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财税法学(第七版)(21世纪高等院校法学系列精品教材)

财税法学(第七版)(21世纪高等院校法学系列精品教材)

1星价 ¥44.2 (8.5折)
2星价¥44.2 定价¥5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30269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52
  • 出版时间:2022-02-01
  • 条形码:9787300302690 ; 978-7-300-30269-0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财政法和税法两篇,共计十八章。基于理论研究、财税立法的现状以及教学需要,依循经济原理—法学理论—法律制度的线索展开。此次修订,主要是体现近年来财税法制度的新变化,如立法法确立的税收法定制度、预算法的近期新精神、营改增税收政策的执行等。本次修订针对《民法典》的相关内容进行修改。

目录

上 篇 财政法
**章 财政原理
第二章 财政法总论
第三章 预算法律制度
第四章 国债法律制度
第五章 政府采购法律制度
第六章 转移支付法律制度
下 篇 税 法
第七章 税收原理
第八章 税法总论
第九章 税权理论与体制
第十章 征纳权义的理论
第十一章 商品税法律制度
第十二章 所得税法律制度
第十三章 财产税法律制度
第十四章 税务管理制度
第十五章 税款征收制度
第十六章 税收法律责任
第十七章 税收复议理论与制度
第十八章 税收诉讼理论与制度
参考文献
索 引
展开全部

节选

对于“财政”一词,人们可谓耳熟能详,且大都有自己的理解。从*广义上说,财政是指有关资财的收支管理的一切事务。在日常生活中,基于对财政泛化的理解,人们可能容易把企业的财务、家庭的收支情况等都等同于财政。但财政学或财政法学通常是从狭义上来界定财政的概念的。 从狭义上说,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公共需要而取得、使用和管理资财的政务的总称,包括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一般认为,“财政”一词源于拉丁文,17世纪以后专指国家的理财活动。“财政”一词在我国的使用较为晚近,在1882年清朝的《财政奏折》中首次出现[ 学者一般认为,在西方的财政理念被日本引进以后,其学者才用汉字里的“财”和“政”两个字,创造了“财政”一词,因此,“财政”一词的使用相对较为晚近。此外,也有人认为“财政”一词,是强调只有有才干的正直的人,才能够理财、管钱。],此前我国曾长期用“国计”一词来表示财政的含义,以体现财政作为邦国之本、国之大计的地位。而与“国计”相对应的概念则是“家计”或“民生”,并且,“国计”对“民生”具有重要影响。 财政既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通常是指有别于私人经济的公共经济,财政学因而也被称为公共经济学。作为公共经济,财政与私人(包括厂商和居民)经济的重要不同在于:它是国家为满足公共欲望、实现公共需要而对集中起来的部分社会产品所进行的分配,因而它尤其属于经济分配领域的范畴。财政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是随国家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的,它始终依赖国家而存在,并且,与各个领域均密切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国家的财政史,也就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史。因此,有必要把财政置于历史的发展中来综合地加以认识。

作者简介

张守文,法学博士,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等。研究领域涉及经济法理论、财税法、社会法、信息法等。出版的专著、教材主要有:《市场经济与新经济法》(合著1993年)、《信息法学》(合著1995年)、《税法原理》(1999年)、《经济法理论的重构》(2004年)、《财税法疏议》(2005年)、《财税法学》(2007年)、《经济法学》(2008年)、《经济法总论》(2009年)、《经济法原理》(2013年)、《分配危机与经济法规制》(2015年)、《中国经济法理论新视域》(2018年)等,多次获得教育部、司法部等省部级以上奖励。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