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13935913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04
- 出版时间:2021-10-01
- 条形码:9787513935913 ; 978-7-5139-3591-3
本书特色
◎ 比尔·盖茨推荐书单
◎ 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一致推荐
◎ 美国常春藤盟校必读书目,长期名列亚马逊畅销榜
◎ “刻板印象威胁”研究先驱力作
◎ 普林斯顿大学校长 克里斯多夫?艾斯格鲁伯;多元智能之父、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 霍华德?加德纳 盛赞推荐
内容简介
《刻板印象》揭露了一个事实:我们生来戴着有色眼镜,同时又遭受着各种偏见。
斯蒂尔教授解释了在每个人生活中因身份认同感而产生的两难窘境,包括选修非裔美国人政治学课的白人学生成绩每况愈下,以及主修工程学的女学生为了是否参加以男性为主的专业会议而犹豫不决,证明刻板印象和负面标签显著限制了人们的表现。刻板印象无处不在,它成为我们的标志,成为我们的负担,有时使人努力过度,有时扼杀了自我本性。
还好,它并非不可战胜。本书深入剖析了身份认同感的形成因素和过程,展示了小小的标签如何发挥了强大的力量,*后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应对计划,帮助你摆脱刻板印象的陷阱,重塑自己的身份,充分且自由地发挥天赋。
目录
**章?身份的“原罪”?? 001
身份的条件作用:这世界上存在着一种秩序?? 003
刻板印象风险:改变自己面对的情境?? 007
验证印象与制造印象: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的事?? 010
偏见与机会:我们对世界的了解是局部的?? 015
第二章?“负面标签”效应?? 021
旁观者视角:强调自己看见的,忽视自己看不清的?? 023
无形力量的幽灵:影响表现优劣的根源?? 028
边缘化与归属感:“努力努力再努力”的诅咒?? 031
恶魔教室:《暴风之眼》歧视现象实验?? 035
冷眼对待:负面标签效应的安全模式?? 038
“第二点猜想”:女性数学能力实证测试?? 044
第三章?刻板印象风险无处不在?? 057
合理归因:从青铜到王者的逆袭?? 059
内化现象:形象与性格的恶性循环?? 061
自身缺陷论:负面标签压力影响了谁?? 062
拒绝标签:普适性验证?? 064
压力的本质:学霸的紧箍咒?? 072
身份困境:情境中的真正威胁?? 078
低迷表现的幕后推手:社会身份如何决定我们的言行举止?? 079
第四章?宏观视角的身份认同?? 083
鱼目如何混珠:从黑人变成白人的《纽约时报》专栏作者?? 086
身份的概念具有地域性:唯身份至上的社会架构?? 091
一条游走在房间里的蛇:无所不在的支配?? 092
以身份之名:控制我们心灵的力量?? 096
*小化群体效应:我们的歧视行为为何如此容易被挑动?? 102
社会身份认同的可塑性:从纽约到巴黎的距离?? 105
第五章?对冲负面刻板印象风险?? 113
情境压力:正面与负面刻板印象较劲?? 115
关心则乱:普适性压力产生的先决条件?? 127
第六章?身份威胁:努力的结果未必都是好的?? 133
别所有问题都自己扛:单打独斗抗衡分工合作?? 135
用力过猛:对付偏见的策略?? 140
扼杀幽灵:一场西西弗式的对抗?? 145
第七章?“暴走”的大脑与认知过载?? 153
这就是爱吗:一见钟情的误会?? 155
刻板印象风险对情绪的影响:焦虑?? 157
刻板印象风险对生理的影响:血压升高?? 159
刻板印象风险对思维的影响:认知过载?? 163
约翰·亨利现象:少数族群不可承受之重?? 171
向上翻转的劣势人生:追求阶层上升的代价?? 175
第八章?刻板印象风险的威力:无处不在的情境信号?? 179
