难得糊涂+人生的境界+我的心是一面镜子+园花寂寞红)
读者评分
5分

(精)季羡林散文精选集·典藏版:(赋得永久的悔+难得糊涂+人生的境界+我的心是一面镜子+园花寂寞红)

1星价 ¥138.6 (7.0折)
2星价¥138.6 定价¥198.0
商品评论(3条)
ztw***(二星用户)

书很好,就是字有点小,排版感觉有点紧凑

2022-05-22 20:49:27
0 0
ztw***(二星用户)

这套是季老的五本书,印刷考究,价格适中,值得收藏

2022-05-16 09:06:08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8203388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5册
  • 出版时间:2015-06-01
  • 条形码:9787568203388 ; 978-7-5682-0338-8

本书特色

  季羡林散文精选集 zui新典藏版跟国学大师一起阅世间百态品百味人生
  国学大师回忆生活历程感悟光阴不可轻
  季羡林先生结合自身九十多年生活体验,一一为你讲述
  国学大师一生中zui弥足珍贵的回忆zui真实的情感
  国学大师的谆谆教诲长者的修身处世智慧

内容简介

  《园花寂寞红——季羡林品味生活》一本以品味生活为主题,收录了季羡林先生写景、游记、读书方面的散文集,作品中的万事万物都被季羡林先生赋予了生命,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上天赋予万物以生命,构成整个世界,一棵树、一朵花、一个地方、一本书,在季羡林先生笔下都被给予了不一样的情感。  季羡林先生将自己的心作为一面镜子,回忆自己一路走来九十多年的历程,在强调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同时,亦抒发了自己对过去的日子、人的怀念,可谓是感悟良多。时间点点滴滴地流淌,终有一天,纵然有太多的依恋和不舍,我们也会离开这个世界。所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人生是什么?有人说,人生就像一盘棋,走错了一步,终生悔悟;也有人说,人生如梦,只有把想法付诸行动,才会梦想成真。人生究竟是什么?或许对于一百种人,会有一千种说法。本书以季老对人生的感悟为主题,结合作者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为读者解密大师zui成功的人生密码。  从懵懂年少到历经沧桑,从国内到国外,从独木小桥到阳关大道,从农民的孩子到举世瞩目的学术大师,季羡林先生一步一个脚印,走完了他这九十多年的风雨人生。思念亲人、回忆童年、追忆师友、人生忆往述怀,在这些深浅不一的回忆中,季羡林先生流露出了他zui真实质朴的情感,清晰再现了那个年代的人和事。  《难得糊涂——季羡林谈修身养性》是一部季羡林先生谈关于修身养性的作品,辑录了季羡林先生关于个人修养、道德与品质,对人间的世态炎凉、人生的毁誉祸福、个人的生死穷通的豁达心态的文章。季羡林先生所带给世人的,是蓬勃的生命力量与精神鼓舞,以及给予了人们无尽的修身处世的营养和启迪。

