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69856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54
  • 出版时间:2021-12-01
  • 条形码:9787030698568 ; 978-7-03-069856-8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科研工作者、科普工作者、媒体从业人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相关专业教师、研究人员、学生本书旨在研究目前科学传播的方式、效果,为未来进一步发展提供可能的借鉴经验。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2020年中国科学传播发展状况的报告,对中国报纸、期刊、图书、广播电视、影视作品、网络、科普活动、科普教育、理论研究等方面科学传播情况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和评价。本书是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抢先发售编撰的关于中国科学传播的年度报告,视角新颖、资料翔实、内容丰富、观点鲜明,对中国科学传播现状进行了客观分析和深度解读,是一份富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的科学传播研究报告。

目录

目录
一 中国科学传播综述 1
(一)媒介融合扬长补短多端发力 2
1. 公众格外关注政府发布疫情信息 2
2.“两微一端”即时在线传播独具优势 3
3. 电视广播防疫新闻受到公众关注 4
4. 报刊针对科学知识解读各有侧重 4
5. 出版机构快速推出防疫科普作品 5
6. 科学防疫影视节目成为播放热点 6
7. 网络平台内容浏览数量快速增长 6
8. 科普教育培养后备人才成效显著 7
9. 科普讲解创新科学知识传播方式 7
10. 科学沙龙搭建思想交流互动平台 8
11. 各类会展活动日益重视科普展示 8
(二)不同媒体科学传播优势尽显 8
1. 报纸图文结合成为常态 8
2. 广播电视加快融合发展 9
3. 刊物侧重知识深度解读 9
4. 科普图书成为市场亮点 10
5. 短微视频占据网络主流 11
6. 科学影视作品崭露头角 11
7. 科学传播注重理论研究 11
8. 科普讲解形式深受欢迎 12
(三)科学传播内容形式呈现变化 12
1. 科学传播活动基本转为线上 12
2. 图书创作质量水平显著提升 13
3. 广播电视科学作品陆续上线 13
4. 报纸美化版面吸引读者关注 14
5. 网络科学内容日趋生动多样 14
6. 媒体进入深度融合发展阶段 14
7. 自然地理科学影片异军突起 15
二 中国报纸科学传播 17
(一)中国报纸科学传播情况 18
1. 纸质传媒数量出现回升 18
2. 报纸科技新闻版面不足 18
(二)中国报纸科学传播主要特点 19
1. 抗疫报道权威流量相得益彰 19
2. 科学报道各有侧重相辅相成 21
3. 弘扬科学精神注重人物报道 21
4. 重视国际报道纵览前沿科技 22
5. 版面多样活跃呈现视觉精彩 23
(三)中国报纸科学传播存在的问题 24
1. 科技报纸版面压缩,报纸阅读场景锐减 24
2. 出版周期相对延长,报纸信息发布滞后 24
(四)中国报纸科学传播发展建议 25
1. 拓展融媒体,凸显互动性 25
2. 整合碎片化,润物细无声 26
3. 寓知识补给,促能力提升 27
4. 增科学解读,重专业支撑 27
三 中国期刊科学传播 29
(一)中国期刊科学传播情况 29
1. 历史悠久影响深远 29
2. 刊物水平参差不齐 31
3. 优秀期刊特色突出 36
(二)中国期刊科学传播主要特点 41
1. 政府支持为主,逐步面向市场 41
2. 主办单位多样,办刊人员较少 42
3. 细分读者市场,侧重知识普及 43
(三)中国期刊科学传播存在的问题 43
1. 优秀人才缺乏,发行数量偏少 43
2. 传统方式为主,融合发展不足 44
3. 偏重传统模式,应变能力较弱 45
4. 学生市场扎堆,成人市场偏冷 46
(四)中国期刊科学传播发展建议 46
1. 坚定面向市场,推进集群经营 46
2. 加强政策扶持,落实优惠措施 47
3. 明确目标读者,提供精准供给 47
4. 创新传播理念,促进融合发展 48
5. 加强人才培养,提升平台价值 49
四 中国图书科学传播 51
(一)中国图书科学传播情况 51
1. 科普图书种数情况 51
2. 科普图书印数情况 52
(二)中国图书科学传播主要特点 52
1. 差异化竞争促成特色产品线 53
2. 呼应热点聚焦抗疫知识普及 54
3. 跨领域百科类读物市场向好 55
4. 知名专家作品提升科学内涵 57
5. 融合媒体作品广受读者青睐 58
(三)中国图书科学传播存在的问题 59
1.创作手法单一,选题趋同突出 59
2. 引进图书居多,原创作品匮乏 59
3. 创作队伍老化,专业编辑缺乏 60
(四)中国图书科学传播发展建议 60
1. 制订鼓励科普原创作品政策 60
2. 加强科普创作人才队伍建设 60