临界数量:女性大法官体现的职场刻板印象?? 181
身份融合:环境透漏的情境线索?? 185
无人是孤岛:创造安全感的关键改变?? 191
第九章?如何降低身份和刻板印象风险?? 203
摘下面具:提升安全感的明灯?? 205
切肤之痛:顶级高校学霸竟成为刻板印象的*大受害者?? 208
如沐春风:无心插柳的“临界数量”效应?? 214
汤姆·奥斯特罗姆式策略:避免模棱两可的解读?? 216
心理干预:成长性思维与固定性思维?? 220
风险一视同仁:刻板印象对儿童的影响?? 226
自我肯定:如何提升对负面刻板印象的“抗性”?? 229
“身份安全感”:春风化雨的独特教学法?? 238
策略集合:降低风险与获取知识齐头并进?? 240
两套剧本:被低估的潜力?? 245
第十章?我们之间的距离:身份风险的效用?? 253
“西南航空头等舱”现象:隔离者之国?? 255
回避污名化:远距离交流的起因并非偏见?? 265
学会拉近距离:标签随时可能贴在每个人身上?? 273
第十一章?身份是联结你我的桥梁?? 279
致?谢?? 293
节选
**章 身份的“原罪” 身份的条件作用:这世界上存在着一种秩序
我还记得我是从何时开始在意自己是一个黑人的。那是我七八岁的时候,暑假前的*后一个学校日,结束了一学期的学习,我和邻家小伙伴漫步在放学路上,憧憬着即将到来的热情似火的整个暑假。然而就在这时我却得知,我们这些“黑人”孩子是不可以去本区公园的泳池游泳的 — 只有周三的下午除外。于是那个夏天,每逢周三,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便紧裹着泳衣和毛巾,从自家社区向一旁白人社区里那块“神圣”的游泳池接踵而行,活像一群流浪的吉卜赛人。那种古怪的、每周一次的“朝圣”活动,正是 20 世纪 50 年代至 60 年代早期,在芝加哥地区盛行的种族制度的真实写照。
用心理学家威廉·克劳斯的话来说,这就是我与种族制度这一客观现象的一次“不期而遇”。这种制度对我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 难道我一辈子都只能在周三下午游泳么?凭什么呢?更要命的是,这还只是一个开始,很快我就发现我们社区的黑人小伙伴们都不能去溜冰场玩 — 每周四晚除外。在这之前我一直以为我们只是普通的孩子而已,但现实却是我们只有在周三或周四才能被当作普通人?这些区别对待的手段实在过于刺眼,而且后果相当严重。我在 13 岁的时候,有一次为了应聘地区高尔夫球场的球童,一大早 6 点钟就赶到现场,足足等了一天,*后却被对方告知他们不招“黑人”。虽然当时并不太明白身为黑人究竟意味着什么,不过我却越来越意识到,这事儿肯定不简单。
经过几十年的摸爬滚打,我现在觉得自己已经看透了一切。我越来越认识到这无非就是一种人生境遇,一种和我的种族、和我在那个年代那个地点、身为一个黑人密切相关的境遇。这种境遇简单来说:如果我在周三下午跟着“流浪大军”们一道前往游泳池,那就没问题;但如果我在其他的时间去,那就没门儿。对于当时七八岁大的我来说,这种境遇可真是太糟糕了。然而这种境遇本身还不是*糟的,假设由于我忘了出门倒垃圾而被父母限制游泳,我是不会如此难过的。真正令人沮丧的是,导致这一处境的原因是我是一个黑人,而我对此无能为力。而且如果身为黑人就是限制我游泳的充分理由,那么还有多少类似的遭遇会随之而来呢?
又经过了许多年,在一次访谈中,一位大学生(后文中也将提及他)跟我分享了一次类似的经历。他所在的“非洲裔美国人政治学”课程中大部分都是非洲裔和其他少数族裔学生,而他是仅有的两名白人学生之一。他向我介绍了他的遭遇:如果他发表的某些言论未能很好地顾及非洲裔美国人的感受,或是表现出不知该如何替他们着想的态度,那么他就会被认为是在漠视种族问题;而如果他保持缄默,那么就可以极大程度地避免来自其他同学的质疑。与我遭遇的“泳池处境”类似,他在当时当地的处境也令他开始在意到自己的白人身份,而在此之前他从未对此有所关注。
随着相似经历的不断积累,一大堆令人困扰的问题也由此引发:还有没有其他类似的处境呢?还有多少?涉及生活中的哪些领域?它们会否对某些重大事件产生影响?能否有效避免?是否必须对此时刻保持警惕?