目录

**辑花草世界
枸杞树/002
马缨花/007
夹竹桃/012
处处花开夹竹桃/016
从莫斯科到北京的车中/019
二月兰/023
槐花/029
一朵红色石竹花/032
石榴花/036
神奇的丝瓜/040
香橼/043
科纳克里的红豆/046
延边行·美人松/051
野火/055
雾/059
天雨曼陀罗/062
夜来香开花的时候/068
园花寂寞红/079
春满燕园/082
幽径悲剧/085
第二辑心与物游
游石钟山记 /092
登庐山/095
望雪山——游图利凯尔/099
**辑北京忆旧
芝兰之室/002
记北大1930年入学考试/004
我和北大/006
我看北大/010
我和北大图书馆/014
清华颂/017
清华梦忆/019
燕园盛夏/023
春归燕园/026
清塘荷韵/029
梦萦未名湖/034
梦萦水木清华/039
我爱北京的小胡同/043
北京忆旧/046
汉城忆燕园/050
黎明前的北京/057
我爱北京/059
在清华大学念书的时候/062
温馨的回忆/075
第二辑心安即榴地
年/080
回忆/086
寂寞/090
老人/094
Wala/103
西谛先生/110
**辑人生随想
人生/002
再谈人生/004
三论人生/006
人生漫谈/008
生命冥想/013
人生之美/017
禅趣人生/020
人生小品/024
养生无术是有术/029
长寿之道/031
长生不老/033
不完满才是人生/035
缘分与命运/038
论压力/041
爱情/043
当时只道是寻常/049
生活的现实/051
第二辑九十述怀
黄昏/054
老马识途/059
一个信念,一个主旨,一点精神/061
我的座右铭 /064
我的怀旧观/066
我的美人观/069
老年四“得”/074
**辑忆亲人
我的童年/002
寻梦/012
元旦思母/015
寸草心/017
怀念母亲/025
我的家/028
我的小学和中学/032
母与子/035
烽火连八岁家书抵亿金/046
难忘的一家人/051
儿时的事/057
忆念荷姐/060
忆念宁朝秀大叔/064
小姐姐/071
我的女房东/075
第二辑忆师友
悼念曹老/084
哭冯至先生/088
怀念乔木/095
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103
记张岱年先生/108
回忆梁实秋先生/110
悼念沈从文先生/114
悼念赵朴老/120
**辑品质篇
公德(一)/002
公德(二)/004
公德(三)/006
公德(四)/009
真理愈辩愈明吗?/011
谦虚与虚伪/013
道德问题/015
论说假话/018
漫谈伦理道德/020
慈善是道德的积累/029
尊师重道/031
漫谈撒谎/033
谈孝/037
学习菊田的奋斗拼搏精神/039
论正义/041
坏人/047
我们为什么有时候应当说谎/049
趋炎附势/051
我害怕“天才”/053
一个值得担忧的现象/055
成功/058
沧桑阅尽话爱国/061
第二辑修养篇
做人与处世/066
走运与倒霉/068
漫谈“再少”问题/070
展开全部