3. 设立资助科普创作出版基金 61
4. 营造全民科学阅读良好氛围 61
五 中国广播电视科学传播 63
(一)中国广播电视科学传播情况 63
1. 科技成为广播电视重要内容 63
2. 主要广播电视单设科教频道 66
(二)中国广播电视科学传播主要特点 67
1. 广播电视成为科学抗疫传播主要渠道 67
2. 科学知识技术方法成为广播电视亮点 69
3. 原创大型科技纪实影片供需依然失衡 71
(三)中国广播电视科学传播存在的问题 72
1. 科学节目专业制作团队长期缺位 72
2. 科技人员参与科学节目热情不足 73
3. 科研与广播电视机构需加强协作 73
六 中国影视作品科学传播 75
(一)中国影视作品科学传播情况 75
1. 科幻电影崭露头角 76
2. 纪实影片题材多元 79
(二)中国影视作品科学传播主要特点 81
1. 国家鼓励科幻电影产业发展 81
2. 围绕科技创新进行艺术创作 81
3. 网络科幻电影成为播放主力 82
4. 科技手法增强内容表现张力 82
5. 深入浅出叙述故事引人入胜 82
6. 探索科学文化国际传播途径 82
7. 题材丰富多样传播方式创新 83
(三)中国影视作品科学传播存在的问题 83
1. 科幻电影缺乏优秀脚本 83
2. 创作缺乏严谨科学支撑 84
3. 运营风险投入回报难料 84
4. 选题范围较窄同质严重 84
5. 叙事视角固化方式单一 85
(四)中国影视作品科学传播发展建议 85
1. 全球视野中国故事 85
2. 尊重科学专家支撑 85
3. 增强特效严格标准 86
4. 打造集群国际合作 86
5. 扩大题材范围来源 86
6. 探索“院线联动”渠道 87
7. 传承文化弘扬科学 87
七 中国网络科学传播 89
(一)中国网络科学传播情况 89
1. 网络科学传播蓬勃发展 89
2. 线上线下融合进展迅速 90
3. 科学纪实影片良性上升 90
4. 科学动漫内容提质增速 91
5. 科普短微视频异彩纷呈 91
6. 网络科学传播渐成主流 91
(二)中国网络科学传播主要特点 92
1. 娱乐化:有趣好玩是卖点 93
2. 碎片化:短小精悍是利器 93
3. 多元化:丰富多彩是魅力 93
(三)中国网络科学传播存在的问题 94
1. 作品质量一般 95
2. 专家回应缺位 96
3. 审核把关不严 96
4. 版权存在隐患 96
5. 专业人才紧缺 97
(四)中国网络科学传播发展建议 97
1. 增强内容科学内涵 97
2. 运用数据分析需求 98
3. 聚焦受众个性偏好 98
4. 建全审核维权机制 98
八 中国科普活动科学传播 101
(一)中国科普活动科学传播情况101
1. 科普场馆拉近公众科技距离101
2. 科技展览传播科技创新成就102
3. 面向公众开展科学普及活动102
4. 科技知识公众科普讲解竞赛105
5. 科普讲座科学咖啡沙龙活动106
(二)中国科普活动科学传播主要特点109
1. 政府组织举办大型科普活动为主 109
2. 科协举办多种形式公众科普活动 110
3. 公众欢迎实物模型互动体验方式 110
4. 科研机构实验设施面向社会开放 110
5. 各类科普竞赛吸引公众广泛参与 111
(三)中国科普活动科学传播存在的问题 111
1. 科普基础设施较为薄弱 111
2. 公众科普活动相对较少 111
3. 科普活动受众范围有限 112
4. 科普展品技术含量偏低 112
5. 农村科普活动供需失衡 112
(四)中国科普活动科学传播发展建议 112
1. 加大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112
2. 广泛举办面向公众科普活动 113
3. 创新科普活动丰富内容形式 114
4. 重视互动科普展品研发生产 114
5. 促进科普活动惠及广大农民 115
九 中国科普传播教育人才培养 117
(一)科普教育作用凸显 118
1. 科普成为基础研究项目考核必要条件 118
2. 支持鼓励高校持续有效开展科普活动 118
(二)科普教育研究成果 119
1. 国内代表性研究成果 119
2. 国外代表性研究成果 119
(三)科普教育全面展开 120
1. 小学校内科普教育 120
2. 校外科普教育情况 121
(四)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人才培养 124
1. 65 所高校开设科学教育专业 124
2. 50 所高校培养科学教育硕士 124
3. 社会人才培养启动制度创新 127
(五)科普教育人才培养建议 129
1. 改革基础教育激发科普教育活力 129
2. 提升中小学校科学教师专业素养 129
3. 加大校内校外科普教育资源协同 129
4. 探索打通科学传播职称全国互认 129
十 中国科学传播理论研究 131
(一)中国科学传播理论研究进展 132
1. 科学传播理论研究活动 132
2. 科学传播理论研究成果 133
(二)中国科学传播理论成果主要内容 134
1. 科学传播理论与实践 134
2. 科学传播与数字文化 135
3. 疫情下应急科学传播 137
4. 信息化加速人才培养 139
(三)中国科学传播理论存在的问题 140
1. 理论研究滞后实践需求 140
2. 专业研究队伍亟待加强 141
