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说二十四节气与北方农事

图说二十四节气与北方农事

1星价 ¥64.2 (7.3折)
2星价¥64.2 定价¥8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044862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10
  • 出版时间:2021-11-01
  • 条形码:9787560448626 ; 978-7-5604-4862-6

本书特色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世代相传、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农耕文明的主要体现,流传至今,广泛地影响着我国广大劳动人民的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二十四节气之中,更是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历代文人都会通过描写节气的诗句来表现人生之感慨、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由此可见,了解二十四节气知识,对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服务百姓日常生活都非常重要。本书的编写参考借鉴了众多著作的写法,比如:有关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内容以及相关的民俗农事活动等。本书的主要特点在于以中国画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二十四节气的气候变化特点及我国北方的相关农事活动,集艺术性和知识性于一体,尤其在中国画艺术表现方面,具有较为鲜明的时代特点和风格面貌。

内容简介

本书以传统水墨人物画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在二十四节气之时我国北方地区的相关农事活动,并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将中国画的艺术形式与传统民俗文化完美结合。可以说是一种有意昧的传统文化学习与艺术审美的双重体验。

目录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和内涵
节气在公历、农历中的日期
二十四番花信风
农历十二个月应姊妹花
二十四节气歌
二十四节气之立春
二十四节气之雨水
二十四节气之惊蛰
二十四节气之春分
二十四节气之清明
二十四节气之谷雨
二十四节气之立夏
二十四节气之小满
二十四节气之芒种
二十四节气之夏至
二十四节气之小暑
二十四节气之大暑
二十四节气之立秋
二十四节气之处暑
二十四节气之白露
二十四节气之秋分
二十四节气之寒露
二十四节气之霜降
二十四节气之立冬
二十四节气之小雪
二十四节气之大雪
二十四节气之冬至
二十四节气之小寒
二十四节气之大寒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春分于每年公历的3月20至22日交节,此时太阳到达黄经0度。这天昼夜长短平均,因正好是春季的一半,故称“春分”。春分分三候:‘初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春分时节,我国多数地区都进入明媚的春天,在辽阔的大地上,杨柳青、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正是植树的好时节。同时北方地区应加强春旱、冻害防御,要防“倒春寒”对农作物的危害。一般情况下,春季在公历3至4月天气回暖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冷空气的侵入,使气温较正常年份明显偏低,又返回到寒冷状态,这种“前春暖,后春寒”的天气就称作“倒春寒”。关于春分的农谚有“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春分无雨划耕田,春分有雨是丰年”。 《礼记》记载:“祭日于坛。”在周代,就有帝王春分祭日仪式,北京的日坛就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的场所。从春分开始,*晚到清明,还有扫墓祭祖、拜神祈福的活动。 相传春祭的由来与炎帝有关。炎帝为了让子女有更多的粮食充饥,便向上天祈求五谷种子,但下种后却未收获粮食,炎帝便询问上天,得知原来是种子没有获得充分的光照,无法生长。于是,炎帝就在春分这天骑着五色鸟去蓬莱岛找太阳。炎帝因此被尊称为“太阳神”。每年春分这天,人们都会祭拜太阳,以表对炎帝的感激。 春分时节还有很多民俗活动。人们会在春分当天放风筝,并在风筝上写上祝福之语。风筝,古时称为“鹞”,北方谓“鸢”,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时的风筝大多用绢或纸做成鹰的形状,因此风筝又称为“纸鹞”“纸鸢”,春天放的多半为燕子风筝。 春分时节,桃红柳绿,据说这天无论男女老少都会戴上花喝酒。簪花,简单地说,便是将一种带花的头饰戴在头上,除了鲜花以外,罗花、绫花、缎花、绸花等都可以。*有意思的还是春分立蛋。每年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春分这天进行立蛋实验:选择一只新鲜鸡蛋,在桌子上竖起来,庆祝春天的来临。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 绝句二首(其一)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踏莎行 宋·欧阳修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 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青楼几处歌声丽。 蓦然旧事上心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气象景明,草木欣欣 每年公历的4月5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为清明节气。清明有三候:“初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驾,三候虹始见。”清明时节,气温升高,草木萌动,天气清澈明朗,万物欣欣向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此时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一到,农夫起跳”“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等农谚。另外,清明也是清淡明智的意思,因此中国广大地区有在清明之日进行祭祖、扫墓、踏青的习俗,清明也逐渐演变为华人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 P22-26

作者简介

秋霖,本名郭琳。1967年出生于陕西乾县。1991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获学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获硕士学位。现任西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研究生导师,西北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宁夏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宁夏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长期从事高校美术教学及创作实践研究,擅长中国人物画和花鸟画,作品多以表现乡村生活为主,语言质朴,风格独特,艺术性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积极的现实意义。作品多次人选全国及省部级美术展览,其中主要有第八届、第九届全国美展,首届和第二届全国中国人物画展,建党八十周年全国美展,全国教师美展,全国体育美展等,并获第八届全国美展**奖、首届人物画展优秀奖、建党八十周年全国美展优秀奖、体育美展铜奖、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全国美展优秀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