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咨询与治疗

心理咨询与治疗

1星价 ¥22.4 (3.8折)
2星价¥21.8 定价¥5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200505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24
  • 出版时间:2021-10-01
  • 条形码:9787572005053 ; 978-7-5720-0505-3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心理学专业学生等本教材的目标读者是有志于学习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人,包括接受系统心理学培训的大学生和社会工作者,以及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培训班、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学校心理辅导员等各类学员。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两大部分共十一章构成。**部分总论含**至第四章,介绍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共性问题,包括心理咨询与治疗概述、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基本技术、咨访关系和咨访过程、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主要问题;第二部分分论含第五至第十一章,介绍主要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流派,如精神分析疗法、认知行为治疗、以人为中心治疗、森田治疗、家庭治疗、后现代心理治疗,以及我国本土化的心理疗法。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各流派治疗的特点,阐述时尽量提供相应的案例。

目录

目 录

**章 心理咨询与治疗概述/1

本章要点/1

学习要求/1

重要术语/1

**节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1

  一、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概念/1

  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异同/2

  三、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分类/4

第二节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基本原则/8

  一、保密性原则/8

  二、价值中立原则/8

  三、自愿原则/9

  四、限定性原则/9

  五、灵活性原则/9

  六、综合性原则/10

第三节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发展历史/10

  一、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起源和发展/10

  二、心理咨询与治疗在我国的发展/13

第四节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伦理守则/16

  一、在咨询或治疗过程中时刻保持伦理学的意识/17

  二、保证自己具备咨询或治疗的能力/17

  三、尊重和保护来访者或患者/17

  四、真诚地向来访者作出承诺/18

  五、避免建立双重或多重关系/18

第五节 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成长/18

  一、专业知识和技能素质/18

  二、心理素质/20

  三、个人成长/20

复习题/22

推荐阅读/23

附录一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第二版)/23

第二章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基本技术/36

本章要点/36

学习要求/36

重要术语/36

**节 会谈/37

  一、会谈的基本过程/37

  二、会谈的主要类型/40

  三、影响会谈的因素/41

第二节 非言语技术/42

  一、面部表情/43

  二、身体语言/45

  三、言语表情/47

  四、沉默/48

第三节 参与性技术/50

  一、倾听/51

  二、提问/54

  三、具体化/55

  四、鼓励/56

  五、重复/57

  六、内容反映/58

  七、情感反映/58

第四节 影响性技术/59

  一、面质/59

  二、解释/60

  三、一般化/62

  四、即时化/62

  五、内容表达/63

  六、情感表达/64

  七、自我暴露/64

复习题/65

推荐阅读/66

第三章 咨访关系和咨访过程/68

本章要点/68

学习要求/68

重要术语/68

**节 咨询目标/69

  一、咨询目标的种类/69

  二、确立咨询目标的方法/72

第二节 咨访关系/74

  一、建立良好咨访关系的意义/75

  二、咨访关系的特征/75

  三、咨访关系的影响因素/78

第三节 咨访过程/81

  一、收集信息与确立目标/81

  二、帮助与改变/83

  三、咨询的结束/85

  四、咨询过程的分析/88

复习题/89

推荐阅读/90

第四章 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主要问题/91

本章要点/91

学习要求/91

重要术语/91

**节 咨询的设置/91

  一、时间设置/92

  二、地点设置/94

  三、流程设置/95

  四、收费设置/97

  五、转介设置/97

  六、其他设置/99

第二节 阻抗与干扰/100

  一、来访者的阻抗/100

  二、咨询师的干扰/107

第三节 移情与反移情/110

  一、移情/110

  二、反移情/113

复习题/116

推荐阅读/117

第五章 精神分析疗法/119

本章要点/119

学习要求/119

重要术语/119

**节 精神分析的发展历史/120

  一、经典精神分析理论/120

  二、客体关系理论/122

  三、自体心理学/124

  四、主体间理论/126

第二节 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129

  一、本能驱力理论/129

  二、意识层次理论/131

  三、心理发展理论/132

  四、人格结构理论/137

  五、防御机制/138

第三节 精神分析的治疗技术/141

  一、精神分析个体治疗/141

  二、精神分析团体治疗/149

第四节 精神分析的案例分析/152

  一、案例报告/152

  二、案例分析/157

复习题/160

推荐阅读/162

……


展开全部

节选