(四)中国科学传播理论研究建议 141
1. 紧跟国际科学传播理论研究前沿 141
2. 瞄准国家需求创新科学传播理论 142
十一 中国科学传播大事记(2020年度) 143
主要参考文献 153
展开全部

节选

一中国科学传播综述 2020 年是中国科学传播工作经历的极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很多事情的运行节奏,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改变,对中国科学传播同样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封城、停产、停工、停学,世界仿佛画上了休止符。戴口罩、测体温、扫健康码、出示行程码成了人们生活中的新内容,辨别出口罩后面的亲朋好友成了一个新难题。这对各国政府的管理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对各行各业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对中国科学传播的影响与变化也同样如此。 科学传播是以公众理解科学的理念为核心,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传播渠道和方式向公众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的活动,以提高公众的科学知识水平、技术能力、科学文化素养,促进公众理解科学,支持和参与科技创新的活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把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利用看成是同等重要的。中国科学传播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主要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广播电视、影视作品、网络、科普活动、科普教育、科学传播理论研究等方面。上述各个方面各有侧重、各展其长、相互契合、优势互补、和而不同,共同构成了广义的科学传播体系,从而使中国科学传播能力不断增强,水平不断提升,成为世界科学传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以下简称“科技部”)发布的2020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新媒体科学传播增长迅速,科普图书发行出现回升。以多媒体尤其是新媒体技术为支撑的科学传播更加广泛。全国新建科普网站 2732个;创办科普类微博 3282个;创办科普类微信公众号 8632个;科普图书出版 9853.6万册,期刊发行 1.31亿册。中国科普图书出版数量越来越多,精品不断涌现,且选题越来越精细化、个性化,题材和内容也比以往丰富了许多。 通过对用户画像、消费行为习惯、地域分布等多维度的分析,京东图书与艾瑞联合发布的《 2020 中国图书市场报告》呈现了 2020 年中国图书市场特点和发展趋势。2020年,人们的阅读时长明显增加。46.1%的用户增加了纸质书阅读时间,59.6%用户增加了电子书阅读时间,58.8%用户增加了听书时间,而同时购买电子书、有声书和纸质书的用户数量,较 2019 年增长了 40%。在纸质书、电子书、有声书用户阅读时长均增长的前提下,各类阅读形式的阅读时间占比差距在缩小,用户阅读形式越发多元。当前的多数读书用户更偏好使用功能更全面的综合性平台,一个汇集“纸、电、声”的阅读全生态时代正在到来。2020 年销量超过 100 万册的图书有 28 种,而 2019 年销量超过 100 万册的图书有 45 种。 媒体领域正在发生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我们正在经历着媒体的裂变、信息的演进、媒体终端的快速发展,以及传播方式的不断创新。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世界上任何变化都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人类就是在不断迎接挑战、与挑战并存,进而战胜挑战,*终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与时俱进的道理就在于此。 (一)媒介融合扬长补短多端发力 1. 公众格外关注政府发布疫情信息 政府组织召开的疫情新闻发布会成为人们获取可靠信息,稳定情绪,安心封闭在家生活,或从事自身工作的信心及保证。口罩成为人们生活、工作的**品,疫情开始时消毒用品瞬间被抢光,许多食品也被人们大量囤积以备不时之需。对公众来说,收看电视新闻,特别是收看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发布的*新信息,成为人们格外关注的焦点。