我遭遇到的“泳池限制”曾让我感到一头雾水,也不晓得它源自何方。如今,许多与身份挂钩的类似处境仍然困扰着我,但好在我找到了追本溯源的有效办法。我认为它们源自某个社会在特定时期围绕着某种身份(如种族)进行构建的过程。这一构建过程反映了该地区的历史特征,也映射出个人和团体为了有更多发展机会和更高生活质量而进行的无休止的竞争。20 世纪 50 年代至 60 年代早期,芝加哥地区的社会构建就是围绕着种族秩序进行的 — 严格的居住隔离、心照不宣的就学划分,还有职业歧视等,这些都意味着当时当地的黑人群体必将遭遇大量与身份相关的受限处境,而在诸多限制中,那个曾令七八岁的我感到忧心忡忡的“泳池限制”恐怕只能算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了。
本书将要介绍“身份的条件作用”这一概念(这是我和我的同事一起取的名字)。它意为由既定的社会身份(年迈、年轻、同性恋、男性白人、女性、黑人、拉丁裔、政治保守派或自由派、躁郁症患者、癌症患者等)所引致的一些需要相机应对的处境。一般来说,“条件作用”是指在某种场合下为了实现某些需求或目的而必须处理的某种状况。比如在我童年时期的芝加哥,我能否顺利进入泳池取决于当天是否是周三,这就是一种条件作用。在上文提及的“非洲裔美国人政治学”课程中,那位白人大学生在发言时需要额外考虑非洲裔美国人的感受,否则他将遭到严重抵制,这也是一种条件作用。而以上两种条件作用之所以被我称为“身份条件作用”,就在于这些变量均由当事人的某种特定的社会身份而产生,也即只有与当事人具有同样身份的人才会面临这样的条件作用,而其他人则不受影响。本书的目的即在于检视“身份条件作用”在日常生活、更广泛的社会领域内以及在某些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中分别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当然,我们现在身处一个崇尚个人主义的社会。我们不认为与社会身份挂钩的一些因素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多大的影响(何况我们一直都在抵制这种影响)。我们坚信:困难来临时,我们应当乘风破浪、斗志昂扬。坦白说,我本人也坚信这一点,不过我还是要在书中指出这一信条的明显局限,那就是在某些现实处境之下,我们的社会身份的确发挥着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绝不亚于学习表现、记忆力、运动能力、上进心、人际关系融洽度等普遍由个体天赋、行为动机以及个性偏好等决定的各种变量所带来的影响。
本书的目的正是要将这一尚未得到足够认知的社会现实摆上台面。我希望传递的是:笃信个人主义而忽视社会身份的影响,其代价将是沉重的。社会身份影响着个人的成就和发展,影响着在身份多元化的社会和世界中生活的质量,影响着我们对由身份引发的分配不公问题进行纠正的能力,我们绝不能对此视而不见。
身份条件作用是如何产生影响的呢?有些是对个人行为起到直接的限制作用,例如泳池限制;而另一些则相对微妙,它们并不直接约束行为,但却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同样巨大的影响。 刻板印象风险:改变自己面对的情境
本书的核心内容是对一种典型的身份条件作用 — “刻板印象风险”的阐述。我认为刻板印象风险是一种典型的生活窘境,它源于人类的主体间交互能力,具体而言,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非常清楚其他社会成员对于许多事物的看法,包括社会的主流群体和身份。我们对这些身份赋予了许多刻板印象,并且彼此间的想法高度一致。这就意味着,当与某种身份(比如:年迈、贫穷、富有或者身为女性)挂钩的负面印象被加诸我们自身的时候,我们是心知肚明的。我们很清楚“别人会怎么想”,同时也知道,任何与这种刻板印象相符的行为都会进一步印证此类印象。我们对随之而来的评价和待遇同样了如指掌。这就是为