**章 心理咨询与治疗概述 【本章要点】 心理咨询是以良好的治疗关系为基础,由专业的人员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提高适应能力。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之间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不同之处。心理咨询与治疗是一项专业活动,相关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健康的心理素质和持续的个人成长意愿。心理咨询与治疗是一项人与人内心之间的交流活动,对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有着特殊的要求,在治疗和咨询过程中需要把握一定的原则和伦理规范。不同理论流派在咨询目标、技巧和方法上各有特色,各有侧重。 【学习要求】 1.掌握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概念。 2.掌握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基本原则。 3.熟悉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伦理守则。 4.了解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发展历史。 【重要术语】 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 **节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一、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概念 心理咨询与治疗是一项专业人员从事的专业活动,从业人员不仅需要接受专业的知识技能培训,更重要的是遵循专业伦理、道德规范。随着人类对自身心理现象的探究和发现,心理咨询与治疗这门学科也在不断发展,帮助我们更清晰地直面我们的心理现象和遭遇的心理问题。在人一生的成长中,心理咨询与治疗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心理咨询的概念 心理咨询(counseling)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技术和方法,通过与来访者交流,营造特殊的人际关系,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和提高适应能力的助人活动。我们将提供咨询帮助的人员称为咨询师,将向咨询师寻求帮助的人员称为来访者。咨询师与来访者通过述说、交流、商讨、询问等方式,共同找出来访者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症结,进而帮助来访者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提高来访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事情的处理能力,促进来访者身心和谐。 (二) 心理治疗的概念 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是指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治疗性的人际关系,达到治疗心理疾病和有关躯体疾病目的的助人过程。心理治疗包括五个要素:(1)治疗者,即受过心理学和医学专业训练的临床心理学工作者或医师。(2)治疗对象,即患者(个体或团体),主要是心理疾病、心身疾病和带有心理症状的躯体疾病的患者,如各种心理障碍、行为障碍和人格障碍的患者。(3)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如精神分析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完形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4)治疗方式,指主要通过言语、表情、手势、态度、行为、良好的医患关系,以及特意安排的情境或药物进行治疗。(5)治疗目标,即通过影响患者的认知、情绪和行为,调动主体的积极性,促进机体的代谢功能,增强患者抗病能力,消除心身障碍症状,矫正不良的行为方式,塑造正常人格,实现患者的心身健康。 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异同 对于是否将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这两个概念合并,不同学者的观点并不一致。有些学者认为,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运用相似的理论,做相似的工作,只因工作场所和环境的不同而采用了不同的概念。另有学者认为,相对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针对的人群是问题较严重的患者,需要更长时间、更加深入的治疗。通过综合各方的观点,我们将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异同点列举如下。 (一)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相似之处 1.采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基本一致 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在面对求助者时,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着眼于求助者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品质,运用心理学的相关技术和方法,帮助求助者解决问题。 2.强调建立良好的关系 重视求助者与助人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在良好的治疗环境和治疗氛围下,帮助求助者直面问题、认清问题,以更加有效的方式审视自己的心理活动。 3.过程和步骤基本一致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大致都需要经历如下几个步骤:建立咨询(治疗)关系;确定问题和目标;确定咨询方案;结束咨询。 4.目的和意义基本一致 在成长的道路上,帮助求助者认清并消除自己的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提高求助者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成长。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终目标都是帮助求助者实现自助,即助人自助。 (二)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不同之处 1.工作场所不一致 心理治疗服务的环境大多为医院或者私人心理诊所。心理咨询服务的环境和场所则更为广泛,除医院、私人心理诊所之外,还包括学校、社区、职业培训部门、司法部门等。 2.工作对象和工作内容各有侧重 心理咨询面对的对象主要是正常人,面对的问题主要来自日常生活,包括人际关系问题、恋爱婚姻和家庭关系问题、子女教育问题等。心理治疗面对的对象主要是心理障碍、行为障碍、人格障碍等心理精神疾病患者。心理咨询的对象,我们称之为来访者。心理治疗的对象,我们称之为患者。