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理解人性
读者评分
5分

理解人性

¥24.8 (4.8折) ?
1星价 ¥35.4
2星价¥35.4 定价¥52.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2条)
You***(三星用户)

平装无塑封,纸质一般,但内容经典

2024-08-06 02:41:10
0 0
hyl***(三星用户)

好书,推荐一下

《理解人性》是个体心理学创始人、精神分析大师阿德勒的代表作。根据阿德勒在维也纳人民学院的演讲整理而成,以清晰晓畅、引人入胜的方式向大众解说人性,帮助他们确立恰当的生活态度。

2023-12-12 12:03:48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6128174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36
  • 出版时间:2021-12-01
  • 条形码:9787556128174 ; 978-7-5561-2817-4

本书特色

阿德勒是终其一生研究人及人的潜力的伟大心理学家。 ——戴尔·卡耐基 随着时代的发展,阿德勒的观点越来越正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阿德勒领先了他的时代。 ——马斯洛 阿德勒的理论作为一个整体对人类理解自身的持续贡献,将永载史册。 ——罗洛·梅 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死板的学问,而是要理解人性的真理与目标。可以说,领先时代100年的阿德勒思想非常超前,他的观点具有极强的前瞻性。 ——岸见一郎、古贺史健(《被讨厌的勇气》作者) 阿德勒的思想比一般人所承认的要伟大,因为其他理论家都曾受到他的著作的影响。 ——杜安·舒尔茨(心理史学家)

内容简介

"《理解人性》是个体心理学创始人、精神分析大师阿德勒的代表作。根据阿德勒在维也纳人民学院的演讲整理而成,以清晰晓畅、引人入胜的方式向大众解说人性,帮助他们确立恰当的生活态度。 如阿德勒在序言中所说,本书旨在让普通大众了解个体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致力于“照亮人类通往更好地理解人性的前进道路”。一方面,从理论上指出个体的错误行为如何影响我们的社会生活及集体生活的和谐性,教会个体认识到他们自身的错误。另方面,还展示了这些原理的实际应用,即如何用这些原理来处理日常的关系及组织我们的个人生活。 阿德勒认为个人在实现自身目的的心理发展过程中会受到自卑情结的影响(体现于性格塑造、家庭关系、性别关系等各个方面),如果要摆脱消极心态导致的过度追求优越感的自我困境,拥抱他人与社会,就应该重视社会感的建立。如果没有形成对人类同胞深厚的感情,不练习做人的技艺,就无法成长为合格的人。通过加深对人性的理解,就可以主动把握自身的命运,通向一种真正的幸福生活。"

