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界与进阶:普职教育衔接研究

跨界与进阶:普职教育衔接研究

¥85.0 (7.2折) ?
1星价 ¥85.0
2星价¥85.0 定价¥11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8974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17
  • 出版时间:2021-10-01
  • 条形码:9787520389747 ; 978-7-5203-8974-7

本书特色

普职教育衔接是贯穿两种教育始终的有机沟通和衔接形式,不仅仅局限于普职之间的横向沟通或职业教育内部的纵向衔接,也体现为初中与中职教育、普通高中与高职教育的纵向衔接上。探究普职教育衔接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本书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提炼出有关衔接内涵的阐述,以及普职教育衔接的 演变过程和 实践经验。

内容简介

本书以职业教育生源的有效供给为视角,以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为逻辑主线,采用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收集数据,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逐层展开论述普职教育衔接的系统性问题。全书除绪论外,共分为五章:章,普职教育衔接的逻辑基础,从内涵、理论基础、法理基础等维度论述普职教育衔接的逻辑起点;第二章,普职教育衔接的现实之困,从总体表征、案例呈现、原因分析等方面论述我国普职教育衔接失范的现实问题;第三章,普职教育衔接的模式探索,分别选取高中、初中、小学三个学段,梳理与归纳我国普职教育衔接的基本经验;第四章,普职教育衔接的靠前经验,分析归纳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四国普职教育衔接的丰富经验;第五章,普职教育衔接的未来之路,从观念突破、校际合作、课程衔接、招考变革四个方面为我国普职教育衔接提出策略建议。

目录

绪论
**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核心概念
第四节 研究综述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章 理性之基:普职教育衔接的逻辑起点
**节 普职教育衔接的内涵维度
第二节 普职教育衔接的法理基础
第三节 普职教育衔接的理论诉求

第二章 历史之变:我国普职教育衔接的时代轨迹
**节 我国职业教育历史变迁的时代使命
第二节 我国普职教育衔接变迁的历史轨迹
第三节 我国普职教育衔接变迁的历史规律

第三章 现实之困:我国普职教育衔接的现状审视
**节 我国普职教育衔接失范的整体表征
第二节 我国普职教育衔接失范的案例剖析
第三节 我国普职教育衔接失范的主要原因

第四章 星星之火:我国普职教育衔接的模式探索
**节 我国普通高中与高职教育衔接的模式探索
第二节 我国初中与职业教育衔接的模式探索
第三节 我国小学与职业教育衔接的模式探索
第四节 我国普职教育衔接探索的基本经验

第五章 他山之石:国际普职教育衔接的基本经验
**节 美国的衔接经验:基于生涯与技术教育的衔接
第二节 德国的衔接经验:基于多次分流的衔接
第三节 英国的衔接经验:基于14-16岁教育项目的衔接
第四节 澳大利亚的衔接经验:基于AQF的衔接
第五节 比较与启示:四国普职教育衔接的主要经验

第六章 未来之路:我国普职教育衔接的策略建议
**节 观念突破,创设衔接的外部环境
第二节 校际合作,激发衔接的持续动力
第三节 课程衔接,推动衔接的核心载体
第四节 招考变革,保障衔接的关键制度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陈鹏,1982年出生,山东单县人,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指导教师,江苏“社科优青”人才、江苏省“333工程”高层次人才、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主持***课题2项、省级各类课题6项,出版专著3部,在《教育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科类)青年成果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等省部级奖励4项。    肖龙,1991年出生,江苏徐州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博士,主持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计划资助项目1项,在《高等教育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多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获得省级三好学生、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等荣誉或奖励。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