一般认为,与心理治疗相比,心理咨询面对的问题较轻,问题相对比较容易处理。 3.从业人员的理论知识体系不一致 进行心理咨询工作的助人者通常被称为心理咨询师(也简称咨询师),大多为心理学或教育学背景,接受应用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等心理学相关系统知识的训练。进行心理治疗工作的助人者通常被称为治疗师或者心理医生,大多为医学背景,接受精神医学或者临床心理学相关系统知识的训练。 由上述的异同可以看出,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之间关系紧密,略有不同,但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陈仲庚教授也曾指出,虽然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之间存在某些差异,但两者没有本质区别。在实际工作中,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也是相互依存的,心理咨询中包含心理治疗的理念,心理治疗中也包含许多的心理咨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三、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分类 心理咨询与治疗涉及的人群和内容十分广泛,既包括人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适应性问题、情境性危机、人格问题、情绪障碍等心理问题,也包括心身疾病、心理精神疾病患者康复期遇到的心理问题。因此,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分类至今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意见,存在不同的分类方法。 (一)依据人数规模分类 根据同一时间接受咨询的患者人数,可以将心理咨询分为个体咨询和团体咨询。 1.个体咨询 个体咨询(individualcounseling)是指助人者与求助者之间一对一的咨询,是心理咨询中*主要的咨询形式。个体咨询的特点和优势在于没有第三个人存在,咨询的保密性好,助人者可以*大限度地消除求助者的顾虑,求助者可以更大程度地敞开自己的心扉,易于解决心理问题。 2.团体咨询 团体咨询(groupcounseling)是指在团体情境下进行咨询的一种形式,团体咨询一般由1—2位领导者主持,数名至十数名的成员组成,成员人数在10名左右。团体咨询将具有相同问题或类似问题的求助者聚集为一个小组,助人者同时对小组内的所有对象进行咨询和治疗。小组成员通过参加团体活动、人际关系交往、探讨成员关心的问题,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彼此启发、互相支持,加深成员对自己和他人内心世界的了解,从而增强对自己问题的认识,提高社会适应性,促进成长。 团体咨询的优势在于成本低、效率高,可以同时对多人进行心理咨询或治疗,对某些心理疾病或者心理障碍的效果明显优于个体咨询。其不足之处在于,团体咨询只能解决一些共性的、浅层次的问题,缺乏对个体和个体差异的关注,对于深层次的问题需要通过个体咨询进一步解决。 (二)依据内容分类 根据咨询内容分类,心理咨询可以分为发展性咨询和健康咨询。 1.发展性咨询 社会的发展速度要远远高于人类心理功能的发展速度,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人们越来越重视对自我内心世界的审视和关注。在个人的任何一个成长、发展阶段,都有可能产生问题和困惑。发展性咨询(developmental counseling)可以帮助人们挖掘心理潜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人格的完善和人的全面发展。发展性咨询的内容主要涉及青少年心身发展不平衡、学习、人际关系、职业选择、恋爱婚姻家庭关系等。 2.健康咨询 健康咨询(health counseling)针对的主要是心理不够健康,存在一些心理问题的人群。当前社会压力巨大,心理社会刺激极度复杂,凡是因此而感受到躯体不适或情绪上存在困扰,并对自己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的个体,都是健康咨询的对象。健康咨询的内容主要涉及各种情绪障碍、情感障碍、人格障碍、行为障碍、心身疾病(神经性头痛、高血压、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和精神病康复期的心理指导。 (三)依据心理学流派分类 1.精神分析流派 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心理学理论的奠基石,该理论的创始人为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SigmundFreud)。弗洛伊德在观察和研究神经症患者的基础上提出并创建了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将人的意识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层次。能够被我们自己觉察和知觉到的心理活动称为意识(conscious)。潜意识(unconscious)是指人的本能冲动和被压抑的欲望,其主要特点是非理性、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这种潜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冲动,一般情况下不会被我们个体察觉,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醉酒、梦),当个体的意识稽查被削弱,就会突破稽查进入到意识层面,从而被个体察觉到。前意识(preconscious)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通常不会被觉察到,需要某些特定的场景、事件才能够被唤醒。此外,前意识担负着稽查官的角色,不准潜意识随意进入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人大多数的心理问题是因为童年时期经历的创伤没有得到解决,由此导致的焦虑、痛苦等不良情绪被压抑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潜意识)。在之后的成长过程中,当再次面临相似场景时,就会引发隐藏在潜意识层面的不良情绪和感受,并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这也是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产**章 心理咨询与治疗概述  5 生的原因。自由联想、阻抗、释梦、移情是精神分析流派在咨询或治疗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方法。 2.行为主义流派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JohnBroadusWatson)。行为治疗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基础上发展而来,对行为治疗影响较大的理论主要有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行为治疗认为,不管是良好的行为还是异常的行为都是学习的结果,主张将心理咨询或者心理治疗的重点放在求助者当前的不适应行为上,助人者通过学习、训练使求助者的问题行为消失或者使求助者获得新的适应性行为。