目录

作者序

引言

**部分 人类行为

**章 心灵

第二章 心理生活的社会层面

第三章 儿童与社会

第四章 我们生活的世界

第五章 自卑感与争取认可

第六章 生活的准备

第七章 性别

第八章 家庭排行

第二部分 性格科学

**章 概论

第二章 攻击性性格特征

第三章 非攻击性性格特征

第四章 性格的其他表现

第五章 情感和情绪

补篇

展开全部

节选

**章 心灵 ┃ 心灵天生是为了指导自由活动而存在的。 Ⅰ 心理生活的概念与前提 我们认为只有运动中的、有生命的机体才具有心灵。心灵天生是为了指导自由活动而存在的。固定不动的有机体没有必要具备心灵。扎根土壤的植物如果拥有了情感思维那该多奇怪啊!如果认为植物可以承受其无法逃脱的痛苦或能够预感今后无法避免的事件,如果认为明明无法利用自身意志的植物却具有理性和自由意志,这是多么不可思议啊!在这种前提下,植物具备意志和理性必然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运动和心理生活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这就构成了植物与动物的区别。在心理生活的演化过程中,我们必须考虑的是与运动相关的一切。与位置变化相关的一切困难都需要心灵来预测、积累经验、形成记忆,从而使机体更好理地适应日常生活。从一开始我们就知道,心理生活的发展与运动有关,而心灵控制的一切事物的演进都受到机体的自由可运动性的制约。这种可运动性会刺激、促进以及要求心理生活的不断强化。假设我们为个体预设好了每一次运动,那么便可以认为他的心理生活是停滞的。“自由才能孕育出巨人,强制只会扼杀与毁灭。” Ⅱ 心理器官的功能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审视心理器官的功能,那么我们其实思考的是一种遗传能力的演化进程,这是一种生物体根据其所处情况用于进攻和防御的器官。心理生活是集主动攻击和寻求安全于一身的复杂活动,它的*终目的是确保人类机体的生存与延续,并安全地实现自身的发展。如果我们默认这一前提,就会引发进一步的思考,这是为获得心灵的真正概念所必需的。我们无法想象心理生活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周遭世界息息相关,能接受外界刺激,并以某种方式做出回应,它还能淘汰那些无法保护机体免遭外部世界毁坏的能力,或者为了确保生存,以某种方式将机体与这些力量结合起来。 从这一点中产生出来的关系有很多。它们与有机体本理身、人类的特性、身体的本性、它们的优势和劣势有关。这些概念完全是相对的,因为一种力量或者器官到底是优势还是劣势完全是相对的。它们的价值只能通过个体的自我发现才能体现。众所周知,某种意义上人类的脚相当于退化的手。对于攀爬而行的动物而言,这点显然是劣势,但是对于在平坦路面上行走的人来说,一只“退化”的脚远胜过一只“正常”的手。事实上,在我们的个人生活中,就像在所有人的生活中,劣势并非一切罪恶的根源。什么是优势或劣势仅仅取决于所处的情况。我们想到宇宙,想到它的昼与夜的变换、太阳的主宰、原子的运动与人类心理生活之间关系是多么丰富时,就会发现它们对心理生活的影响是多么巨大。 Ⅲ 心理生活的目的论 我们在心理倾向中首先发现的是心理活动都具有一定的目标。因此,我们不能将人类心灵看作静态的整体。我们只能把它想象成一个运动力量的复杂体系,然而这个体系是单独原因的结果,并且为实现一个单一目标而努力。在适应的概念中,这种追求目标的目的论是与生俱来的。我们只能假设一种具有目标的心理生活,而心理生活之中的各种运动都导向这个目标。 人的心理生活是由目标决定的。如果人类没有朝着一个恒在的目标来决定、继续、调整和引导自己的活动,那么他们就不能思考、感觉、愿望和梦想。这本就源自机体适应自身和应对环境的必要性。人类生活中的身体与心灵的现象都基于这些我们已经论证的基本原理。除非根据一种恒在目标的模式,这种目标本身是由生命的动力所决定的,否则我们就无法构想一种心理演化。我们可以将目标本身看作是变化或者静止 的。 在这个基础上,心灵生活的所有表现都可以被当作是在为将来做准备。除了一种朝着目标行动的力量之外,似乎很难从心灵这个心理器官中辨识出其他东西。个体心理学认为人类心灵的所有表现都被引导向一个既定目标。 在了解个人目标并且认识世界的同时,我们必须明白他人生中的行动和表达意味着什么,作为实现目标的准备,它们具有什么样的价值。我们必须同样清楚个体采取何种行动才能实现他的目标,就像知道丢出的石头会沿什么样的路径掉落到地面一样,尽管心灵不知道任何自然法则,这是因为恒在的目标总是处于流动变化中。然而,如果个体有了永久存在的目标,那么每一种心理倾向就好像有了必须遵守的自然法则一样,遵循某种冲动。