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十讲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4267428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17
- 出版时间:2021-08-01
- 条形码:9787542674289 ; 978-7-5426-7428-9
本书特色
本书是针对传媒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新闻采访与写作》编写而成的书稿。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包括新闻采访的基本原理、主要观念和具体的业务。本书注重实用性,作者结合自己教授新闻采写课的经验,总结和分析了学生在日常的新闻实践中的主要的问题,针对学生在日常学习和实践中的薄弱环节进行论述。本书案例丰富,既包括知名媒体的近期新报道,也包括一线记者、编辑的采编经历,有助于学生了解传媒实际运作,指导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同时,本书还选择了一定量的学生作品,增强了教材的地气。通过对学生新闻实践的点评,并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为本书使用者的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互联网对传媒业的发展影响巨大。本书专门设置互联网对新闻业务的影响一章,从新闻线索的获取、用户生产内容的盛行、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的挖掘和核实、在线采访、机器人写作、传感器新闻等几个方面对这一方面的内容作了介绍,并指出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业务的变化与应该注意的主题。
目录
**节 新闻专业的困惑到底是什么
第二节 学新闻能做什么
第二章 新闻的基本概念
**节 新闻的概念
第二节 新闻价值
第三节 新闻价值的判断
第三章 新闻线索
**节 新闻线索的获取途径
第二节 获取新闻线索的思维方法
第三节 了解新闻线索的基本内容及其反映的问题
第四节 要有受众意识
第五节 多新闻点的新闻线索
第六节 无新闻点的线索
第四章 新闻角度
**节 从新闻线索到新闻角度
第二节 寻找*佳的新闻角度
第三节 材料、会议类新闻报道中新闻角度的挖掘
第四节 新闻角度与新闻报道中的"方法论
第五节 有温度的新闻,一个值得关注的新闻角度
第五章 新闻采访的理念
**节 新闻采访的具体内容
第二节 记者的职责
第三节 记者与受访对象的关系
第六章 新闻采访的具体业务
**节 采访前的准备
第二节 采访思路的形成与采访提纲的制定
第三节 新闻的观察
第四节 采访对象的确定与寻找
第五节 采访中的提问
第六节 采访中的倾听
第七章 新闻采访中应注意的事项和常见的问题
**节 新闻报道中的细节意识
第二节 要多采访
第三节 新闻报道中的证据意识
第四节 常见问题及其应对
第八章 几种特殊的采访方法
**节 新闻实验法
第二节 体验式采访
第三节 暗访
第四节 从精确新闻到数据新闻
……
第九章 人物报道
第十章 互联网对新闻报道的影响
后记
节选
《新闻采访十讲》: 新闻线索往往是我们肉眼能直接看到的或身体能感受的,但发现线索后并不能立刻进行新闻采访,而是需要在既有线索的基础上继续挖掘,找出具体的、有报道价值的那个点,即要有一个寻找新闻角度的过程。确定了具体的采访角度,后面的整个采访才能有比较清晰的思路:应该采访哪些人,重点应该采访谁,主要问哪方面的问题,稿件的落脚点在哪里等等。比如,关于许多大学生在给教师评教时不认真的现象,如果不去深入挖掘,就会写成一篇很平庸的稿件,采访学生、老师和教务处等各方说法,然后结尾,如此就事论事,几乎没有什么看点。但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为什么大学生不愿意认真评教?很多时候是他们认为即便认真评教了,老师在后期的上课过程中也不会有多大的改观。为什么老师的表现是这样呢?这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思考。一是可能教师的教学压力大,这样就很难保证备课质量。二是学校重科研、轻教学。一个老师辛辛苦苦上了一年的课,拿到的课时费可能还不到其他老师科研奖励的三分之一。在评职称时,主要还是看教师的科研成果。这两个角度都可以去写,还可以分析是否有其他值得报道的角度。一个新闻线索,有时能找到几个新闻角度。记者拿到选题后,首先就是要分析该选题有哪些报道角度,哪些报道角度具有报道价值,然后根据截稿时间、媒体版面、受众兴趣、采访能力等方面的因素,从中选择一到两个很有价值又具有可操作性的角度。 一、新闻报道与新闻角度 几乎对任何一条新闻而言,确定报道角度都是极为重要的工作。只有报道角度确定了,记者才知道采访与写作的重点在哪里,整个报道的结构和材料组织方式应该是怎样的。一般来说,一条有价值的新闻线索都有不止一个新闻角度。 2015年12月21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一篇报道《用讲座绑定学分,但质量与需求不匹配已成大学生普遍诟病的问题——谁让讲座变成大学生的负担》。这篇报道关注了高校中大学生被强制要求听讲座的现象。关于这个选题,也有很多新闻角度点值得报道,中国青年报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的,一是“‘有货’的好讲座可遇不可求”,二是“规定讲座数量不如提高讲座质量”。实际上,这是一个报道角度,就是讲座的质量*为关键。但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报道角度值得参考: 首先,从学校、学院和任课老师的角度讲,有时候可能需要强制学生听一些讲座。因为完全自愿去听的话,很多学生可能一次也不去,不管讲座是否好坏。据笔者的一些学生说,有些被强制要求听讲座的学生后来反映说,应该早去听讲座,认为学到了许多知识。实际上,很多高校对学生听讲座都有一些硬性要求,这不是没有一点儿道理。讲座作为一种扩展知识、开阔视野的形式,如果完全靠学生自觉来听,对学生而言未必一定是*有利的。从更大的角度看,这不仅仅是讲座的问题,而是高校对大学生是否应该强制管理的问题,包括哪些方面应该强制管理或制定硬性的规定,比如上课是否要点名、是否强制学生上交手机等。 其次,另一个新闻角度是,高校讲座的形式化。