什么我会称它为“*典型的生活窘境”。无论是记忆力不佳还是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冷淡,你都有可能因此而面临刻板印象风险。
这种风险形式多样,没有人能对此免疫,有时候甚至成为家常便饭。
刻板印象风险同样是一种与身份挂钩的风险,“泳池限制”就是一例。只要身处与刻板印象相关的环境中,这种风险就会显现出来。换句话说,这一风险就像跟屁虫一样紧紧尾随着所有符合刻板印象特质的人群,难以摆脱。
以下我将援引一名非洲裔美国男子 — 纽约《时代周刊》的专栏作家布伦特·斯台普斯的一段亲身经历。他回忆到,在他攻读芝加哥大学心理学专业研究生期间,有一次曾穿着休闲的学生服走在芝加哥海德公园社区的街头 — 我的耳边充斥着各种各样表达“恐惧”的词汇。情侣们看到我时都吓得紧挽胳膊或是紧扣双手,有些干脆直接小跑到马路对面。那些原本正在侃侃而谈的人们,一看到我就变成了哑巴,一双眼睛呆呆地望着前方,只为避开我的视线,仿佛这是一种救赎仪式。
我假装对此视而不见,甚至还尝试着对那些被吓得魂飞魄散的路人们投以微笑并致晚安 — 这可太愚蠢了,因为我根本没意识到,我的存在本身对他们就是一种冒犯。
我很想表现得人畜无害,可是实在不知道该从何下手……于是我选择避开人群,移步到小路上,以免让他们觉得我在尾随他们……紧张感让我不自觉吹起了口哨,我这才发现自己的吹奏既纯净又甜美,还挺合调。就在那个夜晚,我一路走一路吹着披头士乐队的歌还有维瓦尔第的《四季》。然后我发现原本行动僵硬的路人们在听到我吹奏的乐曲后都放松了不少,有的人在夜路上与我擦肩而过时甚至还会露出笑意。 根据斯台普斯先生的描述可以看出,当时弥漫在海德公园街头上空的,正是由人种引致的一种负面印象。这种偏见认为,该片居民区的黑人男子普遍具有暴力倾向。而那些没有被贴上暴力倾向标签的群体在其他场合下同样可能会遭遇其他的偏见 —比如数学能力不强等,从而同样陷入窘境。一旦进入充斥着刻板印象风险的环境中,他们就会意识到,只要稍有差池,自己就会被贴上对应的标签,进而遭受相应的对待。这就是刻板印象风险 — 一种在不同场合中由身份引致的不确定性。
不过,斯台普斯先生倒是通过吹奏维瓦尔第的名曲,发现了一个扭转刻板印象的好办法。话说这种行动起到了什么作用呢?这样做会改善他在路人眼中的观感,让他获得更多理解么?不大可能。但可以肯定的是,吹口哨的确改变了他的处境。而正是这种改变,生动地揭示了刻板印象风险的本质。斯台普斯先生凭借吹口哨这一举动,使自己成为一个与“具有暴力倾向的黑人男子”这种刻板印象有所区别的个体。他展现出对于白人文化,乃至“上流白人文化”的了解。路人们也许不知道他吹奏的是维瓦尔第的曲子,但至少能听出这是一种古典乐。于是,大家对他的印象便有所改观,将他看作一个有教养、有格调的人,而不是一个具有暴力倾向的黑人男青年,因为在街头吹奏维瓦尔第的举动与“具有暴力倾向的黑人男青年”这一刻板印象格格不入。就这样,人们在不知不觉间摘下了“暴力倾向”的有色眼镜,于是他看起来也就没那么吓人了。尽管还是不知道他姓甚名谁,但路人们已经不觉得他可怕了,所以他们言行举止中流露出的恐惧感便渐渐消散,而斯台普斯先生本人也就自在多了 — 刻板印象的风险就这样被消解于无形之中。从路人以及斯台普斯先生本人的行为变化中,我们可以对刻板印象的影响力窥见一斑 — 它吸吮着这个国度的历史养分而成长壮大,如同不断汇聚扩张的壮阔云层,笼罩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
《刻板印象》讲述的正是生活于这一壮阔“云层”下的我们的各种亲身经历,以及我们的生活乃至整个社会是如何被“云层”中的一片片“云朵”所打磨和塑造的。 验证印象与制造印象: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的事
假设你是一位运动能力正常的白人大学生,你受一所心理学实验室之邀参加一个测试,内容是在一个室内迷你高尔夫球场里完成 10 次挥杆入洞。而当你正在适应球场环境时,有人告诉你这次的高尔夫测试是一个名为“密歇根运动倾向测试”(MAAT)的标准化运动心理学测试的一项内容,旨在评估某人的运动天赋,那么你觉得自己的*终表现会如何呢?“测试的指标是‘运动天赋’”这一信息会否对你随后的表现产生一定的影响呢?