经典的行为治疗主要包括系统脱敏疗法、冲击疗法、代币法、示范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等等。 3.认知主义流派 认知主义流派于20世纪中期逐渐兴起,其重视心理过程的研究,认为个体产生的不良情绪、行为是由于歪曲的认知。认知主义流派中以艾利斯的理性情绪疗法和贝克的认知疗法*具有代表性。认知主义流派反对行为主义强调的刺激—反应模式,同时也反对精神分析流派中潜意识、非理性的作用。认知主义流派以改变求助者的不良认知,重新帮助求助者构建新的、适应性的认知为目标,一旦不良认知被发现并得到纠正,那么求助者的不良行为和情绪就会得到相应的改变。 4.人本主义流派 人本主义流派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及理论是马斯洛及其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与生俱来的,并具有层次性,从低到高共有五个层次的需要,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以人本主义为基础发展而来的治疗方法中,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治疗*具有代表性,充分体现了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关心。以人为中心治疗主张对求助者采取倾听、接纳的态度,在治疗中创建良好的治疗关系,充分调动求助者的主观能动性,在治疗中指导求助者认识自我、了解自我。罗杰斯认为,人是有自我实现倾向的,要相信求助者自我实现的潜力。 5.其他治疗方法 除上述主要的治疗方法之外,常用的还有家庭治疗、森田治疗、焦点解决短6  心理咨询与治疗期治疗、叙事治疗。 家庭治疗(familytherapy)是以家庭为实施对象的一种心理治疗模式。家庭治疗的主要特点:不过分关注个体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而是将整个家庭作为治疗的实施对象,将重点放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互动上;在家庭这一个系统内,任何一个成员的行为都会对系统造成影响,反过来,系统也会对个人行为产生影响;从家庭结构、角色扮演、沟通等角度出发,依据系统论观点去分析家庭这个系统存在的问题。 基于以上观点,家庭治疗认为,要想改变家庭成员内任何一个成员的不良行为,从单个成员入手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以家庭整个系统为治疗对象,通过调节家庭氛围和疏通成员之间的家庭关系,以执行健康的家庭功能。 森田治疗(Moritatherapy)创始人为日本东京慈惠会医科大学教授森田正马。森田治疗主张“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对不能被自己掌控的情绪,并不去控制和逃避,顺其自然地接受。森田治疗强调不能将消除症状作为治疗目标,而应该将自己从反复想摆脱症状这种思想的泥潭中解放出来,要学会与症状共存,带着症状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森田治疗主要适用于情绪障碍、疑病症、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疾病的治疗。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属于后现代心理治疗模式,是以寻找解决问题办法为核心的短期心理治疗技术。与传统的流派有所不同,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更注重现在和未来,更关注问题解决的可能性和正确办法,而不是去探讨问题的成因和问题本身。焦点解决短期治疗认为,人在面临困境时大多是有办法解决问题的,但偶尔会对自己能力的认识出现偏差,通过助人者的正确引导,完全可以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叙事治疗(narrativetherapy)同样是一种后现代心理治疗方法,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其创始人及主要代表人物是澳大利亚的怀特(Michael White)和新西兰的艾普斯顿(DavidEpston)。与传统流派*大的区别是,叙事治疗摆脱了将人看作为问题的观念,认为人本身不是问题,问题才是问题。叙事治疗通过故事叙述的方式,将求助者遇到的问题外化,再通过解构、重写、问话等技巧,重新解释主流文化带给人的影响。 叙事治疗相信每个人都是自己问题的专家,在治疗过程中倡导与求助者建立合作治疗的关系。没有人比求助者更清楚自己生活经历和生活故事,只有求助者自己才能够为自己的人生打开新的一页篇章。叙事治疗不仅可以使求助者的心理得到成长,使求助者自身变得更自主、更有动力,而且可以让助人者对自我的角色有重新的反思。

作者简介

唐云翔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心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研究方向为军事心理障碍及睡眠障碍的发病机制和防治。近年来,所在课题组主要围绕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睡眠剥夺后个体认知和情绪改变、睡眠时长与自杀意念之间的关系以及睡眠质量的干预和调节等开展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重大项目分题、全军心理卫生应用性科研重点课题、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等研究项目 8 项。主编、副主编教材和专著 5 部,发表论文 90 余篇。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3 项。 王云霞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心理系航海心理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征医院心理专家,医学博士,二级心理咨询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应激医学与神经免疫学研究,研究方向包括压力管理与情绪障碍的神经免疫机制、航海心理卫勤保障。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上海市等多项课题。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获军队院校育才奖银奖、中国生理学张锡均基金二等奖、上海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上海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立集体一等功和个人三等功各一次。曾担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行为医学青年委员、中国生理学应激生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