卫生健康领域院士、知名医生发布的科学防疫知识成为*具含金量的信息,一批医生、医学科研工作者和卫生健康系统的官员频繁出现在各级政府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在疫情*为紧张时期,天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信息成为常态,连续超过百场,在历史上也是少有的情况。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是一场真正的全民医学科学传播活动和卫生健康科普活动,一次全国范围的疫情防控科普活动。值得称赞的是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在疫情科学防控及卫生健康知识传播方面积极作为,拔得头筹,大大提升了政府公信力。 2.“两微一端” 即时在线传播独具优势 互联网的兴起带来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公众获取信息的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公众的注意力越来越多地从电视“大屏”向电脑、手机等“小屏”转移。微博、微信、微视频、网络新闻等信息能即时传播到每一个智能手机拥有者及身边人。信息的快速及时传播,构筑了一个“天网”,任何信息能够即时传播到几乎每一个人,这种速度和效率是以往难以想象和实现的。当然,倘若是错误的知识或不真实的信息,其危害也是短时间内难以消除的。这是网络传播的巨大风险,政府和网站运营者必须加强监管和审核,确保信息真实,知识准确。 2020年,网站在及时转发媒体新闻的同时,开始了众多直播节目,约请知名医生和网络大咖讲解疫情科学知识和防疫措施等,获得了公众的关注,打造了新的科学知识传播平台。 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中国政府网、央视网、央广网、科学网、腾讯网、百度网、中国科普博览、中国科普网等在科学传播方面各展其长,成为科学传播的重要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2020 年 4 月,科技部、中国科学院组织的全国科普微视频大赛,激发了各行各业创作科普微视频的热情,评出的 100 部全国优秀科普微视频作品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科普微视频资源库,满足了公众的迫切需求。科技部引进国外智力管理司和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联合举办了全国科学防疫科普微视频大赛,面向全国征集科学防疫优秀微视频作品,得到了全国各界及广大公众的积极响应,评选出的 100部全国科学防疫优秀科普微视频作品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作品在各类平台进行公益播放,对传播科学防疫知识,提高公众科学防疫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据哔哩哔哩网(下文简称B站)人员介绍,2020 年该网站科普内容增长了约 20 倍,成为深受用户欢迎的板块。 3.电视广播防疫新闻受到公众关注 相关调查数据结果显示,在各类科学信息来源中,广播电视的占比仍达到 68.5%,广播电视仍然是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重要渠道。 收看相关新闻成为群众的普遍选择和行动指南。在各类媒体各种新闻充斥的情景下,中央电视台及地方电视台播放的新闻联播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也成为传播科学防疫知识的重要平台。电视与网络媒体*大的不同,就是一家人可以同时收看,这种情况对其他网络媒体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疫情之下,人们更加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机会,茶余饭后看电视新闻成为首选,看科普栏目也成为许多家庭的选择。公众卫生健康基础知识和科学素质的普遍提高,使得公众在疫情面前日益理性。公众主动接受和传播科学防疫知识,配合政府的各项防控要求,是中国政府迅速阻断疫情传播、进而控制疫情的重要社会基础和坚实保障。 广播电台即时科学传播受到开车族青睐。相比电视节目需要看屏幕,电台的灵活收听方式使其拥有了大量的收听者。公众可以在处理家务、开车途中、上下班路上及时收听各类节目,从而赢得公众喜爱。随着智能音箱进入百姓家庭,男女老少可以随时发出语音指令,获取各类*新知识、新闻、喜爱的文体节目。智能音箱的*大优势和特点就是听众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点播,满足了听众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相比于广播电台或电视台的固定节目是一个超越。但是电台目前插播广告过多,这会抑制听众收听的兴趣。广告少了电台叫苦,广告多了听众转台或不再收听。