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8151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85
- 出版时间:2021-09-01
- 条形码:9787520381512 ; 978-7-5203-8151-2
本书特色
本书对英语世界的弗吉尼亚·伍尔夫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整理,并针对国内忽视的视角和热点进行讨论,以期弥补国内伍尔夫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并为国内的伍尔夫研究提供新的切入点。本书由五个章节两条线索构成。
内容简介
本书意在通过对英语世界伍尔夫研究的系统梳理、对关乎伍尔夫研究发展重大问题的详尽解读,重新审视国内伍尔夫研究中的缺失与不足,改变伍尔夫在国内读者心目中的刻板印象。书中前三章以历时顺序展开,用中西对比的方式展现不同阶段英语世界伍尔夫研究状况及主要关注点。后两章集中讨论在国内尚未得到足够重视的、伍尔夫研究的重要问题。通过梳理英语世界伍尔夫研究史、考察不同批评视角下的伍尔夫研究、对比中国与英语世界伍尔夫研究的异同,作者进一步探讨了不同文明体系内的研究者在考察同一位作家时的共性与差异。
目录
绪论
**节 研究缘起
一 谁是弗吉尼亚·伍尔夫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伍尔夫研究综述
一 20世纪初至40年代国内伍尔夫研究状况
二 20世纪50-60年代国内伍尔夫研究状况
三 20世纪70-80年代国内伍尔夫研究状况
四 20世纪90年代至今国内伍尔夫研究状况
**章 20世纪初至60年代英语世界的伍尔夫研究
**节 20世纪初至40年代英语世界的伍尔夫批评
一 实验形式的改革家与缺乏道德感的唯美主义者
二 威妮弗雷德·霍尔特比的创见与突破
第二节 20世纪50-60年代英语世界的伍尔夫批评
一 叙述研究、心理学与神话的交融
二 大卫·戴希斯图解《达洛卫夫人》
第二章 20世纪70-80年代英语世界的伍尔夫研究
**节 发现的年代:文献资料的丰硕收获
第二节 多元发展的女性主义批评
一 “政治性”伍尔夫的诞生
二 雌雄同体观的系统解读
三 姐妹情谊的萌芽
第三节 不断涌现的批评理论
一 现代主义与视觉艺术的争锋
二 地理空间的探索与解构主义批评的尝试
第四节 20世纪70-80年代英语世界的两次论争
一 马克思主义者之争:简·马库斯与昆汀·贝尔的论战
二 雌雄同体——“走向”与“遁入”:陶丽·莫伊对伊莱恩·肖瓦尔特的挑战
第三章 20世纪90年代至今英语世界的伍尔夫研究
**节 文献资料的发掘与研究焦点的转移
第二节 英语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一)
一 后现代与后结构理论观照下的伍尔夫
二 伍尔夫批评中的文化研究转向
三 现代主义研究的重新崛起
第三节 英语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二)
一 帝国批判与后殖民的呼唤
二 地理分析与新历史主义研究
三 克洛伊喜欢奥莉维亚:伍尔夫的女同性恋批评
第四章 英语世界不同批评视角下的伍尔夫研究
**节 弗吉尼亚·伍尔夫与精神分析
一 伍尔夫、布鲁姆斯伯里与弗洛伊德
二 精神分析与伍尔夫的“疯癫”
三 伍尔夫作品的精神分析批评
第二节 弗吉尼亚·伍尔夫与社会历史批评
一 “阶级敌人”伍尔夫
二 “愤怒女神”伍尔夫
三 伍尔夫——“民主的高雅之士”
第三节 文献与传记研究
一 手稿、作品版本的整理与研究
二 传记中的伍尔夫
第四节 对抗式批评——“混乱时代”的弗吉尼亚·伍尔夫
一 “对抗式批评”与“憎恨学派”
二 “混乱时代”的唯美主义作家
第五章 比较视野下的伍尔夫研究
**节 英语世界的伍尔夫比较研究
一 伍尔夫的欧洲接受研究
二 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
三 “走出去”的伍尔夫中国接受研究
第二节 中国与英语世界的伍尔夫形象比较
一 隐士、斗士、偶像:不断颠覆的伍尔夫形象
二 “美艳明敏”伍尔夫:深入人心的中国“天使”
三 文学误读与文化过滤:伍尔夫形象的中国接受
第三节 中国与英语世界的伍尔夫文学批评研究
一 印象式批评与“中庸之道”
二 伍尔夫批评随笔的中国接受
三 伍尔夫式文学批评与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同与异
四 伍尔夫式文学批评命运的再思考
结语
附录
附录1 :弗吉尼亚·伍尔夫著作目录及研究专著目录
附录2 :弗吉尼亚·伍尔夫作品出版年表(中英对照)
附录3 :弗吉尼亚·伍尔夫手稿分布地及主要英文传记
附录4 :弗吉尼亚·伍尔夫年谱
附录5 :本书重点论述的英语世界伍尔夫研究者概况(1970-2017)
参考文献
**节 研究缘起
一 谁是弗吉尼亚·伍尔夫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伍尔夫研究综述
一 20世纪初至40年代国内伍尔夫研究状况
二 20世纪50-60年代国内伍尔夫研究状况
三 20世纪70-80年代国内伍尔夫研究状况