节选

枸杞树  在不经意的时候,一转眼便会有一棵苍老的枸杞树的影子飘过。这使我困惑。zui先是去追忆:什么地方我曾看见这样一棵苍老的枸杞树呢?是在某处的山里么?是在另一个地方的一个花园里么?但是,都不像。zui后,我想到才到北平时住的那个公寓;于是我想到这棵苍老的枸杞树。  我现在还能很清晰地温习一些事情:我记得初次到北平时,在前门下了火车以后,这古老都市的影子,便像一个秤砣,沉重地压在我的心上。我迷惘地上了一辆洋车,跟着木屋似的电车向北跑。远处是红的墙,黄的瓦。我是初次看到电车;我想,“电”不是很危险吗?后面的电车上的脚铃响了;我坐的洋车仍然在前面悠然地跑着。我感到焦急,同时,我的眼仍然“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我仍然看到,红的墙,黄的瓦。终于,在焦急,又因为初踏入一个新的境地而生的迷惘的心情下,折过了不知多少满填着黑土的小胡同以后,我被拖到西城的某一个公寓里去了。我仍然非常迷惘而有点近于慌张,眼前的一切都仿佛给一层轻烟笼罩起来似的,我看不清院子里的什么东西,我甚至也没有看清我住的小屋,黑夜跟着来了,我便糊里糊涂地睡下去,做了许许多多离奇古怪的梦。  虽然做了梦,但是却没有能睡得很熟,刚看到窗上有点发白,我就起来了。因为心比较安定了一点,我才开始看得清楚:我住的是北屋,屋前的小院里,有不算小的一缸荷花,四周错落地摆了几盆杂花。我记得很清楚:这些花里面有一棵仙人头,几天后,还开了很大的一朵白花,但是zui惹我注意的,却是靠墙长着一棵枸杞树,已经长得高过了屋檐,枝干苍老钩曲像千年的古松,树皮皱着,色是黝黑的,有几处已经开了裂。幼年在故乡的时候,常听人说,枸杞是长得非常慢的,很难成为一棵树,现在居然有这样一棵虬干的老枸杞站在我面前,真像梦;梦又掣开了轻渺的网,我这是站在公寓里么?于是,我问公寓的主人,这枸杞有多大年龄了,他也渺茫:他初次来这里开公寓时,这树就是现在这样,三十年来,没有多少变动。这更使我惊奇,我用惊奇的叹息的眼光注视着这苍老的枝干,又注视着接连着树顶的蓝蓝的长天。  就这样,我每天看书乏了,就总到这棵树底下徘徊。在细弱的枝条上,蜘蛛结了网,间或有一片树叶儿或苍蝇蚊子之流的尸体黏在上面。在有太阳和灯火照上去的时候,这小小的网也会反射出细弱的清光来。倘若再走近一点,你又可以看到有许多叶上都爬着长长的绿色的虫子,在爬过的叶上留了半圆缺口。就在这有着缺口的叶片上,你可以看到各样的斑驳陆离的彩痕。对着这彩痕,你可以随便想到什么东西,想到地图,想到水彩画,想到被雨水冲过的墙上的残痕,再玄妙一点,想到宇宙,想到有着各种彩色的迷离的梦影。这许许多多的东西,都在这小的叶片上呈现给你。当你想到地图的时候,你可以任意指定一个小的黑点,算作你的故乡。再大一点的黑点,算作你曾游过的湖或山,你不是也可以在你心的深处浮起点温热的感觉么?这苍老的枸杞树就是我的宇宙。不,这叶片就是我的全宇宙。我替它把长长的绿色的虫子拿下来,摔在地上,对着它,我给自己描画种种涂着彩色的幻象,我把我的童稚的幻想,拴在这苍老的枝干上。  芝兰之室  我喜欢绿色的东西,我觉得,绿色是生命的颜色,即使是在冬天,我在屋里总要摆上几盆花草,如君子兰之类。旧历元旦前后,我一定要设法弄到几盆水仙,眼睛里看到的是翠绿的叶子,鼻子里闻到的是氤氲的幽香,我顾而乐之,心旷神怡。  今年当然不会是例外。友人送给我几盆水仙,摆在窗台上。下面是一张极大的书桌,把我同窗台隔开。大概是由于距离远了一点,我只见绿叶,不闻花香,颇以为憾。  今天早晨,我一走进书房,蓦地一阵浓烈的香气直透鼻官。我愕然一愣,一刹那间,我意识到,这是从水仙花那里流过来的。我坐下,照例爬我的格子。我在潜意识里感到,既然刚才能闻到花香,这就证明,花香是客观存在着的,而且还不会是瞬间的而是长时间的存在。可是,事实上,在那愕然一愣之后,水仙花香神秘地消逝了,我鼻子再也闻不到什么了。  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又陷入了想入非非中。  中国古代《孔子家语》中就有几句话:“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我在这里关心的不是“化”与“不化”的问题,而是“久而不闻其香”。刚才水仙花给我的感受,就正是“久而不闻其香”。可见这样的感受,古人早已经有了。  我常幻想,造化小儿喜欢耍点“小”——也许是“大”——聪明,给人们开点小玩笑。他(?它?她?)给你以本能,让你舌头知味,鼻子知香。