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养育内心富足的孩子

包邮如何养育内心富足的孩子

¥32.9 (5.7折) ?
1星价 ¥32.9
2星价¥32.9 定价¥5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3168298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18
  • 出版时间:2022-01-01
  • 条形码:9787513168298 ; 978-7-5131-6829-8

本书特色

《如何养育内心富足的孩子》专治“问题孩子”问题多。 叛逆、厌学、冷漠不沟通、脾气大、性格乖张……你眼里的“问题孩子”其实是精神养育出了问题。 精神上富养的孩子内心世界充盈、富足,不会过分依赖外在的物质,也不攀比、也不炫富。精神富养的孩子才不会变坏! 让教育大家替你讲道理!让“问题孩子”没问题!

内容简介

"我们会把很多孩子定义为“问题孩子”,叛逆、逃学、拒绝沟通、脾气大……靠前有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醒你:你眼里的“问题孩子”其实是精神养育出了问题。
在《如何养育内心富足的孩子》一书中,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关注孩子的精神生活这一教育议题。他认为,在少年时期,人的精神生活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必须加强各方面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从智育、体育、道德教育、情感教育、美育和劳动教育6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发掘孩子内心深处的财富,养育内心富足的孩子。本书是父母、教师的推荐教育参考书。
"

目录


———**章— ——
少年时期的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
“仿佛有人激发了男孩子新的灵魂……”╱003
一切都取决于儿童时期的教育╱009
儿童时期和少年时期教育的两个源泉╱017
——— 第二章— ——
纪律和自律,集体责任感与个人责任感
学会通过别人的眼光看到自己╱025
当代人的精神世界和儿童时期及少年时期的教育方法╱028
——— 第三章— ——
少年时期的矛盾
——— 第四章— ——
少年的身体发育和心理素养,人好像重生了一样……
个性的形成╱065
男人的诞生和女人的诞生╱070
男孩和女孩——男人和女人╱075
体育╱081
饮食和作息制度╱084
我们在假期时的作息╱086
动作的灵活性、节奏感和优美性╱092
保护少年的神经系统╱094
心理素养╱101
——— 第五章— ——
少年的智力教育和智力素养
老师的教学观点和信念的统一性╱109
世界观和坚定的信念╱113
我们如何指导课堂上的智力劳动╱124
手与智力╱133
知识的源泉╱135
智力教育的两个大纲╱137
思想室╱139
自学╱148
精神财富的交流╱152
记忆、思维和学习能力╱155
——— 第六章— ——
道德的形成 公民的诞生
从物质世界到思想世界╱161
精神素养、道德与无神论╱165
基本的道德素养╱169
道德习惯╱179
思想成为信念╱183
个人和集体╱198
恋爱╱206
少先队员和共青团员的浪漫主义精神╱208
道德的坚定性╱218
——— 第七章— ——
情感与审美教育
道德与道德教育的统一╱229
感觉素养和知觉素养╱232
人的语言和情感素养╱237
对思想的认识╱242
少年精神生活中的情感动因╱245
对世界观和道德观念、原则和真理的情感敏感性╱248
情感和公民的尊严╱251
情感情境的一般特征╱253
*重要的情感情境╱256
审美情感的源泉╱265
大自然和美╱270
艺术╱275
音乐╱285
绘画╱289
创造力——精神生活的强大激励因素╱297
——— 第八章— ——
劳动在少年精神生活中的作用
劳动在个人全面发展中的作用╱303
劳动习惯╱305
劳动和智力发展╱306
劳动的公民基础╱312
劳动和美╱316
劳动和意志的培养╱317
临近青年时期╱318