四 20世纪90年代至今国内伍尔夫研究状况
**章 20世纪初至60年代英语世界的伍尔夫研究
**节 20世纪初至40年代英语世界的伍尔夫批评
一 实验形式的改革家与缺乏道德感的唯美主义者
二 威妮弗雷德·霍尔特比的创见与突破
第二节 20世纪50-60年代英语世界的伍尔夫批评
一 叙述研究、心理学与神话的交融
二 大卫·戴希斯图解《达洛卫夫人》
第二章 20世纪70-80年代英语世界的伍尔夫研究
**节 发现的年代:文献资料的丰硕收获
第二节 多元发展的女性主义批评
一 “政治性”伍尔夫的诞生
二 雌雄同体观的系统解读
三 姐妹情谊的萌芽
第三节 不断涌现的批评理论
一 现代主义与视觉艺术的争锋
二 地理空间的探索与解构主义批评的尝试
第四节 20世纪70-80年代英语世界的两次论争
一 马克思主义者之争:简·马库斯与昆汀·贝尔的论战
二 雌雄同体——“走向”与“遁入”:陶丽·莫伊对伊莱恩·肖瓦尔特的挑战
第三章 20世纪90年代至今英语世界的伍尔夫研究
**节 文献资料的发掘与研究焦点的转移
第二节 英语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一)
一 后现代与后结构理论观照下的伍尔夫
二 伍尔夫批评中的文化研究转向
三 现代主义研究的重新崛起
第三节 英语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二)
一 帝国批判与后殖民的呼唤
二 地理分析与新历史主义研究
三 克洛伊喜欢奥莉维亚:伍尔夫的女同性恋批评
第四章 英语世界不同批评视角下的伍尔夫研究
**节 弗吉尼亚·伍尔夫与精神分析
一 伍尔夫、布鲁姆斯伯里与弗洛伊德
二 精神分析与伍尔夫的“疯癫”
三 伍尔夫作品的精神分析批评
第二节 弗吉尼亚·伍尔夫与社会历史批评
一 “阶级敌人”伍尔夫
二 “愤怒女神”伍尔夫
三 伍尔夫——“民主的高雅之士”
第三节 文献与传记研究
一 手稿、作品版本的整理与研究
二 传记中的伍尔夫
第四节 对抗式批评——“混乱时代”的弗吉尼亚·伍尔夫
一 “对抗式批评”与“憎恨学派”
二 “混乱时代”的唯美主义作家
第五章 比较视野下的伍尔夫研究
**节 英语世界的伍尔夫比较研究
一 伍尔夫的欧洲接受研究
二 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
三 “走出去”的伍尔夫中国接受研究
第二节 中国与英语世界的伍尔夫形象比较
一 隐士、斗士、偶像:不断颠覆的伍尔夫形象
二 “美艳明敏”伍尔夫:深入人心的中国“天使”
三 文学误读与文化过滤:伍尔夫形象的中国接受
第三节 中国与英语世界的伍尔夫文学批评研究
一 印象式批评与“中庸之道”
二 伍尔夫批评随笔的中国接受
三 伍尔夫式文学批评与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同与异
四 伍尔夫式文学批评命运的再思考
结语
附录
附录1 :弗吉尼亚·伍尔夫著作目录及研究专著目录
附录2 :弗吉尼亚·伍尔夫作品出版年表(中英对照)
附录3 :弗吉尼亚·伍尔夫手稿分布地及主要英文传记
附录4 :弗吉尼亚·伍尔夫年谱
附录5 :本书重点论述的英语世界伍尔夫研究者概况(1970-2017)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吕雪瑞,女,出生于1990年,河南信阳人。201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获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先后在CSSCI来源期刊、CPCI-SSH来源期刊中发表中英文论文数篇,主要研究方向为女性文学、传记文学、中外文学及文化比较。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十三邀2:偶像是生意,是符号,是忍辱负重(八品)
¥26.4¥60.0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9.3¥55.0 -
孤独海子:海子经典诗选
¥18.9¥45.0 -
理想青年:朱光潜谈修养
¥18.1¥49.0 -
诗经演
¥10.5¥39.0 -
我与地坛
¥15.4¥28.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8.4¥49.8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33.3¥68.0 -
汉字里的中国
¥12.2¥45.0 -
又得浮生一日闲
¥18.4¥49.8 -
藏族民间故事-中国少数民族经典民间故事
¥22.1¥63.0 -
茶馆
¥10.8¥36.0 -
我是一只骆驼
¥19.2¥32.0 -
二十六篇:和青年朋友谈心
¥18.5¥45.0 -
熊镇.2
¥17.4¥49.8 -
活出生命的本真
¥16.7¥45.0 -
一曲难忘
¥15.1¥35.0 -
美好的生活:失败与想象力不可或缺(中英文对照)
¥14.8¥39.9 -
战争与和平(上下)
¥23.4¥78.0 -
我在史铁生
¥13.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