但是,又不让你长久地享受,只给你一瞬间,然后复归于平淡,甚至消逝。比如那一位“老佛爷”慈禧,在宫中时,瞅见燕窝、鱼翅、猴头、熊掌,一定是大皱其眉头。然而,八国的“老外”来到北京,她仓皇西逃,路上吃到棒子面的窝头,味道简直赛过龙肝凤髓,认为是从未尝过的美味。她回到北京宫中以后,想再吃这样的窝头,可普天之下再也找不到了。  造化小儿就是使用这样的手法,来实施一种平衡的策略,使美味佳肴与粗茶淡饭,使帝后显宦与平头老百姓,等等,等等,都成为相对的东西,都受时间与地点的约束。否则,如果美味对一个人来说永远美,那么帝后显宦们的美食享受不是太长了吗?在芸芸众生中间不是太不平衡了吗?  对鼻官来说,水仙花还有芝兰的香气也只能作如是观,一瞬间,你获得了令人吃惊的美感享受。又一瞬间,香气虽然仍是客观存在,你的鼻子却再也闻不到了。  人生  在一个人生漫谈的专栏中,首先谈一谈人生,似乎是理所当然的,未可厚非的。  而且我认为,对于我来说,这个题目也并不难写。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在人生中已经滚了八十多个春秋了。一天天面对人生,时时刻刻面对人生,让我这样一个世故老人来谈人生,还有什么困难呢?岂不是易如反掌吗?  但是,稍微进一步一琢磨,立即出了疑问:什么叫人生呢?我并不清楚。  不但我不清楚,我看芸芸众生中也没有哪个人真清楚的。古今中外的哲学家谈人生者众矣。什么人生意义,什么人生的价值,花样繁多,扑朔迷离,令人眼花缭乱;然而他们说了些什么呢?恐怕连他们自己也是越谈越糊涂。以己之昏昏,焉能使人昭昭!  哲学家的哲学,至矣高矣。但是,恕我大不敬,他们的哲学同吾辈凡人不搭界,让这些哲学,连同它们的家,坐在神圣的殿堂里去独现辉煌吧!像我这样一个凡人,吃饱了饭没事儿的时候,有时也会想到人生问题。我觉得,我们人的生,都绝对是被动的。没有哪一个人能先制订一个诞生计划,然后再下生,一步步让计划实现。只有一个人是例外,他就是佛祖释迦牟尼。他住在天上,忽然想降生人寰,超度众生。先考虑要降生的国家,再考虑要降生的父母。考虑周详之后,才从容下降。但他是佛祖,不是吾辈凡人。  吾辈凡人的诞生,无一例外,都是被动的,一点主动也没有。我们糊里糊涂地降生,糊里糊涂地成长,有时也会糊里糊涂地夭折,当然也会糊里糊涂地寿登耄耋,像我这样。  生的对立面是死。对于死,我们也基本上是被动的。我们只有那么一点主动权,那就是自杀。但是,这点主动权却是不能随便使用的。除非万不得已,否则是决不能使用的。  我在上面讲了那么些被动,那么些糊里糊涂,是不是我个人真正欣赏这一套,赞扬这一套呢?否,否,我决不欣赏和赞扬。我只是说了一点实话而已。  正相反,我倒是觉得,我们在被动中,在糊里糊涂中,还是能够有所作为的。我劝人们不妨在吃饱了燕窝鱼翅之后,或者在吃糠咽菜之后,或者在卡拉OK、高尔夫之后,问一问自己:你为什么活着?活着难道就是为了恣睢的享受吗?难道就是为了忍饥受寒吗?问了这些简单的问题之后,会使你头脑清醒一点,会减少一些糊涂。谓予不信,请尝试之。  我的童年  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  七十多年前的中国,刚刚推翻了清代的统治,神州大地,一片混乱,一片黑暗。我zui早的关于政治的回忆,就是朝廷二字。当时的乡下人管当皇帝叫坐朝廷,于是朝廷二字就成了皇帝的别名。我总以为朝廷这种东西似乎不是人,而是有极大权力的玩意儿。乡下人一提到它,好像都肃然起敬。我当然更是如此。总之,当时皇威犹在,旧习未除,是大清帝国的继续,毫无万象更新之象。  我就是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刻,于1911年8月6日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为临清市)的一个小村庄——官庄。当时全中国的经济形势是南方富,而山东(也包括北方其他省份)穷。专就山东论,是东部富西部穷。我们县在山东西部又是zui穷的县,我们村在穷县中是zui穷的村,而我们家在全村中又是zui穷的家。  我们家据说并不是一向如此。在我诞生前,似乎也曾有过比较好的日子。可是我降生时,祖父、祖母都已去世。我父亲的亲兄弟共有三人,zui小的一个(大排行是第十一,我们把他叫十一叔)送给了别人,改了姓。我父亲同另外的一个弟弟(九叔)孤苦伶仃,相依为命。房无一间,地无一垄,两个无父无母的孤儿,活下去是什么滋味,活着是多么困难,概可想到。