几年前,由杰夫·斯通领衔的一群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家就开展过这种实验,并且获得了非常有趣的发现:被明确告知测试目标的白人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远不如对该测试一无所知的白人学生。前者也同样努力,但是相比后者 , 他们平均要多挥 3 次杆才能完成任务。
为什么测试目标这一信息的透露会对学生们的表现产生打压呢?杰夫和他的同事们将这个现象归咎于实验对象的白人身份。
用本书的理论来说,这是由于在“对运动天赋进行评估”的设定中出现了一个由白人身份引致的“变量”。这一变量植根于一个社会中普遍流行的刻板印象,即“白人在运动天赋方面相对欠缺,至少比不过黑人”。在杰夫的实验中,被试者作为社会一员,肯定对这种偏见有所了解,他们未必认同这种偏见,但是如果让他们得知这场高尔夫测试的目标直指自己群体中的公认缺陷的话,那么不等测试开始,他们便会陷入极大的困扰。一想到他们在测试中的任何不利表现都会印证人们针对他们本人以及所属群体的刻板印象,他们便可能表现得情绪低落或是不够专注,从而使得*终成绩平均比不知情的测试者差了 3 杆。
上述关于白人运动天赋的刻板印象,以及对被试者表现不佳的恶意解读,与我童年时遭遇的“泳池限制”有所不同。它并没有对个体的行为施加直接影响,比如它并没有对被试者的挥杆击球加以额外限制或是设置物理障碍,但在这场高尔夫测试中,仍然出现了身份条件作用:如果他们表现不佳,那么他们便会印证或被视作正在印证这种令人不快的刻板印象;如果他们表现良好,那么便能逃过一劫 — 这就是被试者们必须承受的额外压力,而背后唯一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是白人。这种风险无影无踪但却四处弥漫,时刻提醒着他们 — 倘若稍有差池,他们便会被当作“没有运动天赋的白人”(您可以从后文中了解到为何我和我的同事会将这种看不见的风险称作“刻板印象风险”)。
循着上述逻辑,杰夫和同事们展开了更多的探究。如果“让普林斯顿大学的白人学生们了解到高尔夫球测试的目的在于评估运动天赋,从而使他们受到刻板印象风险的干扰,*终严重影响到测试成绩”这一逻辑说得过去的话,那么如果向普林斯顿大学的黑人学生告知同样的内容,他们的测试成绩应该不会受到影响才对,毕竟上述偏见并不针对黑人群体。而事实的确如此。杰夫和同事们又招募了一群普林斯顿大学的黑人学生,并按照与白人学生相同的流程又做了一轮实验,结果你猜怎么着?黑人学生的表现果然没有受到影响,就是说无论事前对测试目的是否知情,*终的测试结果都没有明显差异。
到此为止,我们又有了额外的证据证明,“测试运动天赋”这一信息会令白人被试者们联想到与之相关的刻板印象并产生精神压力,进而影响到测试结果。
然而杰夫和他的研究团队仍未止步。他们又设计了一个更加巧妙的办法验证他们的观点。
根据他们的逻辑,既然针对某一群体的刻板印象可以对该群体施加无形的压力(例如斯台普斯先生在海德公园社区街头的遭遇),继而影响到他们的具体行为(例如高尔夫测试),那么照理说也可以人为设定一项刻板印象风险,使其能够对黑人学生的高尔夫测试成绩产生影响。具体做法就是将测试目标与某种对黑人群体不利的刻板印象挂钩。这样一来,黑人被试者就会重蹈白人学生的覆辙,在测试过程中因急于摆脱针对自身群体的偏见而承受额外的压力,进而影响到临场发挥。
他们通过一个简单的测试验证了这一想法。他们在普林斯顿大学又招募了一批黑人和白人学生参加高尔夫测试,然后告诉他们本次测试旨在评估他们的“运动智商”。这一措辞上的改变产生了巨大的效用,现在轮到黑人学生局促不安了,因为他们的测试表现将会印证或被视作正在印证一个对于黑人群体十分不利的传统刻板印象 — 黑人的头脑不太灵光。于是乎,任何的一次推杆失误都会让他们觉得自己离“黑皮肤的傻小子”这一称号越来越近了。这种身份条件作用简直会压得人喘不过气,它所产生的强大精神干扰足以影响到被试者的*终表现。
接下来便是戏剧性的一幕了。这回,黑人学生们在刻板印象风险的干扰下,表现远逊于白人学生,平均多花了 4 杆才能够完成测试。