如何实现“双赢”,目前这是个难题。 4.报刊针对科学知识解读各有侧重 报纸在其他媒体的“挤压”下,过去的优势逐渐丧失,读者逐渐减少。报纸行业使出了浑身解数,发挥自身功力,加强深度科学内容报道并撰写专业解读文章,增加文章的科学性和知识性,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科普,弥补网络文章大多是短平快类型所带来阅读的不足,为那些宅在家中、足不出户的公众带来了专业科学防疫知识的满足。各种人物访谈是报纸吸引读者的有效手段,增加了报纸的可读性和吸引力。加大图片的使用也是纸媒的一个重要举措。据统计,《人民日报》每期均登有 20 幅以上的图片,其中与科学相关的大致占到 2—4 幅。《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平均每期均登有 12 幅以上的图片,头版通常刊登 3 幅彩色照片。《环球时报》《参考消息》等在传播国外科学技术研究与进展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日报》在让世界了解中国科技进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报纸数量减少的趋势仍在继续,截至 2019 年底,全国报纸数量减至 1851种。现有报纸采取多种方式创新求发展,但是专业类报纸生存压力较大,发展较为艰难,亟待找到新的发展途径。 到 2020年 6月,中国科技期刊总量为 4958种,其中科普期刊已达 258种。在科技期刊总量减少的情况下,科普期刊数量逆势大幅增加。科普期刊内容满足了读者深度阅读的个性化需求,也满足了对某种专业科学知识爱好者的特殊需求,因而具有稳定的读者市场。《中国国家地理》《博物》《航空知识》《舰船知识》《气象知识》《科学画报》《科学世界》等刊物深受爱好者喜爱,一直拥有稳定的读者群。 5.出版机构快速推出防疫科普作品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图书出版界迅速行动起来,及时策划组织了一批疫情防治、抗疫宣传、心理辅导等专项选题,形成了一次成规模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出版活动。许多出版社及时约请知名医生、医学专家创作科学防疫科普图书,快速推向市场,成为畅销书籍。习惯上班上学节奏的读者,突然有了大量宅在家中的闲暇时间,网络购书、在家读书成为一种新的选择。一些出版社组织专家快速翻译国外畅销医学书籍,满足读者需求,获得了读者的点赞。科技类出版社、医药卫生类出版社组织作者创作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科普图书,介绍科学防疫的基础知识和自我防护科学方法,满足读者的深度需求。 6.科学防疫影视节目成为播放热点 2020年可谓电影的寒冬之年。限制观影人数,大量影院停业,导致业绩亏损,难以为继。新的影片无法正常拍摄与播出,对电影行业无疑是雪上加霜。上海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上海市科委每年资助 1—2部科学题材影片的拍摄,推出了一批优秀影视作品,深受观众欢迎。同时,中国政府对从国外进口的科普影片实施了免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的科普税收优惠政策,及时缓解了我国优秀科技影片,特别是 3D、4D片源严重不足的窘境。科学题材影片的制作不是中国电影界的强项,这种状况应该予以改变。 2020年,各大新媒体平台出品的纪录片数量明显增加,形成了央视、卫视纪实频道、新媒体平台和电影院线齐头并进的产业格局。央视记录频道更是推出“微 9”和“ 9视频”两个时段播放融媒体系列的短视频作品,以短小精悍的方式进行精华的知识传递,弥补了受众的碎片化需求。上海科技馆、中国科技馆、广东科学中心也制作了一些科学动漫、 3D科学影片等,充实了中国科学影片市场。 7.网络平台内容浏览数量快速增长 据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监测显示,2020年全年涉及科普的网络新闻为 1 817 999篇,报刊 83 000篇,论坛博客 330 938篇,微信2 609 071篇,微博 567 028条,APP新闻 828 859篇。在 2020年全网科普信息传播中,微信和网络媒体是主要的传播渠道,分别占比 42%和 29%;新闻类 APP和微博传播量也较为突出,分别占比 13%和 9%;此外,论坛博客和报刊的传播量稍低于其他平台,分别占比 5%和2%。2020年,全国各地纷纷通过直播讲座、直播答题等方式推进科普信息化工作,创新科普形式,强化“互联网 + 科普”理念,顺应互联网发展视频化、社交化、游戏化的新态势,将科学知识的传播、科学精神的引领渗透到动画、视频、网游、网络社区中。另一方面,整合各平台直播资源,完善直播科普、线上科普答题等云科普形式,邀请权威专家学者,针对社会热点话题进行直播讲解,鼓励网民参与互动,全面提升科普覆盖面和影响力。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