展开全部

节选

大自然和美
大自然的美在培养崇高的精神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它在少年的心灵中培养了感知事物、现象和内心活动的微妙性和细微差异的能力。大自然是善的源泉。当善良、真理、人性、同情心和对邪恶的毫不妥协,这些人类*崇高的美使少年的心灵更高尚时,大自然的美才会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多年的经验表明,那些内心对善良感觉迟钝的儿童和少年,不会真诚地渴望变得更好,他们会对生命毫不怜悯、冷酷无情地“开膛破肚”,肆意挥霍大自然的美。钝化一个人的尊严感会导致他看不到大自然的美。大自然的美作为一种情感、审美和道德教育的手段,只有在对个性的精神影响的各种手段的普遍和谐中才能起作用。我认为教育任务就在于,要使在童年时期与大自然的交流过程中获得的情感和审美财富,在少年时期作为一种*深刻的对人的需求进入精神生活,以使少年比在童年时期更深刻地认识大自然的美,促使他认识自身美好而高尚的东西,以及肯定人格尊严。
孩子们在认知大自然的美时,感受到了精神力量的愉悦充实,渴望更多地认识审美财富的新源泉。在少年时期,一个人比他的道德、智力、情感和审美发展的其他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对周围世界进行细致、深刻和清晰的情感和审美感知。对科学真理和规律的逻辑认识要求思想在情感的感染下变得更高尚。大自然的美是这种高尚的源泉之一,因为大自然也是青少年思考、认知和发现真理的源泉。少年时期,对世界的审美品质的感知是与更深刻的逻辑认知以及对事物和现象的本质的思考融合在一起的。逻辑认知越深刻、越细致,与之相关的智力情感就越鲜明,对大自然的审美品质对少年的精神世界的影响就越大。逻辑和美学认知的统一,智力和审美情感源泉的融合,是少年更专注、更仔细地观察人并感受其内在世界的源泉。
在少年时期,诸如物质的永恒、宇宙的无限性、能量从一种类型转换成另一种类型、有生命与无生命事物的统一性等科学真理向一个人揭示出来,对这些真理的本质进行深入了解对于少年来说是一种如此鲜明而意想不到的发现,以至于少年不仅需要对大量的知识和感想进行深刻思考,而且必须要去体验。如果不这样做,那么逻辑认知的过程就失去了灵魂,即对理智的力量感到惊讶,而这种感觉正是对知识的渴望之源。
少年需要体验和感受这些真理,以使他不会因为真理的伟大而大吃一惊,也不会引起他的慌张。大自然的美是体验这些*重要的具有世界观意义的真理的环境和背景。当少年的意识中了解到真理和规律的逻辑方面时,我带他们去了森林、花园、池塘边和田野——按照普希金的说法:“冷漠的大自然闪耀着永恒的美。”在认知过程中产生的激动人心的思想的影响下,少年在情感和审美方面对世界的观察更敏锐了。在大自然开始从冬眠中醒来的那些日子里,我特意**次向少年揭示了物质永恒和物质不灭的思想。这一思想的伟大令我们激动和惊讶,我们来到了草地上。少年们以一种新的方式看到了春天的大自然。生活的美在他们的智力和情感世界中与物质永恒和物质不灭思想结合起来。
我看到了普通的、熟知的事物如何给孩子们带来新的意想不到的影响。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托利亚、丹科和科利亚是如何睁大眼睛惊讶地看着夕阳照射下的柳树的。红柳丛披上了春天的**抹色彩,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丹科说:“生活在沸腾。”我在这句话中感觉到了与童年时期完全不同的对美的一种新的惊叹。这是思想的情感和审美方面的一种新的色彩。
在生命的苏醒时期(早春),在鲜花盛开、生命过程的繁盛时期(盛夏)和衰落时期(秋季),与大自然的会面已成为少年的一种审美需求。生活的无限多样性这一思想加深了少年的审美感知。孩子们用一种新的眼光看到了森林的秋装的不同色阶,发现了秋日阳光中的新色彩。他们**次感觉到并体验到光秃秃的森林的独特的美,发现了生命中几十种极细微的现象。少年似乎通过关于物质永恒和物质不灭、关于生命是无限的和丰富多彩的这一观念的棱镜,在寒冷、结冰的池塘中(这是女孩们在惊叹于秋天的色彩变幻之美时说的话),在覆盖着雾凇的田野中,在蔫巴巴的柳树和杨树中,看到了生命。
与大自然进行审美交流的需求即使在冬天,当生命似乎完全停息的时候,也能把孩子们召唤到草地、田野。即使在一月的严寒中,他们也能在森林中感受到生命。我刻意在晴朗的秋日引领孩子们接受宇宙无限这一观念,这个时候的星空特别生机勃勃:八月和九月,我们的星球在它的轨道上与许多陨石相遇,而在此期间“流星”会照亮夜空。没有什么比“宇宙是无限的”这一观念更能使孩子们感到震撼了。九月底,漆黑的夜空繁星闪烁,我们坐在散发着香味的干草上,男孩和女孩仰望着夜空深处,遐想着无限的宇宙。孩子们对朝霞和晚霞、对蓝色苍穹的色彩的美的感觉变得更加细腻和敏感。在阴沉的秋日,乌云笼罩着天空,男孩和女孩们满怀喜悦,入迷地遥望天空,希望看到能看到一小块蓝色。

作者简介

苏霍姆林斯基,享誉国际的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泰斗”他曾获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功勋教师称号,并获两枚列宁勋章、一枚红星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和马卡连柯奖章等多项荣誉。他的主要著作《如何养育内心富足的孩子》《给教师的102条建议》《把心献给孩子》等,已成为公认的教育理论经典著作。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