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970837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544
  • 出版时间:2021-08-01
  • 条形码:9787569708370 ; 978-7-5697-0837-0

内容简介

《社会问题概论》一书由社会问题概述、社会问题的现状与治理、社会问题的类型与特征、社会问题的研究方法、社会问题的解决策略、社会工作者能力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七个部分组成。课程编写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理论为指导,对社会问题的产生、界定、类型、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社会问题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对社会问题解决的指导方针、遵循原则、基本策略、主要路径等进行了深度思考,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并结合社会工作者素质要求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和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分析,提出了独特的解决方案。
社会问题概论作为社会学专业“社会工作基础理论与实践”课程,进入重庆开放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等专业教学计划,确定为必选课,由相关教师组织实施教学,按照重庆开放大学的教学、考核要求进行管理,学生学完本课程内容经考核合格,即可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

目录

导论

**章 社会问题概述
**节 社会
第二节 社会问题的界定
第三节 社会问题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第四节 有关社会问题的基本理论
第五节 正确认识社会问题

第二章 社会问题的现状与治理
**节 我国转型期的社会特点
第二节 我国现阶段突出的社会问题
第三节 社会问题与社会治理

第三章 社会问题的类型与特征
**节 社会问题的基本类型
第二节 社会问题的主要特征

第四章 社会问题的研究方法
**节 社会问题研究概述
第二节 透视性研究
第三节 整体性研究
第四节 群体性研究
第五节 客观性研究
第六节 实践性研究
第七节 大数据研究

第五章 社会问题的解决策略
**节 解决社会问题的指导方针
第二节 解决社会问题遵循的原则
第三节 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路径
第四节 解决社会问题的基本策略
第五节 常见社会问题的解决对策

第六章 社会工作者能力提升
**节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定位
第二节 社会工作者的职业精神
第三节 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能力
第四节 社会工作者的技能提升

第七章 社会治理现代化
**节 社会治理现代化发展趋势
第二节 社会治理理念现代化
第三节 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
第四节 社会治理方式现代化
第五节 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
附录:自测题答案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一)社会病态论  在美国的早期,大概在1905-1918年期间,这种理论在社会学中占主导地位,是解释社会问题*早的一种理论见解。早期社会学家受迅速发展的自然科学影响,企图用类似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问题,他们将社会比作一个生物有机体,认为社会问题的发生是由于社会中某些人发生社会性疾病,不能保持与整个社会的协调关系。如:工业革命初期出现诸多社会问题,就是由于很多农民流入城市后不能与城市生活相协调,而这部分人就被视为社会陷入病态的原因。早期社会病态论者把社会问题的发生归因于某些闹事者,强调社会病态主要是一种道德问题,是少数人与社会的道德、信仰等相违背造成的。  20世纪60年代,美国出现新社会病态论,认为某些人之所以陷入病态是因为社会本身就处于病态,其口号是:不道德的社会制造了不道德的个人。即社会问题是社会环境造成的。该理论把社会问题解释为违背社会道德期望的现象,认为社会问题来自社会化过程的失败,社会未能将道德规范传递于下一代。社会化失败的结果造成道德腐蚀,解决的办法就是施以道德教育。  (二)社会解组论  1918-1935年,社会解组论在美国占主导地位。这种理论认为,社会能够有秩序地运转是因为有一系列规范、制度起着制约作用,它控制着个人与群体的行为。但当社会发生急剧变迁时,旧的行为规范受到人们的质疑,新的规范没有建立起来,或未被人们广泛接受,一时人们失去了行为准则,社会规范、规则、制度对人们的约束力减弱,社会问题便应运而生。  1.社会解组的形式  社会解组是指尽管社会系统内部存在问题,甚至是较严重的问题,但仍可维持原有的社会制度结构和运行方式。社会解组具有三种形式:一是失范,即社会生活中没有一套现存的社会规则和规范来指导人们应该如何行动;二是文化冲突,即社会生活中两种相互对立的价值规范和行为方式并存使人无所适从;三是崩溃,即价值规范体系完全紊乱,人们各行其是。  “社会解组”与“社会解体”有着紧密的联系。社会解体指社会规范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减弱、社会凝聚力降低、社会整合困难,原有的社会秩序无法维持而逐渐被新的社会制度替代的过程。  2.基于社会解组论的社会问题成因  社会问题是由于社会变迁的影响而产生的失去规则的现象,或是由社会失控——缺少规则所引起的现象。在社会变迁中,物质文明变迁快,非物质文明变迁慢。影响社会变迁*强有力的因素是工业化、都市化、移民和科技发展等。社会解组论提出对社会问题的治疗,就是重建社会秩序和规范。  (三)文化失调论  由社会解组论演化和发展产生了文化失调论(也称为文化堕距论)。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认为,一个社会的文化的各个部分是相互依赖的。在社会变迁中,当各个部分的文化以不同的速度改变时,文化各部分出现较大的差距和错位时,就出现文化堕距现象。  一般而言,人们接受物质文化比接受非物质文化容易得多,因此文化的变迁总是从经济、科技等物质文化开始的,然后是制度、习惯、风俗的变迁,*后才是思想观念的变迁,这种变化速度的差距引起了文化失调,造成了社会问题。  对此,我们可以从城中村改造后城中村村民的社会适应问题,分析“文化失调”理论在这一问题上的反映。由于我国城市化不断推进,许多传统农村社区不断地被现代城市社区所替代。在城中村改造后,城中村村民存在城市适应问题。即在高楼代替了平房、城市户口代替了农村户口后,他们在生存技能、文化素质以及心理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适应。其实,为了便于城市更好更快地发展,城中村的改造是必然的选择。然而与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相比,村民自身的改造却相对滞后。“文化失调”(文化堕距)问题在改造后的村民身上就表现得很明显。村民的外在身份改变快于内在素质提高,缺乏适应城市生活所必需的文化素质与技能。再是外部环境变化快于心理调适的速度,城中的村民难以适应自身角色的骤然改变,表现为生活节奏、时间观念、人际交往上的不适应等。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