在这场高尔夫测试中,无论是针对白人的“运动天赋”抑或针对黑人的“运动智商”,都充分展示了身份条件作用的巨大影响 — 它并不像“泳池限制”那样直接限制具体行为,而是释放一种无形的压力,即高尔夫测试成绩将会印证或被视作正在印证那些针对自己所在群体某种特征的刻板印象。这种风险同样不可小觑,比如它可以令那些受其影响的白人或者黑人学生们足足多花费 3 到 5 杆才能完成一项通常只需 22 到 24 杆便可完成的测试局。
无形的刻板印象风险乍看之下并不打眼,然而当你再次审视它时,你就能发现它是一抹挥之不去的阴影,长期笼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当斯台普斯先生走在社区街头,每当白人运动员踏入赛场(尤其是在与黑人同场竞技的时候),他们都要与这种风险进行斗争。试想在某些有大量黑人参与或由黑人主导的运动项目(譬如美职篮)中,白人运动员如果想要表现得更好,那么他在整个运动生涯中都必须与这种由人种特征所引致的额外风险死磕到底。偶尔一两次的出色表现并不足以消除偏见,而想要彻底颠覆它则更是白费力气,它永远不会缺席你的下一场重要比赛。
本书的目的不在于将刻板印象风险描绘得多么强力而又坚不可摧。与之相反的是,本书旨在揭示这样一种易被忽视的现实因素,探讨其在某些棘手的个人和社会问题中所扮演的角色,并相应地提供一些降低风险和改善问题的可行性建议。
作者简介
克劳德·M.斯蒂尔(Claude M. Steele),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曾任密歇根大学教授、斯坦福大学教授、哥伦比亚大学教务长。 美国教育学会、国家科学学会、美国哲学学会、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国家科学委员会成员。 曾被授予芝加哥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密歇根大学和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分校荣誉博士学位。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5.8¥45.0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19.8¥38.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5.3¥15.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3.7¥32.0 -
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
¥25.0¥52.0 -
字海探源
¥23.4¥78.0 -
乡土中国
¥12.2¥26.0 -
与内心的恐惧对话:摆脱来自亲人的负能量
¥34.1¥48.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7.2¥39.8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9.0¥36.0 -
始于极限:女性主义往复书简(八品)
¥33.6¥59.0 -
你能写出好故事-写作的诀窍.大脑的奥秘.认知的陷阱
¥13.5¥32.8 -
那一定是心理问题:科学识别身体和心理发出的求救信号
¥19.2¥52.0 -
理解生命
¥10.5¥32.8 -
焦虑心理学:不畏惧、不逃避,和压力做朋友
¥16.3¥38.0 -
中国人的精神
¥14.8¥29.0 -
记忆错觉-记忆如何影响了我们的感知.思维与心理
¥23.9¥39.8 -
上大演讲录(1922-1927卷)(九品)
¥14.0¥52.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1.0¥36.8 -
那时的大学
¥12.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