现在一些高校的讲座实际上跟举办讲座的初衷已经相差很大,而是作为某些学院的政绩或是学院每年要完成的工作任务。邀请多少学者来讲座,是学院工作报告中的一项工作业绩。而一些学者也自降身价,靠着自己的资历到处去做讲座,兜售很多年前的旧知识和旧理念。在举行讲座时,学院为了撑场面,也会强制学生参加。这样的讲座,对学生没有太大的意义。 再次,一些高校会出现明星来了学生蜂拥而至,而学术讲座却相对受到冷落的现象。比如现在一些电影宣传选择在高校进行,常常会受到学生的热捧,2011年11月复旦大学学生逃课来到该校的香港艺人梁朝伟就引发了当时正在上课的哲学系教授张庆熊的质疑。对于这种现象,应该怎样去解读和对待。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可以报道的角度。比如那些被迫去听讲座的学生到底是怎么听的,多少是在认真听,多少是在玩手机、睡觉或交头接耳。这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现场观察和采访相结合的方式,做一篇精确新闻。另外,还可以报道那些即便强制也没有去听讲座的学生都是一些什么样的学生,大体上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这些学生没有去听讲座去干什么了。记者还可以报道,在哪些情况下学生愿意去听讲座。实际上根据了解,除了来了学生喜欢的专家学者之外,还有一些情况是,学生愿意在上课时间被要求去听讲座,愿意在军训期间去听讲座,因为这样就不用听课或军训了。这里也许也有值得媒体报道的地方,即为什么学生在讲课和听讲座之间挑来挑去,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以上几个角度都可以进行报道,其中第二个角度对学生记者而言,采访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对于为何高校讲座形式化可能也未必能拿捏准确。第三个角度*好要有恰当的由头,比如在拿到线索时,全国范围内是否有大学生追星的新闻出现,否则新闻就缺乏说服力。另外,大学生追星的普遍性如何也需要认真斟酌,不能将单一事件普遍化,认为大学生都这样。而报道大学生听讲座的时候有多少人是在认真听、即便强制也不去听讲座的学生去干了什么等角度,也是不错的选择。而且,这样采访起来难度也不大。 除了这些话题类新闻外,活动类新闻的报道在拿到线索后同样需要按照类似的方式去寻找新闻角度。活动类新闻一般包含很多方面,报道角度一般是选择其中一个*吸引人的方面。如迎新晚会的报道,可以从*出彩的演员、幕后工作者、*精彩的节目诞生记等几个方面中选择一个。当然,也可以跳出这个框架从另外的角度去报道。比如在迎新晚会的新闻中,从学校到学院再到学生团体的活动都非常多,包括各种排练和组织协调工作等等,这是否会成为学生的负担甚至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这也是个值得报道的角度。 一个新闻,如果确定不了有价值的新闻角度,就无法去写,因为不知道怎么去采访,去采访哪些人,采访完后不知道该如何确定新闻稿件的结构,不知道该强调什么,该省略什么,该删去什么。汕头大学长江新闻学院的黎勇副教授曾讲述了自己在长江日报当记者期间遇到的一条线索:一对美国父子在中国看到板栗容易发霉的情况后,发明了板栗干燥机。以下是黎勇写报道时,对这条线索思考新闻角度的过程: ……
作者简介
刘福利,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传媒系教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媒体报道,新闻业务。主持并完成厅级项目一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一项。 王中伟,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传媒系教师,副教授。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项,主持完成厅级课题五项。现任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传媒系主任、专业负责人、学科带头人,市电视台节目评议员等。近年来,出版专著《体验塔里木腹地的新闻学》等五部,指导学生参加中国计算机设计大赛(数字影像组)曾获一、二、三等奖,并获得自治区教育厅颁发的优秀指导教师称号。目前,对新闻传播理论与实务均有涉及,近年来主要从事影像文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学工作。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26.6¥38.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9.6¥32.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8.0¥45.0 -
字海探源
¥25.0¥78.0 -
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
¥30.3¥52.0 -
乡土中国
¥14.6¥26.0 -
与内心的恐惧对话:摆脱来自亲人的负能量
¥34.1¥48.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2¥15.0 -
中国人的精神
¥9.9¥29.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9.1¥36.0 -
你能写出好故事-写作的诀窍.大脑的奥秘.认知的陷阱
¥9.8¥32.8 -
焦虑心理学:不畏惧、不逃避,和压力做朋友
¥11.4¥38.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1¥36.8 -
理解生命
¥10.5¥32.8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2.7¥39.8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9.0¥36.0 -
上大演讲录(1922-1927卷)(九品)
¥14.0¥52.0 -
那时的大学
¥8.4¥28.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1.9¥39.8 -
始于极限:女性主义往复书简(八品)
¥22.4¥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