可以肯定的是,支配心理生活的法则是存在的,但它是人为制定的法则。如果有人认为有充足的证据能确保某种心理法则的存在,那么他就已经被其外表所欺骗,因为当他相信自己已经证实了无法改变的本性和环境的决定作用时,他就已经暗中做了手脚。如果一个画家想要画一幅画,我们会把所有与拥有那样一个目标的个体密切相关的态度都归之于他。他会采取一切必要的行动,这将产生必然的后果,就像有自然法则在起作用一样。但是他真有必要画这幅画吗? 自然界和人类心理生活中的运动是有区别的。一切与自由相关的问题都取决于这重要的一点。如今人们普遍认为,人类意志并不是自由的。诚然,人类意志一旦缠住自身或者迫使自己束缚在某个目标上,就会受到限制。而且,宇宙、动物和人的社会关系等外界环境往往会影响这个目标,所以,心灵生活经常表现得好像处于无法改变的法则的控制之下。但是,如果一个人否认他的社会关系并且与之抗争,或者拒绝让自己适应实际生活,那么这些看似法则的东西就会瓦解,重新形成由新目标所确定的新法则。同样,公共生活的法则并不会约束那些对生活感到困惑并试图根除对于同胞的感情的个体。因此,我们必须断言,只有设定合适的目标,心理生活才会必然地出现运动。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从个体当前的活动推断出他的目标。而且这一点更加重要,因为很少有人确切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为了知晓人性,这是我们在真正的实践中必须遵循的程序。由于运动可能具有多种含义,所以这并非总是那么容易。然而,我们可以择取个体的多种运动,比较它们,并用图表的方式将它们展现出来。这样一来,我们通过连接两个表现出心理生活的明确态度的点来实现对人性的理解,通过曲线指出时间上的差异。我们用这种机制就能得到关于整体生活的统一印象。下面这个例子将说明童年的模式如何以惊人的相似性再现于成人身上。 某个三十岁的男人,性格极具攻击性,尽管在成长过程中遭受挫折,却取得了成功和荣誉,他在极度抑郁的情况下找到医生,抱怨自己不想再工作或继续活下去。他解释说,虽然即将订婚,但他对未来充满了怀疑。他饱受强烈嫉妒的折磨,就连婚约也面临可能解除的危险。在这个病例中,他用来证明自己观点的事实并不是很具有说服力。由于他的订婚对象并没有可让人谴责之处,所以他表现出的明显不信任令人怀疑。他属于这样一类人:他们会接近另一个个体,感觉自己被吸引住了,但是立刻会采取攻击性的态度,破坏他们试图建立的联系。 现在,让我们按照前面所说的,从这个男人的生活中找出一个事例,并将它与他现在的态度结合起来,图绘出他的生活方式。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们通常需要的是童年的**份记忆,尽管我们知道并非总是能够客观地检验这种记忆的价值。他童年的**份记忆是这样的:他和母亲还有弟弟一起在市场里。由于骚乱拥挤,母亲一把搂过作为哥哥的他。当她发现自己弄错了人时,她放下了他,转而抱起了较小的孩子,留下我们的患者在人群中四处乱跑,不知所措。当时他四岁。在叙述这段回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根据他当前的抱怨所推测出的相同特征。他不确定自己会被人爱,他不能忍受“得到喜爱的是别人”这样的想法。向患者说清这其间的联系之后,患者非常惊讶,立即领会了这种关系。 每个人行动指向的目标都是由外界环境带给孩子的影响和印象所决定的。理想情况下,个人目标大约会在人生*初的几个月里形成。即使在那个时候,某些感觉也会唤起孩子喜悦或者不适的反应。尽管用的是*原始的表达方式,人生哲学的*初痕迹在这里显露了出来。影响心灵生活*根本的因素在婴儿时期就已经确定,在此基础上,一个可以被修改、影响和转变的上层建筑得以建立。各种各样的影响很快就会迫使孩子对生活产生明确的态度,并且决定他对待生活问题的特殊反应类型。

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Alfred Adler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维也纳精神分析三大巨头。反对弗洛伊德式的精神分析,强调社会因素与个人生活经历对人格发展的影响,提出“自卑情结”“社会感”等核心概念。主要著作有《自卑与超越》《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理解人性》《生活的科学》等。 雍寅 自由译者。译作有《费曼的彩虹》《看不见的光》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