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23461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58
- 出版时间:2021-10-01
- 条形码:9787010234618 ; 978-7-01-023461-8
内容简介
回顾近代日本的语言改良,其过程漫长而复杂,语言的背后是文化,针对语言改革方向所做出的选择其实是对文化的选择。书稿运用多种明治时期的日中文献,从历史学的视角出发,对日本明治时期的中日文字关系进行了探讨,考察了明治时期汉语在日本的影响及日本语言现代化的进程,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人们普遍认为明治以后的日本由于大力吸收西学,其文化趋西方化。实际情况却要复杂许多,即与日本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汉学仍然左右着人们的精神取向,而受到近代国家主义观念的影响、以争取文化上的独立性为要旨的国学运动从未停顿过,以致明治时期的日本文化呈现出比以往更为丰富的多元化色彩。
目录
绪论
**章 明治维新前后的日本与汉字、汉文
**节 汉字、汉文在日本
第二节 汉字废除的倡议者——前岛密与他的《国字国文改良建议书》
第三节 明治初期的汉字废除论与明治政府的对应
第二章 19世纪80年代日本的文字语言文体状况与汉字、汉文
**节 日本近代纸媒——报纸的迅猛发展
第二节 文字语言文体改良的几种倡议与汉字、汉文
第三节 明治政府的态度与举措——以小学校教科书为例
第三章 甲午战争后日本社会关于文字语言文体改良的大讨论
**节 近代学校教育所期待的理想书写
第二节 言文一致运动与国语概念的厘清
第三节 关于文字语言文体改革的大讨论
第四章 日本现代国语国文的确立与汉字汉文及汉学
**节 明治政府对于文字语言文体改良的推动
第二节 日本现代国语国文的确立与推广
第三节 汉字汉文汉学在日本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曹雯,女,1968年生,1990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95年赴日本留学、先后就读于日本国立上越教育大学、日本国立筑波大学历史人类学系东洋史专业,获得硕士,2005年获日本筑波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包括晚清时期在内的清朝对外关系史;在《近代史研究》《清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著有《清朝对外体制研究》等著作3部。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14.1¥38.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9.0¥5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7¥32.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9¥36.8 -
性心理学
¥19.7¥58.0 -
语文闲谈
¥12.2¥29.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1.3¥45.0 -
乡土中国
¥12.2¥26.0 -
张舜徽集清人笔记条辨
¥13.4¥32.0 -
遇见天堂鸟
¥13.5¥45.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9.0¥28.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9.0¥36.0 -
看不见的伤痕(八品-九品)
¥22.1¥69.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8.5¥45.0 -
自卑与超越
¥14.7¥39.8 -
理解生命
¥9.8¥32.8 -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14.7¥4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4.4¥39.8 -
汉字王国
¥11.5¥46.0 -
非暴力沟通(修订版)
¥40.1¥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