他们的堂伯父是一个举人,是方圆几十里zui有学问的人物,做官做到一个什么县的教谕,也算是zui大的官。他曾养育过我父亲和叔父,据说待他们很不错。可是家庭大,人多是非多。他们俩有几次饿得到枣林里去捡落到地上的干枣充饥。zui后还是被迫弃家(其实已经没了家)出走,兄弟俩逃到济南去谋生。“文化大革命”中,我自己跳出来反对那一位臭名昭著的**张马列主义大字报的作者,惹得她大发雌威,两次派人到我老家官庄去调查,一心一意要把我打成地主。老家的人告诉那几个“革命小将”,说如果开诉苦大会,季羡林是官庄的**名诉苦者,他连贫农都不够。  我父亲和叔父到了济南以后,人地生疏,拉过洋车,扛过大件,当过警察,卖过苦力。叔父zui终站住了脚。于是兄弟俩一商量,让我父亲回老家,他一个人留在济南挣钱,寄钱回家,供我的父亲过日子。  我出生以后,家境仍然是异常艰苦。一年吃白面的次数有限,平常只能吃红高粱面饼;没有钱买盐,就把盐碱地上的土扫起来,在锅里煮水,腌咸菜;什么香油,根本见不到。一年到头,就吃这种咸菜。举人的太太,我管她叫奶奶,她很喜欢我。我三四岁的时候,每天一睁眼,抬腿就往村里跑(我们家在村外)。跑到奶奶跟前,只见她把手一卷,卷到肥大的袖子里面,手再伸出来的时候,就会有半个白面馒头拿在手中,递给我。我吃起来,仿佛是龙胆凤髓一般,我不知道天下还有比白面馒头更好吃的东西。这白面馒头是她的两个儿子(每家有几十亩地)特别孝敬她的。她喜欢我这个孙子,每天总省下半个,留给我吃。在长达几年的时间内,这是我每天zui高的享受,zui大的愉快。  公德(一)  什么叫“公德”?查一查字典,解释是“公共道德”。这等于没有解释。继而一想,也只能这样。字典毕竟不是哲学教科书,也不是法律大全。要求它作详尽的解释,是不切实际的。  先谈事实。  我住在燕园zui北部,北墙外,只隔一条马路,就是圆明园。门前有清塘一片,面积仅次于未名湖。时值初夏,湖水潋滟,波平如镜。周围垂杨环绕。柳色已由鹅黄转为嫩绿,衬上后面杨树的浓绿,浓淡分明,景色十分怡人。北大人口中称之为后湖。因为僻远,学生来者不多,所以平时显得十分清净。为了有利于居住者纳凉,学校特安上了木制长椅十几个,环湖半周。现在每天清晨和黄昏,椅子上总是坐满了人。据知情人的情报,坐者多非北大人,多来自附近的学校,甚至是外地来的游人。  这样一个人间仙境,能吸引外边的人来,我们这里的居民,谁也不会反对,有时还会窃喜。我们家住垂杨深处,却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有外来人来共同分享,焉得而不知喜呢?  然而且慢。这里不都是芝兰,还有鲍鱼。每天十点,玉洁来我家上班时,我们有时候也到湖边木椅上小坐。几乎每次都看到椅前地上,铺满了瓜子皮、烟头,还有不同颜色的垃圾。有时候竟有饭盒的残骸,里面吐满了鸡骨头和鱼刺。还有各种水果皮,狼藉满地,看了令人头痛生厌,屁股再也坐不下去。有一次我竟看到,附近外国专家招待所的一对外国夫妇,手持塑料袋和竹夹,在椅子前面,弯腰曲背,捡地上的垃圾。我们的脸腾地一下子红了起来。看了这种情况,一个稍有心的中国人,谁还能无动于衷呢?我于是同玉洁约好:明天我们也带塑料袋和竹夹子来捡垃圾,企图给中国人挽回一点面子。捡这些垃圾并不容易。大件的好办,小件的烟头也并不困难。zui难捡的是瓜子皮,体积小而薄,数量多而广,吐在地上,脚一踩,就与泥土合二为一,一个个地从泥土中抠出来,真是煞费苦心。捡不多久,就腰酸腿痛,气喘吁吁了。本来是想出来纳凉的,却带一身臭汗回家。但我们心里却是高兴的,我们为我们国家做了一件小到不能再小的事情。此外,我们也有“同志”。一位邻居是新华社退休老干部。他同我们一样,对这种现象看不下去。有一次,我们看到他赤手空拳、搜捡垃圾。吾道不孤,我们更高兴了。  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这一点,全世界谁也不敢否认。可是,到了今天,由于种种原因,一部分人竟然沦落到不知什么是公德,实在是给我们脸上抹黑。现在许多有识之士高呼提高人民素质,其中当然也包括道德素质。这实在是当务之急。  ……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8.6—2009.7.11),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家、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